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供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其受到了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视。公立医院作为向社会民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组织机构,当前多数公立医院均推行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但就其绩效管理实施现状来看,仍存在部分问题。本文主要探析了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一、公立医院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义

(一)推进卫生资源科学配置

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前,公立医院为了确保获取充足的使用资金,预算资金申请时多存在先申请后找项目的行为,致使财政资金浪费严重。在预算绩效实施后,公立医院需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制定项目绩效目标,编订申请资金使用规划,经财政部评审后发放预算资金,这一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立医院绩效目标的科学客观性,同时详细的资金测算、进度安排等也避免了预算管理中资源重分配、轻管理问题,提高了卫生资源使用效率。

(二)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各单位实施“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公立医院预算资金申请中,需据此开展相关工作,如全面分析医院医疗开展需要,设定详细的预算绩效目标,精准测算实现预算目标所需资金,促使公立医院从源头出发规范单位的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并明确下年度重点管理工作,通过充足的立项准备、完善的研究论证、科学申报项目预算,保证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最终解决医院预算管理中的“重预算、轻管理”,预算执行不到位等现象,从而提高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二、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理念淡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多数公立医院受市场影响,仅强调医疗服务业务的开展,忽视内部管理活动,尤其是当前医院重视管理人员医疗业务能力,忽视其经济管理知识的储备,致使医院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不足,甚至对预算管理存在错误认知,致使预算管理事前无论正、事中无控制、事后无考核,资源配置效率及使用效益也较低。例如,在预算编制环节,多数医院强调业务收入增长及成本费用控制中,忽视预算资金投入后的效益及产出,对预算产出及效益论证的不足,使得其预算绩效导向作用不足,降低了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清晰度。

(二)绩效监控评价落后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医院还需制定完善的绩效监控与评价体系,但在实际管理中,多数医院的绩效监控体系缺乏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缺乏规范性。例如相关部门规定公立医院作为社会信息公开主体部门,其应定期公开医院相关信息,但当前多数医院除“三公经费”外,其他信息均在院内公示,削弱了医院预算绩效监督力度。

三、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对策

本文以H妇幼保健院为例,从预算绩效理论学习、预算绩效覆盖范围、绩效管理制度、全面预算绩效体系出发,探析公立医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预算绩效理论学习

针对当前公立医院职工普遍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淡薄现象,在未来发展中,H医院领导层要正确认识预算绩效管理,明确预算绩效的重要作用,并加强相关管理理念的宣传。在具体实施中,医院需将预算绩效纳入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内,并结合医院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针对管理层、中层领导、基层员工等制定分层次培训计划,包括宣讲预算管理历史,学习新《预算法》《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等文件,以促使员工明确预算绩效目标及地位,梳理相关工作要求,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理念,最终在医院内部营造良好的预算绩效管理氛围。

(二)扩大预算绩效覆盖范围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H医院要结合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扩大自身预算绩效覆盖范围。具体如下:1.实现“四个全”:全覆盖,公立医院所有资金均需纳入绩效管理范畴内;全过程,全面绩效管理应融入医院预算管理的编制、执行与监督等各流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医院各部门、科室及领域进行全面推进;全主体,全面预算绩效管理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高效落实信息公开和监督问责制度。2.覆盖“四方面”,即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均要纳入到预算绩效管理范围。

(三)优化预算绩效管机制

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H医院还需进一步优化预算绩效机制,规范预算绩效流程,明确各部门的预算绩效责任。在预算绩效管理流程规范中,医院要以预算管理为出发点,健全相关工作流程,明确规定各环节的实施细则,并推进医院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管理等平台相融合,重构预算管控体系,保证各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整合。同时,医院需建立预算绩效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科室预算绩效的责任主体,科室负责人对本科室预算绩效负责,并对重大项目责任人实施终身责任追究制,通过责任到人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落实。

(四)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H医院在运行中还需构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通过事前、事中与事后等,确保医院预算绩效的高效实施。事前环节,制定绩效评估机制,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包括整体绩效目标体系与新增项目绩效目标体系。在整体绩效目标体系建设中,医院要设置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并利用平衡记分卡将指标分为患者角度、财务流程、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等四类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又设置二级与三级指标,之后结合指标重要程度设置指标权重和目标值,据此选出核心指标,并将其细分至各归口管理部门,再由归口部门结合整体绩效目标值分解到各科室,确定各科室具体指标目标值。新增项目绩效目标体系包括项目基础信息(项目属性、责任部门、项目周期等)、项目总体目标、产出目标(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满意度)。事中环节,科学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构建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以依据组织结构层层分解并监控医院的整体绩效目标,对于医院重大事项和重点目标,从高到低划分预算绩效评价等级,划定重点监控范围,确定监控内容,并结合资金构成、完成进度及预期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等内容判定预算绩效运行监控要点,通过对绩效目标的实时追踪,促使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并纠正预算绩效偏差,确保各科室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事后环节,医院要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要求预算管理办公室在本年度结束后统计医院年整体绩效目标执行情况,分析各科室相关指标的目标值与实际值偏差,据此,编制医院整体及各科室的绩效目标报告,并通报不达标科室;而新增项目绩效评价活动,由项目责任主体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目标,在结合相关资料基础上进行自评,之后将自评报告和资料递交至预算管理委员会,以进行质量评定。事后预算绩效评价结束后,医院还需做好评价结果的反馈及应用,如依据评价结果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指导下一期预算工作,并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新增项目预算批复依据,将绩效评价结果与科室人员年度绩效挂钩,落实相关主体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虽实施了预算绩效管理,但多数医院的预算绩效管理仍存在部分问题,降低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此,新时期公立医院要加强预算绩效理论学习,扩大预算绩效覆盖范围,优化相关管理机制,构建预算绩效体系,以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乐波,马建国.公立医院推行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不足与改进[J].现代医院,2019(9).

[2]雷佳宏.公立医院预算绩效管理分析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19,38(5):88-90.

[3]王小雪.政府会计制度下医院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探索[J].会计之友,2019(23):118-123.

作者:朱文芳 单位:衡阳市妇幼保健院(衡阳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