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思考

合理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对于提高我国全民人口素质,提升我国第一产业生产现代化能力,提高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生产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着我国小康社会的推进工作,尤其是对于一些欠发达地区而言,新农村建设直接关系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与幸福感的提升。但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30年的时间远远是不够的,并且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必须要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1我国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现状

1.1城镇化推进与发展的不协调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出现很多空城、鬼城,尤其是我国很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并没有注重质量,城乡结合部的建设规划缺乏考虑,导致城乡结合部的面积也随之扩大。“城中村”现象严重,不仅没有提高这些村民的生活水平,还为城市的未来建设带来新的阻碍,城市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城市社会矛盾不断出现。很多地区出现了超规模建设的现象,大量的新建工程不断地开工建设,但是这些与城市人口不匹配的工程最终只会无人入住、无人使用,造成大量的浪费。

1.2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无序

很多城乡结合部的城镇化推进工作缺乏细致规划,缺乏管理,导致很多无序建设出现,征迁难度增大的同时环境随之变差,一些违法违规的情况也随之出现,治安状况并不良好,同样导致了城乡建设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1.3“表面工程”现象存在严重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很多农村出现了集中规模、统一化的建设,这些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农村楼房,里面缺乏建设,并且一些农民没有办法分享到这些建设成果,生活依然困苦,也没有真正得到应有的帮助。

2现状与问题分析

2.1城镇规划和产业发展不协调

产业发展与城镇总体规划不相适应,产业定位不准,空间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缺乏主导产业支撑,造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产业发展前景不良好,城镇化推进也就缺乏支撑。

2.2不注重规划的“超前建设”

为提高经济效益,不注重土地的集约利用,大量引进房地产项目,导致繁华过后出现“空城”“、鬼城”。把大量的资本吸引进来,建设了一些与现阶段发展不相匹配的工程,导致土地资源与管理投入的浪费。

2.3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长远效益

很多地区的产业建设已经不惜引进污染工业项目,步入“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怪圈,而实际最终只会导致环境修复入不敷出。引入大量的工业项目,实际上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实际情况不相匹配。实际上工业项目对于交通、地区资金实力都有着相当的需求,所以,盲目引入工业项目,并不利于地区发展。

2.4缺乏对人为因素的考虑与规划

过度考虑产业发展,忽视人的因素,不能为当地转移人口提供充足就业岗位,出现“农村建成,农民离城”现象。

3未来出路与建设措施

深入调查研究,摸清资源,产业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克服盲目随从、千遍一律。要有序发展城镇化就必须要遵循以下这样一些思路。

3.1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现代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支撑

对城镇化建设而言,能够直接创造价值,引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是工业产业的开发和利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学定位产业布局,打造主导特色产业,衍生培育关联产业和中小产业,构建产业链上下延伸、配套链左右集聚的产业集群,是推进产城融合的必然选择。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以工业反哺农业,发挥工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带动周边整合土地资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以信托流转、土地入股等方式,推动“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民”的合作模式,重点发展优质果菜、绿化苗木、畜禽养殖、农家休闲游等产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产城融合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果断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走绿色、环保、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3.2完善城市功能

完善城市功能是城镇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用地,均衡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将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植入其中,丰富城市之元素,提升城市功能,否则容易造成产城脱节、职居分离、缺乏人气,不利于长远发展。要推动城镇服务功能与产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需要深度接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物流、人流等要素流。构建城镇发展“大动脉”,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建设集特色商业、声带居住、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城市综合社区,重点推进学校、医院、文化、体育、治安、市场、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商贸、金融、通信、教育、医疗、文体、休闲等服务功能,为居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提供便利。只有提供良好的城市服务环境,创建功能完备的发展平台,才能集聚更多优势产业和更优的创新创业人才,达到“以城留人”的目的。

3.3强调“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在身份上让农民真正变成“城里人”,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更要实现农民感情上的转变,促进农民充分就业,完善职业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工人,建立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避免出现“贫民窟”,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增强群众认同感,让群众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红利。

4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与思考,认为城镇化与新农村的建设,必须要加强改革,科学规划。从产业格局,规划建设到人本身都应该进行更加细致地规划与考虑,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提高建设水平。通过城镇化来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与机会,让城镇化建设切实为人们带来好处,才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与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万永国 单位:桂林市园林建设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