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乡村人口结构扭曲改善策略

乡村人口结构扭曲改善策略

农村人口结构扭曲的消极影响

当前农村人口结构扭曲的主要表现是年龄上老少多青壮年少、性别上女多男少、能力上素质低者多素质高者少。尽管在这种存在了多年的人口结构背景下,我国取得了农业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不断发展的好成绩,但并不等于说这种阶段性的人口结构特征就是合理的、可持续的。其中潜藏的危机,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受制于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表现,首先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程度不一的抛荒现象。耕地抛荒不仅存在于交通不便的山区,也存在于交通便利的低岗与平原地区,尤其是山区抛荒现象日益严重。究其原因,除了农业比较收益下降、耕地流转工作不到位等因素之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是一个主要因素。当然,其中也蕴含着一个积极的信息,那就是若能够恢复对抛荒土地的耕种,以保证粮食安全为重点的我国农业还存在着较大增产潜力。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这在理论、政策与法律层面上均不存在问题,近年来各地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也与缺乏有效的专业合作组织有直接关系。但相比改革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激发出来的农民高涨的热情与积极性而言,发展专业合作社政策与法律的出台对农民积极性的激发作用则要小得多,这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目前为止仅覆盖一成多农户的发展状况中即可证明。

乡村人口的大幅度变化,日常生产生活中缺乏有组织领导能力、懂科技会经营的中坚人力资源,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程不快的重要原因,导致农户小生产应对国际国内大市场的矛盾将长期持续。三是不利于农村资源要素的改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资源要紊向农村配置,这既是针对农村资源要素持续流失的现状提出的要求,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结构本身就是农村资源要素流失的集中反映,政府通过开展大学生村官计划、倡导返乡创业、干部进村入户等措施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但农村高素质农民并没有停止离开农村的步伐,随着高素质农民的离开,农村资金也相应向城镇转移,农村农业科技应用与推广的效率下降,农村农业生产生活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维护难以开展。加大社会管理难度。目前农村的人口结构,是现有体制下农民为改善生存境遇而进行选择的结果,出发点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结果却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幸福感,对社会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一是农民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老人在农村独立生活,那些身体不好、体力不支的老年人不仅缺乏照顾,且内心寂寞孤独,病死无人知、死后无人抬的现象不时出现,中青年夫妻聚少离多,增加生活成本不说,常年过不上正常的家庭生活,难免滋生情感伦理事件,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儿童在祖辈与母亲身边长大,长期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教育,容易形成各类性格缺陷与人格障碍,不利于健康成长。二是农民自我组织与管理能力降低。以自然村落为单位聚集生活的农民,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以管理公共事务和克服生产生活困难为目的的家族、邻里亲戚互助等正式与非正式组织,在减轻国家负担的同时,增强了农村内部的凝聚力。而当前农村人口格局形成的过程,也是农村内部凝聚力持续下降的过程。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变化,经济上的独立性日益增强,不再完全依靠集体所有与干部掌控的资源生活,农村原有正式组织的功能持续弱化,而个人行为的分散化与利益、职业的分化也使农民的家族意识、地域意识、阶层意识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对外部世界的依赖逐步增强,同一村落内村民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少,看似整体的村落内部就呈现出原子化结构的趋势。三是增加群众工作的难度,弱化了惠农政策效率。虽然日常的乡村人口总量大幅度减少,但农村户籍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在农民组织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以户籍为基本依据的各项惠农政策的最终落实,乡村日常公共事务的管理,只有依靠对不能完全掌握外出农民信息的乡镇政府与村级组织,税费改革后乡镇与村级基层组织干部有较大幅度减少,有经验的基层干部退职之后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这一方面加大了做基层群众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也为基层干部自由执行政策提供了便利。抑制农村文化生活。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且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农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托。但现阶段农村常住人口的畸形结构对农民精神生活造成了全方位的负面影响。缺乏青壮年的积极参与,加上组织管理松散,农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难以展开,老人晒太阳聊天、妇女打牌、儿童看电视动画节目就成为农民日常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农村社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处于优先地位,使基层干部与农民常偏重眼前的实惠和利益,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对待文化活动,若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文化就处于配角与从属地位,甚至被遗忘。人口持续减少与结构扭曲使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与受众都不足。乡镇文化站多半徒有虚名,大多只有一间房、一台电视机、一张报纸、几张椅子,且多年没有更新,多数乡镇没有固定的电影放映场所,或者只有常被挪作他用的露天放映场所,自娱自乐、以吸引青少年为主的网吧则成了主要的文化中心;近年来成立的农村图书室,存在着图书种类不适宜农民需要、内容陈旧、无人管理、难以更新、少人阅读的现象;村组一级所订报刊包括党报党刊,在“减负”改革中被取消;看电视是农民最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由于农民居住分散,很多自然村落尤其是山区农村还不通广播电视,农民买了电视机却收不到信号,或者自购电视信号接收器收看各种不适合农村需要的电视节目。日益减少的新一代农村民间艺人,文化素质不高,培训学习机会少,不是延续传统,就是将表现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简单移植农村,缺乏创造体现农村时代精神的文化产品的能力。农村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延续的阵地,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农村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人总是有精神需求的,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并不会产生文化真空,在这种情况下,唯利是图金钱至上观念日渐弥漫,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各种邪教、低级庸俗的黄毒赌便乘虚而人。

优化农村人口结构的思考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已进入城乡关系大调整的时期,迫切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改变二元体制的惯性导致的农村人口结构扭曲的状况。为此,必须在思想观念转变、政策制度设计、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速度,以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优化农村人口结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如果继续让农村年轻人中学毕业后外出打工,到了60岁又回到农村务农,那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业化是不成功的。牺牲农民国民待遇和福利实现工业化的政策,不能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过程中继续重复。政府各部门与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消除对进城农民工的歧视意识和体制性障碍,使他们和城市职工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体制和制度,让农民工能够依靠自己的诚实劳动顺利地变成城镇居民。只有这样,农村户籍人口才能大幅度减少,农业的经营规模才能逐步扩大,农村才能产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营农业才可能获得平均利润,从而吸弓}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最终形成农村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与素质的人口成比例减少的理想格局。从现实出发,县城与中心镇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选择。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而不是长期在家乡与务工地之间候鸟式迁移,需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首先,优化发展环境。县级政府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产品,来遏制权力寻租行为与市场主体的寻利动机相结合机会,营造有利于要素聚集与市场繁荣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发展特色经济。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将省直管县政策扩大到所有县市,推行激励性转移支付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县市财力稳定增长机制;推进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引导扶持成长型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提升集中度和关联度,打造集群品牌,赢得竞争的主动权。第三,承接产业转移。东部沿海地区与大城市已经开始迈人工业化后期阶段,加工工业和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日趋明显,中西部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为此,需要在土地、金融、人才、基础设施、市场与社会环境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向均衡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创新农村发展模式。农村有着丰富的资源,本是文明的发起地,农业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基础,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农村的经济运行模式与农民的基本生活方式虽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城乡差距并未显著缩小,农民在农村难以获取有吸引力的持续增加的货币收入,使得农村成为农民一心想逃离的地方。为此,必须落实“两个反哺”的政策精神,把中央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与农民的利益追求统一起来,持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创新农村资源利用方式与赢利模式,开发以农业、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形态,搞活农村经济,遏制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增强农村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首先,创新农村经济运行模式。

近些年来,因外出务工经商、在城镇陪孩子读书以及老人去世等因素作用下,一般乡村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已经远不到一半了,如不采取措施任其发展,人们提出的“未来谁种田”的担忧,再过若干年将成为一个困扰我们的现实难题。实践证明,全面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与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等等完全依靠农民自发组织极其困难,需要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扶持措施,持续改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培育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创新农村金融支持模式。即使是在农村现有的种养范围内,很多潜在农村农业发展项目,如果解决了技术与交通问题,较低水平的规模经营通常也会有较高的利润回报,但受制于融资能力与途径的限制,农村的资源优势难以完全转化为农民的现实收入,农村经济发展远没有达到应有水平,适合“三农”特点的金融服务的极度缺乏日益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各地已有一些成功的探索,但因认识不同改革力度不大,成功经验难以较快普及推广。第三,创新农民身份置换模式。改善农村人口结构,必须实现农民工及其家人而不仅仅是务工农民市民化。为此,迫切需要政府系统设计承包地、宅基地、住房、集体林权等农村资产的交易流转市场与政策,使农民能够将属于自己的农村资产转化为进城安家的经济基础,而不仅仅是让农民光着身子到城里从头开始。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上的差距,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更大,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活的质量,也是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的重要原因。市县级政府必须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从制度、人事、经费等方面保障将政府的各项社会管理职能延续到农村,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格局,把改善民生作为乡镇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增强农村社会的凝聚力。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对建成项目应建立起有效的后续维护保养机制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增量的倾斜力度,切实减轻人口减少乡村小学撤并后给农民增添的教育支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支持大学生与城镇人才到农村创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全国统一便捷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农村建设,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农村安定有序;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建立农村应急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处置能力I按照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践的原则,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健康文化活动,增强农村社会活力。逐步优化村落布局。现有的村落格局,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利用粗放占地多、空心村多人口少、环境恶化设施差等特点,已不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政策创新进行改革调整,走新型的村庄规划合并道路。一是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在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村落布局和规划放在突出的位置,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相结合。遵循偏远村落向中心村发展,农村向集镇发展,集镇向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有计划地引导零星村落向中心村或集镇集中,努力做到与农村人口变动趋势以及未来长远发展相适应。二是创新政策,有序推进。

从宣传与制度上突破农村集体资源产权微观上属于各自然村落的客观事实和农民的习惯心理,发挥基层政府与村级组织统一指导调配行政村内资源的作用,为农民集中居住提供产权支持,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尽可能地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村归列到同一行政区域,便于通过合作方式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三是因地制宜,民主自愿。优化村落布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能一哄而上,要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经济水平、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历史习惯的不同特点,区别市郊、平原、丘陵和山区分别进行谋划,保留传统特色,因村而异,采取不同形式分类治理。在突出政府引导的同时,要坚持群众路线,注意尊重群众意见,集中群众智慧,将村庄拆并等事项交由村民讨论决策,形成统一认识后再组织实施。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要实现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村人口占比与总量不可逆转地降低的背景下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必须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知识型、守法型、诚信型、创业型新农民,逐步改变农民在技能上以自发原始本能为主的传统状态。一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现在的关键是把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与农民的现实特征结合起来。科技培训应针对农村人口的现状,改变在黑板上、书本上种庄稼的模式,通过动漫、顺口溜、现场示范、视频演示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去传播现代农业科技,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愿意学、学得会。

二是增加农民的现代经营知识。传统上,农民的含义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简单劳动力,但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要求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之外,还要求农民懂得合作组织、经营管理、市场变化、融资、合同谈判以及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政策法律等知识与技能。对于这类知识技能,建立完善政府与社会服务体系向农民传播自是必不可少的,但还必须重点着眼于新一代职业农民的培训上,针对不同的专业领域实行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制度,这应该成为未来农民的发展方向,而工作必须从现在做起。三是加大政府投入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涉农专业与学校的支持力度,出台帮助相关毕业生到农村一线发挥专业特长的政策,使他们能够在农村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使他们成为未来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农业大户具有年富力强、接受新技术新理念快、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征,应把培养农业大户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以此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适度吸纳社会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监督,制定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培训规划,长期开展涉农产业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农村管理人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等专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