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核心能力提升研究(3篇)

高职核心能力提升研究(3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研究

摘要:为了积极响应我国政策以及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职院校积极进行扩招,这导致大批青年体育教师走入教学岗位,为高职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保障。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青年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专业核心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选择对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提高的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积极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策略探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开始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青年体育教师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从总体水平上看,我国高职院校的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相应的不足。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积极实行人才强国的政策,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应该被纳入人才建设体系中,以问题导向为基本原则,从现阶段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提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入手,积极探索相应的策略。

1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活动组织水平较低

由于高职院校的扩招需求,大批青年体育教师开始走入教学岗位,这些教师在入职之前,相应的管理部门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但是,由于部分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或是教学经验不足,这导致在进行教学活动组织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师并不知道如何进行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教学机智、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还显得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系统并不是十分的完善,青年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反馈,这也导致教师的专业素质无法提高。

1.2专业基础知识不足

对于青年体育教师来说,由于他们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基础知识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教学之初,青年体育教师要想较为顺利的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首先就应该精通体育教学的基础流程与知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的青年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十分薄弱,并不能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这导致教学活动开展水平较低。

1.3职业态度不足

职业态度是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的集中体现,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提高教学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现阶段还是有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在职业态度这一方面有所缺乏。部分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热情,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工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

2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的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体育教学情况,从而提出相应的策略。

2.1加强教育培养

高职院校要重视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措施进行实施,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组织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在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培训人员要重视青年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并积极探索相应的有效培训方法,例如,培训人员可以采用在岗位上自行学习、挂职锻炼以及进行项目研究等。同时,相应的部门还应该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其培训考核机制。例如,培训人员可以采用平衡计分卡这一管理方法,将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作为评分的主要依据,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自我学习的意识,这为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定期开展听课观摩

要想不断提高青年体育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开展听课观摩这一培养模式的开展。通过听课观摩可以让青年教师从其他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增长教学经验,找到自己的弱点,积极进行专业能力的提高。在进行听课观摩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观摩者听得不是精彩,而是去听学生,观察教师是如何用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追根究底,教师的核心价值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引导,让其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发展。除此之外,各个院校还可以积极开展公开课等教学活动的观摩,让青年体育教师观摩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课堂情况,从而为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搭建有效的交流平台

对于青年体育教师来说,要想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的相关部门就要积极与相关交流平台建立。通过这样的方法,教师就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教学过程中相关问题的交流,同时,还可以让青年体育教师共同进行问题的解决,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其专业素质能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进行相关交流平台的搭建,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定期举办座谈会以及相应的研讨会等。通过这样的组织形式,可以让青年体育教师向经验较为丰富的老教师进行请教,积极促进其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在进行这一平台搭建的过程中,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相应信息化平台,例如QQ以及微信或是微博等工具,通过这些信息化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经验的交流;三是构建相应的交流园地。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学校的网站上创建相应的体育教学交流园地,若是体育教师遇到教学方法的问题,可以将这些问题上传到网站上,然后,等其他教师进行指导或是共同交流,通过这一平台,相关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教学方法或是相关资料,当青年体育教师有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自行下载。

2.4加强激励约束

进行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过程中,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力度。在进行这一机制建设过程中,相关建设人员应该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进行相互结合,这一机制既要提高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同时还要引导这些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成为青年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

3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能力的提高,可以不断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为高职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现阶段有部分青年体育教师在这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提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春晓.高职院校青年体育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提升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6):78,80.

[2]施家瑜,李哲.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94-97.

[3]刘娜.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核心素质与能力提升研究——以大连某高职院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45-48

作者:董元卿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学分制改革措施

[摘要]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核心能力意识;二是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专业与课程;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要构建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

[关键词]学分制改革;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一学分制改革对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实行

学分制,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加速开展。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的技能、工艺和理论知识不断涌现,这使得小型化、有创意课程内容显得更为实用。另外,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一改原有结构,实现不同课程内容综合性的创新组合。在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将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首先,会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选修课也会趋向于多元化;其次,课程结构会采取模块组合,会提升其适应性和灵活性;再次,课程内容也会趋向于小型化和综合化发展。实行学分制使得教学管理制度越来越灵活,也有利于建立富有弹性的学校教育制度。在学分制模式下,学校的课程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相当大的改变。

(二)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高职院校加强素质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曾经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学年制培养模式则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的教育体制。而顺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的教育体制也要进行改革。另外,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断调整,逐渐涌向相当多的新能源、新技术、新行业,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同时实践技能又比较强的高级人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性。所以,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大改革力度,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的学分制则打破了专业间的界限,学生比起学年制更具有自主选择权,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选择课程时,学生可以选择本专业课程,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较好地促进学科门类的渗透和交叉。学分制以目标管理方式,让学生能够有自我发展的空间,同时具备了更多的自我设计权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进程得到较快发展。

(三)实行学分制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等都具有较大差异,传统的学年制教学管理体制难以满足高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要解决这种差异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必须要对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在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下,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跨学科、跨专业进行选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课程,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控制学习的进度。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充分体现自己的主体价值,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经历。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能够自行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学科复合型的人才。

(四)实施学分制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学生能够自己选择课程,也能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间的竞争程度。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存在着压力感不强、教学内容长年不变、教学模式呆板等现象,使得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而在学分制教学模式下,如果这些教师不进行改善,那么必然没有学生会选择他们教授的课程。

二学分制改革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核心能力意识

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重视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要明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合理界定其具体内容,通过学分制来应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明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学校办学实力,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重点体现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把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人交际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专业与课程

要加强对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应该以学分制为依托,开设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首先,在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该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人才市场的变化趋势,针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展开深入调研,根据职业岗位来灵活设置专业,开设相应的模块化课程;其次,在进行专业与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找准自身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培养面向服务、生产、管理、建设第一线需要的技术人才,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则应该找准区域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明确办学方向;再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应该具有自身特色。高职院校的特色既体现在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体现在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在建设特色专业过程中,应该抓关键、抓重点,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实行重点突破。同时,在课程设置时也应该以学分制为依托,着重培育学生的核心能力。

(三)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应该在已有的核心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评价,逐步建立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主线的一体化教学设计。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高职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多渠道扩充教师队伍,不拘一格选人才。其次,高职教师应该主动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实行职业能力分层化教育模式,首先要结合相关专业,以岗位标准和工作过程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依据,量化工作任务;其次是将项目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融入传统教学方法中,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将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学生实践教学中,不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

(一)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构建的目的

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的构建,其目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和企业,有必要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保证各种制度和政策有效实施,形成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二,通过建立保障机制,从政策、制度、组织、人才等方面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水平。

(二)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保障机制的构建原则

适合性。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的各方面应适合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过低的保障机制,达不到高职院校的要求,使得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效率比较低;过高的保障机制,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简捷性。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过程中,其政策、组织以及管理制度的设定都应简洁明确。职业性。高职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主要为社会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性。

(三)构建基于学分制改革的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主要保障机制政策

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用人单位与高职院校合作,涉及到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等资源的应用,这些都需要国家教育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应该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和评估优势,形成以全国性的职业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参与的政策保障体系。第一,教育部门应该通过宣传、政策引导等方式,使得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得到广泛传播,得到社会、用人单位以及高职院校的了解和认同;第二,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给予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对高职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等;第三,设立专门的核心能力考核体系,使其能够客观、公正评价高职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组织保障机制。为实现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长效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的系统性和有机的衔接性。构建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组织保障机制,即在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配备专门的评价机构和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评价人员,同时提升高职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和素质,明确所有人员的权利和责任。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保障学生核心能力不断提升。制度保障机制。对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有外部的政策保障,还要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来调节和组织相应的活动。第一,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为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对学生的考核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学生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除了方法能力,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考核,避免考核走过场、走形式;第二,制度保障机制要与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要与高职院校教学任务和阶段目标联系起来,组建相关的督导机构,对各系、部的教学和培养工作进行督导和质量监控,不断总结新问题,确保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逐渐趋于完善。理论研讨

作者:段圣贤,卜蓓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影响分析

摘要: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素质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经由素质拓展训练的模式,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将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有机融合,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本文就对素质拓展训练、职业核心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生;素质拓展训练;职业

核心能力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点,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标准与社会人才需求匹配的标准之一。但是现今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着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教育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学生的就业率很难保证。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获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岗位胜任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力,扩大就业领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主要方式。素质拓展训练,又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就对素质拓展训练、职业核心能力的有关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期望可以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促进学生的良好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概述

职业核心能力,具体讲就是一种通用的职业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岗位。职业核心能力,具有可携带性;可迁移性;可持续发展性的特点。教育部界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含义,主要包括有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团队合作;职业沟通;创新创业;解决问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创新革新;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外语应用;数字应用与信息处理。

二、素质拓展训练概述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具体讲就是借助组织行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同时依据学生的特点、社会的需求,进行课程模式的设计。拓展训练,主要是在自然环境、模拟条件下,激发个人的潜力,接受团队凝聚力的挑战等,经由体验设计的活动项目,进而分享有关理论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拓展训练,具体讲是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根据社会、学生的实际需求,经由职业生活场景的训练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高综合职业的素质,增强职业能力培训的过程。

三、素质拓展训练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发展的作用

1.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现今的职场,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需要学生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而素质拓展训练就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经由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表现出良好的与人协作、沟通的能力,可以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问题的能力。诸如在“求生电网”的素质拓展训练中,可以锻炼时间管理、资源配置的能力,让学生经由自身的体验感受,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能力,将学习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工作。

2.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包含社会活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诸如素质拓展训练中野外生存课程,经由让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进行旅行、爬山,在自然中锻炼自我,体验生活。学生可以借助自然的条件,管理自己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去总结、感悟与学习,进而学习处理问题、面对特殊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抗压能力。

3.实现与人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在工作岗位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能力就是,与人沟通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工作中,经由有效的交流沟通,可以发掘自身的缺陷,进而不断的完善自我。在工作中,团队协作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力量永远大于自身的个人力量,若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依附在强大的工作团队之中。

四、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开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实践研究

1.拓展训练项目需要具备项目化、体系化的特点。素质拓展工作的开展,需要形成具体的体系,要有详细的实施细则、规划与步骤。针对每个拓展项目,都应进行训练目标的规划,制定明确的计划安排,同时进行总结与归纳。

2.应建立拓展训练的评价体系。在拓展训练中,应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实现教师评测、学生自评相结合,将阶段评估、层次评估有机结合,关注拓展训练结果与过程的评测,及时的反映学生的行为、反应、学习与结果。可以将评测的结果,通过“综合素质测评”、“拓展训练证书”的形式反映出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3.推行拓展训练的课程化教学。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主要是依据训练、体验与实践。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可以推行拓展训练的课程化教学,将拓展训练的课程经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的形式融入教学体系之中。同样可以将部分成熟的训练项目,诸如信任背摔、团队热身等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最终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进行资源整合,积极获得各方的支持。学校应提高素质拓展训练的重视度,积极争取在资金、政策、制度各个方面的支持。积极的挖掘校本的自然资源,建立小型的拓展训练基地,进行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将高职教育与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企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5.增强拓展训练的师资培训。在高职院校中,进行拓展训练的练习,还处于一种探索、实践的阶段,拓展训练需要精心的组织、设计与构思,因此增强训练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在高职院校中,应挑选一批可塑性强、敢于钻研的教师团队,增强专业的培训,有效的开展素质拓展训练。

五、结语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技能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具备职业通用能力。经由素质拓展训练的模式,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实践之中,将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进行有机融合,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相信在未来,素质拓展训练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影响将会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全面发展以拓展训练为载体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进而为学生就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尹明柴.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7):157-159.

[2]刘成全,杨光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商业论坛,2015,12:243.

[3]唐成人.以拓展训练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4,16(8):101-103

作者:张艳红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