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路径(6篇)

高职酒店管理教学路径(6篇)

第一篇:高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思考

摘要: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了解学校开设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探析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酒店培养高级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改革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酒店事业管理的一项重要操作形式,其使用的范围不仅在于日常的酒店管理,同时对于管理软件的操作使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通过管理软件进行软件策略上的改良,在便于日常管理的同时,也促进了基本经营模式的管理,这样对提高酒店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为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提供了优质的管理服务理念。

1酒店管理信息系统

在酒店管理中的作用伴随着现代酒店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从表面上来看,应用网络信息输入输出,都能够极大地保证酒店的网络信息传输效率。对大数据的存储问题等,也能够更好地满足其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应用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又分别存在信息的输入、输出以及存储等多个工作流程,这对于信息管理任务来说,是保证信息传输有效性的根本。只有做到了这些操作应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后续的工作需求。从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在酒店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主要作用表现如下。促进酒店运作效率的提高酒店每天执行的任务是为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其中主要包括信息的及时登记查询,在提供这一系列信息服务的同时,应用查询登记信息进行订房信息上的汇总分析,并实现对基本情况的工作量分析,为酒店管理提供及时的、科学的运营操作流程规范管理。这一日常任务是保证工作执行安全性的根本所在。只有做好日常的基本操作,才能在效率上做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信息高速处理流程时代。对于信息处理,需要对客人的用餐、娱乐等设施的费用计算进行审核,这就可能会因为传统计算方式的缓慢而导致操作延时,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可能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一项目的应用中,采用服务质量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可极大提升酒店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运行信息管理系统期间,可为酒店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其使用的目的就在于为酒店提供更好的经济运营保障,确保酒店管理中的运用能够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促进管理者决策控制能力的提高在操作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应用原有的数据,提高对历史资料的记忆牢固性,同时将其不同时期的数据进行模拟对比,提供相应的信息分析模式。这样能够更方便其在不同条件下的个人能力提升,对于数据的信息以及供给方案等,都能够达到一个有效的控制决策,同时为决策控制完成最终的执行盈利。

2开设课程的必要性

在本次课程教学中,通过酒店信息管理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到信息的流程,并通过信息管理,让其在功能结果上能够通过机械练习的方式,熟悉信息的掌握模块,并通过这一熟练掌控方式,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同时使这些操作系统在新职工以及学生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认知学习,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流程中做到能力上的个人思维提升,从而在不断的成长中提升个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度。

3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内容

在日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通过对酒店相关管理制度上的熟悉,从而真正了解到酒店管理中的相关操作应用。通过前台操作,实现对工作技能以及生活的活用效果上的个人能力提升。教学形式课程教学安排在实训室完成,可在基础课程上进行小班教学,避免学生成为学习机器。这样能保证学生在上课的同时,实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此外,还借助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完成教学工作,打造融合性的教学课堂,进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案例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引入酒店案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够跟上行业发展动态。2)情境模拟。在熟练完成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模拟酒店真实情境,由学生分别扮演客人和服务员进行情境再现,并完成相应的操作任务。3)团队合作。为了能够让学生坦然面对日后工作中出现的复杂客情及突发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将班级学生分为6~8个小组,组内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共同完成任务模块,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在教学中使用的酒店信息系统(Fidelio)是全英文版本,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中英双语相结合讲授。由于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不同,甚至基础薄弱的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学软件短缺现代酒店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软件的信息保护体系,其中对数据库的维护会牵涉使用权限的标准,且其中的数据量十分庞大,往往需要十万、几十万的信息计算,在管理过程中就需要支付巨额的费用。因此,随着软件的更新与升级,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与实训室中的软件不匹配,在学生课后学习中,教材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授课的教师都是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酒店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根据教材与软件进行讲授,无法根据实践经验来教学,也就无法发挥酒店信息系统实训课的真正意义。教师缺少相应的培训教师在进行全英文版本软件讲授时,要求在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基础上,还要有较流畅的英语口语水平,这样才能够将计算机操作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应用英语知识来将操作渗透到基本的教学工作安排之中,对于基本的培训力度等也能够更好地做到推动促进。

5教学反思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水平,并依据每个人的个人能力展开相应的教学。对于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开展个性化教学;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小组的讨论来进行教学改革进程,并通过基础好的学生的帮助教学,促进学生在个人能力上的提升。以这种形式最大程度上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从而更好地增强酒店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进行相应的学科教材编写,通过理论、实践等形式上的相互结合来确定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是将原有的教学内容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一种理论化的改革教育,做到更快捷便利高效地教学,清晰地向学生表达现代酒店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版面建设。通过这样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通过综合的信息教育资料实现课程活动上的教学扩展,对于基本的资料教学活动等,都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做到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学生得到相应的乐趣。丰富教师实践管理经验

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任教师应根据自己教学任务安排的实际情况,深入一线酒店参与实践工作,增强自身的管理经验,为未来的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讲座等方式为自己创造学习机会,经常进行英语口语练习,不断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创新教学模式依据酒店信息系统实训课程的重要性,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首先,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理论知识上的调整建设,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对学员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让其了解即将要学习的系统软件是由哪些模块构成的,其模块的具体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再次,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分组模块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然后,对每个小组开发学习的模块进行集成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最后,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再次开发和完善,探讨更深层次的知识与内容,从而达到教学实训的目的。

6总结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中,通过完善的教学改革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化系统的新形式建设。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尚未发展成熟的实践性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实践实训教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酒店及企业输送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参与文献

[1]王艳辉.高职《酒店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才智,2013(15):70-71.

[2]杨婷婷,贾树文.《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百家争鸣,2014(2):187-188.

[3]许学军.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及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6(1B):97.

[4]杨丹.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旅游纵览月刊,2015(9)

作者:马琼

第二篇: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分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阐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提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较为迅速,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在企业里亲自操作,接触实际的工作场景,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工作实践能力。通过在企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清楚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而积极学习这些内容,打下更加扎实的理论知识,为毕业后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大多是传授职业道德理论,教会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有利于企业节约人力成本。企业在接收学生实习时,对企业自身来说是有利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实习员工的成本比正式员工的成本要低得多,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二是高职学生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经过了系统的知识培训,总体上掌握的技术较多,可以解决企业技术型人才缺乏的现象;三是高职学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自觉性较强,方便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最关键的是企业可以从学生实习这个过程来观察学生,进而有选择性地加以培养,逐渐壮大企业的知名度。工学结合不仅节约企业的许多成本,还为企业创造培养人才的机会。

(三)有助于丰富学校办学资源。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和教师都受益匪浅,教师可以第一时间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岗位去熟悉工作流程,特别是酒店的设计、生产和营销,让教师在企业学到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实战经验,为后期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教学经验,促进专业教师知识的更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行性意见,推动学校办学模式的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与保障,不断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扩大学校规模。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

(一)重视课程建设。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提出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成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型人才。要想满足酒店企业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明确好酒店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特别是酒店企业中的工作任务和角色分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师可以根据酒店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好教学内容,结合酒店专业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坚持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在模拟课堂中让学生加以实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体现专业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企业向国际化发展迈进,不管是在产品的生产标准还是在服务标准上都要求做到统一标准,真正让酒店客人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受到统一标准化的服务,真正实现服务质量的全球化。然而,很多高校酒店专业局限于学历教育,在酒店管理过程中的专业性知识传授较为过时,没有更新到酒店管理的系统使用,充分考虑现代科技对酒店管理的影响,特别是在营销系统、安保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和财务系统方面,这些现代技术的运用对酒店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考虑这些专业系统的运用,教会学生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灵活运用这些高科技系统,为将来的酒店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增强服务特色。酒店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时,多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提升酒店企业的企业形象。由于地区环境和发展的不均衡,酒店往往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因此,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结合地方的产业结构做相应调整,进而对教学内容加以优化,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地方发展的特殊性人才,带动家乡的经济稳步增长。同时,高职院校应结合地方性发展要求对现阶段的酒店管理专业进行改革,为地方提供优秀的人才储备,进而推进现代酒店的快速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提高实践技能。酒店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酒店管理工作做好做足,这样才能真正适应酒店企业的发展。当然,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与酒店联系紧密,一起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内容,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具针对性,进而做到将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转变为情境逼真的酒店管理现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酒店专业的本质。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熟悉酒店管理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开展酒店管理教学,让学生学习到更具有价值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带来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一)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学校只有在充分了解企业的用人标准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更好的教学模式。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从酒店企业的岗位要求出发,结合学校的专业教育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由于酒店的行业特殊性,所需求的岗位有很大不同,企业可以将学校的优秀人才专门培养成企业所缺人才,这样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此外,对特殊人才的教学目标需要企业参与进来,让企业提出个性化的需求,学校再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合理设计出既能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专业性酒店人才。例如,在介绍酒店架构体系时,教师就需要明确好教学目标,告诉学生酒店企业中的架构体系有哪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便于学生在后期工作中清楚地掌握每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和主要职能,让学生提前熟悉酒店框架布局,为将来更快地适应工作做足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结合岗位构建内容。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内容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学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去当地酒店开展调研工作,也可以邀请酒店行业的负责人参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商定,通过对岗位的分析,加进更多关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次数,以真正打破传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同时,还需要科学地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知识课,以及综合训练课等多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学生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加强自己的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例如,在学习酒店每个岗位的分工时,教师就可以和酒店企业紧密联系,专门邀请酒店里的管理者结合酒店的岗位分布来给学生解答每个岗位职责内容和相应的主要内容,在现场给学生构建出一个合理的岗位结构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酒店企业的运作模式,增强学生对酒店企业的兴趣,更加喜爱酒店行业,并积极投身于企业的管理中。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的紧密联系,及时为酒店管理专业提供专业座谈,积极解决学生对酒店企业的疑虑,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酒店管理知识,为解决酒店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可能。

(三)校企合作建立基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实训基地,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当然,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开设校内实训室,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加以检测,进行高度模拟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技能,特别是在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此外,学校还可以要求酒店企业进行投资共建,扩大学校规模,参与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真正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平台,使其更好地为成为企业所需人才,更好地胜任企业所交代的工作任务,并更好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建设校企合作专业基地是新时代酒店管理专业的必然要求,只有增加与酒店企业的沟通交流次数,才能为酒店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可以为更多高职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的场所,为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最佳的就业平台,真正为酒店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校企合作基地的建立,真正实现了校企的合作共赢,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总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为企业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对各项专业加以改革,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找出一条适合本院校发展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畅.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影响因素研究——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6)

[2]佘菁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35)

[3]关宜.校企合作视域下的高职酒店英语跨学科合作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2)

作者:黄珣 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建设思路

摘要:时代在进步,经济也开始呈现出飞速增长的趋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从高学历到经验和学历并重的转型。酒店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专业,更应开启实践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文章就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实践教学建设策略,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机构。近几年来,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办学体制也日趋多元化。随着党中央“人才强国”战略决策的与实施,高职院校开始全面推进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当中的一个改革重点。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高职院校主干专业之一,也应跟随着这股改革的浪潮,积极引进实践教学模式,以实现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渠道,作为以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在其教学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同时也具有规范性、实用性、服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基于实践教学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指的是教学和学生围绕“实践”任务的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着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凸显了知识学习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建构。结合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需求,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实践教学要求:①由于酒店行业特别强调规范化管理,酒店各部门的工作都设立有相应的操作标准和操作流程,由此得出,帮助学生掌握规范化的操作技能和流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②由于酒店行业是直接对客服务的,学生需要把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并能够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就需要实践教学需要凸显实用性和服务性;③酒店管理专业并不是单一发展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更需要各种应变能力和处理客人投诉能力、酒店策划能力等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这些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二、新时期下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策略

(一)革新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认识

高职院校传统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束缚性太强,对学生而言有太多的约束,不利于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新教育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脱离传统教育理念的禁锢,树立一种全新的、符合教育改革发展态势的良性理念,并用新的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所有关联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力求在教师、学生以及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达成最佳结构。一方面,实践教学模式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基础,以培养实践型专业人才为主线,设计一套适合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发展的培养方案。此外,学校还需要把自身的办学特色以及教学宗旨融入进去,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本校的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等,使教学内容能够充分体现本校特色,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成为实用型的酒店管理人才。

(二)以就业为导向,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结合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来看,要想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必须要完善实践教学条件,以增强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而校内实训室作为学生进行仿真实践教学的场所,其是酒店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它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凸显高职院校特色,把学生培养成受用人单位青睐,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学校应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态势,增设相应的设施、设备,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功能,以此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此外,学校还应重新规划校内实训室,从人才培养目标目标出发,立足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实训室数量,扩大实训室规模,让学生真正从这里得到实践锻炼,为品牌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三)多元化探索、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酒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特点就是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应要适宜地增加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之中。如:增强专业实训课学时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到酒店管理知识的用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其次,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后期的实习中真正参与酒店服务,让学生在实习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在经验中获得进步,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此,相关教育教学人员,应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出发,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基点,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革新教学理念,不断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昉.浅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王彬华.职业学院培养酒店服务实用型人才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3年03期

[3]刘燕燕,赵永波.高职酒店管理人才校企结合对接模式探讨[J].青春岁月,2012年02期

作者:周文哲 单位: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第五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现状

摘要: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较高,实践教学重要性较为突出。酒店管理是一门面向服务对象的实践教学学科,需要在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锻炼,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实践教学能促进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当前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体系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从分析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出发,并从“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依托酒店行业背景优势坚持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协调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实践教学;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视,高职院校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和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研究不断扩展。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较强,酒店管理是一门融合了服务业、管理、经济及语言学等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和教学人员的素质要求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加强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完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教学的重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实践教学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出发,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执业能力奠定基础。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教学实践环节是高等院校教育任何一个专业的必备环节,它是检验和体现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如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是培养高级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的应用性专业,旨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培养。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弱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未来适用工作能力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事业心与责任心的重要环节。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的定位需要建立在技术应用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的层面上,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规范和职业素养。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需要做的是通过培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发展产学研一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促进素质教学。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以实践素质教育为牵引,对酒店管理相关课程的实践环节和应用开发环节的要求较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以培养管理和服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对课程的实践环节、应用开发环节的要求较高。通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类课程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的酒店管理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在酒店中的实习。通过训练学生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专业职业素养,真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人才。可见,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中,首先需要明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人才定位,再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通过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从实践中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职业技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定位应该是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导,培养熟练酒店的管理服务和生产操作的综合性复合型技术应用人才,使他们能适应酒店严格的管理制度,具有团队意识、卫生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较为突出,而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还存在体系结构不完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模式不合理以及实践教学的平台不畅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于此,下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组织上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一方面是按照理论教学的传统教学思维,对深入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对学生的酒店管理实践思维的启发性不够;另一方面是完全把学生交给酒店,缺少理论教学的培养,酒店岗位知识和技能训练较少,专业课程和教学理论的教学不够深入。

其次,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定位不清晰或定位错误,实践教学的课程配套还不尽合理,课程的系统设计和实践教学的特色不明显。国内目前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类课程教育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依然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配套不合理表现在以管理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为辅,实践课程教学也只是做托盘、铺床等实操训练了事。对于专业学生学习目标及职业生涯设计漠不关心,课程系统设计、实践教学特色不明显,专业课程和教学基本围绕酒店岗位知识和技能训练进行,使得学生疑惑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究竟有何不同,用人单位的需求与专业实际情况不一致。

以上情况之所以普遍存在,均是专业定位不清晰或定位错误导致。最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不合理,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体系不够畅通。国内高校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配置和重视程度不够,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不够。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滞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产学研体系发展不够健全,酒店实习平台给学生提供的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机会不多,餐饮服务实训、调酒师实训、公共关系调研、酒店顶岗实习、茶艺实训等实训活动不完善。

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对策

为了有效开展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的完善,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建立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十分重要。通过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发展方面得到发展。此外,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酒店管理和经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达到完成酒店管理的职业道德素质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培养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通过实践教学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

酒店岗位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特别是在一些大型酒店中,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素质高的酒店管理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酒店管理人员需要具有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这些意识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得到的。在实践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酒店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意志力和应变能力,通过拓展训练和实践教学,提升和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个人意志力、团队协作精神、应变能力。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配置上,应增加对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较好地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方式上,建议引进“军事化”管理,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服从意识和职业化的团队精神。在实践教学中,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职业素质训练时,必须处理好职业化整体团队精神的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积极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依托酒店行业背景优势坚持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酒店实习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极为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及户外设施,通过设定具体的任务与规则,创新教学方法,促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开展酒店实习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一项极为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酒店业基层服务员用工需求的不饱和,因此,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了解酒店运营、学习基层管理技术,认识到自己真正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训练,通过开展教学实习,熟悉酒店的运营模式、组织机构和操作流程。同时要在专业学生实习前就加强职业认知教育,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再认识,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提高酒店管理工作重要的实践能力。

(三)通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协调发展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强调职业道德规范,通过酒店实际管理操作实习,开展实践教学,加强职业认知素养;通过职业能力的认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习中,酒店对学生要求严格,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进行思想的沉淀和行为的反思,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训练学生的品行。通过酒店实际管理操作实习,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方式上下功夫,促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的协调发展和进步,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较高。酒店管理是一门面向服务对象的实践教学学科,需要在酒店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锻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由于当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针对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加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水平,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技术应用人才,为广大高职生的就业提供技能保证,促使其尽快适应酒店岗位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

参考文献:

[1]刘群,王国胤,吴思远.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3(19):50-53.

[2]吴翊.启发式教学再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11(1):67-68.

作者:刘丹 单位: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第六篇: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摘要: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应当探索一条创新之路:在培养目标设置及培养人才定位时院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结合学院自身教学特色加以设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融合,以真实的工作场景为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体验式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再步入实践进一步提高与升华,最终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实训

随着中国旅游酒店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酒店行业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历史原因、观念原因和行业自身原因,当前我国旅游酒店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高有低,在国际国内酒店集团快速扩张之际,企业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拥有深厚扎实的管理理论功底,能够在未来的管理岗位上运用所学,科学合理地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业务及管理问题的专业型人才,成为当前各大酒店紧缺急需的人才类型。面对这种形势与背景,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均在各自的教学领域内做出了努力探索,以期为旅游产业和酒店行业培养出更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本文将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探讨中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人才定位切合实际

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及培养目标的设计必需服务于用人单位,院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需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地处北京,众所周知,在北京地区,各类高星级酒店星罗棋布,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云集,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双师型师资力量的配置、实践体验式教学方面具有先天的地域优势。受此地域优势的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将自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致力于培养适合高星级酒店、国际知名品牌酒店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深厚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及扎实的酒店管理能力,熟悉现代星级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或者其它服务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遵循“以专业基础为本、以管理应用为实”的设计思想,在教学中以“提高素质、拓宽知识、加强能力”为主体思路,设计更适合酒店管理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

二教学设计实用、实际、实效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中,培养院校应当注重理论教育和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围绕实用、实际、实效展开设计,在培养方案中强化实践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密切结合实际、联系业界,突出实践教学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促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将来能够更好地胜任酒店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特色概括起来主要就是:课程体系设计实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实际、教学成果实效。

(一)课程体系设计实用

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思路是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一条主线即“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两个体系即“理论教学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为此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四大类课程组成:(1)基本素养课程:重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基础文化、身体素质,端正职业态度,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职业素养,除国家规定的相关素养课程外,职业素质与礼仪、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等专业课程均属此类课程。(2)基本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管理工作必需的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必备的逻辑思维能力。诸如沟通技巧、酒店情境英语、酒店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均属基本能力课程。(3)核心能力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酒店专业操作技能及业务管理能力,此类课程主要包括: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酒水服务、服务心理学……。(4)拓展能力课程:重在丰富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其将来步入中高层管理阶层提供持续的动力。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法律实务、酒店安全管理、领导科学、酒店战略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企业文化、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对学生管理思维的形成及管理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突出实际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实训教学,其实践实训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校内实训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早期的课堂模拟,到模拟教室模拟,再到现在的酒店实训中心仿真模拟,基本实现了在校内的全方位模拟教学。现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自行运营管理着一家酒店实训中心,这家酒店实训中心地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主营业务分客房及咖啡吧两大部分,其中客房部分以接待到涿州校区工作的教职员工在此住宿为主要任务,咖啡吧则面向涿州校区的所有师生,为所有希望在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下畅聊、阅读、网游的教师及学生提供咖啡、茶水、饮料及甜点等方面的产品与服务。在实训中心中,从前台接待到客房清洁,从物资采购到库房管理,从质量监控到安全保卫,所有工作都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以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帮助任课教师向学生展现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此外,学院每年在学校举办两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成果展,其主要形式为在校举办针对学院教师和学生的鸡尾酒会及冷餐会,这些鸡尾酒会与冷餐会全部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制作菜品与酒品,并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这一成果展为学生设置了一种相对真实的服务场景,以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服务、组织与管理环境。强大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在校内即通过高度仿真以及真实的学习环境体验、锻炼,真正体现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宗旨,推动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校外实践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从早期的顶岗实习逐步过渡到了企业体验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改以往“先学习,后实习”的传统顶岗实习学习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融为一体,构建了“体验→反思→理论应用→实践活动”依次循环的学习圈模式,即在学生大三这一学年中,让学生到酒店轮岗实习,但这种实习并不是单纯地顶岗实习,而是在实习中体验学习,一边实习,一边学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合作单位方面,学院挑选了北京瑞吉酒店和北京四季酒店这两家能够代表酒店最高水准的品牌进行合作,并将教学环境设在了酒店现场,对于有些实务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可以直接在酒店内体验感受。

在体验课程方面,学校精心挑选了如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质量管理、酒店安全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等课程作为这一教学模式的试验课程,这些课程与实践密切相关,但又有些抽象,单纯依靠课堂理论讲授,学生难以理解,使用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则帮助学生在实习中体验,在体验中体会,在体会中理解,在理解中接受,最后再进行理论归纳总结。在授课过程中,这些课程实施双师资授课的方式,即既有学院理论派教师讲授理论知识,更有酒店总监级管理人员亲临教学现场,将自己在某一领域内的工作经验及心得融入授课内容之中,传授给学生,并就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在这些课程中,学校及酒店双方教师会事先布置许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任务,驱动学生提前学习理论内容,或者在某部分理论内容学习完毕之后完成一些教学任务,以巩固所学理论,这种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参与性,更容易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目前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亮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组织不仅依靠第一课堂,还依靠第二课堂,即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比如有时学院会放一些以酒店为主题的电影视频,让学生在电影中体会酒店工作环境及服务理念的精髓,通过请酒店专业人士到学校做讲座,举办实习经验交流会以及职前就业训练等活动,让学生了解酒店职业人士的成功经历及其成功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把一个个鲜活的酒店和酒店人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识在这个行业工作的利与弊,在这个行业工作需要具备的通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不同类型酒店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然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帮助他们制定学业生涯及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酒店,所有这些都有效地辅助促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最终教学成果

实效在教学效果方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成果非常显著。通过校内实训,学生在正式上岗前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服务技能,熟悉了应对疑难问题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并简单掌握了一些业务管理的方法,为进入酒店实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校外实践及体验式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技能,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性思维,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对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为日后步入更宽泛的就业领域奠定深厚的能力基础。

三问题与建议中国劳动关系

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领域的建设与探索还处于初期阶段,许多环节还不完善,例如,受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层次课程设置的惯性思维影响,为强化实践特点,课程设置中服务类课程偏多;在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的过程中,受实训条件限制、课程安排及酒店经营条件的制约,无法安排学生轮流体验酒店所有岗位的工作内容,只能有选择性地安排学生在个别岗位实践实习,这样也限制了学生整体管理思维的树立。在日后的培养过程中,还需针对上述问题逐步完善课程设计,例如,针对服务类课程偏多的问题,可以适当压缩服务理论课程内容,将更多的服务性内容放在课下的实践实训环节,以完成实践学分方式,让学生轮流在实训中心工作,在不减少服务课程内容的同时,减少服务课程课时,为更多的管理类课程让出一些课时空间,以提高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办学层次。针对学生实践岗位受限的问题,在校内实训环节采用轮动制,在前两年中,以一定的周期为时间单位,让学生在前台接待、客房清洁、质量检查、库房管理、咖啡吧物资采购、收银、咖啡制作、接待服务等各个岗位轮流实训,初入校的新生承担客房清洁、咖啡吧的接待服务、卫生清洁等基础性工作,在有了一定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和服务经验之后,再逐步进入物资采购、收银、质检及库房管理等岗位。在校外实践环节,尽力与合作酒店协商,在一年的实践体验学习期间,让学生能够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分别在房务与餐饮两大业务部门中轮岗,让学生在换岗过程中体会不同部门的业务特点,以增强学生对酒店的整体认知,同时树立部门协作意识。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顺应时代精神,以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构建了以实际、实用、实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中贯彻实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中心思想,全面提高实践教学,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只有以创新性、适应性的思维方式思考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才能为行业、为企业培养出更符合其用人要求的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本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淑英,金磊.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128-129.

[2]王秀敏.基于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425.

[3]薛兵旺,周耀进.关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商学院与纽宾凯集团校企合作为例[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29(4):63-68.

[4]唐羽.应用型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J].中国商论,2015(34):190-192.

作者:王文慧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