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低碳农业发展对策

1农业生产层面

低碳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增强固碳能力,实现农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1.1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关键,随着杭州都市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部分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转变,目前在推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肥药双控、中低产田改造、生态畜牧小区、粮食及蔬菜功能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根据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笔者认为还需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要继续创新农作制度。按照杭州农业三个不同圈层,因地制宜推行不同的农业生产模式。在城市农业圈和平原农业圈中,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畜禽—沼气—作物”、“稻—渔/虾/鸭”、果园养鸡、鱼塘立体养殖等种养结合、粮经并举、间作套种、资源循环利用等新模式,把城市农业圈和平原农业圈建设成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形成城市绿色碳汇;在山区农业圈中,积极推广种(果、林、山、茶等)养(猪、禽、羊等)结合、“白色农业”、“竹种植—精深加工—休闲旅游(农家乐)”等新模式,并加大推行力度,使之逐渐成为山区农作主流模式,加大固碳能力,减少碳排放。二是实施农业生产低碳技术。

农业生产实现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根本,也是低碳农业的灵魂。目前,在农业低碳技术上应用最广,并取得很大成效的有“肥药双控”、“测土配方施肥”、“施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种养结合”等,这些低碳技术措施几乎适用所有农业产业,必须继续加大推行力度。现在值得研究的是,除此之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农业产业,采取不同的针对性低碳技术措施。对此,以笔者之陋见,作一浅析。粮食生产上。要针对稻田CH4排放量大的特点,采用杂交稻等低排放量品种、使用腐熟度高的沼渣代替农家堆肥作稻田基肥、推广水稻半旱式栽培、水稻旱播稀植等技术,有效降低稻田CH4的排放量。茶、桑、果均为多年生植被,其本身发挥着与森林一样的碳汇功能,关键是如何减少其某些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茶叶生产上。主要是做好茶叶炒制低碳的文章,更新和淘汰陈旧、破损、高能耗的茶叶加工机械;逐步降低煤、柴在制茶中的使用量,积极推广电能、沼气、液化气、柴油等清洁化能源制茶,实现茶叶加工能源低碳化。蚕桑生产上。

要采取优化桑园的水分管理、合理耕作、桑园套种绿肥等保护性耕作措施;拓展蚕桑生物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有“:桑叶养蚕—桑枝种菇—菌糠肥田”、“桑—蚕—沼—桑”、“桑—蚕—蜂”“、桑—蚕—食品、药品”、“桑园套种绿肥”“、桑园种草养畜”、“桑园套种蔬菜”等模式,有效地利用生物资源和光水气能源,改良桑园土壤,降低土壤CO2的排放量。水果生产上。要增加果树大棚设施栽培面积,促进果树吸纳CO2的能力;要发展水果加工生产,减少水果腐烂时的碳排放,合理处理废次水果。要减轻水果在运输中的碳排放量,随着杭州城市的扩容,可以考虑果业和城市园林绿地的融合,在兼顾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将果树、浆果灌木引到城市绿地中来,使杭州城市绿地形成“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景”的都市农业园林特色。畜牧业生产上。畜牧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工作重点,其影响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畜禽粪、尿、污水处理问题。为此,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畜牧业节能高效发展。规模畜禽场要引进国内外先进设施,以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实现自动喂料、饮水、喷淋和消毒,配套颗粒饲料加工设备、有机肥生产设备和沼气污水处理系统,实现畜牧养殖自动化,管理规范化;要以建设生态畜牧场和畜牧小区为重点,探索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要积极开展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实现畜牧业与环境共融发展;要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动物尸体集中处理中心、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中心,还要积极改进畜禽饲养方式,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渔业生产上。

要继续调整水产品种结构,大力推广诸如“杭鳢1号”等对水体污染少的低碳养殖品种;要针对目前水产养殖仍以土池为主,工厂化养殖程度较低,单位面积产量低,用水量大,饲料利用率不高的实际,加快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提高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设备的科技含量;要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控制捕捞强度,保护渔业资源的恢复和稳定;要努力克服单纯追求产量不顾环境的做法,适当控制水产养殖密度和网箱养殖规模,防止水质污染;要抓好运河、上塘河流域水产养殖综合整治工作。蔬菜生产上。要积极实施净菜上市,减少蔬菜运输和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要提倡建设阳台菜园和家庭菜园,既可消除人们对蔬菜农药残留的后顾之忧,又能使之成为家庭的碳汇。农业机械上。据调查,杭州市尚有较大数量的高能耗农业机械仍在服役,这些机械耗能大,碳排放量高。要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为导向,加大高效低耗高性能的新型农机具引进推广力度,加快报废老旧农机,实现农机作业低碳化。

1.2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改善农业环境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基础,然而,杭州市目前的农业环境现状令人担忧。一是农业资源贫乏,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杭州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随着杭州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将进一步减少。二是农业化学投入品过多。据土肥部门调查,杭州市年平均每亩化肥使用量为38.2kg(折纯),高出国水平的72%,每亩农药使用量为0.95kg,高出全国平均水平数倍以上。由于化肥、农药使用量过大,农田整体隐患严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富集,而速效磷、钾等元素却低于临界值。三是农业设施建设滞后。杭州市的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6、70年代,农村实现联产承包以后田块变小,农田水利设施长年失修,加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使用性质变更,导致大田排灌设施破坏,水资源浪费严重。如此的农业生产环境与发展低碳农业的要求相差甚远。要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低碳生产,必须采取四项措施。

1.2.1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是当前主要污染源之一,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工业化必须走无污染清洁生产之路。要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彻底的改造,对一些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加快下游产品的开发,提升传统工业的内质,使其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要模拟生态系统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生态工业链,实现低消耗、低排放,实现工业发展与低碳环境相协调的目标。要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这是现代工业的发展方向,要结合城区的扩容提质,积极配套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使工业由分散布局向集中布局转变,扶持一批科技和生态含量高、效益好的生态工业项目,淘汰和取缔高能耗高污染生产项目和地下作坊,从源头上控制工业的碳排放量,减轻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

1.2.2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坚持控制与治理并举、农艺与工程结合的方针,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要加强对化肥、农药、鱼药、兽药、农膜、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积极运用检测手段,对农药的品种及使用量、肥料质量、兴奋剂、瘦肉精等开展全程监控;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基地,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全面实施农作物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充分利用有关生物代谢产物防治病虫害,保护天敌,达到以虫治虫、以菌治病的效果;要充分利用害虫的趋性、栖息和动物习性,采用杀虫灯、性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化学防治的次数和强度。要充分掌握农膜、秸秆等在生产过程中的走向,努力提高农膜的回收率和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同时,要积极利用土壤普查和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根据普查结果,对症下药,搞好治污和低产田改造。

1.2.3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既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可以兼顾节能和减排。要发挥杭州经济发达、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采用太阳能温室大棚技术、地热温室大棚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微滴灌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和快繁技术等,积极发展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高度精准化的低碳型农业。在现代农业园区内要实现设施和低碳技术全覆盖,辐射带动全市设施农业的发展,以农业设施来促进农业低碳。

1.2.4强化商品有机肥的生产和使用畜禽排泄物是当前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碳库之一。利用畜禽排泄物生产有机肥并鼓励农户使用,对促进农业节能减排、提高农田质量、发展低碳农业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对以畜禽排泄物生产商品有机肥企业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以畜禽排泄物为原料的有机肥工厂化生产基地,重视培育销售此类商品有机肥主渠道,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此类商品有机肥,这样,既能解决畜禽粪便(包括人粪尿、秸杆和生活垃圾)的面源污染,又能把化肥的速效和传统有机肥的长效综合起来,疏松活化土壤,改善土壤物理性状,进一步培育地力,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实现畜牧业低碳发展。

1.3改良农民生活习惯

改良农民生活习惯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是经济发达地区,根据杭州市的实际,改良农民生活习惯,农民实现低碳生活的条件也已成熟。笔者认为,实现农民生活低碳化,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发展乡村新能源,实现农村生活能源低碳化。要综合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多种可再生能源资源,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要本着建设低碳区、县(市)的宗旨,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原则,把沼气建设作为节能减排的硬任务,依据“资源-能源-有机肥”资源循环再生的低碳模式,制订乡镇沼气建设计划,大幅度增加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投资,改造农村老式炉灶,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满足农村生活炊事用能、村镇生活用电等需要。有条件的农村,要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降低生产、生活成本。二是要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垃圾处理低碳化。要按照省政府对环境整治中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的要求,拟以人口相对密集的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为切入口,全面清理公路沿线、河道两侧、街道里弄的垃圾,及时清理房前屋后的垃圾。由县环保局、县农业局等部门负责做好对农村垃圾房、垃圾焚烧炉、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建设的把关和指导工作。在硬件设施到位以后,各镇要制定硬件设施使用管理制度,明确专人对硬件设施的维护和使用管理。在镇垃圾低碳化处理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带动、辐射到周边,进而普及到各乡、村。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环境低碳化。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基本实现进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硬化;河道通畅整洁;清除露天粪便池、改造简陋茅厕,农户新建房要按标准配套三格式无害化厕所;有符合用水量要求的水源,自来水入户率要达到100%。

2科学技术层面

低碳农业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的理念,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对其进行研究,应该说对低碳农业的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科技应该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支撑。笔者认为,低碳农业的科学研究要从四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种子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农业投入品多少的关键,因此,也是低碳农业的关键。要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对杭州市农业的六大优势产业、五大特色产业要引进、示范、推广适应低碳环境的新品种和高抗病品种,提高种子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主推“低碳”、“高抗”“低污染”良种的国产化步伐,从种子这一源头上保障低碳农业的发展。

第二,要加强低碳实用技术的研究。其重点是:要加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杭州市的主要农产品,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精深加工、产后减损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技术的研究;要加强对农业副产品的加工研究,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要加快农产品生产、保鲜、储运、加工标准化技术及设备的研究和开发,以标准化来规范整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的低碳化;要加速研究开发低毒、高效、低残的农药、兽药、鱼药,还要积极开发有毒有害物质快速降解技术;要大力推广各项行之有效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间作套种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对发展低碳农业的服务能力。

第三,要加大低碳农业科技示范。要加快建设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科技为支撑,尽快建成一批高起点、高档次的低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之成为杭州市发展低碳农业的样板。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广大农民及农业企业开展低碳农业知识的培训,更新知识,掌握国际国内低碳农业发展动态,吸纳当今最先进的低碳农业科技知识,从人这一关键要素上来提高低碳农业整体水平。

第四,开展低碳农业高端科技的研究。目前,我国对碳汇研究多集中在森林上,而对土壤、湿地、农业的碳汇作用研究不够。笔者认为在低碳农业上,有两个领域很值得研究。一是碳基肥料研究领域。肥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投入品,据笔者了解,目前,世界上对利用CO2开发碳基肥料的研究已成热门,并基本形成了四种可行途径:第一种是开发饱和的CO2水溶液肥料。饱和的CO2水溶液,在阳光强烈、无风时可进行喷施、滴灌、渗灌,如果将此水溶液加入适量的钾、镁元素,可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效果更好。通过滴灌、渗灌的CO2水溶液进入土壤以后,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为丰富的营养溶液;第二种是CO2直接使用,就是将CO2收集储藏于钢瓶或大型气柜内,直接供给温室大棚;第三种是将气体CO2压缩成液体肥料深埋;第四种是开发复合型碳基钾肥、碳基氮肥、碳基磷肥。二是地热开发研究领域。地热被人们称作清洁绿色的再生能源,随着石油、煤碳资源的紧缺,世界各国加紧了对地热开发的研究。我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目前直接利用地热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利用地热的科学技术却一直比较落后。利用地热可减少温室效应,在低碳农业方面的应用很广,主要是在水产养殖和温室大棚,利用地热可养殖罗非鱼、罗氏沼虾、鳗鲡等,还可利用地热种植反季节农产品。据笔者了解,在碳基肥料和地热这两个领域国内研究尚少,杭州市应充分发挥在杭大专院校多、科研院所多、科技力量雄厚的优势,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组织科技攻关,占领低碳农业科技制高点。

3政策保障层面

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全世界的共识,也是我国“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重点工作。杭州应该抓住国家法改委把杭州市列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的机遇,从政策层面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低碳经济社会的理念下,率先全面推行“绿色新政”,积极探索有杭州特色的低碳农业发展之路,使杭州市的低碳农业领跑浙江乃至全国。

3.1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低碳农业的反哺力度

当前,杭州市人均生产总值已到达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跨越的新阶段,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条件早已成熟。杭州市委市政府已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城乡反哺机制已经开始形成,目前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低碳农业的反哺力度。笔者认为,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实行反哺。一是反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低碳农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设施农业水平等方面;二是反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发展低碳农业的科技水平。要突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和重大低碳农业科技攻关,争取在低碳农业新品种引进推广、种源业发展和制约杭州市低碳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上有新的突破,在低碳农业尖端研究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反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提高推广、普及低碳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以一家一户的农业经营方式来发展低碳农业,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因此要努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着力扶持一批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要扶持科技型龙头、精深加工型龙头、外向型龙头、营销型龙头和民营农业龙头,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群,并与农户结成利益联合体,由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来带动农民按照低碳标准进行生产;四是反哺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发展低碳农业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相对工业和商业比较效益低下,要发展低碳农业因其成本更高,效益可能更低。要对主要农产品,尤其是对能发挥绿色碳汇的农业产业实行补贴,调动农民发展低碳生产积极性。

3.2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理顺低碳经济体制

发展低碳农业比常规农业投入更大,这就需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的扶持,除工业反哺农业及政府给予补贴之外,笔者认为相当关键的是要改革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延行了几十年,基本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在一定程度悖离了低碳经济发展规律,也不适应低碳农业的发展。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没有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提出了中国经济社会要实行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三大转变。据此,笔者认为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改革要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宗旨,逐步建立起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经济核算角度引导人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到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安全协调发展的低碳理念上来。通过改革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等,对资源收益者依法收取资源开发补偿费,建立碳排放约束机制和碳汇补偿机制,遏制以牺牲资源、破坏农业安全为代价的碳源产业的发展。

3.3加强规划和立法,进一步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首先要加强规划,以保证政策措施的连续性。2007年5月,杭嘉湖绍4市召开了市长联席会议,通过了《杭州都市经济区发展规划》,使杭州都市区建设稳步推进。笔者认为,根据当前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要抓紧制定专项《低碳农业发展规划》。《低碳农业发展规划》不仅要在杭嘉湖绍4市实施,而且要将其融入全省乃至整个长三角的低碳经济发展规划中去,并与《杭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杭州市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农业产业带建设规划》、《杭州市土地利用规划》及各区、县(市)的相应规划统筹、协调和衔接,成为《杭州市“十二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二要加强立法,使发展低碳农业有法可依。低碳农业是一崭新的农业形态,在许多方面创造了农业新的运作模式,必须制订新的法律规章来进行保障。近几年来,杭州市农业法制建设的力度是大的,农业已逐步走上了法制管理的轨道。但总体来说农业法制仍然薄弱,尤其是低碳农业法律法规尚存在很多空白。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杭州副省级城市有部分立法权的优势,加强发展低碳农业的立法调研,逐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完全适合杭州市发展低碳农业的法律法规,为杭州市发展低碳农业保驾护航。

据估算,2008年杭州市CO2的总排放量约6379万吨,加之能源资源匮乏,交通模式高碳,发展低碳农业任重而道远。为此,笔者认为,除上述各项措施外,各级政府、各部门必须提高对发展低碳农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转型升级,发展低碳农业的领导。同时,各新闻媒体要强化对发展低碳农业的舆论宣传,使全社会各界都来关注、支持低碳农业,形成发展低碳农业的良好氛围,促进杭州市低碳农业效益和环境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