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但是,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发展,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其德育实效,不断探索提高其德育实效的途径。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已在各高校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和德育实效认识不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和德育实效重视不够,致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缺乏正确的指导,德育实效也不能得到充分显现,出现了活动形式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

从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德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教育,是培养思想行为的养成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大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实现品德的外化。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把它看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突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早在1994年,在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提出,学校德育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在2001年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落实中央16号文精神,2005年5月,国家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德育的根本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德育的根本举措。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视和人们对实践育人认识的加深,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中,学者们都清楚认识到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德育研究者都认同一个观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戴锐教授认为:“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德育对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界定

在当前的德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就是指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大学生个体三方的合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道德调适为主要目标,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它通常表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预期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情况,以及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程度和学生达到社会实际要求的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考查可以是多角度的,它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进行考查。但是,最能体现社会实践中德育价值的应该是从学生层面去考查德育实效。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学生逐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通过角色的真实性体验深化角色认知,强化角色意识,正视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差距,从而摆脱角色的边缘性,并通过角色调适,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实现角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2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常说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不能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但这也说明德育在现实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地位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始阶段都高喊德育口号,把社会实践的德育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实践过程中则忙于“自身业务”,忘却了德育的存在,对德育的实效更是置之惘然。

社会实践中这种德育地位虚化的现象,实际上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德育是门面,智育才是生命线,抓智育见实效快,抓德育投入多,产出少。有些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把德育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有些学校领导虽然看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开展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和如何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取得实效等问题不作深入的探究,只做些表面工作,结果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德育的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的实效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资源合力尚未形成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的完成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两股力量是环境和人的力量,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单位环境、学校环境,而人的力量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的力量、学校指导教师的力量、学生自身的力量。社会实践的德育只有在这些环境与人的互动与通力合作下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但是,目前社会实践领域中环境和人的力量尚未形成德育合力,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环境因素而言,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单位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它们中的以假乱真、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现象对社会实践的德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负效应,不利于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健康发展。从人力因素来看,各股力量对社会实践的德育重视程度也不同,态度不一,他们的现状是:学生有德育实践要求,但对实践目标和内容理解不清;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未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德育时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关注的只是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社会公众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对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漠不关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实效。

(3)社会实践中德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解放人。

但是,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追求功利化,把学生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忘记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很多高校在设计社会实践的德育时,在指导思想上忽视德育中的人本思想,在德育内容设计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发展,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德育操作中,没有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德育评价中也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发展。这种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做法,往往是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难于收到预期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实践的德育深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其知识和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对事物的辨别力和价值的选择往往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萎靡的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如“金钱比精神更重要”、“人生如梦”、“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使得大学生在顾全自身价值体系时失去了社会价值准则的参照和指导,处于迷茫、徘徊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出现了很大变化,种种不正确的心态和认识也就随之产生,通常表现为悖离传统道德规范,蔑视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道德沦丧、追求享受、缺乏法制观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几点思考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是一致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研究也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但是,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仅仅看到其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真正体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显重要。

1整合德育力量

德育人员是德育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德育过程的组织和监控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引者和道德理性的培养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同样,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也在人。为此,能否在实践中很好地发挥各德育力量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种力量是由思想素养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阅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等多结构多层次的人组成的。因此,在整合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时,必须要做到各取其长,互补其短,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各自方向不一、目标不同、互不联系,分散教育力量,不仅影响了各自优势的发挥,甚至出现相互抵消、互相冲淡的负效应,最终导致教育的失效。

同时,在德育力量的整合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较高、较全面的德育能力结构,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在确保德育人员高素质的基础上,整合德育力量还需要在人员的管理上做足文章。对待德育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正当利益和有合理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德育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去。

2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要创造各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境条件,使德育主体真正地主动地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训练和实践。这对面临个体社会化的大学生们来说,可以培养他们协调和解决不可预测的道德矛盾冲突的能力,不至于因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不知所措。为此,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将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学校要通过校内德育文化建设、学生团体德育氛围营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清理不良文化影响,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在实践中,学校可依靠德育指导教师和学生两股力量,共同完成德育环境的构建。其中,德育指导教师是关键,他们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抵制不良习俗,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团体的良好德育氛围。

其次,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要主动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社区有良好的环境优化意识是确保实践德育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社区要积极发挥现有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企事业单位、社区良好的整体风貌和团体文化、员工个人素质、人际关系和谐等提升大学生对本单位文化的认同,从而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并最终促使其转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不断创设新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如业务培训、礼仪培训等。

再次,社会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大德育环境。有人说”校内十年功,抵不过校外三分钟”。这种说法虽有些偏激和夸张,但却说明了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年学生危害的严重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为此,在社会这个德育大课堂中,社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职能,承担起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责任。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在规范社会秩序中有所作为,要将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黄、赌、毒流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价值观扭曲,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诚信与效益、道德与价值、付出与所得一致的公正的生存环境。

3健全和完善考评环节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在现有的社会实践德育实效考评中,往往存在考评任务不明确,考评标准不科学,考评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等弊病,使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考评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领导不重视,教师敷衍了事,学生缺乏积极性,社会实践的德育有计划无结果,有目标无成效。在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健全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立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原则。要在考评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按照学生的本来面目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要坚持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将团队的评价和个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对德育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德育指导人的考评列入考评范围;坚持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片面地追求定性的评价,而应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把客观的统计方法和各种主观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其次,精心设计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指标。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它是考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没有考评指标,考评工作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考评的实效,考评的鉴定、评判、诊断、导向、激励、修正和规范等功能也就发挥不出来。为此,研究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从建立考评指标开始。一方面,要求考评指标必须充分反映德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一致,反映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目标,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要体现考评指标的差异性,要依据不同年级的社会实践、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将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分等细化,体现社会实践德育考核指标的差异性。

再次,采用科学的考评方式。在对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我们要充分考虑社会实践活动的复杂性和层级性。在考评中我们既要结合实际对校、系、班的不同层级组织的社会实践进行德育考评,也要从学生自评、实践单位德育指导人评价、学校德育指导教师评价三个层面进行。同时,在考评中,要注意成果与过程考评的结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各有侧重的考评方式,应将德育成果考评与过程考察结合起来,使学生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在社会实践的德育过程中能得以体现。另外,还要积极探索将考评结果纳入学分管理的新机制,着手将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纳入德育课程的考评之中,纳入德育课程的学分管理。

最后,凸显考评的激励效应。现代德育评价理论认为,德育评价除了有鉴定和诊断功能外,还具有导向、激励功能。在社会实践的德育评价中,也应是如此。对社会实践的德育评价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鉴定,而是应更多地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德育教师、实践单位指导人员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我们在考评中,还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在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激励机制时,应重视激励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考评中,要将集体奖项和个人奖项结合起来,要体现考评的差异性,在考评中凸显指导人员的地位。只有这样,考评才能对社会实践的德育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