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音乐艺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音乐艺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为了适应现代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全国各高校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需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则。音乐可以熏陶人的品性,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更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音乐艺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达到提升学生思想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艺术歌曲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育部转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审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①。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工作力度。而利用音乐艺术对大学生的情感操守进行熏陶,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一、将音乐艺术用于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意义

艺术来源于生活,音乐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反应人类的现实生活情感,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表现社会现实生活、打动人心、唤起情感共鸣。②将音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陶冶大学生情操的同时能够极大地升华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

(一)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音乐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创造出不同的音乐,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如在中华大地广为传唱的《走进新时代》,以淳朴笃实、优美动人、刚柔并济的旋律,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民振奋、欣喜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果敢无畏、坚强不屈的性格以及中华民族豁达、乐观的气魄。教师从学生入学之初,便会向其传达热爱祖国、铭记历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等思想,在较为漫长的求学阶段,教师可以借助音乐的影响力,帮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内化这些思想。借鉴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演唱赞扬和歌颂伟大祖国和革命胜利的歌曲。如《红星闪闪照我去战斗》反映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赞颂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向中华儿女发出战斗的号召,《我和我的祖国》《长江之歌》表现中华儿女对我国锦绣山河的热爱与依恋之情,更有期望明天更加美好的《歌唱祖国》《走向复兴》,以及提醒人们为自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的《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等。在演唱这些打动人心的优秀的作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音乐演唱方面的技巧,更要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赞扬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歌曲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情感观和道德观

音乐不仅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更能表达作者甚至是社会人民的情感,作者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完整地寄托于所创作的作品中,这些浓烈的情感则对听者的情感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强烈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真、善、美。③如《七子之歌》,体现了无数海外游子对归国的强烈渴望,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无限爱恋。如《父亲》《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等将慈父、慈母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的优秀声乐作品,无一不触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通过演唱这类歌曲,可以使大学生体会到父母对子女伟大且无私的爱,为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还有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表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教师形象的歌曲,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典范,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而《感恩》这首广为流传的歌曲更是提醒大学生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友谊地久天长》可以使学生对友谊感同身受,唤起学生对珍贵友谊的切身感受。《伤逝》则是以描述发生在青年人之间的爱情为主题的歌曲,改编自著名作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歌词“人生的第一要是求生,人必活着,爱才有所在;爱情需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取自小说原文。笔者相信,这首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音乐是没有国家、地域限制的。在与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人沟通时,音乐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节奏感强而且轻快的歌曲,能够令人变得更加阳光开朗,使人更加自信、从容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音乐中有很多集体合作的演奏形式,例如合唱、重唱、合奏、重奏等。这种多人参与的、合作性较强的演奏活动,既能够使学生在组织的过程中得到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又能够帮助学生在感受音乐、融入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个体之间的协调、个体与整体之间的融合。合作演奏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有意识地进行良性的竞争。如《祖国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合唱作品,如果要将这类作品演唱出真感情,那么在学生之间营造团结友好的氛围、倡导阳光开朗的思想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的音乐需要通过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表达。高校教师恰当运用音乐艺术,将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笔者相信如果高校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应用于教学活动中,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音乐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方式

音乐艺术能够用情感打动人心,可以为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乐趣,被逐步应用于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笔者认为,高校应重视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及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唱响红色经典,传承时代精神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高校教师只有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高校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学生头脑,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目标,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因此,在将音乐艺术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时,高校教师可以选择播放《歌唱祖国》《十送红军》《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经典歌曲。通过音乐艺术可以为政治讲堂带来轻松愉快的气氛,学生通过了解歌曲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所体现的历史事件和进程,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其对国家历史的兴趣。而且课堂教学内容穿插音乐的播放和演唱,能够提高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在实践教育中,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政治学习的主题,积极探寻主题所呈现出的那些在现今时代背景下依然适用的传统观点,如组织学生唱《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精忠报国》等歌曲。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创作背景、讨论作品内容、诵读经典歌词、演唱经典曲目等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能够深化学生的政治感受,使其理性地分析和看待问题,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觉悟。

(二)用歌声抒发情感,营造良好优秀思想氛围

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特殊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通过建设校园文化,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更好地实现音乐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例如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具有历史意义和思想教育意义的歌曲,创造校园音乐文化环境,能够有效地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举办以弘扬优秀道德品质为主题的音乐会,通过音乐的表现方式,烘托文化气氛,歌颂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完成通过音乐艺术辅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再如征集昂扬向上的校歌并进行评比,打造日常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校歌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和学校特色,是校园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学生在演唱时受到激励。除此之外,高校可以利用流行音乐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把握校园广播播放的恰当时机,利用一些积极向上的歌词引导学生。如“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等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歌词,在学生中能较好地引起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和熏陶。

(三)在校园音乐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活动不仅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同样受到教师的青睐,这一形式能够很好地调动师生的欢乐情绪,并可以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受课堂形式的约束与限制,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用音乐艺术的空间较小,高校教师可以考虑将音乐艺术运用于节假日的欢庆活动中,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成果。比如在元旦到来之际,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举办元旦音乐晚会,从活动主题的确定、演员的招募选择、表演节目的排练,到舞台场景的布置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交由学生负责。教师提供监督和指导,确保音乐会主题清晰明朗、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比如高校可以在五四青年节,举办“红歌会”音乐比赛;在五一劳动节,组织学生编排歌舞晚会,并邀请周边的基层劳动人民前来观看;在感恩节举办“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的歌曲征集活动等。高校及教师通过这类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活动的意义,深刻体会活动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结语

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音乐艺术,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音乐艺术可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使学生的精神得到升华,情感上得到共鸣,从而产生洗涤心灵、净化思想的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在吸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长处的同时,应尝试将音乐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使音乐艺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释:

①程卫国.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性和艺术性的统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4):119-121.

②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简论[J].思想教育研究,2013(6):78-80.

③冯杨.艺术教育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韩丹凤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