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浅谈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浅谈

摘要:指出了数据精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的生命线;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管理是提高数据质量的基本途径,是监测管理的灵魂;采样误差是最严重的误差,提出了需要加强现场采样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关键词: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管理

1引言

监测数据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所以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以前的管理只注重实验室分析环节,实际上现场采样环节是基础,如果不能保证采样有代表性,此后所进行检验分析都是建立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也就失去意义。所以需要加强现场采样环节。采样从广义上,它涵盖了很多方面。如采样时需要人员,人员采样需要仪器,采集样品需要先确定点位,为了能更好再现当时的情况需要详细准确的记录,采集到的样品要注意贮存和运输。

2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

2.1监测人员的质量控制

改变监测人员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知道采样不是监测站中最容易、最简单的工作,不是任何人都能采样。一些发达国家的监测工作给予采样环节充分的重视,例如美国EPA执法人员只抓住采样环节,而把分析工作委托给有资质的实验室。监测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培训,而且必须拿到上岗证,采样时不能少于两人。监测专业人员素质要高,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采集到更具代表性的样品。

2.2仪器设备和收集装置的质量控制

(1)采样仪器。

必须经有资质单位检定,而且合格,并在仪器上贴有合格标志,然后才能带入现场使用。采样前检查仪器与设备预处理装置(除湿剂、气液分离装置、滤纸或滤膜)是否有效。各连接管不可存在折点或堵塞。每次使用后应对仪器设备全面检查、清洁或修理,对于失效的消耗品(如干燥剂)及时更换,每次采样结束后,将采样器接通电源,通过干燥清洁空气15min,去除采样路径中可能存在的含湿废气。

(2)样品的收集装置。

多孔筛板吸收瓶使用前应先检查玻璃砂芯的质量,将多孔玻板吸收瓶内装5mL(50mL)水,以0.5L/min(2L/min)的流量抽气,气泡分布要均匀,没有特大的气泡,阻力应为4.0~5.4kPa。吸收瓶定期抽检,每批已清洗的吸收瓶抽取5%检测其待测物质,若检出,根据项目分析精度要求确定是否合格,一旦发现不合格,对吸收瓶来源、清洗进行调查,找出原因,给予纠正。滤膜使用之前,要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发现有针孔、皱褶、团块物或其他缺陷时,就不能使用。用软毛刷刷掉附在滤膜上的松散纤维或小颗粒等杂质。将合个滤膜统一编号,号码不能印在滤膜有效面积上,把已编号的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内,平衡24h后称重。再将滤膜平放在滤膜袋里,带到现场。根据项目选择合适的滤膜,常用的滤膜有玻璃纤维滤膜、过氯乙烯滤膜。例如玻璃纤维滤膜机械强度差,但耐高温、阻力小、不易吸湿可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过氯乙烯滤膜不易吸湿、阻力小、带静电、采样效率高,用于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滤筒使用之前,先用铅笔编号,如果测颗粒物用玻璃纤维滤筒,此滤筒必须在105~110℃烘箱内烘1h,若滤筒在300℃以上烟气中采样,则在400℃马弗炉中烘1h。滤筒从烘箱中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40min后称量。

2.3监测点位的选择和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

对于有组织颗粒物现场监测点位,优先考虑垂直管段,保证抽取的颗粒物具有代表性,若达不到规范要求,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增加采样孔和测点数。为保证等速采样,皮托管和采样嘴必须对准气流,偏差不得超过5°(10°),并注意经常检查和调节流量,采样嘴进出烟道时均需背向气流。采样后应重复测定流速,当采样前和采样后流速相差大于20%时,样品作废,重新采样。皮托管和采样嘴变形破损应检修后重新标定。为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应在正常工况下进行监测,须有专人负责监督生产工况,保证在测试过程中工况保持相对稳定。在进行排气参数测定和采样时,打开采样孔后应仔细清除采样孔短接管内的积灰,再插入测量仪器或采样探头,并严密堵住采样孔周围缝隙以防止漏气。采样过程中,测定流速后及时采集尘粒样品,各点采样时间不少于3min,总采尘量一般不低于20mg,当工业粉尘浓度较低时,总采尘量不低于5mg。当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较高、总采尘量不足5mg时,可适当通过延长采样时间、提高采样流量的方法加以弥补。在使用仪器直接监测污染物时,为了防止采样气体中水分在连接管和仪器中冷凝干扰测定,需要在采样管气体出口处进行除湿和气液分离。除湿装置应使除湿后气体中污染物的损失不大于5%。对于定电位电解法烟气(SO2、NOX、CO)测定仪,应在每次使用前用仪器量程中点值附近浓度的标准气校准进行准确度校准,若仪器示值偏差不高于±5%,则为合格。

2.4原始记录的填写的质量控制

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能够“再现”已经完成的工作过程。监测原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标准、规范中规定的信息,包括监测条件、监测方法及依据、监测过程、计算公式、数据处理、监测结果、质控记录及影响不确定度的各种因素,确保监测过程的可复现性。记录中还应包括监测人员、复核人、审核人的签名。

2.5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完毕后,注意样品的贮存和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首先考虑样品上的每个标签字迹清晰,编号唯一,编号反映采集时间状态、频次和地点。其次做好采样记录,记录上的样品编号和样品上的编号要完全一致,记录的信息一定要全,如样品数量、状态、采样时间、采样工况、采样点位名称、气象参数、采样点位图;如果是有组织废气,最好记录生产工艺,废物处理工艺和处理设施的额定风量。再次做好样品的保存,考虑冷藏、避光、加固定剂、保存时间,这些要严格按每个项目的分析方法执行,决不能任意改变,否则测定结果会产生极大误差。采样环节的差错会导致前后环节诸多努力的前功后弃。采样过程及时,空间代表性的准确,又是时间代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说它是监测数据代表性的集中反映。因此需要加强现场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3结语

建立现场监测中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程序,得到有代表性的样品,最终得到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监测数据,为科学的环境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俞美香,龚凤兰.对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E).

[2]李艳伶.如何开展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工[J].中国科技纵横,2012(1).

[3]吴邦灿,李国强,邢冠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4]魏复盛.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S].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1996.

[6]李明.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与对策[J].江西化工,2011.

[7]李春生.浅谈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的现场质量控制[J].安全与环境工程,

作者:石全英 单位:天津市津南区环境保护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