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间舞蹈和社会文化研讨

民间舞蹈和社会文化研讨

一、民间舞蹈的特征

(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悠悠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饱经沧桑。民间舞蹈这一历史悠久的舞蹈也在这沧桑岁月里不断发展升华。最古老的舞蹈记载出自于原始社会的岩画和彩陶,表达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对土地的浓浓眷恋,对农耕的赞美之情不言而喻。随着时展,当神的观念被打破以及人的觉醒,舞蹈渐渐演变为一种娱乐的游戏和文明开化的载体。汉代盛行"百戏",将歌舞杂技和幻术武艺一起演出从而使其融会贯通;魏晋时期,南歌北舞,各放异彩;唐朝之盛,世风开明,歌舞兴旺;宋代虽理学倡行,但乡井之舞繁盛;明清时代,民间舞蹈只盛不衰。民间舞蹈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深深扎根于一个民族的心中,担负着传承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重任。

(二)大众活动,广泛流传

汉代《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作为一种比较简便快捷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能够较快的被普通大众所接受,所以自舞蹈出现时起,便是一种广泛流传的大众活动。原始的舞蹈是将歌舞结合于一起,用以表达打猎后或粮食丰收的喜悦欢乐之情,人人都可参与其中。因原始人对神秘宗教的意识,所以这时的舞蹈或多或少加入了祭神的因素。民间舞蹈具有大众性质,并且得到很好的张扬,体现出了生活的本质。无论什么年代,民间舞蹈都遍布于城市或乡村山野间,抒发着群众最直接的感情。它与真实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更是走上了国际性的大舞台绽放光彩。

二、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功能

民间舞蹈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岁月变迁中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社交功能

通过民间舞蹈,人们能够形象的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也可以进行劳动知识,的传授,人与人的相互交流,甚至是求偶。"狩猎舞"、"绣花舞"、"纺织舞"等舞蹈使人们既欣赏到了优美的舞蹈,也受到了劳动教育。苗族的"赶花坡"、"尝新节"、"叫谷魂"等民俗和舞蹈就体现了他们的民俗风情。布依族的"糠包舞"正是青年男女在交往中选择情侣的一种方式。

(二)健身功能

舞蹈不仅能够陶冶情操和品性,也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特别是一些武术动作甚至加入了舞蹈的成分,而一些舞蹈中又蕴含武术的要诀。例如汉末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态发明的五禽戏,用以强身健体,颇有成效。

(三)娱乐功能

优美的民间舞蹈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美的享受,每逢佳节,人们便载歌载舞来表演庆祝。在安徽淮河两岸怀远、风台、淮南当地农村盛行的"花鼓灯"便是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广场舞蹈。民间舞蹈大都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具现实意义的社会文化功能。

三、结语

民间舞蹈作为舞蹈之母当之无愧,它虽不似宫廷舞蹈那般极尽奢华,也不如西洋舞蹈那样引领潮流,但正是它在悠久历史下沉淀积累的朴实无华、丰富多彩和真挚的情感最打动人心。我们在民间舞蹈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其背后相应蕴藏的精神文化,才能完全体会民间舞蹈的深刻含义,与舞蹈动作融会贯通,使其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通过赋予其文化内涵,舞蹈也不再是单一的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对文化的传承。民间舞蹈将用它极其顽强的生命力,运载着人们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在历史的画卷里继续书写自己伟大的篇章。

作者:刘宇单位:成都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