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发展阐述

网络环境下党建工作的发展阐述

网络环境里,网络论坛、BBS、博客等区别于传统环境的特点就是可以让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火花,摆脱思想的限制;QQ视频聊天又可以解除物理地域上的限制,让参与者在世界各个角落与远离的朋友和亲人交流;飞信、QQ这些功能比较强大的软件让参与者在网络平台上游戏娱乐、结识朋友,摆脱身份和年龄限制,做到交流思想、畅所欲言。第四,交流的非人性化与互动。网络环境中的交流是以机器为中枢的“人机交往”抛除了经济条件、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约束,在虚拟场景下进行的,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类的互动更加及时和便捷,容易让参与者形成共鸣。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

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网络为载体,对高校党建工作在工作领域、工作方式和信息传播进行拓展、创新和延伸的一项工程。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内涵应该包括:第一,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在网络信息影响下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产物。第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是传统高校党建工作在工作方式、信息传播和工作领域的挑战和突破。第三,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与传统高校党建工作存在交互作用,并互为补充。它同样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全国高校在社会各层面发生了深刻变革的同时,也获得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获得成功的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日益显现其重要性。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16号文件,又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阐述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是新形势下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总结党八十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报告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80多年的历史经验,还高度概括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科学含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3]。这对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党建工作命脉,突出信息技术优势,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2007年12月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也指出,要“高度重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中的积极作用”[4]。这次会议倡导广大党建工作者要主动开拓、占领网络主阵地,积极唱响网上主旋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严格控制会议数量、经费、规模……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科学论断[5]。《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在2010年的颁布,更是对加强和改善在新形势下党对普通高等学校的领导,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就加强党的建设提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1]。这是在新时期,国家领导人就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的重要步伐。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发展

在互联网上拥有一个本党的网站成为一个政党在20世纪是否现代化的一个衡量指标。我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党建网站,是2000年7月1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开通的“北京网建”,该网站主要以宣传北京地区关于党的方针政策、理论知识为主,随后党建网站开始覆盖到全国各地。全国高校党建研究会在2002年初开设的“全国高校党建”,自一开设就受到党建工作者的关注,这是一家介绍全国高校党建科研信息、党建动态、组织和开展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以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的党建网站,是高校党建工作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创新之举,也是近年来高校党建网站兴起一个缩影。2003年12月,中央级别的“中国党建网”正式开通。被誉为“中国高校第一大红色网站”的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为大学生党员和广大党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经验交流和了解最新党建信息的平台。随后,党建网站也越来越受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现阶段,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和应对的新问题、新情况。高校党建工作应该总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党的十八大的宝贵精神,主动去适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加强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的组织、管理与领导,在坚持弘扬以诚实劳动、反映改革开放等主旋律的同时,确保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把握宣传的主动权,强化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

第二,注重拓展党建宣传的手段和形式,重视以信息为依托,同时侧重网络宣传的“红色性”。可以将传统文字和网络视听技术相结合,通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下载、革命电影的在线观看、优秀党员网络事迹报告会等提高党建网络的实用性。尤其是高年级党员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流动性频繁,可以将繁琐的网上组织生活、毕业年级党组织关系转接包括通过第三方支付宝平台缴纳党费这些繁琐的传统党建工作借助于网络来完成。

第三,重视党建主客体的互动性,关注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交流。目前,有的学校实行“网络开放式党建”,建立了网上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很多高校利用校园网络开通了网上党校,给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网上党课教育;有的学校强化党员的党员意识,发动党员过“政治生日”。重庆邮电大学一直坚持充分利用网络阵地以加强对师生的影响,综合各方面优势开展网络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多次获得“全国高校百家网站”殊荣的“红岩网校”于2000年正式建立,日点击率超过5万人次,成为党委领导下的学生自己创新改版,集思想性、服务性、教育性、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站。在本校和市内外都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点击,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在网络环境领域探索的一种成功模式。党组织利用网络和学生党员进行沟通,迅速拉近与党组织的距离,会让年轻党员产生亲切感,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党是一个不断改进、不断学习、充满活力的党。

在信息时代,保持党的生机活力,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网络信息技术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传递党建工作信息,加强党内民主、党外监督,开辟了一片开阔的领域。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建工作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财力物力的保障,需要更新高校党建的管理体制,需要高校党建工作者多方面素质的提高,需要网络载体的创新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是一个上下联动,全员参与,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作者:张丹吴利平单位:重庆邮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