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文章阐述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因此,造就和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各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面对着新的形式和任务,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面对知识经济挑战,我们要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一个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

一、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虽然今后较长时间还会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社会,但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已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使知识成为主要资源。知识的创新、开发、传播和应用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经济已经完全打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随着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将对个人素质提出新的更高标准。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一个国家如果缺少雄厚的科学和技术储备,缺少创新能力,将会失去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因此,创新人才的状况实际上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要建立和发展知识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但我国现实的创新人才培养却面临着传统文化的束缚、社会环境的压力和教育体制的桎梏等诸多困难。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但我国传统文化中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观念,至今还沉淀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中,成为推进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羁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须要求有新的思考、新的观念、新的理论、新的思想与之相适应,要求具有开拓和创新的意识。创新也是一种精神,在开发创意、开拓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人的自信、毅力、勤奋、胆识、责任感、不畏艰险、不怕挫折、不怕冷嘲热讽,忌妒、自卑、多虑是与创新无缘的。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

因此,我们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清除糟粕。提倡科学精神,建立现代文明,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善于吸收一切先进文化的胸襟和能力。也只有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才可能奇迹般的出现富有创意的大动作;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不断的开拓创意,开拓创新。

总之,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需要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弥补现有的人才的缺陷,大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培养创新人才,需要营造一个激励创新、敢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创新是开拓者的“专利”,是勇敢者的“品牌”。解放思想才会有创意,富有创意的人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启动创新需求激发创新思维的过程。而创造性活动表现“偏离”社会文化常规的思想或行为,具有大胆而可贵的怀疑精神,然而这种怀疑偏离和突破对于传统和权威必然有所触犯。所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有时被误认为是一个越出“常规”的不顺从者,因而为社会所不容,遭到打击和迫害。为此,我们要创造一种社会环境,对创造性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越轨”思想和行为表示宽容和鼓励,让他们自由探讨、勇于创新。

1.政治环境。如果要真正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良好的条件,就必须严格划清学术和政治界限,切实实行“学术无禁区,政治有原则”和“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学术领域内让人们有充分发挥首创精神的空间。

2.学术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求在学术领域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学术观点上鼓励求同存异,学术成果的鉴定要由事实、时间、历史去检验,不搞少数服从多数,更不能用行政命令来裁决学术上的是非。

3.“社会气候”。要形成一个发展个性、鼓励“冒尖”,激励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生动活泼的“气候”。要承认思维的多维性,提倡多种思维、多条途径、多种风格。不要用常规的思维模式去轻易的否定他人的创新火花。要建立一种鼓励和保护开拓创新者的机制,其中包括对创新过程的“过分”保护而不是苛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培植丰富的社会沃土。

4.创新氛围。这就要求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利于创新的氛围。创新是智慧的果实,知识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是创新的基石。尤其在科学领域,创新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们只有在前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创新”,而人才又是创新是主力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尊重知识才会有创新,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才是全社会创新氛围的主要条件。

三、培养创新人才,必须重视教育工作,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人才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精神及能力与其从小接受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现代教育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近百年来我国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但从总体上来看,还没有从以继承为主的传统教育中解放出来,随着进入新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以继承为主的教育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在:学生知识面太窄,过早实行分科,专业化教学;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差,发散思维太少。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没有给学生充分动手和充分思维的机会和条件,压抑了学生发展的个性,而个性发展中最亮丽、最鲜明的是创造力。教育重视对学生知识传播,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在于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弱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因此,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使之向素质教育转化,还教育的本来面目。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手段上充分体现创新性。一方面,教育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高价值目标;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不断进取,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进行方方面面的改革,尽快从“以知识中心”走向“以能力中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再者,教育教学要与人类的创新生活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每时每刻的教育活动中都要回归知识的本质创新,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情感,激起学生再创新的激情和愿望。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成为一个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会创造的人,创造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为此,我们真正重视教育,就要从基础教育入手,实施创新教育,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人才,这也是为适应新世纪的挑战,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夏敬华,金昕.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2]张向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J].北京:科技与管理,2000,(3).

[3]郭巧云.入世保护期满后中国商业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制度供给对策[J].北京: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