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关于散文教学的多维解读

关于散文教学的多维解读

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是最重要的环节,现代散文的课堂解读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本文以“美读式解读”“批注式解读”“诗解散文”及“诗文配对”等全新视角,化解传统教学模式和固有结构流程中现代散文解读的顽疾,探讨文本解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课堂激情释放和学习热情回归。

一、美读式解读

散文较强的抒情性,特别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理清字词的基础上将文章抑扬顿挫地诵读出来,因此,选择美读阅读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把握和感悟。美读,就是美美地朗读文章。叶圣陶把带着感情、读出感情的朗读称之为美读。关于美读,余映潮先生则认为:要将课文视为一篇不可多得的朗读材料,让学生在朗读之中体会到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体会到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如教学部颁教材初中第一篇课文《春》,如何使学生充分感受朱自清笔下“如诗如歌如画”的春景,一直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单纯地由教师在梳理文章大意后,直接套用传统的讲授分析法,通过对“盼春”“绘春”“赞春”进行结构化赏析,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知识消化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采用美读的解读方式,效果甚佳。在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前,教师做了十分充足的铺垫:要求学生利用两个周末的时间收集并摘抄关于春的诗句和文章片段,利用课余时间和大家分享;因为执教班级为小学直升班的缘故,彼时正值阳春三月,校园内春意盎然,于是利用半节自习课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切身感受春天的风、草、花、意。这个铺垫十分重要,不仅解放了学生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固有观念,学生对春景也有了更真实的感受。在让学生对春有了充分的感受后,花了一个课时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共同美读了这篇《春》。第一步:让学生齐读,读完后纠正字词。第二步:范读一遍后让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步:化整为零,将文章每一个部分拆分,品读并示范美读中每一个部分的句读、语速、重音、情感。学生们的回答令人欣喜:读盼春时应略显急促,带着渴望心情;读春雨时要传达出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语速要慢;迎春部分读出迎接春天的欢快,语速要快一点;文章最后对春天的赞美要层层递进,情感一步一升华。第四步,聚零为整,再一次配乐带感情地朗读。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美读,最后学生的表现出人意料的好。

二、批注式阅读

关于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可以从接受美学和建构主义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没有读者读之前,只能是一部半成品,其强调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与接受姿态。读者在阅读之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作品相融合,等于说是和作者重新创造出了新的艺术品。正如苏联著名评论家卡瓦连柯说:“一部优秀的作品是由两个人完成,由优秀的作者写出来,由优秀的读者读出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者,他们不是被动的欣赏者,在他们做批注的同时也在发挥着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把自己的所想所感和文章内2017.5容结合,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主动创造的中心地位的,这与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一致。因此,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为批注式阅教学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自觉地将所得的材料汇聚、分析,借由作者的情感来提升自身的情感,从作者的思想中汲取对自己有效的信息,进而延伸拓展。在批注式阅读中,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传授的是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而进行批注式阅读这一实践则由学生来完成。针对学生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将传统的批注式阅读融入教学之中,一般从初中一年级便开始培养这种阅读习惯,到初三时效果已经十分明显。所谓批注式阅读“便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圈点或画线)和在‘天头’‘地脚’上写上心得、体会、评语或疑问等。”“批注式阅读法”,是将传统的批注式阅读引入到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系统讲授法有一定的差别。通过教师引导,教授批注的方法和内容重点(包括题目的含义、作用;深度品味文中语言;标点、句式的赏析;文章解读的体会、感受等等),学生自行选择文本,进行系统的批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精心讲解,而是把阅读的任务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有思考的阅读,像深潜的人,潜入到文章深处,穿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白。而留在文章上的圈点与分析,对日后“温故而知新”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文章的批注式阅读需注重两点。一是“松弛有度”,一般传统课堂教师在系统讲授课文时,因为受课时和授课对象的集中性影响,往往使学生为了紧跟教师的节奏而手忙脚乱,而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就将老师要讲的大部分内容自己批注出来,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二是批注式阅读的高效性,有目的有条理的阅读对文本信息的提取更快更准确,就不会出现以主观驾驭客观的失误。

三、诗解散文

诗解散文的灵感来源于一位女生创作的一首关于校园春景的小诗《棠外春晓》:黄蕊红瓣海棠开,嫩粉桃花还笑来。暖风吹拂树梢头,漫天飞花落我怀。正是这首诗激起了我们通过“诗歌”来解读《散步》的冲动,在完成对字词的学习、文章大意的梳理和主题理解的基础上,化《散步》为诗歌。这引起了学生强烈兴趣,周末两天的时间创作出来的作品令人喜出望外,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只是对原文语句进行组织和改编,但他们的诗作已经将《散步》的情节、感情融于其中,很明显的是下了功夫去钻研了作品的,经历了一次诗意的栖居。这里不妨欣赏一下小诗人们的作品:是谁拖住了春天?她来得太迟了,太迟太迟了。但她还是来了,我赤着脚丫去迎接她;南方初春的田野,新绿随意铺着,有浓,有淡;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有黄,有绿;南方初春的田野,水波粼粼的鱼塘,咕咕冒泡。是谁,拖住了春天,而又无可奈何放她归来?这次“诗解”《散步》所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散文与诗同别的文体相比,抒情性都很强,这一共性是诗解散文的前提。当波德莱尔的《小散文诗》面世以后,散文和诗的界限便愈加模糊。莫怀戚在谈自己创作《散步》时也说过:“因我不善诗作,它就成了散文,但它有很强的抒情色彩。”所以通过将散文诗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二是对于学生而言,诗相较于散文更具神秘性,这往往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冲动与热情,反馈给老师的自然是硕果累累。这是诗解散文的重要条件。诗解散文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地位发生转变,这一转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要求的以生为主,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的角色变成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参与合作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

四、诗文配对

前文提到在教学文质兼美的散文时可以利用散文与诗抒情性都比较高的共性进行“诗解”教学,同样的,我们还可以利用诗与散文的差别,运用一种“诗文配对”的新视角来解读文章。诗与散文的区别之处在于内容形式和情感表达上。就内容形式而言,朱光潜说“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字”,可见诗歌是用韵律语言表现生活和思想的艺术,因此,当诗与散文要表达的内容一致时,诗的韵律性是区别于散文最大的特点,而诗的韵律性是指诗歌内部韵节奏与音节奏的矛盾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讲究语音效果的音乐化的语言艺术。同时,诗歌的文字简练、意境内涵深远;散文的文字优雅舒展,有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这是内容组织上的不同。诗歌与散文的另一个区别则是在情感的表达上,诗歌的情感因为体裁关系,表现得相对直接并容易被人理解和感悟,强调的是直觉和灵感。散文则不同,相较于诗歌而言,散文篇幅较长,在行文布局上更为考究,因此散文的情感往往更深层次地内蕴于其中,讲究的是形散而神不散。正是因为两种文体既相互区别又可以相互转化,为我们通过“诗文配对”的方式来解读文章提供了可能。同样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前文提到,在讲授这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花两个周末的时间搜集和整理关于春天的诗句和散文片段,第一周要求搜集诗歌,第二周要求搜集散文片段,并将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了诗歌是如何表达春天的,又能让他们体会到散文对春天的不同阐述,比如学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应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同样都写出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用“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来形容“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繁花似锦;用“留连戏蝶时时舞”概括“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的热闹;用“二月春风似剪刀,不知细叶谁裁出”来形容“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春风的温暖和煦;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感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贵如油”的可贵;在“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美妙体会中感受到“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所表达出来的春天来临的欣喜、欢快……最后在进行《春》的正式行课时,同学们都能比较快速地进入美读的状态,并且达到了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将诗文配对与美读结合起来,环环相扣,所收到的反馈自然是十分好的。实践出真知,不管是“美读式解读”“批注式解读”,还是“诗解散文”“诗文配对”,都只是语文教学行为中,因为大胆地采用新视角去解读文章并进行勇敢尝试所收获的良好回馈。而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学习,是使学生学习激情得以释放,学习热情得以回归。

作者:彭旭,江明玉 单位: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