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论文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论文

1我国舞蹈艺术传播历史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和传播历史,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才有了其传播的需求。在民族舞蹈艺术传播过程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舞蹈艺术把具有时尚性的元素和具有历史性的艺术进行有效结合,使民族舞蹈在传播过程中发扬光大。

1.1民族舞蹈艺术起源

只有了解了起源,才能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背景和历史进行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一起生活,共同劳动,产生了简单的劳动生活舞蹈,跳跃、奔跑,甚至可以模仿动物们的动作,后来的孔雀舞,龙舞,狮子舞等都是通过模拟动物在自然界的生活情态,之后经过不断的演变,抽象具体,最后形成各种舞蹈。可以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又不断的加工创作,才有了后来的各种舞蹈的出现。随着人类的发展,各民族舞蹈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也形成了差异化,体现了民俗性和地域性。舞蹈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一种艺术。

1.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聚多民族的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的差别,各民族舞也具有民俗性、区域性、流派性的特点。东北秧歌的幽默、热情;蒙古舞的热情奔放和稳健有力;南方舞蹈的阴柔细腻,都体现了民间舞蹈由于地域和民族等差异,形成了多样形式,百花齐放。演绎着各民族的生活和民族心理,营造不同的氛围。同时我国民族舞还具有情节完整、形象鲜明、肢体语言丰富的特点,民族舞蹈很多都来自于民间的故事,把故事完整的用舞蹈表现出来,具有完整的情节。民族舞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融合了故事里面的真情,用肢体动作和舞者的情绪,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肢体这种“无声语言”,比有声语言更有感染力和意境,让观众更深刻领悟民族舞蹈的情怀。

1.3民族舞历史传播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经历过一段悠久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容也随着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民族舞蹈是表达人民内心喜怒哀乐被多数人所认识并接受,成为娱乐群众自己的活动,经过世世代代的相传,慢慢形成了对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形态,并成为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由于地域不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舞蹈体系。所以最初的传播,是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从物质生活转变为精神生活,人们对于思想上也不再是单一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化的享受。当民族间的接触越来越多,舞蹈艺术交流使得更具有时展的特色。

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播手段

我国民族舞艺术传播在早期就有多种方式,通过表演,图画,文字等传播。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各种新的传播方式出现,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极大加强。特别是多种传播方式相互配合,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达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

2.1我国民族舞传播方式

民族舞的传播,可以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民族舞的历史长河中,是最主流的传播方式,对面教授,也可以通过图画和文字来指导。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将舞蹈通过中介传出去,利用纸张和图画等,也可以借助印刷书刊图片的方式。尤其对于间接传播方式的发展,最初的图画记录的传播,没有直接传播产生的效果好,但是也给部分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看舞蹈的人以极大的满足。为了更直观的体验舞蹈带来的美感和刺激,电子产品的出现,变间接到直接的感官效果,现场直播的电视和互联网欣赏到民族舞提高了审美层次。

2.2新旧媒体的传播对比

在近年来电视舞蹈的产生和发展得到不断的重视,整体电视舞蹈的制作质量和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尤其一些电视节目专门推出民族舞节目,是电视的传播美和舞蹈的艺术美融合于一体的,广受观众称赞。在电视舞蹈的制作上,除了从形体上对电视观众的信息传递,而且借助舞蹈动作以及表情等符号向观众传递舞蹈的感情,让民族舞表演更具有渲染力。从传播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实现其传播艺术美,与观众进行互动传播成为新的手段,把电视机前的观众调动起来,让观众从收视活动中走出来,不再冷漠在电视机前,而是用真诚的情感全身心地参与到舞蹈之中。表演结束后,可以让电视观众通过短信、互联网或者电话等方式对满意的作品进行评价等,对表演中的不足提出意见,提升了民族舞电视传播的质量。我国民族舞艺术与电视的结合之后,和互联网的联合又迎来了我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新空间,我国民族舞艺术的存在形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国民族舞艺术网上传播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艺术大背景下强有力的支持。网络对我国民族舞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推动作用。

我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受到了巨大影响。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与经济、科技的结合,满足不同层级人的需求,伴随市场经济,民族舞艺术传播不断深化和有序化,进入千家万户,为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王婷萱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