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员素质研究

网络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员素质研究

一、馆员素质滞后的现状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师生,他们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具有专业性的特点:一是学科专业性需求;二是同本学科相关的专业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素质整体偏低是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由于建馆时间较短、底子薄、基础差等历史原因,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来说: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于馆员的素质要求偏低,简而言之“门槛低”;另一方面,引进高素质人才方面的观念相对淡薄,对于馆员参加相关的教育培训也支持得不够。因此,馆员素质呈现出一种相对滞后的状态。

1.“整体偏低”的局面,馆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首先,馆员学历的整体水平偏低,图书馆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有一部分馆员是大专以下学历,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图书馆专业的人员较少,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外语专业人员比例偏低,现有馆员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素质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要求。其次,普遍存在业务素质较低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欠缺。较低学历的馆员只能从事一些传统的服务工作,对图书馆业务的开发和利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些高学历的馆员大多数不是图书馆专业毕业,由于缺乏图书情报的专业知识,无法进行图书馆业务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再次,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没有形成一种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的精神。

2.“参差不齐”的队伍,馆员素质有待于新时代重塑。一般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来源主要有三种渠道:

(1)招聘各类毕业生;

(2)照顾各种“关系户”;

(3)解决本院职工家属的工作问题。由于馆员的劳动得不到足够肯定,学院对图书馆没有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在福利待遇、收入分配等方面与教师的差距较大,与其他部门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因而造成馆员素质参差不齐、馆员职称结构失衡的局面。总之,传统的管理观念过于强调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注意到整体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在人力投入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重塑馆员素质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根本问题。

3.“安于现状”的心理,制约着馆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是一个清闲之地。在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职院校中,相对于处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学部门而言,图书馆仍是一个对技术、技能要求较低的地方。因此,外人看不起图书馆的工作,把图书馆工作看作是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不尊重馆员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馆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满足于“借借还还”的重复性简单工作,致使馆员的业务知识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更新。

二、馆员素质提高的应对策略

馆员素质已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今后的长远发展。针对馆员素质存在的现实状况,高职院校必须加大现有馆员的培养力度,使其在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工作;严格执行馆员准入制度,入职前要经过专业考核,考核合格并取得证书才能到图书馆工作,而不是好像现在这样“什么人”都可以来,毕竟这是一个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地方。对于那些已具备申报职称资格的馆员,则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取得相应的职称资格。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而且让馆员生活得更有尊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1.确立“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促使馆员拥有“德才兼备”的政治思想素质。高职院校图书馆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原则,坚持把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馆员必须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通过长期的集中的政治学习,提高对国家政策的认识水平,努力学习现行的法律法规,热爱图书馆事业,牢记“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把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与为图书馆事业奉献的精神结合起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树立“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激励馆员养成“爱馆如家”的职业道德。图书馆必须依靠“人”,树立“人本管理”的管理理念,让馆员处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中工作,有利于馆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1)具有崇高的使命感,有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

(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馆员的良好形象为师生服务;

(3)拥有职业光荣感和自豪感,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认同感,做到“爱馆如家”,以图书馆工作为荣。

3.通过“在岗培训”的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业务能手。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模式的转变,馆员原有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时代的需要。“一专多能”是现代的人才要求,不仅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具有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1)举办馆内业务学习和交流活动:让馆员通过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取长补短,各自都有一定的收获。

(2)开展针对性强的业务讲座:聘请有关专家到馆开展专题讲座或由馆内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馆员担任主讲,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具体的内容,也就是“图书馆需要什么就讲什么”。

(3)搞好“传、帮、带”工作:“传、帮、带”是一种传统的“以老带新”培养方式,让经验丰富、熟悉业务的馆员给初来乍到的新人传授工作经验,让新人能“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使年轻馆员快速地成长起来,早日成为工作上的能手。

(4)在馆内各个部门之间实行轮流换岗:这样有利于馆员更加全面地熟悉业务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5)馆内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馆员相互之间交流一些工作经验,说出各自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一系列的“在岗培训”工作,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4.建立“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馆员作为“信息导航员”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加深对人才培养的认识,树立人才培养意识,加大图书馆的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终身学习”的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引导馆员接受继续教育,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1)学历教育:结合工作需要有计划地安排馆员在职进修,参加脱产、半脱产的本科教育或研究生教育,支持馆员攻读第二学位,提高馆员的学历层次。

(2)短期进修:鼓励馆员掌握图书馆学和一门以上其他学科的知识,而短期进修时间短、见效快且针对性强,使馆员能及时补充新知识和掌握新技术。

(3)“走出去,请进来”:馆员通过“走出去”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了解学科动态,提高学术水平,在交流学习中增长见识;“请进来”就是把专家、学者请到图书馆来或邀请同行来参观指导;鼓励馆员积极撰写学术论文,改变馆员“重服务,轻科研”的思想观念。

(4)网上学习:现代社会网络技术发达,馆员可以借助现代网络,登陆继续教育网络学习的相关网站进行网上学习,从而提高个人素质。

(5)自主学习:教育馆员做生活的“有心人”,根据需要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素质,取得“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成效。通过在职进修可以让馆员提高学历层次,调整知识结构,在图书馆学、计算机和外语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技术,做一名读者喜欢的“信息导航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馆员素质整体偏低,严重地影响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发挥。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馆员素质培养策略,通过在岗培训、在职进修来改善好调整馆员专业结构,走“一专多能”的道路,营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大环境,根据需要引进人才,提高现有人员的素质,建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作为馆员必须更新思想观念,提高对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的认识,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提高信息收集、加工和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黄洁薇单位: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