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碳经济下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探析

低碳经济下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探析

摘要:要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全社会中推广低碳消费行为,在诸多社会阶层中,大学生人数多,也是环保工作的重要主体,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养成,将会对其他阶层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养成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分析低碳消费与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现状

在全球工业化的推进下,人类对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自然环境遭到无情破坏,自然灾害、气候异常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全新挑战。要改善生存环境,需要推广低碳消费理念。我国人口数量多、阶层群体多元,要全面实现低碳消费难度较高,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重要储备人才,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践行低碳消费行为,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模式。

一、低碳消费与低碳经济

在气候、环境的变化下,人们对环境恶化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面对这一现状,各个国家都在寻求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2003年,英国政府在新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很快得到各个国家的认同。2007年,我国也紧跟时代步伐,明确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低碳经济具有“三低三高”的特征,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低碳消费属于全新的人和自然共生型的消费方式,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低碳消费的要点包括:在消费环节中,消费者要主动选择节能产品;在消费行为中,要主动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对环境带来二次破坏;转变传统的消费理念,充分认识到低碳消费的价值。发展低碳消费,是解决资源枯竭、改变不合理消费方式的有效举措。2009年,陈晓春提出低碳消费需要涵盖五个层次,即恒温消费、经济消费、安全消费、可持续消费、新领域消费,低碳消费是一种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二、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一)认知水平不高

当前,关于低碳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学、环境学、健康学、生态学几个方面,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大学生对低碳消费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有66.1%的受访者认为低碳消费就是无污染消费,77.4%的受访者认为低碳消费就是安全健康消费。由于大学生对低碳消费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大多只是侧重于其中的某个点,将其单纯等同于无污染消费、安全健康消费。同时,大学生对于绿色产品的认知也不高,在低碳消费中,绿色产品是重要的消费客体,而大学生普遍对绿色产品并不了解,对于“中国能效标识”“中国环境标志”与“绿色食品标志”也是知之甚少。

(二)实践行动滞后

目前,只有少数大学生在消费时,会考虑到消费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多数学生很少关注这一问题。有研究人员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在购买商品时,是否健康、价格是否低廉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因素,仅有12%的受访者在消费时会主动关心环保因素和环境影响,且多数大学生也缺乏物资二次利用的意识,在购物时,很少会主动准备环保购物袋。低碳消费是一种高层次消费需求,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主动树立低碳消费的意识,关注自身消费行为对社会、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从实践来看,大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关注度显然不够,行动比较滞后。

(三)攀比消费突出

大学生,其三观还处于养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消费行为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攀比消费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大学生追求品牌、名牌、包装,除了攀比商品的价格,还会攀比功能、品牌、数量等,更有甚者,将大量的金钱浪费在攀比消费、面子消费上,不仅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人情消费严重

在高校教育中,主要是集中在专业知识的渗透上,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养成和引导,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存在诸多问题,人情消费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部分大学生习惯用物质来维系同学、朋友的关系,用金钱来衡量友谊,而这种人情消费不仅无法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友谊,其影响还会蔓延在后续的工作上,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低碳社会的构建。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培养的对策

(一)重视教育引导

1.增设低碳消费的相关内容。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储备人才,高校作为大学生密集程度最高的区域,需要充分发挥出课堂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增设关于“生态环保”“低碳消费”方面的教育内容,主动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将其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教育改革的方向。目前,各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也在美德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关于低碳消费的教育内容还较少,因此,在教育体系上,要加入与生态环保、低碳消费相关的内容,将其渗透至各个基础课程中,通过必修、选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低碳消费的相关理念和行动方式,并主动从自身的日常生活来做起。在经济发展下,大学生的消费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超前消费、奢侈浪费的问题屡见不鲜,要改变大学生的这一行为,需要从观念上进行引导,将低碳环保知识与专业内容相结合,扩大低碳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2.创新低碳环保宣传活动。目前,各个高校都在举行低碳环保宣传活动,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简单的宣传栏、横幅的方式,宣传效果非常有限,对此,要充分发挥出各个渠道的支持作用,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校报、校园广播电台等平台来宣传低碳消费理念,让学生知晓当前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明确在生活中需要如何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并为他们传递低碳消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利用环保主题摄影大赛、环保主题班会、环保主题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一步优化环保宣传效果,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用自身力量将低碳消费行为推广至整个社会中。3.构建低碳消费网络平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人们的生活、生产形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学生很多信息的来源都是源自于网络,因此,高校需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低碳消费网络平台,学生在点击之后,即可看到相关的信息,并定期发起讨论,在微博、抖音中申请公共账号,让本校大学生关注。网络宣传手段方便、快捷,宣传效果也非常理想,通过网络低碳消费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识到低碳消费的重要性。同时,配合社会低碳实践,通过野外环境考察、生态环境调研、社区环保等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接触环境问题的机会,深化他们的低碳消费意识,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主流消费模式。

(二)构建并完善高效循环节能系统

为了培育大学生的低碳消费行为,需要针对高校的特点来构建完善的低碳管理机制。制度要结合高校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点,制定出符合高校发展的规章制度,改善学生行为,发挥出大学生群体的传播力。同时,健全能源管理体系,针对高校各个部门、各个班级的能耗情况、节能标准做出动态监管,及时排查各类浪费现象,第一时间解决。同时,构建出完善的奖惩机制,调动起学生参与低碳消费的积极性,如: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情况,为假期留校的学生统一安排宿舍,从而减少宿舍的空调耗费,避免能源浪费。在整个高校中,还要营造出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环境影响,对此,高校需要对食堂进行严格管理,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提供,限制一次性餐具、手套等用品的使用,让学生主动践行垃圾分类制度,提升能源利用率,并在宿舍等区域张贴低碳节能的宣传漫画,挂一些简短的条幅,引起学生注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在校内构建旧物品回收交换平台,让大学生可以将自己淘汰但是还有价值的物品拿出来,与其他同学交换,既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也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

(三)打造校园低碳消费文化

文化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优化创新。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低碳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让学生养成科学的低碳消费行为。低碳文化,其实就就是关于低碳消费思想观念、生存理念、行为习惯等内容的汇总,对于大学生低碳消费行为的养成,也具有重要影响。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旦根植到大学生的心中,就能够转化成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等各个层面。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将校园文化、低碳文化之间融合渗透,根据时代的发展来更新校园文化,制定健全的低碳文化教育体制,发挥出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使高校能够成为传播低碳消费行为的基地。

四、结语

高污染、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在倡导低碳消费的行为模式,大力发展低碳消费,可以有效缓解生态恶化,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消费行为的推广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将其渗透至社会各个阶层,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中的先进群体,让他们树立低碳消费的理念,积极践行低碳消费行为,能够发挥出大学生在引领大众消费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要达到这一目的,高校方面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并且要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形成合力,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形成主动保护自然环境的低碳消费意识。

参考文献:

[1]唐蜜,郭雪如,李帛彧,等.西藏高校大学生低碳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03):190-191.

[2]刘文龙,吉蓉蓉.低碳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对低碳消费意愿的影响[J].生态经济,2019(08):40-45+103.

[3]汤秋冉,韩慧霞.关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饮食模式的经济学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7(09):56.

[4]张文仪,俞林,周桂瑾.消费者碳标签食品认知及支付意愿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53-56.

[5]江睿煊.90后人群消费观的分析与思考[J].消费导刊,2019(01):2.

作者:孙曜 单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