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探究

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传承探究

【提要】传统文化是民族价值观的体现,传统文化依靠以各种汉字符号与文化意象形成的文化记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在现代的建筑空间中展现出来,形成鲜明的文化记忆,是如今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主要讨论现代建筑空间对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各式文化符号所进行的多样化传承与再创造。

【关键词】建筑空间社会文化文化记忆

一、传统文化与文化记忆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和地理环境融合后形成的独特地方文化特色。而在不同地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成像便被称为文化记忆。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转变为人们的文化记忆得以传承,这个过程需要符号和意象作为载体。人们通过符号和意象认识环境,组建自己的记忆。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符号与意象丰富多彩,既包括文字、书法、画作,也包括城市建筑与景观空间。在后现代主义浪潮的推动下,现代建筑空间已经被视为重要的地区文化标志,展现城市环境中的艺术形式和文脉记忆点,同时在时间的积累下令人们逐步形成独特的社会文化记忆。

二、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建筑装饰应用传统汉字元素。汉字主要由象形文字而来,在形象上经历了由图形变为笔画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我们的汉字符号相较其他外国语文字具有独特的图像式美感,更加适合成为建筑空间和建筑立面的装饰。在传统的建筑营造中,汉字已经渗透在空间装饰的方方面面,华夏大地上的不同地区对汉字符号均有运用,如街区的牌坊、宗祠的楹联,或在梁、门、雀替等装饰细部寓意吉祥的汉字符号。这些都是传统地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的城市建筑中,利用汉字符号作为装饰的也不在少数,若将汉字符号采用现代的装饰手法运用到建筑的外立面中,则会给城市空间带来古色古香的氛围,如位于上海外滩的中国银行大楼。大楼建于1937年,是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建筑群中唯一一幢由中国设计师负责和建造的大楼,虽然整体保持了现代主义风格,但大量运用了中国传统装饰,是在当时西方风潮大量涌入时突出的传统文化建筑。建筑正对外滩的东立面采用了两列镂空的“寿”字图案,颇有历史“百寿图”的风韵,同时与上下排列整齐的方形窗口形成呼应,整体立面和谐统一,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历史特色。

(二)空间景观采用古典符号。景观是城市空间的一大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意象的要素之一,从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面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求我们在设计时用客观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空间中加以展示,保证人们对新的城市空间产生文化认同和归属感。在设计时,建筑师可以对这些元素进行提炼和转化,而后复刻进现代的城市或建筑空间中,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以苏州博物馆为例,建筑师在设计时不单单采用了江南园林布局,还在场地中加入了中式园林最重要的三个景观符号——水、石和植物。博物馆中心区的大池塘与中心的茶亭会让人联想到拙政园中“湖心亭”的意象;正对水池的“米氏云山”体现了水墨画中水后山石的观感。在植物的运用上,建筑师运用了大量圆形与六棱行窗框,创造了古典园林中“景框”的视觉效果,同时将园中文征明种植的紫藤树嫁接引入室内,开辟出“紫藤园”这一独特的文化空间。苏州博物馆延续了苏州特色古典园林建筑的各类文化符号,打造了一所现代化的地域文化博物馆,创造了充满传统地域文化语汇的现代城市空间。

(三)空间体验复刻传统意象。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应当对传统社会文化与文化记忆充满足够的尊重,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最直白的方式就是将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的空间设计中,建立起现代城市空间与传统建筑意象间的联系,延续城市的人文历史与人们的文化记忆。如刚刚提到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紧邻拙政园,必须在设计时将新的建筑空间与地域传统的建筑空间与文化相结合。建筑师认为:“苏州博物馆是个文脉主义建筑。我有机会将历史古迹融入21世纪的背景里。”基于这一理念,设计采用了“体量化解方案”,按照中式古典园林的方式进行平铺式建筑空间布局,博物馆内最高的建筑仅有两层,平面流线按照园林的浏览路线进行设计,使人在馆中行走时会产生“移步易景”的观赏感觉。

三、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一)经典文化符号的现代化建构。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多种多样,除却能直接转变为现代表达的装饰、构件、建筑等空间物质载体外,还有许多内在的表现形式,如戏曲、书法、绘画、剪纸等艺术形式。在建筑空间设计时将这些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从解构到重构的方法应用到空间中,能够从深层处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增强建筑空间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如2018年同济大学毕业设计组“山水实验室”,开创了将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引入空间设计的里程碑。小组内的每队同学从实地调研出发,根据调研的感受提炼出关键词,以此来寻找自己心仪的传统山水画;在仔细研究画作后,利用超轻黏土尝试将山水画转变为三维空间,制作实体模型,还原画中的路径与场景;最后一步步将传统绘画中的游览体验重新创造出来,变成一个独特的城市游览空间,以期寻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的诗意空间叙事方式,以现代化的方式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记忆与认同。

(二)空间改造创造传统文化交流新空间。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积累,既博大精深,却又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与现代生活与文化相悖的部分。并且在时间的冲刷下,许多传统文化缺少与现代生活联系的纽带,一方面无法深入年轻人的内心,另一方面,一些期待学习传统文化,或希望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的青年人可能会寻不到正确的途径接近传统文化。因此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我们应该及时发现隐藏的、设计不合理的传统文化,通过设计的手段进行改造与重塑,创造一个正确合理的空间,为传统和现代建立起桥梁,促进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交流与共享。这种共享的空间可能更像一个“客厅”的概念,城市中的人们都是一家人,老人们拥有这个家过去的记忆,希望把这些文化记忆延续给新生的孩子们,但文化记忆的延续需要一个客厅一样让大家聚集在一起的空间,设计师的任务便在此处。上海常德路上的常德公寓是一个充满文化记忆的城市建筑,著名作家张爱玲曾经在这里生活了五年之久,也曾写下《公寓生活随记》记录她在公寓里的生活状态。她曾写到:“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碎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在1942-1948年这段时间内,张爱玲居住在此,经历了她与胡兰成的开始与结束,这幢公寓也见证了她创作生命最为丰盛的时期。这段文化记忆不但变成文字著作流传了下来,也蕴含在建筑空间里。2008年在对公寓建筑进行修缮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和熟知这份文化记忆,建筑师在修缮公寓建筑的同时,创造性地在公寓的一层开放了一个活化利用的空间,引进了实体书店“千彩书坊”。书店以张爱玲为主题与特色,店内的装修大多符合老上海的文化定位,书架上放着张爱玲的著作,十分齐全。开业至今,有许多张爱玲的书迷来到书店缅怀这位文坛奇女子,也有许多偶然经过的人因为店内的风格驻足停留,不经意间了解到张爱玲和所居建筑的文化与历史。由此可见,这样的空间改造设计能够让有生命的建筑空间被阅读,让名人故居和城市书房相得益彰,让探访名人故居的参观者有了一个可以怀念的地方,让传统的文化记忆能够历久弥新。

四、结语

建筑空间是人类生活的载体,它随着人类的历史不断地发展与改变,是时间长河中最好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当建筑空间设计结合传统文化逐渐开展,空间便会成为文化的名片,体现地区内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感,同时促使城市建设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作者:徐润玲 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