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精选

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的,第一乐句的第一乐汇与第二乐汇是采用模仿的方法写成的。在结合经典实例学习了这些音乐结构知识之后,学生在创作中就可以尝试运用。在口琴、竖笛等器乐教学中,为了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可以将即兴创作的手法引进来。如: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吹奏这一旋律;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吹奏这一片断的逆行;教师吹奏旋律片断,要求学生用接龙的方式发展旋律;教师指定一个形象(小鸟、闹钟、汽车等),要求学生用器乐表现这一形象,等等。

三、创作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创作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作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创作教学要随着不同的年龄和年级逐步加深,逐步提高要求和难度。假如学生们感到这种创作很难做到或很难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惧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小学生的音乐创作不是自由创作,而是一种指导性的作曲,具有体验和尝试的性质。特别是在小学中、低年级,教师应设定一些参数,确立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既定框架,从而保证学生不至于无从下手。常见的方法如:1.用指定的节奏单词(节奏元素)编写节奏短句,并借助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不同的情绪。2.节奏填空练习。3.为乐句选择终止音,以感受旋律中稳定音与非稳定音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4.给出旋律问句,创作旋律答句。5.修改不适当的旋律线。6.引导学生为简短歌词或日常生活用语编写旋律。7.模仿经典作品片断创作等等。

四、创作教学要注重创作的“过程”,不应过分看重创作的“成果”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由于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作品不可能是完善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创作教学质量的依据。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衡量孩子们的创作,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评价创作教学是否获得成效的主要依据。

例如:《闪烁的小星》是一节小学高年级以学习音乐创作为主的综合课,该课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三个环节:导入环节,引导聆听、分析《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变奏曲;探究环节,通过对《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分段聆听、讨论、归纳,使学生知道几种常见的变奏手法;应用(迁移)环节,以学习过的歌曲《小松树》旋律为主题,进行变奏曲的创作练习。学生在尝试创作过程中模仿运用了《闪烁的小星主题变奏曲》中的变奏手法,体验到了创作的快乐,加深了对变奏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在课堂上创作的关于《小松树》的变奏不可能达到出版、发表的水平,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新课程改革将音乐创作纳入音乐教育之中,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学习领域,这是我国音乐教育的重大发展。音乐创作教学是极具探索价值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期待着更多音乐创作教学研究的成果出现,为促进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激发教学;实践教学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科综合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音乐教学的内容可谓是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曾听说过这样一句广告语: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或许压抑了学生许多的创造灵感,他们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脚印一步一步走来,不敢有什么大胆的创新。所以导致我们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上远远不如国外的学生。教师要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中,不妨在老师的指引下,多让学生创造,多让他们参与,使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创造的成功感与喜悦感。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让音乐与活动沟通起来,给予自由的音乐想象空间。所以,音乐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想象、解释,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它最能体现人的个性。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通过音乐活动过程的展开,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让他们大胆想象,自由创造,拓展广阔的教学空间。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音乐教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束缚,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学科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第4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幼、小、中、大)、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音乐创作教学范文第5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幼、小、中、大)、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