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轨道实训总结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轨道实训总结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苏州和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公司供电专业按岗位,一般分为两大类,城轨高电压和城轨接触网,高电压工种,需要对城轨供电系统内变配电所进行日常的运行、检修,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以及SCADA系统维护检修。接触网工种要求对城轨接触网及相关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检修、调试,并能不断改进接触网检修工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应能培养适应城轨运营一线需要的,具有必备的基础及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的运行、检修、试验、调试、施工、调度、故障处理作业,SCADA系统运行维护,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的维护、检修、调试、施工及事故抢修作业,能从事接触网工、变电检修工、变电值班员、SCADA系统检修等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式与教学计划

1.培养模式目前轨道交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岗前培训式三种。在国内,大中专院校中还没有正式设置地铁供用电专业,地铁供用电的专业人才大多来自电气化铁道供电,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而随着地铁项目陆续开工及投运,轨道交通人才呈现需求量大,专业性强的特点。苏州轨交1号线首批一线专业人才的培养,采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介于当时苏州本身不具备学生现场学习与实践条件,采用了外送至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铁公司现场培训3到6个月的实践培训方式。截至目前,苏州已有两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在与院校原有的合作培养经验及本身现有的运营经验基础下,具备了逐步完善和深化人才培养的条件,在人才培养的周期和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可以更具针对性和合理性。

2.培养课程计划结合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对人才专业能力需求及校企合作的框架内容,经过校企双方专业负责人的交流及协商,确定了供电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框图如图1,主要分为四大模块。

(1)基础素质模块。该模块体现了高职教育对大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使其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

(2)核心岗位能力模块。分为专业基本技术、专业核心技术、专业方向技能三部分内容。

1)专业基本技术,要求具备机械基础、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零件等机械类和电工电子、电机、电气控制等电类专业基础知识,属于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2)专业核心技术,体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专业特点,通过各课程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高压电器设备原理、变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的原理以及相关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

3)专业方向技能,体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两大专业岗位,高电压和接触网的专业技能。高电压方向体现了城轨供电系统高压设备及继电保护专业知识的应用,并要求熟悉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专业的安全规则。利用院校高电压、供配电、及继电保护实训室内开展的实训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赴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供电中心进行高电压的认识实习,增加对现场设备的作感性认识,该实习一般可安排在学生定岗实习前的一个学期,而到了顶岗实习期间,再到公司参加专业岗位的培训和实践来提升岗位工作能力。接触网方向体现了接触网(柔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和第三轨)的结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接触网的受力力学分析和计算,掌握接触网结构中各种负载的分析计算方法、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基本内容及一般技术原则,能够读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电气分段示意图和各种装配图,掌握接触网运营、检修和施工的标准及工艺。通过学校接触网实训室的实训来掌握常用接触网零件、设备与工具。通过接触网支柱的登杆训练适应将来现场作业中的登高作业。通过赴轨道公司参观、跟现场运营班作业进行接触网现场实习。

(3)综合应用模块,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高压进网作业许可证的培训及考核,该证是供电类专业进行高压作业的许可证,是城轨供电岗位的必备证书。同时需要完成毕业设计。

(4)拓展模块,通过选修课及专业讲座的形式,使得学生了解轨道交通公司的运营管理、公司内涵以及轨道交通供电应用的新技术。该课程可以通过轨道交通公司的人教部门和供电专业人员授课完成,这样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缩短学生入职适应时间。

三、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及实训基地的建立

教学资源共享。共享图书、教材、网络数据库教学资源,校企合作开发城轨供电类教材。共建专业教师团队。院校的专业教师可以到企业授课,苏州轨交公司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到校授课或开专业讲座。院校供电专业教师团队和轨交公司供电专业工程师组成优势互补的专兼职教师团队。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仪器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城轨供电专业的实训仪器和设备,学校可以通过在传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等实训设备上进行模块化改造,比如在供配电实训装置中,增加城轨牵引供电模块,再加以改造,使其成为地铁中典型的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装置。同时与当地轨道交通企业共建现场性强的接触网和高电压实训基地。给学生及在职人员提供实践与训练的场所,开展职业资格认定合作。学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利用假期下轨道交通公司运营一线,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轨道交通供电技术,跟踪最新的运营动态。

四、就业服务与保障

就业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而根本上是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关系。协调好三者关系,学生的就业服务就能做好。首先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创造与轨道交通公司互动的条件,通过邀请城轨公司的工程师给已组成的“地铁班”定期进行企业文化和专业技术讲座,通过学生实习前纳入教学计划的认识参观实习,以及在学生下城轨公司顶岗实习期间组织专业教师的定期巡视,来完成过程性监督和保障。完善学生预就业实习阶段的意外保险与医疗。现有轨道交通公司对于实习的每个学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生活补助,使其无后顾之忧。而对于城轨公司不予录取的学生,学校积极组织再推荐就业等都是作为该专业所必须的就业服务保障。

五、总结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在企业面试中,学生对企业岗位能力的认知是学生能否面试成功的关键一环。因此,汽车制造类专业学生在上岗前进行的实训项目对他们职业生涯能否成功迈出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我们目前的实训教学却很难达到上岗前的培养目标。首先,现在的实训课堂是三四个老师带领四十几个学生在实训车间进行,其组织分组、学生管理、实训教学全靠老师来实现。一名实训教师往往管理十几名学生,这样,学生实训经常是爱学习的学生听讲,不爱学习的学生懈怠,因此造成了只有几个学生动手,大多数学生休息的现象。老师也经常是顾东顾不了西,成了“牧羊人”。其次,学生操作没有目的,缺乏实训目标,实训时要么一起动手,要么不知从何下手。学生对实训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实训过程或实训设备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再加之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引导,就导致出现了典型的只会看热闹、不会看门道的现象。这样,学生在实训车间坐不住,时间长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第三,如果要全程仿制汽车制造生产现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场地,这是任何一所学校都承受不起的,所以很多学校只是利用几辆汽车进行拆装实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缺乏生产现场氛围,难以进入实训角色,因此就更不愿意动手练习了。

二、汽车制造类中职学校采用任务驱动式校内实训的尝试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我们在总结多年校内实训经验的基础上,对沈阳市内的汽车制造厂和汽车维修厂进行调研,提出了任务驱动式汽车制造类校内实训方法,并在最近的实训教学中进行了实验。首先,构建与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相一致的汽车制造类“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训项目。我们结合沈阳市汽车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任务引领型”实训项目。重新设计汽车制造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引进一小段生产线,生产工位采用独立式设计,在需要时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就保证了既能进行独立操作也能进行连续操作。实训项目的内容是前期调研时根据制造厂和维修厂的实际内容进行设计的,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和修理中常见的部位。项目内容有汽车车门拆装与修理、汽车空调拆装与检修、汽车前大灯拆装与检测、汽车座椅拆装、汽车仪表板拆装与检修、汽车外包围的拆装和雨刮器等附件的拆装。其次,以“有用、实用、够用、有效、先进”十字方针为实训宗旨。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或模拟企业环境下按工艺流程的各个工序依次进行训练,加强专业实训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联系,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即“以岗位要求为主导,以实践为主线”的汽车制造专业实训课程体系。该实训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了专业与职业一体。第三,实训车间实行企业化管理,感受企业管理氛围,养成职业习惯。实训车间的企业化管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在实训教学中融入了企业元素。如:领料、回料完全按照企业管理模式进行,这样学生在学校就知道以后工作时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领料时填写领料单,返料时填写回料单,这样就保证了出入库管理的数据化和环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实训车间的数字化管理。这样学生在学校就能感受到企业化氛围,养成职业习惯,熟悉岗位要求。

三、结语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一、国际高铁人才协同培育的必要性

1协同培育切合高职学校的实际

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和一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工程建设与运维人才的协同培养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这在当前国际高速铁路工程的发展中,结合人才的实际培养和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铁路教学采用合作训练,实现创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1]。铁路专业教学要结合专业特点,实现工学结合,加强学科建设。

2协同培育可以推动教学改革

协同培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观,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将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工程建设和运维的许多理论基础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保证知识的传授效果,又要起到教学的作用[2]。协同培育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更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跟当下的高职教育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整体方向高度契合,而这也就要求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协同培育创建了真实的场景,借助实际项目来完成实践,可以保证教学的效果。

3协同培育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学习

在教学中采用协同培育,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也能够让每个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协同培育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前学生在工程建设和运维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旦感到“没有意义”,就会听起来“索然无味”。与说理教学不同,协同培育是基于学生在具体项目中对知识的获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帮助。协同培育应用于教学将项目的完成效果与技能提升作为目标,学生的学习借助实际项目的完成,可以融入多方面的知识,实现了“做中学”,具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3]。

二、铁路专业中协同培育的运用方式

1明确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

实施协同培训教学时要将教师的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自身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及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过程要结合工程建设和运维的要求、难点和重点,以及相应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实践项目。铁路专业的很多教学内容都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对于协同培育,教师就要认真考虑以怎样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实践能力得到练习和理解。此外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工程建设与运维技术的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高铁的发展异常迅速,轨交建设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的高铁“走出去”变的更加困难,因此培养高质素的复合型轨道交通人才已迫在眉睫[3]。

2实践条件下的保证

工程建设与运维实施协同培育进行教学需要有实训条件的保障。实训教学要与工程建设和运维课程相结合,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使学生能够在实训项目中完成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高职院校想要充分发挥出校企联合培养的教育优势,就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改变,可以与铁路建设企业联合开展实训课程教学。在企业,学生不仅能够完成实训课程内容学习,获得专业的实践技能,还可以成为企业的储备人才。实训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管理相结合,才能发挥实训教学改革在专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三、国际高铁人才协同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高职教学要转变原有的观念

高职教学课程的改革要注重与实践结合,科学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科学发展,将协同培育的特色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高职院校的改革要将重点放在实践上,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国际项目管理有更多认识,了解国际商务规则,掌握国际行业规范,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4]。

2教学内容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要注重全面性。教学内容应明确学生通过协同培养需要掌握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根据工程建设与运维的发展,适当添加新的知识和技术,提高设计教学的比重,在实际项目中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行锻炼。此外,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要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计划的实施也要注重科学性以及强化专业知识的教育体系。协同培育的运用要有“能力标准”的概念。协同培育机制可以促进校企双方技术优势互补,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现互利共赢,优势明显。

四、国际高铁人才协同培育的具体实践

1专业教学与国际高速铁路建设相对接

校企双方应在实际交流的基础上,就国际高速铁路企业对工程建设和运维岗位需要的人才类型、技术技能和岗位责任等进行研讨,让学校了解当前国际高速铁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如国际高铁建设需要国际项目建设和运维的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沟通方法和跨文化知识。学校应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国际思维的教师,学校根据人才需求标准对接专业技术教学,必要时按工程建设和运维等技术性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专业课程适当增加国际商务和跨文化交流等课程,以匹配岗位实际需求。借助专业教学与国际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要求标准对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轨道交通的当下教育形势越来越注重培育国际化的高技术轨道交通建设技术人才,并且要将这些人才培养成可移动性的国际性高技术人才,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沿途中的不同国家与地区,同时也能够满足现代化职业教育建设的内在需求[5]。

2学校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合作教学

针对协同培育,可以建立校企互聘、合作教学的新模式,实现双方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期交流。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临时岗位培训,通过向企业员工学习,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企业技术人员被聘为学校兼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训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实操部分。校企合作模式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工程建设和运维的过程、具体岗位的职责要求、专业技术的应用、岗位的资质标准等。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在协同培育方面,双方相互合作,以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想要培养出能够与我国铁路海外建设相匹配的本土专业化的人才,就需要以课程开发、教师共享、学生培训、技术服务“四位一体”为基础,注重全面发展。

3校企共享资源,互惠共赢

协同培育共同制定铁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共享相关资源。学校的主要资源是实训场地和教师。双方合作在校内建立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学校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提供空间和师资,而企业提供设备、资金、技术等投资支持。双方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实践,并进一步完善教学,教师也可在共享模式中利用技术资源提升自身实训教学技能;而企业在协同培育实训课程中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将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互利共赢的效果。“以人为本”是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迈出的第一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国际高铁工程项目复合型人才可以让我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中华文化,建设人才沟通与培养的平台,获取周边国家的认可,吸纳足够的青年技术人才和学生来华学习交流,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6]。

4校企采取订单合作,工学结合教学

学校与企业可以建立订单合作模式。例如,学校和企业可以根据工程建设和运维的具体需求和发展方向,设立工程建设和运维专业班,共同研讨班培计划。订单合作使得工程建设和运维人才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对学生工程建设和运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先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然后到企业实践。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工程建设和运维教学和技术辅导。学生可以在企业的订单模式中,边学习理论知识,边体验工程施工和运维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更深刻地了解如隧道、桥梁、涵洞、路基等项目的施工过程,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在学校所学的概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结语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实操培训;优化;实践

引言

实操培训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重要环节,由于受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和安全事故隐患的限制,在井下现场进行实操培训易因学员的误操作造成不必要的事故隐患,就是在地面车间实操培训同样不利于矿井安全生产,轻则影响生产,重则有可能造成事故。实操培训是目前煤炭行业安全培训共性弱点,生产现场实操培训成为安全培训的“瓶颈”。要实现全员适应性、应急性、提高性培训和职工素质提升,必须有安全先进的专门的实操培训基地作保证。如何为员工提供安全先进的实操培训场地和设施,是煤矿不容回避的关键问题,《煤矿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与实践》项目的研究,坚持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推进讲练一体、实操实训,服务素质提升,服务安全生产。本课题立足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培训基地现状,加强调查研究,以“仿真、体感、实操、安全”、“实际、实用、实效、创新”为宗旨,坚持理论与实际、仿真模拟与实际操作、拓展训练与实操培训、煤与非煤“四结合”,优化实操基地工程设计,优选实操设备设施,加强施工安装质量,优选实操培训专业及工种,制定实操培训及考核标准,构建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和实操培训体系,规范实操培训安全教学管理,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实操培训的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综合素质。

1项目优化

《煤矿实训基地建设优化与实践》项目组成立后,我们面对已取得的成绩,正视存在问题,收集学习上级有关教育培训方面的政策规定,充分认识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分工,制定项目组攻关计划,在集团领导、有关业务处室及一矿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扎实开展项目的论证、研究和实施工作。

1.1设计优化。基地建筑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基础均采用混凝土夯实,综采工作面、机掘工作面、机电运输、通风等系统的设备设施安装、巷道支护等均由本矿井下施工单位按井下现场要求进行。根据实操拓展需要,设计实操基地面积2234平方米;机巷巷道长39.5米,综采面采长42米,风巷长47米,掘进巷道长47米,开拓巷道长47米,多功能厅504平方米。拓展基地面积1300平方米;综合楼总面积1196平方米,院内广场面积1680平方米,基地院内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实训基地分拓展训练、实操培训、多功能厅、办公生活4个区域。

1.2工程优化。1.2.1基地选址。充分利用位于一矿矿院西侧的原一矿劣质煤场,一矿劣质煤场利用率偏低,而且位于城乡接合部,长期闲置,很容易造成管理失控、土地流失,选用此地作为实操基地用地,既发挥了多年闲置地的作用,又节省了建设征地费用,还减少了征地麻烦。1.2.2实操现场。实操培训基地集皮带运输巷、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防突作业、开拓工作面、机电峒室、斜巷轨道运输、通风设施、地面电工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10个实操现场,1个具有仿真实训、技能比赛、安全实验、实训演练的多功能厅为一体。实操培训基地按矿井生产实际配置主要生产设备,全面展现井下作业实际环境,为学员提供一个场地宽阔、设备精良、场景直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操实训场地,学员经实操基地实训考核合格上岗,安全作业。1.2.3拓展训练。主要由高空和场地组成,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空断桥、信任背摔、蒙目障碍、智能电网、攀岩墙、毕业墙、梅花桩等项目。拓展训练以体能训练为引导,以人格完善为目的,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高效团队为目标,对学员进行全封闭素质教育,培养学员人格意识和团队精神。

1.3工种优选。1.3.1煤矿特种作业。煤矿井下电气作业、煤矿井下爆破作业、煤矿瓦斯检查作业、煤矿安全检查作业、煤矿瓦斯抽采作业、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作业、煤矿提升机操作作业、煤矿采煤机(掘进机)操作作业、煤矿防突作业、煤矿探放水作业。1.3.2非煤特种作业。电工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1.3.3煤矿其他工种。液压支架工、刮板运输机司机、液压泵工、端头支护工、采煤工、机械安装工、掘进工、耙岩机司机、工程检查验收工等。

1.4标准从优。结合煤矿井下生产实际,优选10个煤矿特种作业、2个非煤特种作业、25个其他作业工种的岗位标准化操作规范、作业流程图、作业流程图说明表、实操考核评分表、实操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违章操作事故案例等实操培训及考核标准,编成上下两册,对集团安全培训实操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对加强员工安全实操培训与考核,提升职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长效机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5氛围营造。使企业成为学校,让员工锻炼成才。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点燃希望,放飞梦想。教育培训:对员工是最大福利,对生产是第一道工序,对领导是一把手工程,对企业是战略投资。“培训不达标就是隐患、无证上岗就是事故”,“宁停产不停训”。实操培训:强安全意识,精安全技能,尽安全职责,当安全标兵。塑造本质安全人,打造本质安全岗、建设本质安全矿。严管理重实效,提素质保安全等理念营造积极向上、团结拚博、安全发展氛围。

2创新特色

2.1选址经济合理易行。一矿劣质煤场位于城乡接合部,长期闲置,很容易造成管理失控、土地流失,选用此地作为实操基地用地,既发挥了多年闲置地的作用,又减少了征地麻烦,节省了建设征地费用。

2.2实操基地系统真实。将井下现场主要生产系统优化设计并建于地面,解决了井下巷道(金拱、金梯、锚网等)在地面支护的问题。按矿井生产实际配置主要生产设备,全面展现井下作业实际环境,为学员提供一个场地宽阔、设备精良、场景直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操实训场地。

2.3布局科学实用实效。多功能厅设计科学实用,5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具有仿真实训、技能比赛、安全实验、实操演练等多功能,实现了一室多用、一室多功能,充分利用了空间,使用率高。对实操专业和工种、功能进行了优化,建有皮带运输巷、综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防突作业、开拓工作面、机电峒室、斜巷轨道运输、通风设施、地面电工作业、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等实操现场,解决了实操实训、技能大赛设施和场地问题。为全员素质登高工程的实施,为安全培训实操考核及技能大赛提供了有效保证。

2.4突破安全培训。“瓶颈”突出安全实操主题,设备、设施选型安全先进,有关安全指示标志、安全警示标语在醒目位置布置,安全实操措施详实具体。制定实操培训及考核标准,构建了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和实操培训体系。按工种分册印刷,方便职工培训和实操考核。师资队伍有保证,除原有职教队伍外,选配了经过专业系统培训的3名拓展培训师,从井下区队选聘了有一技之长的14名兼职老师充实到实操基地,使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确保了培训质量。

2.5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实行实操培训基地区域化归口管理,实操培训基地的所有井下实操现场按井下业务归口管理。非煤实操现场按地面业务归口管理,既发挥了业务科室和基层区队的技术优势,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实操培训基地的建成应用,对集团其它矿及周边社会单位的员工素质提升有辐射作用,实现了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3成效与思考

3.1服务安全,成效可喜。实操培训基地建成后,先后举办了支架工、开掘工、掘进机操作作业、煤矿爆破作业、矿井下电气作业、刮板运输机司机、机械安装工、信号工、把钩工、井下班组长等工种的实操培训。在实操基地举办了河南省煤炭行业掘进机操作作业技能等比赛,对矿各战线年轻职工有序进行全员拓展训练,实操实训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发挥了积极作用。举办了集团安全培训教师实操技能培训班,达到了安全培训教师先学一步的目的,对集团实操培训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操培训基地的建成是顺应安全发展形势,大力提升职工安全技能素质的有效举措,是突破安全培训“瓶颈”的一项民心工程,它的建设和实施是一矿乃至集团安全培训工作中的一件喜事,填补了一矿乃至集团实操培训规模及项目的空白,大大提升了一矿培训基地的软硬件实力,为加强安全培训实操考核,提升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推进全员素质登高工程提供了有效保证,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对标施策,持续推进。主动适应安全培训最新规定,落实国家依法培训、依法考核、依法发证、依法查处、逢查必考和《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等安全培训标准化动态考核等新标准、新要求,紧紧围绕一矿安全发展目标,坚持问题、目标、效果导向,强化培训基础管理,发挥各类培训平台作用,大力实施员工素质工程。加强业务区科、安管部门与培训工作的对接与融合,切实做到“管安全就要管培训”、“管业务就要管培训”,真正实现用人、培训、考核联动管理。将“准入把关、素质合格、培训提升、岗位确认”的责任落实到位。以师德建设促教风转变,以责任落实促学风建设。强化教风、学风、研风、考风建设,真培训、真考核、真见效。突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四新”安全培训,使学员了解、掌握安全技术的特征,推广和应用“四新”,通过专家讲座,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做到学以致用,服务安全。内容上应涉及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编制,常见机电机械故障的分析处理,各类机电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护、风险预控管理和其他先进实用的管理模式等,将已完成的科技成果制作成视频和多媒体课件,及时用于安全培训,传授给职工。对标施策加强培训基地建设,美化机构环境,对教学楼、办公楼、实操基地外墙进行粉刷,对住宿条件进行改善,购置全新床上用品及学习用品,促进教学基地提档升级。不断加强实操基地内涵建设,完善牌板、实操流程等内容。丰富实操途径,积极筹措资金,购置采煤机、掘进机等仿真实操装置,与现有实物实操装置相配合,形成理论-仿真-实物-理论,具有一矿特色的实操培训模式,使实操培训与考核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积极与集团相关部门联系,将最先进的设备配备投入到实操基地,融入到实操教学中,使教学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提升师资素质,在充分调动矿首席技师、工程专家参与授课的基础上,在集团和股份相关部门支持下,与集团首席技师、专业技术人才相衔接,不断充实和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加强培训管理,进一步细化特种作业过关率与干部绩效考核及教师薪酬挂钩考核细则,开发特种作业手机客户端及公众号,实行特种作业预考制度,督促特种作业学员真学真练。实行案例教学、故障教学、交流教学等手段,全面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构建和发挥大培训格局优势,以矿党委书记、矿长牵头,矿党委副书记主管、班子其他成员对本战线员工素质负责的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指导委员会,着力发挥职教、安检、人力资源、组干等部门联动协作作用,依托业务区科和基层区队的技术力量,构建安全大培训格局。坚持每月召开职教专题会,总结当月、安排下月职教工作,并将每月的培训计划与生产经营计划一同下达,严格考核,确保安全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创新安全培训模式,以集团煤矿安全培训品牌专业基地建设为动力,以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实操基地内涵建设,完善牌板、实操流程等内容,筹措资金购进仿真实训装置,提升员工实操技能。创新安全培训载体,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拍摄制作安全教育微视频在网络播放,寓教于乐,让职工在笑声中牢记安全规程相关知识点,真正实现自主安全。深入开展“学严实、零差错”活动。严格煤矿安全培训工作考试考核工作,煤矿特种作业实行教考分离,煤矿其他从业人员严格考试纪律。对考试不合格的,下发停止上岗作业通知单,坚决杜绝无证上岗。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实操实训活动和岗位实操考核。强化基层培训主体责任,分期分批分工种有序进行实操自主培训,不断提升班组职工自主培训意识和现场实操技能,建立实操培训抽考制度,确保培训质量。

参考文献:

[1]岳殿召,朱林海,等.实操培训基地的创建与实施[R].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研究报告,2013,10.

[2]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Z].安委〔2012〕10号,2012-11-21.

轨道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建设、生产服务一线培养实用型、操作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快速适应岗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和优势所在。实习实训档案也因此成为记录和反映高校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档案,它是衡量学校实训教学管理与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加强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明显。

一、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的意义

(一)有助于搞好实践教学的监控和管理

实习实训档案是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它准确、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考评的参考依据。及时收集整理实习实训档案,注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按时归档、保存实习实训档案材料,有助于对高职院校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二)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要求高职院校构建“产学研结合、课堂与实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能为教学研究提供系统、真实、完整的素材,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动态,从而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并按各个专业的特点,更科学、合理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有利于充实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队伍

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有助于实践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学习。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较少,而实习实训教师更为缺乏,管理部门可通过每年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师档案的对比和统计,掌握各专业实习实训教师的缺乏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和引进需要的专业教师。年轻的老师也可通过查阅优秀的实习实训案例,找不足、学先进,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责任分工不明

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主要由教务处统管、各系部分管,由于管理部门不同,在实训场地管理模式和要求上也各有千秋,再加上实验管理人员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经常出现重复工作的现象。

(二)档案资源流失

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场地包括校内的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由于场地相对分散,实训管理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训完毕后形成的资料无法集中,从而造成资料存在着不同程度地丢失或残缺不全的现象。

(三)业务素质偏低

实习实训档案管理队伍参差不齐、综合素质不高。一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只能聘请临时人员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并兼职管理档案资料收集、保存工作。这些管理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实验系列、档案系列的职称和相关业务技能,管理能力也相对欠缺。

(四)规章制度缺位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并未被重视,将其摆在次要地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制定规范的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制度,即使有相应的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但是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很好地落实贯彻制度要求,致使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被忽视、低效率、流于形式的状态。

三、强化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投入

领导重视是做好实习实训档案工作的重要前提。相关领导应当高度重视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工作,认识实习实训档案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在实训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实习实训档案所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大力支持对实习实训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把对实习实训档案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纳入高职院校档案工作和实践性教学工作计划中去,而且要在人力和物力配置方面加大对实习实训档案的规划和投入。比如,引进擅长档案管理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鼓励管理人员进行档案、计算机专业知识研究,让这些实习实训档案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机遇参与职称评聘,使实习实训档案管理队伍业务知识精、综合素质高、服务能力强,让实习实训档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财力上也要加大投入,让实习实训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取代传统手工操作的纸质文件档案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便捷性、安全性,达到操作简单、存储量大、利用便捷的效果。

(二)健全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制度

靠制度管理实习实训档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实习实训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实习实训档案管理无章可循的混乱状况,使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的轨道,保证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科学、规范化方向发展。可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实习实训档案工作,规范实习实训要求,督促并指导系部老师和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训任务。每间实训场地都应明确具有相关专业能力的管理人员负责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规定时间将整理好的实习实训资料按要求移交相关部门(教务处、系部)进行存档。以图表化的方式,明确各项工作流程更加直观。

(三)打造实习实训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要想使实习实训档案发挥更大的利用价值,满足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就要建立一支业务知识精、综合素质高、服务质量优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实习实训档案管理人员可采用外出参加档案专业知识培训或以会代训,或与其他兄弟院校开展工作交流,通过学习探讨,寻不足、找差距,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互联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使用档案管理软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存档,让档案资源实现网络化,使广大师生能更好地便捷利用。使用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在档案的利用上更好地让各种档案资源之间形成关联。如需查阅某次职业技能大赛的档案,利用档案软件综合查找功能,应能出现上级部门下达的方案通知、高校拟定的大赛文件、学生奖励情况、相关新闻报道等档案资料,以不断提高档案利用的效率。

综上所述,实习实训档案是对实践性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它既是反映高职院校实际教育办学能力,也是反映教师实训质量和学生实训成果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档案,加强实习实训档案的管理,有利于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过程进行综合考评,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供准确依据。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实习实训档案的管理,加强实习实训档案价值的开发,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让实习实训档案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程娅.宁波市高校实践教学档案归档范围思考[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2]杜爱平.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档案的作用与建立[J].图书与档案管理,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