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论文2篇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论文2篇

第一篇

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水污染突出,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河流湖泊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饮用水源水质得不到保证。尤为突出的是,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加剧了淡水资源的危机。其表现为:①生活污水面广、分散,难于集中;②生活污水来源多、增长快、处理率低。③面源污染突出。④污水处理率低,肆意排放。

2.农村土地污染严重。由于我国农村还未能完全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过量施用了化肥和农药,施用后残留在土壤中成为我国农村土地面源污染的罪魁祸首。同时,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化工的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以及城市企业转嫁污染,使农村土地遭受严重污染。

3.农村空气污染日益突出。对于环境容量来讲农村远大于城市,但近年来农村大气污染呈现出愈加严重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燃煤作为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方式,造成的空气污染和酸雨的产生;二是农村工业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企业大量排放废气,严重污染环境;三是农田焚烧秸秆,做饭烧柴,加剧了空气污染。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农村环保的观念意识差。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差和环保知识缺乏,加之地方政府及官员的农村环保意识淡薄。盲目开发农业资源,使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是: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于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很不重视,缺乏足够的认识。另一方面,农民对于农村环境保护的认识过于淡漠。采用传统式的耕种方式、肆意堆放生活垃圾、就地焚烧秸秆等等生活生方式,以及对于危害自身生活环境的企业污染行为置之不理,熟视无睹。

2.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保护法是调整人们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而产生的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规范,我国制订和颁布许多环境保护法律、规章,远远落后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有关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全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即使在某些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法律中有关农村环保的一些条文规定,也是很不完整的,分散而不适用,无论数量和可操作性均严重不足。

3.“二元”结构的恶果。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大部分都投到工业和城市,而不是农村。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农村悄然兴起。造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地区转移,尤其是工业“三废”已成为影响农村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城乡结合部是最为典型的污染重地的代表!

三、改善我国农村环境的对策

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

(1)建议由上级部门制作相关的环保宣传片,在宣传时应采用“感染式、体验式”的宣传手段,少用或不用单纯的说教形式。通过相关媒体,在群众中间进行大力宣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政府内部进行农村环保重要性的宣传,彻底改变领导干部的错误观念,树立环保政绩观念。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法,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填补法律空白。

(1)逐步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首先,应该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规划,逐步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把农村环保这一块从整个环保法中凸显出来。其次,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增加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内容,从而发挥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统领作用:第一,明确规定农民的环境权。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参与权。第二,推动制定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法律规范性文件,填补法律空白。最后,可以在《农村环境保护条例》中设立环境法律援助制度。

(2)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加快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速度。第一,降低环境污染入罪“门槛”。例如,此前环境污染犯罪最高量刑就是7年,可现在7年将不再是量刑上限。第二,推行对违法单位和违法个人的双罚制,加大处罚力度。从根源上扭转环境违法成本低现状,该变企业宁愿被查处也不解决问题的心态。第三,建立健全县镇环保执法队伍,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各级执法机构的建设,尤其是县、乡一级基层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3)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司法力度。启动农村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将会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建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就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为起点。

3.加强农村环保规划和综合治理。

(1)事前防御和重点治理相结合。编制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业园和畜牧园区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的分离和统筹安排人员环境的净化。同时,优化工业发展布局,建设相应规模的“三废”处理设施及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

(2)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利用,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与乡村休闲旅游资源有机结合。

(3)严格规定乡镇企业环境责任险。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就是法律,建议尽快制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法规和高污染风险企业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4)明确规定奖励机制,实行以奖促治的制度。例如,制定先进模范奖励机制和个人现金奖励、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机制。

(5)建立农村环保资金筹措机制。首先,建立专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其次,鼓励进行农业碳交易,筹集环保专项资金。即在农业生产时,改变农村传统耕地方式,变翻耕为垄耕、间耕、免耕。减少土地耕种碳排放量,进行农业碳交易。

作者:董学华耿静单位: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第二篇

一、研究基点概况

柳树镇位于营口市东部的老边区,哈大高速铁路营口东站周围,总面积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万人左右,是农业大镇,也是省内驰名的蔬菜基地,称为营口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该镇居民多以种田和畜禽养殖为收入来源,因此,生活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影响柳树镇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二、研究基点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对研究基点的实地调查情况,柳树镇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来源:

1、固体生活垃圾。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急剧增加;已成为影响当地农村环境的重要污染源。该镇的农民大多仍然有随处乱丢垃圾的坏习惯。许多不易降解的塑料袋、玻璃、物品包装材料以及破旧衣服等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露天堆放,弃之不管,严重地影响了环境质量。

2、生活污水。据调查,该镇的大部分生活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导致水质恶化,河水乌黑浑浊,臭气熏天;不仅给当地的空气造成污染,也给周围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3、畜禽生产中的排泄物。柳树镇农户畜禽养殖比较分散,区域规模较大,畜禽排泄物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进一步扩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范围。这种未经过处理的粪尿中所含的病原体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根源之一,也对广大农民的生活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从传播系统和环保角度看,一头家畜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畜禽养殖场就是一个制造污染的生产场,加之布局分散,如不妥善管理,其造成的污染影响是比较大的。

三、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

面对当地现状,柳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专门组织领导班子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确立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建设“绿色柳树”的目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把生态环保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定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治理工作。

(一)生活垃圾的处理柳树镇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按照要求,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的方式处理。清运车每天一次到户收集垃圾,运至村外垃圾临时存放点,垃圾临时存放点的垃圾3-4天清运一次,就近运送至垃圾填埋场集中待处理。现行的垃圾运行方案如下:1.每8—10户建一个垃圾箱,共建852个预制垃圾箱;2.配置小型垃圾清运车17辆,大型垃圾清运车1辆;3.修建17处可容纳10m3垃圾临时存放点。

(二)生活污水的处理主要选择两种模式:1.采用修建排污明渠和氧化塘的模式;2.采用修建排污暗管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模式一是采用修建排污明渠和氧化塘的模式。通过排污明渠将污水运输至氧化塘处理系统。氧化塘的建设地点一般位于村外,该位置处于夏季主导风向下方,靠近农田灌溉区。采用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工艺,出水水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工艺流程:污水→格栅渠→氧化塘→排放建设内容:柳树镇有15个村修建了排污明渠,包括西大平村、东大平村、西岗子村、东岗子村、小边村等。明渠长度从2.5千米到6千米不等,共修建明渠59.6千米;修建氧化塘15座,最小规模为90m3,最大可达190m3。确保了农村污水的有序排放和有效处理。二是采用修建排污暗管和生活污水处理站的模式。西柳村和东柳村隔街相邻,是柳树镇人口居住最密集的两个村庄。西柳村将修建一座处理能力为720m3/d的污水处理站,以解决东、西柳村及其他村动迁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并在村内修建地下暗管,采取雨污分流方式,将村内居民、商业店铺、学校等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一并引到污水站加以处理。该污水站采用全地下钢砼结构,地上覆土绿化,处理工艺为A/O生化法。工艺流程:污水→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中间水池→消毒池→排放具体实施内容包括:两个村新建排污暗管11千米,修建220个检查井;在西柳村建设一座处理能力为720m3/d的污水处理站,采用A/O生化工艺,是集生物降解、污水沉降、氧化消毒等工艺于一体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该工程结构紧凑、占地少,全部设置于地下,运行经济,抗冲击浓度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管理维修方便,简化施工程序,减轻劳动强度,运行便捷。

(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柳树镇是以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各村的散养户非常多,养殖种类主要有鸡、猪、牛、羊等,每天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这些粪便来不及清运,只好就地堆放,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该镇有17个村,共有养殖户940户,每天产生畜禽粪便达153.29吨,为了有效解决这些粪便造成的严重污染,西大平村、东大平村、西岗子村、东岗子村四村共建了一座年生产能力为5万吨的有机肥厂,有机肥厂位于西大平山村,并在各村修建940个堆粪池,做到每户一个堆粪池。这样既可以解决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造成的严重污染,又可以生产高效的生物复合肥用于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下:牛羊粪便先经过预处理(发酵粉碎),然后与秸秆、草炭、微生物菌种混合搅拌发酵。经微生物发酵后,干燥、造粒、烘干、冷却、筛分,形成粉状生物有机肥和颗粒生物有机肥及复混肥,可为种植业提供安全、环保的优质肥料。

四、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全国各地报道的综合情况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并非个案。无论从污染来源,还是从造成的影响情况及类型等方面看,尽管区域特点不同,但均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柳树镇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实施的情况及效果来看,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应抓好以下4方面工作:

1、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建设发展规划时,应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及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纳入规划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建设进程。如加强农村的垃圾回收设施建设,包括田间垃圾如废旧的农药瓶、塑料袋等的集中与回收。采用科学、生态的方法处理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

2、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建立农村环保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废弃物危害的防范意识、处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风尚。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活动中来,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

3、制定农村乡镇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依法明确农村居民、乡镇管理部门在垃圾的收集、清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的责任和分工。形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实施有目标,项目落实有责任的工作格局;全民总动员,形成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4、加强技术指导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采取一系列长效措施从根本上来注重环保工作,这些措施应包括:推动农民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推动禽畜养殖由分散的家庭养殖转向集中的养殖场养殖,引导农民进行粪便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等;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秸秆制气等清洁能源;通过设立专门的卫生保洁员、收取环境卫生清洁费等措施,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建立乡村物业管理体制,推行村民自治,完善村规民约等。

五、总结

总之,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三者协调统一,统筹规划,共同发展,才能构建一方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周环刘恩财于福海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辽阳市弓长岭区教育实践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