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化研究

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化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管理存在信号控制管理标准不完善、区域路段信息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通过系统梳理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制修订相关工作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相关标准在信号含义、信息导向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提升我国轨道交通管理水平,加快相关领域标准化步伐,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公开通信协议;轨道交通信号;标准化

轨道交通信号检测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输工具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目前,我国轨道交通信号主要采用相位连续的频移键控调制方式。该方式虽然具有通信手段数字化等诸多优点,但也有非线性调制等因素的制约,从而使其实际检测具有很大的困难。虽然我国轨道交通信号信息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轨道交通信号检测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确保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便捷等方面实现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与我国轨道交通发展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机车信号信息标准化工作尤为迫切。

一、当前我国机车信号运用的主要问题

1机车信号标准化有待完善

我国机车信号标准化工作经过多年探索,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地在不同线路的区段内依然采用不同的闭塞分区,并不断改进,但是,由于各个闭塞分区内采用先对独立的相关设备设施,并且闭塞分区之间的设备设施难以兼容,导致列车在通过多个闭塞分区时,需安装多套信号控制设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和运营风险。

2机车提速与跨线信号引导不健全

经过多次大幅提速,我国轨道交通提速里程现已达到13000km。但路段经过的各闭塞分区速度仍未能实现统一,并且沿线相关设施设备也未能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在现行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中,半自动闭塞和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中的黄绿显示信号含义明显不同,因此,在轨道交通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加以区别对待。特别是在列车即将进入车站之前,信号控制提示信息相对较少,进而导致列车速度有效控制距离较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亟需通过制修订相关标准来予以完善。

3“黄闪黄”问题

目前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中,对于“黄色闪光”及“黄色灯光”等信号含义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但是对于信号控制系统“黄闪黄”或者“两个黄灯闪烁”的相关信息含义却没有明确定义。因此,在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驾驶人员遇到上述信号提示时,只能按照控制速度理解,对于轨道交通运行效率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明确“黄闪黄”的确切信息含义标准。

二、亟待规范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相关标准

1明确速差信号的含义

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实际过程中,主要采用非速差制和速差制信号两种显示方式。其中,速差信号通过不同的信号显示方式提示列车控制当前行驶速度,代表着当前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主流方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持续提速,以及四显示闭塞分区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其信号显示方式中的速差信息含义也正在逐步拓展。因此,建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减速到规定的速度等级,并通过接近的地面信号机传达给通行列车。

2明确码序的定义

根据现行技术规范,当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绿黄灯显示时,表示提示驾驶人员前方可能是黄灯要减速,要求其降低驾驶速度,但对于信号的下一个提示信息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在相关技术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应对于进站信号的两个黄灯显示上,进一步明确其码序定义,并随着主体化机车信号和超速防护系统的推广加以实施。例如,明确规定,收到黄2闪光信息时,在通过前方信号机后,下一个信号是双半黄闪光信息;收到黄2灯光信息时,在通过前方信号机后,下一个信号是双半黄灯光信息。由此,机车驾驶员就可以提前两个闭塞分区获知进站信号机提示的进侧线命令,以明显增强预告性。

3补充制定信息定义及显示方式

当前,为提高列车侧线通过速度,尽管相关标准中补充了进站信号机“一个黄色闪光和一个黄色灯光”的确切信号定义,现行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中,对于该信息的以及相关信号含义并没有明确加以规定,直接导致轨道列车在实际行进过程中的速度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了该条线路的通行效率。我国轨道交通经过多次提速,列车制动距离明显增加,三显示闭塞分区管理模式的进站口信号显示方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鉴于此,要解决上述问题,机车驾驶员必须在预告处就明确获知该信号是指示列车通过,还是在正线、测线、机外停车,以便司机要提前减速度,进而提高通过能力。因此,建议相关标准在三显示闭塞分区段采取四显示的处理方式,并在提速半自动闭塞分区上增加地面发码区段,以提高通过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公开通信协议的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标准化是一项跨信号控制技术领域、应用范围广的工作,轨道交通信号控制领域相关标准的完善,既要考虑信号具体信息的兼容性,确保相关标准的制修订要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实际需求,并且符合我国轨道交通所有区段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现有设备改造工作量的大小,以降低对轨道交通秩序的干扰程度。

参考文献

[1]金治富,翟润平.过饱和交叉口的动态最优控制策略[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03).

[2]李琳,金双泉.确定城市干道检测器最佳布设位置的仿真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5(03).

[3]韩悦臻,曹三鹏.城市道路交通状态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公路,2005(06).

[4]何宁,杨涛,李朝阳,钱林波.信号交叉口延误及排队长度的实证研究和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2(05).

[5]卢凯.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06(04).

作者:王传根 单位:安徽超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