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俗艺术学研讨会探讨

民俗艺术学研讨会探讨

一、民俗艺术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教授在大会发言中对民俗艺术研究进行了历史回顾,指出在上个世纪2O年代随着日本“民俗艺术之会”的成立和《民俗艺术》杂志的创刊,“民俗艺术”已经开始从民俗学中被剥离出来,成为艺术学研究中的一个与传统生活紧密联系的新方向。中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近2o年来,相关论著的出版、民俗艺术学硕士和博士的培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设立、民俗艺术相应机构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开展等,都反映了中国民俗艺术研究的拓展和繁荣。陶思炎教授指出,今后“民俗艺术学”的发展还急需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和自身学科的建设,以真正建立起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影响国际学界的中国的“民俗艺术学”。台湾辅仁大学郑志明教授的《“民俗文艺学”的研究范畴及其展望》对民俗文艺学的具体内涵与研究范畴做了详细界定,认为它是文学与民俗学的交叉领域,独立于文学、民俗学的原有范畴,自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民俗文艺学超越了传统单一的学术领域,必然走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用不同的研究角度开拓出更多的探讨面向与发展方向,结合成更为庞大的总体学术研究。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的《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进行考察,认为中国艺术学研究自新时期以来发生了影响深远的“田野转向”,关注艺术活动的民间发生现场、敞显个体的艺术生存智慧、秉持文化一生活的整体研究范式在当下艺术学研究中渐成主流。提出艺术民俗学与艺术人类学、艺术社会学以及民俗艺术学一样,都代表着艺术学“整体研究”的学术理念,而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认为陶思炎先生首倡的“民俗艺术学”与其提出的“艺术民俗学”只有在中国艺术学“田野转向”的大前提下才得以呈现其探索意义。

二、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比较研究

在回顾与展望的前提下,与会代表对中外民俗艺术的交流融合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韩国高丽大学田耕旭教授的《丝绸之路与东亚的表演文化》阐述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西域、中国、韩国表演艺术的交流及韩国表演艺术的发展过程,指出作为东亚共同戏剧文化艺术的散乐百戏在韩、中、日各国随着时展变化各具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了各国的传统戏剧,因此今后对东亚表演艺术的普遍性与各国特点的比较研究是为东亚表演艺术的交流与深入研究所必要的课题。日本神奈川大学庸田律子教授的《盘古神与祭神民间表演——于日本的展开》在追寻日本相关学者对祭神民间表演形态考察中出现与中国创世神话中盘古相关的神名的基础上,添加并整理了其他涉及盘古的文例,由此进一步考察由中国传来的“盘古”如何演变为日本的狂暴之神这一问题,同时也考察了与汉族相邻的苗族如何接受并理解“盘古”的问题。日本东北大学铃木岩弓教授的《与半跏趺坐地箴像有关的民间信仰》把半跏地蒇作为民俗艺术的一个范例加以思考,以日本东北地区为例总结了日本对于半跏地葳的信仰情况,并且从对我国江苏佛教寺院的考察中发现半跏地蒇画由此产生对于今后课题的思考,即基于日本撰述的伪经所建造的半跏地葳像为何会出现在中国?这将对于重新认识半跏趺坐地葳像、并从东亚这一广阔领域弄清民俗佛教的展开具有重要意义。曲阜师范大学刘卫平副教授的《“龙灯扛阁”与“男寺党农乐舞”的视觉形象比较》从造型艺术构成的角度对韩国传统的“男寺党”农乐舞与我国山东省的“龙灯扛阁”舞此二种民俗舞蹈作了比较,提出了它们视觉形象层面的异同之处,这对全面理解东亚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不同民族的精神特性将有所帮助。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徐习文副教授的《日本对中国端午文化的接受》引起了与会者对于中日文化交流与比较中某些具体问题的热烈争论。

三、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功能探索

民俗活动文化积淀厚重,内容广博而绚丽多姿、内涵丰富而异彩纷呈、形式独特且流传久远,因此挖掘民俗艺术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其功能探索,是民俗艺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田兆元教授的《仪式美术:概念的建立与学术内涵》指出仪式美术作为美术的一种类型,特指那些因仪式而存在的美术形式,它有既存的作品的仪式展演,也有即时的创作。当前对仪式本身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都需要新的思维,仪式的相关文化研究更是推动仪式研究的重要空间,通过对它的研究既可推进仪式研究走向深入,也可对于美术形态有更为广泛的认知,因此,仪式美术应该成为引人注目的民俗艺术学研究论题。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龙红教授的《论吴昌硕绘画中的民俗意象》从民俗学角度审视吴昌硕卓越绘画艺术中以俗入雅、雅俗交融的民俗意象生成状态,从而分析其绘画艺术被广泛接受的深层文化原因。龙红教授的发言也给与会者提出了关于民俗艺术化与艺术的民俗化二者关系的思考,深化了民俗艺术研究的内涵。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苏金成副教授的《民俗艺术研究方法略论》对民俗艺术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行初步探析,并对在民俗艺术学研究领域做出贡献的民俗学家、艺术学家陶思炎教授的关于民俗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学术观念进行简要梳理与分析,指出国内的民俗艺术研究正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学术研究体系并与世界民俗艺术研究相接轨。此外,济南大学艺术学院韩波副教授通过对民俗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及艺术意义的分析,对民俗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挖掘。南京师范大学晁胜杰博士的“抚琴居右”论把人抚琴居琴之右侧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礼俗相联系,探讨其中包涵的文化内涵。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刘凯博士对南京高淳老街建筑木雕进行了艺术风格上的分析,探讨其深刻的民俗内涵与文化意蕴,以期成为了解高淳地区乡风民俗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民俗艺术田野调查资料的深度阐释与探究

中国民协《民间文化论坛》编辑冯莉的《白地吴树湾村祭教祖舞仪的形态分析》以滇西北纳西族东巴舞蹈仪式的田野个案为例,对吴树湾村祭教祖习俗中的舞仪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和因子分解,认为宗教民俗艺术的价值需要在田野中不断地去挖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李宏复副研究员的《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介绍了在中国民间刺绣作品中常见的戏曲题材的主要纹样或图像,指出其中所传达的故事情节和象征寓意既起到教化作用,又形成了新的艺术品的再生产,每种刺绣的图像符号均传递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陈宗花副教授的《民俗艺术考察中现代技术手段的功能及限度问题探析》指出现代技术手段的采用对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但当前出现了过于依赖、迷信现代技术手段等严重问题,已影响到民俗艺术田野考察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陈宗花提出民俗艺术田野考察要坚持“以人为本”。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尹文教授的《以<诗经>立意的中国古代雕花床》从《诗经》的艺术语言这个崭新视角来阐释雕花大床的床楣木雕之大雅,认为《诗经》艺术语言深深刻印在中华民族文化思维之中,影响民俗艺术各个方面。另外,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李鹏讲师的《试析魂瓶罐腹的小孔与动物组合装饰》以东吴中晚期魂瓶罐腹上使用较集中的小孔与动物组合形象为考察对象,认为其是具有一定民俗含义的象征符号,带有较为显著的吴越本土巫术俗信色彩。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吕晓燕主任对明清时期南京附近地区女性发簪进行研究,展现了这一时期妆饰艺术所赋含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

五、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是民俗艺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会学者们对此展开了富有启示性的探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崔荣荣教授的《鲁南地区民间云肩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对鲁南地区传统云肩民俗艺术在形制、纹饰、色彩等方面进行考察,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肩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重要的民俗风情也逐渐随着“人亡艺绝”而退出人们视线,由此提出现代化进程中民艺的传承与保护已迫在眉睫。西安外国语大学侯晓春副教授的《凤翔泥塑的传承谱系研究》认为当今凤翔泥塑艺人应通过创新领导地域的艺术风尚,并且应以传承有序的“艺术世家”姿态成为当地泥塑艺术的“正宗”。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卢爱华副教授的《苏州桃花坞年画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访谈和市场调研,指出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桃花坞年画现发展式微,认为礼品化发展并携手旅游业发展是其活态传承、延伸空间的未来发展方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孙发成博士就大众传播介入后,民俗艺术不再作为原生态的作品形态进入传播领域等问题提出探讨,认为大众传播方式有利于民俗艺术的保存和推广,但对民俗艺术的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南京师范大学卢衍鹏博士认为,民俗艺术保护中文化研究的转型,形成民俗艺术和文化研究两者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常州大学杨卫华讲师提出了民俗艺术资源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问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岳小英讲师从我国原创动漫产业对民俗艺术资源的开发做出思考。南京剪纸艺术家陈耀先生提出要警惕剪纸产业化中的误区。

上述学术研讨分七场进行,每场均有专家精彩且发人深思的点评。通过几天的学术探讨和多角度的阐发交流,与会代表对于民俗艺术学作为艺术学的支柱学科、可发展为独立的二级学科,民俗艺术学研究已突破民艺学框架,中、日、韩等国可开展多形式的民俗艺术比较研究等问题,达成了共识。闭幕式由王廷信院长主持,陶思炎教授对本次大会作了总结,指出民俗艺术应体现民族文化的灵性,应从传统艺术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中来考量民俗艺术,从对传统的发掘中开展当代民俗艺术的研究。民俗艺术学研究今后还应进一步梳理其学科特征、体系和方法,并从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中汲取养分来深化民俗艺术理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将在东亚民俗艺术研究史上留下崭新的一页,并对民俗艺术学学科的建设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