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探讨

考古遗址公园的可行性探讨

1674年(康熙十三年),早期的瑷珲城在明代忽里平寨旧址开始兴建,(今爱辉镇二道沟村对岸俄罗斯维笑勒伊村附近)。1683年清代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吉林乌拉、宁古塔等地清军1500人,到此建立黑龙江城,1684年增派盛京清军600人协助建城。1685年,此城因僻处江东,与内地交通及公文往来诸多不便,迁至下游6公里处右岸,在1651年被沙俄焚毁的托尔加城废墟上建立了爱辉新城。据《黑龙江外记》记载:瑷珲内城“排木为重垣,实以土,具雉堞之观,四门皆有楼橹,高丈八尺。西、南、北三面,排木为外廊,方十里,南一门,西北各二,东临江”。1690年黑龙江将军迁到墨尔根,此城由瑷珲副都统留守。1858年在此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以保护中东路为借口侵入我国,把此城烧成一片瓦砾,只剩下一座魁星楼,1907年逃亡外地的瑷珲人民陆续回归,在旧墙基上重建了瑷珲城。现留城墙遗迹就是1907年所建。1907年(宣统元年),清政府撤销瑷珲副都统,设立瑷珲兵备道和瑷珲直隶厅。1912年(民国元年)瑷珲兵备道迁往黑河。1913年瑷珲直隶厅改为瑷珲公署。1933年日军侵入瑷珲,设立伪瑷珲县公署,同年9月迁往黑河,在瑷珲设伪瑷珲保,1945年,东北民主联军解放瑷珲。1946年建立了瑷珲区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了,现为爱辉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为保护、利用瑷珲新城遗址,2002年,黑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黑龙江省文物专家组共同编制了《瑷珲新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但是,该遗址幸存不多的古建筑在小城镇改造中相继被拆毁,《规划》无法推进。200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建设瑷珲新城遗址公园,既符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也符合我市利用和放大现有的文化基础和优势,把特色优势延伸为城市发展的城市文化定位,在对大遗址保护的同时,又改善了遗址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美化了城乡面貌、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最终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和谐共赢。

(一)遗址硬件条件完全符合要求。按照《细则》有关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源条件要求,瑷珲新城遗址在遗址价值、公园规模与内涵、区位条件、基础条件、环境条件等五个评定细节中,均符合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求。按照《办法》第五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申请条件,瑷珲新城遗址完全具备申请立项要求,仅部分工作尚需进一步完善。

(二)遗址公园大纲编制初具雏形。2002年编制完成的《瑷珲新城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经省文化厅、文物局批准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提出几点修改意见,主要是保护面积过大、保护措施尚需完善。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意见修改之后的《规划》虽然没有再次申报,但成为《爱辉镇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瑷珲古城商业街修建性专项规划》、《瑷珲古城旅游总体规划》、《爱辉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爱辉镇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母本,也为瑷珲新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以更好的展示历史,教化大众。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向世人客观的展示古城的历史,对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瑷珲新城遗址进行考古工作之后,可将遗址重要建筑发掘现场原景保留,形成遗址与现有建筑并存,相互依托的关系。诸遗址与现存的魁星楼、海关以及古树名木交相辉映,提升瑷珲新城遗址的参观与科教价值,将整个瑷珲新城遗址变成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使得群众在进入瑷珲新城遗址的同时就可以参观到历史遗迹,从而将现有的仅仅依托于爱辉历史陈列馆展陈历史的局面进行彻底的改观。

(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可以带动旅游等诸多产业的发展。瑷珲新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必将成为黑河市旅游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考古公园的建设,也将带动瑷珲新城遗址公园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商业街的复原,可以按照当年史料记载和中国古代建筑相关规则修建仿古式建筑一条街,店铺内可贩售黑河特色的工艺品及特产,开设具有民族风情的饭店、旅社。经营范围可以涉及桦树皮制品、玛瑙制品、山珍特产、少数民族特色物件、满族特色餐饮等多个方面,将购物与旅游有机结合。在复建仿古街部分街区还可以修建部分景观,或者在街区内设立民族服饰租赁拍照、清朝(满族)习俗体验、坐轿游览等多种旅游经营模式。综上所述,集中、统一规划、开发瑷珲新城遗址,推动瑷珲城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既有利于加强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开发黑河市旅游资源,更有利于打造城市历史名牌,提升城市品位。同时也避免了瑷珲森林公园、知青文化产业园区、海关遗址、小城镇建设等诸多行业、部门各自为政、混乱发展的现状。

作者:王江红单位:黑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