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传统美学元素在页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传统美学元素在页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摘要:传统美学体现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从诗歌、瓷器、书法、绘画、园林、建筑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影响着中国民族的审美。页面设计是现代信息艺术的产物,是一种艺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审美形式,属于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侧重于研究传统美学对这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影响以及在现代页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美学;元素;页面设计;应用

一、传统美学内涵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纷繁众多,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诗歌、瓷器、刺绣、绘画、书法、雕刻、建筑、园林等文化体系中,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流传至今即成为独特的传统审美。随着时间的流转,中国审美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融合成为雅俗共赏,兼容并包。在传统美学中,“意境”之美是核心追求,即传统美学核心内涵。中国“意境”式的传统审美是现代平面设计汲取的精华成分,并对页面设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1]但“意境”之美是中国审美追求中最难达到的玄妙境界。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代页面设计从传统审美中吸收到了追求意境、注重情境交融、需求精神境界的审美情趣。将传统的中国“和谐自然”的审美标准与西式的审美标准相融合,注重兼容并包的传统儒家审美理念,力求设计和谐。

二、页面设计的特点

虽然页面设计源自于平面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部分,但由于页面同时还属于电脑技术的一部分,是电脑技术与设计美学的结合体,因此页面设计还带有自身的一些独特的特点。

(一)交互式

页面设计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时代产物,是一种交互式动态性的信息流通工具。页面需要满足设计者和使用者互相交互的信息沟通需求,链接是一种重要的交互式信息手段。在满足信息沟通需求之下,页面设计还需要满足视觉效果审美需求。使视觉审美与交互式技术相结合,合理安排页面布局、色彩设计,让信息浏览者能够主动寻求信息,浏览页面,满足使用者对信息的探寻需求。

(二)立体性

页面不同于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种静态二维设计,页面设计则是一种实时动态设计。在平面设计范畴中,二维空间是其主要特点,虽然通过现代手段,已经探寻在二维空间基础之上设计视觉效果上的立体空间图形,以求图片二维空间限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立体图形设计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大众面前,但这种立体图形依旧是建立于二维平面上的视觉感觉,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立体呈现。但是页面设计却可以通过电脑屏幕的影视成像技术,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效果,3D技术的应用,使得页面设计内容更为广泛,页面设计元素更为多元化。

(三)动态性

页面设计是一种动态设计。平面设计是一种静止的静态设计,而页面设计则是一种动态设计。页面设计与电子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动态交互式手段呈现,使得一个页面中可以呈现动态图片、视频、声频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交互式链接,还可以多页面浏览,无论是视觉上还是页面本身,都呈现出不同于页面设计的动态交互式特点。

(四)时效性

时效性是页面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页面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在信息时代,时效性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同新闻一样,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与社会发生的各项大事紧密结合,随时更换页面内容甚至于页面设计。一成不变的页面设计很难在信息时代生存下去,即便在页面整体布局不变的前提之下,其色彩及图片都会进行更新,甚至于每一天都要有所更新和替换。因此在页面设计中,要时刻保持更新的设计灵感和设计能力,在页面布局方面也要设计为便于更新的布局形式。

(五)多页面结合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没有静止的独立页面,通过一个页面的链接交互,多页面相结合是非常常见的技术手段。一个网站一般由一个主体页面和若干链接页面组合而成。比如淘宝店中,一个主体店面和若干个宝贝介绍页面相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网店的页面设计。而若干网店的页面设计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为淘宝网站的页面设计。所以,在页面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主体页面的设计,也要同时考虑链接页面的页面设计,并且要将多个页面的设计风格相统一,使其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三、传统美学对页面设计的影响

(一)意境美对页面设计的影响

意境美是传统美学中的核心内涵之一,是传统美学的极致追求。意境是一种主观情趣之美,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审美情趣。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即是对意境之美的准确概括。古代文人墨客无不追求这种意境之美,这种审美情趣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诗歌、园林、书画、雕刻等众多艺术形式中都有所体现。体现最为集中的要数“诗画艺术”,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中有意”“画外有画”。这种意境之美不在于形,而在于“形”之上的“神”,“以形传神”“以形写神”,是其独特魅力。页面设计来源于现代平面设计,受西方文化以及时代影响,注重写实,而非写神,虽然写实有利于传播信息,但却不利于审美,而且越来越丰富的页面内容从某种角度讲也显得越来越杂乱,也越来越带来审美疲劳。在此背景之下,意境美在不影响页面信息传递的前提之下,能够充分挖掘页面空间,从而达到有限空间中传递无限意境的作用,既丰富了页面内容,扩展了想象空间,也精简了页面元素,减轻视觉疲劳,增加审美情趣。

(二)和谐美对页面设计的影响

“以和为美”是传统美学中另一个核心内涵,其包含两层含义,第一重是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中庸之美,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美,注重均衡、统一、对称、含蓄。第二重是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天人合一”境界之美。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平共处、返璞归真。这种传统的和谐之美强调了整体性、统一性,尤其是对于多页面设计而言,其意义十分巨大。和谐之美强调统一,强调整体,多页面设计的一个大问题即是各页面在形式上是独立的,而在整体上又是一体,这种独立容易给设计师一种错觉,即对各个页面进行独立设计,从而忽视了其内在一体的问题。和谐美对统一整体的强调如同给页面设计加上了一个原则,使得设计师必须考虑其内在和谐统一性,将各链接页面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不论是页面布局还是色彩、线条、疏密等各方面在风格和内涵上都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以使得多页面设计也能够保持高度统一,突出其人性化的一面。

四、传统美学在页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图形图像应用

页面组成元素众多,图形图像元素是最主要的元素之一。页面信息中,需要大量的图片素材来体现。图片素材来源众多,功能也不尽相同。从来源看,一大部分来源于专门针对网页的主题图像素材,主要由印刷品扫描件、数码相片中得到,这一类素材由设计者自行拍摄或者通过使用其他人未经的拍摄作品,不涉及版权纠纷。这类素材经过技术处理作为网页主体组成元素,写实性较强。另一大部分来源于从互联网上获得的合法图片,很多网站都有提供免费或收费的图片素材,比如百度图片、昵图网等专业性网站,这一类图片种类繁多,除了常见数码照片外,还有大量绘画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使之适合网页页面设计。从功能上看,一部分数码照片主要功能为传递信息。这部分图片以写实为主,达到宣传的目的。另一部分图片素材主要功能是丰富页面,美化页面。这部分图片经过技术处理后,以传统美学视角出发,进行合理化设计,使之更具备传统文化美学内涵,比如荷花,以水墨画形式出现更加具有意蕴之美,使整体页面更加具有意境美。

(二)色彩应用

色彩构成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色彩搭配是色彩构成的主要内容,无论是传统美学还是现代平面设计,色彩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在页面设计中,色彩担负着统一风格、整体和谐、突出信息等重要使命。在互联网中,网页众多,要想留住浏览者的视线,良好的色彩搭配是主要因素。人们对色彩非常敏感,不同色彩也被赋予了不同意义,比如红色热情奔放,象征生命、热血、节庆等信息;绿色是生命、健康、自然的象征,代表着和谐与安全;黄色明度最高,极其彰显华丽、富贵、明快,而且在古代更是皇权的象征。不同的色彩搭配、明暗对比,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传统绘画中有五色之分,而在五色之中其实核心内容并不在于五种颜色本身,而是其明暗变化、浓淡相宜。这一点在现代页面设计中非常重要,页面设计在电脑的帮助之下,能够对色彩进行非常细致的明暗区分,浓淡配合,电脑调色更能表现出传统美学中对于光和影的色彩审美追求,表现得更为细腻到位。通过色彩的合理搭配,更能唤起浏览者的情感体验,促进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的结合。

(三)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是页面设计中的关键性因素,既是艺术美学的体现手段,同时也是技术手段。页面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各模块之间要在艺术形式上和谐美观,又要讲求构图和图形的视觉引导作用。平面布局中追求点、线、面的结合,同样在页面布局中也需要用点、线、面相结合体现布局。点侧重于细节表现,线能够分割平面,面则体现层次。将点、线、面与模块相结合,是二维空间平面设计在信息领域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

五、结语

传统美学元素核心内涵体现在“意境之美”与“和谐之美”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在众多传统艺术领域中,都体现着这种传统的审美理念。页面设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具有着自己独特的信息特点,其交互性、立体性、动态性、时效性、多页面结合等特性都使得其与传统平面设计有着很深的区别,是一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但既是艺术的,就是审美的。传统美学在现代艺术形式中的展现,更加能够碰撞出新的火花,比如色彩的明暗对比更加细腻,图形处理更加丰富,页面设计突破二维空间,等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也更能丰富现代页面设计的美学内涵,使得页面设计更具有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孙立红.传统美学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及实践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2]宋春晖.网页设计中的美学应用分析[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3]付昕.网页设计中的美学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作者:郑多娇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