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9篇)

水利工程管理分析(9篇)

第一篇: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

前言

水利工程是国家建设的基础产业,水利工程的良好发展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施工技术是保障水利工程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水利工程的修建和施工过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要求施工单位要严把质量关,做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中小型的水利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对整个水利工程技术做好全面的掌握,当前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前,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施工单位的选择,对施工单位的选择需要凭借该公司以往的工程施工情况来决定,要求中标的单位必须具备承包水利工程的资质,具有完善的水利工程技术,需要签订施工合同,把水利工程需要施工的项目向施工单位交待清楚。但是这样的形式缺乏对工程师的统一管理,也缺乏对工程师技术的重视程度,在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中小型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1.2工程技术水平存在问题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工程程序繁琐现象的发生,一旦有环节出现错误的话,将会影响接下来其他环节的施工情况,影响施工的环节,降低了施工的质量。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程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着技术意识浅薄问题,大多数施工人员还在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缺乏对施工技术的创新工作,一旦出现棘手的问题,就会显得无从下手,并且还会延长工期的时间,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严重影响着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另外,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的素质和从业资格,施工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很难实现有效的管理。工程施工如果没有技术作为主导,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将不会得到很好地实现。

1.3工程投入的资金较少

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由地方的投资构成的,较少的资金投入,导致工程的施工呈现工期短、施工人员专业素养低和物资质量差等特点,工程会出现早期失控现象的产生,施工人员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会出现赶工的情况,只注重施工的效率,忽略施工的质量,导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施工经费少,施工技术人员的水平不能达到施工标准的要求,施工专业能力差,人员数量不足,施工会产生一定的漏洞,不能很好地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较少的经费很难实现采用有效的施工设备,降低了工程施工的技术能力,延长了施工的时间。

1.4较小的单相工程量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相较于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和施工标准都有一定的不同。普遍存在着单相工程量小的现象,导致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难度相对较大。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边坡整地和技术处理时,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施工人员,需要施工工程具备较大的规模和极高的技术水平。但是当前中小型工程不具备这样的规模,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具备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条件,所以只能采用比较简化的手段进行施工,并且施工的人员也呈现出专业素养低的现象,很难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效的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中小型水利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施工地区做好充分的了解,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和施工技术,做好施工计划。严格按照相关施工理论的要求,制定施工流程,施工方案,并提前做好招投标工作,选择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应该交给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审核合格之后,对施工单位进行批复准予。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施工项目,做好整体的施工规划并交给工程师,与工程师协商具体的施工事宜,对施工技术和具体的施工方法和人员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与工程师协商好之后,还需要上级部门的审查和批准,才可以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

2.2加强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

当前的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严重的技术管理问题,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要想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一定要提高工程技术管理水平。①需要对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统一的规划,对工程施工的技术人数人员做到充分的了解,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另外,还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实践调查,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差,处理工程的技术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工程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管理策略,能够有效的规避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②要组建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小组,对施工的技术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技术问题和操作不当现象的产生,应该及时的做出更改,对相关的技术人员加以指导,并且,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施工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要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管理,保障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

2.3加强施工环节的监控工作

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存在着施工复杂和施工环节较多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漏洞,影响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必须要对施工环节实施全面的监控。①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各项环节的施工都能够符合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对每项施工环节应该设立专门的监控管理人员,确保施工环节能够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保障各施工环节的质量。②应该加强水利工程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对监控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要求各监控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工程施工技术。③要对工程的施工环节进行记录,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效果。

2.4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各项事务,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小型水利工程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要想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提高信息化的服务水平。首先,应该运用信息化的服务能力来提升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运用网络资源和通信资源的的优势来提高施工的工作效率。另外,需要不断的加强技术管理工作,结合工程施工的现状,建立健全的技术责任制度,严格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对企业的内部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3结论

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可知,当前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发展。所以应该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现状,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把严格的施工制度与先进的技术水平相结合,运用到水利工程的建筑工作中,确保水利工程技术充分的发挥工程建设的作用。

作者:董加桂 单位:安徽海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二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建议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农田灌溉、牲畜饮水以及农民饮水而专门修建的遍布田间的灌排工程、蓄水池以及引水工程等,其主要任务是改善农田的水环境,使得粮食作物的产量更高,并方便农民日常用水。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十分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各级财政相继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兴建了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地处偏僻等,使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水利工程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积极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甘肃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为了解决耕地的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的问题,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各县水务局及各乡镇水利人员的努力下,建设了许多田间排灌工程、引水工程、水井、塘坝、灌区水源工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饮水及农业生产问题,但从整体来看,其发展的速度与日益增加的耕地和人口相比,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配套管理措施更是跟不上。

1.1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管理

、统一规划乡镇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系统的规划,工程建设多数都是地方行为,有的县级行为,有的是乡级行为,这就导致资金、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实力、水平都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通盘考虑,互相兼顾,工程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都很大,很多工程建设尽管从调研、勘测、论证、初设、动工步骤进行,做到不浪费资金,不乱占资源,但由于多种原因,工程建设多年后仍然不能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工程规划缺乏协调性,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考虑水源的问题,多数都是依水而建,而水系分布往往要跨越不同的管辖区域,这就涉及各地区的整体协调及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不同管辖区域的经济实力及发展程度不同,对于工程建设的需求度也不一样,这就导致在工程规划建设中很难协调一致,一些地区依水而建设的工程本来可以解决整体的供水问题,但由于协调的困难,导致工程重复建设,有的因资金供给不上,形成半拉子工程,产生大量的工程纠纷。而且多数这样的工程施工质量很差,技术含量低,有很多工程隐患。

1.3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当前的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限于当时的资金水平、设计能力及施工工艺,导致一些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水利工程已难以再适应时代的进步及农业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工程建设初期都是由政府主导,组织当地群众共同修建的,工程建成后,交由工程所在的管理部门管理,归当地的村镇等共同使用及维护,这就造成管理权责不清,管理及维护处于一种粗放的状态,这就造成工程管理不到位损坏严重,很多失去原有的功能。

1.4工程建设缓慢,老工程年久失修

现在农村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多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已运行多年,加上管理上的粗放,很多工程都存在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的问题。加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后期维护保养跟不上,很多工程都不能正常运行,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的需水产生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地方资金的短缺,无力承担新工程的建设,虽然国家近些年在水利投资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多数都投资给了大型水利工程,小型农田水利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足,这也就直接导致新工程建设缓慢,对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1.5工程管理不到位,工程效益衰减

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乡镇、村集体统筹的功能逐步下降,大多数由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就流于形式,存在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现象。即使部分有专人管理的工程,管理人员报酬低,维修养护经费基本无来源,加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支撑工程的正常运转。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兴建了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进行了已建成工程的产权改革,但仍未形成有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一些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产权,造成只建不用、只用不管、管用脱节,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工程既无人用也无人管,有的公益性工程(如防洪、水保)不但没人管,而且被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之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和管理责任属于生产大队或生产小队。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后,农村土地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农民分散经营,已建成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没有理顺,产权归属不明确,管护责任模糊,维修养护经费没着落,运行管理环节薄弱,工程安全运行度。大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基本上是有人用、无人管。加之各地长期存在重建轻管、重大轻小、重骨干轻配套的意识,造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

2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建议

解决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抗灾能力,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政府部门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及资金的投入,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制度,多方筹措社会资金,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全民动员共同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最大程度吸引群众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环境较之以往也有很大的改观,农村经济正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迈进,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水利的发展不仅仅是完成引水、输水、灌溉、饮用的基本功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向新兴水利的目标发展,实现生态水利、环境水利全面进步,达到“人水和谐”的目标,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为农村的面貌的改观锦上添花。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2.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农田水利建设及管理,都离不开人的因素,高素质的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队伍是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及管理质量的根本保障。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是通过内部培训,让内部水利人员提高思想觉悟,调动对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业务能力及专业水平,提高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外部引进,建立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引进一些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水利人才,充实到建设管理队伍中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及能力。

3大力推广农田水利新技术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主要是对水资的合理调配,以此来应对水资源不足的局面,以抗干旱、防洪涝。在甘肃省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如何利用有限的水源,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是水利工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1高效节水

能够合理地取到适合的水量,保证粮食的持续高产,是广泛节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种经济体系。搞好渠道、河道的防渗,避免浪费,同时实施喷灌、滴灌工程,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做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2有利于保护地下水

该体系能够保护环境,特别是能减轻由于灌区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农药失效的后果,能够全面地保持对农业水源的改善,保持了地下水位的动态平衡。

3.3改善水质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深受国家和人民的重视。节水体系能够为当地提供安全的、标准生活用水。

4结语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目的就在于更好的帮助农村地区更好地进行农田的浇灌和饮水问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在各个农田灌溉区域修建水库、塘坝等蓄水或者引水的工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作者:何玉芬 单位:甘肃省靖远县水务局

第三篇: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探析

1泵站施工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泵站建设属于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现阶段的水利施工来说,因具有成本低、破坏小、工期短等优点,成为了施工单位的首选工程。就目前我国在泵站建设的相关事宜上,还有部分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质量管理问题。例如,泵站施工材料与设备的使用不当,就可能导致其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管理上的问题,并影响到施工进程。不难看出,水利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分属水利工程的两个不同阶段,但在水利工程的良好运行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者不可分割,前者是水利工程的重要根基和前提,而后者则是水利工程实现职能的重要措施,只有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够全面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由于前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投入,所以质量管理也会被认为是实现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变的重要措施,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实现投资控制、质量控制、风险把控等必要过程。而且两者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资金的流动和运行。同时,从工程的总体性上来说,两者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对于我国明令禁止的相关施工情况,应当严格控制,并以更高的要求管理形式来增加对具体目标的控制管理,这样不论是在管理质量上还是管理方案上,都能更好地确定相应的目标建设,对整体建设来说,也能够更好地完善相应的科学化管理理念。

2泵站建设施工管理的现状

首先,规划设计上的不合理,会导致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一部分单位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这就直接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及施工安全。甚至有些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单位没有做好相应的规避工作,从而导致出现安全隐患。其次,未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建设性错误。虽然在施工设计上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全面的设计,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全面的建设实施,从而直接影响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再者,泵站运行过程中,在职值班者擅离职守,导致在工作期间出现运行故障征兆时未及时发现,致使出现严重事故。另外,在维修养护管理上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任务。其中一部分操作人员在施工中认为只要能开机就能进行施工,从而忽视了对整体机械的养护工作,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最后,生产技术低是出现问题的根本。现在的一线操作人员,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导致出现对操作培训知识未掌握熟练即已入岗的现象,从而极易忽视故障出现和管理中的重要征兆,这是导致出现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若未做好相应的调度工作,就很难完成有效的调水调电,这样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突然断电现象。而在治理过程中,治安工作如果做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现代社会的全面化建设,所以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建设监控。

3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改善策略

3.1提高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观念的认识

由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和人们对用水观念的长期误解,使水利工程的管理方式一直比较落后。一些人只是将水利质量管理单位,看作是一个简单的管理机构,而认为其他关于水利的经营与建设都是国家的工作。所以,对于水利工程运营管理进行改革,必须要改变水利工程的管理观念,将水利工程运营管理真正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不断提升水的价值,顺应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应努力摆脱体制思想的束缚,树立与市场为中心的水利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对水利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满足市场对于水利工程的需求,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加强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

首先,作为泵站建设的安全性保障,泵站的工作人员,应具有敬业的职业精神,并保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工作期间对工作的高度重视,在使用现代化的建设机械设备时,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及工作强度,顺应现代水利工程的全面建设,减少不正当施工导致的严重事故发生率。其次,作为安全运行的主要措施,其管理的职工应具备相应的个人素质,并与建设基础协同发展。通常水利泵站建设的工作场地较为分散,且施工条件较为艰苦,在施工过程中对个人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面对这样的施工进程和施工特点,要加强完善全面化的建设标准,并以此来提高对岗位的建设,通过施工工作的程序建设,完成全面的规范化建设。所以,在聘用人员的过程中,应注重职工的个人文化水平,以此来提高职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再者,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更不容忽视,不仅需要对其中的安全生产规范进行明确的分工,且应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从而更好地保障生产设备的有序安全运行与生产。而从这一生产工序的发展观念来看,在对相应的安全生产稳定性分析中,需要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施工环境进行有效的调整,由此才能够在落实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实现全面化建设。另外,对整体的工程规划来说,抓好管理工作也能够更好地落实其中的管理措施,对泵站的各项生产规章制度也能更好地落实起来。通过对整个工程的严格管理,并加强对运行中机房工作人员的管理,才能完成全面的管理检测工作。最后,针对泵站的运行安全保障,应当落实好维修工作。定期检查电器设备,为后续的长期生产打下基础。对于重要的战略接口,应以电流量通过设备的线路作为最主要的操作方向。同时,对于重点的容易损坏位置,应做好相应的维护保养工作,以保障基本建设的有序推进,并要制定与落实好施工责任追究制度。

3.3做好泵站施工中的裂缝管理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裂缝是导致整体结构变化的最主要问题。其中,塑化剂的使用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全面瘫痪。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地控制水泥的使用规格,并保证维护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止出现散热问题上的漏洞。而对于浇筑问题的调控,应当增强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当地的气候分析来完成对施工环境的调控,这样也能保证施工后的建筑稳定性。在施工后的5~7d内,每隔4h进行一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检测,在时间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测,并确保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之间的差异不超过25℃,以减少温度对内部结构的影响。总之,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重大的建设项目,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安全。所以,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而对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是保证水利工程安全施工及泵站建设质量的有效手段,所以各个部门应重视安全监理工作,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得水利工程的监管工作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此外,建立合理的监管制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为根本、监督为手段的工作思路,规范建设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惩泵站建设领域的不良行为,最终保证水利工程中泵站建设的安全及质量。

4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件事关国家民生的大事,在现代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泵站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对其的使用工程范围也有所增加。因此,需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提高施工效益、加快施工速度,保证在泵站建设期间能够快速地建成符合相应使用标准的泵站结构,并完成对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在泵站建设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管理施工,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全面促进泵站施工管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常洁 李瑞英 韩中海 单位: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管理局工程队 内蒙古河套灌区永济灌域管理局 内蒙古河套灌区总干渠管理局

第四篇:水利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与对策

1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水平低下

自市场经济推行以来,各项工作的分工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程造价社会咨询服务将会逐渐演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行业,这是工程建设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当今社会工程造价的社会咨询服务业还远远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有部分地区甚至根本就没有起步;同时,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计划经济的色彩过于浓重,不能明确界定工程造价的管理主体,导致责任划分不清,工程造价管理中带有过多的政府行为;另外,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欠缺,致使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低下,不能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比如,随意提高设计标准、扩大工程规模、不进行招投标等现象在中小型水利项目中屡见不鲜。

1.2缺少专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现有人才水平偏低

现阶段,从专业人员角度来看,我国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还十分缺少。现有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对其岗位、职责划分不清。这就使得技术专业人才受到施工、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而造价专业人才却无人关注,工程造价管理基本不存在。同时,随着机械化、施工技艺、概预算等方面的改进,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知识、业务也要与时俱进。但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还没有这种与时俱进的更新机制,致使原有工程造价人才的知识、业务水平能力偏低,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

1.3信息系统建设不平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当今社会是网络社会,知识、技术的革新速度日新月异。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有的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已经建立和运行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但有的地区,特别是不发达地区,还没有着手进行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作。而现如今信息更新速度非常快,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方法来采集整理工程造价信息,那么工程造价对市场实际情况的反映就会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很难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1.4单价法预测工程造价存在弊端

我国对工程造价的预测一直采用单价法,这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能够反映共性的人力、材力、机械的消耗。但是对于个性的工程,这一方法明显存在弊端。而水利水电工程在地质、气象、水文等各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属于这种比较个性的工程。由于所采用的方案不同,对人力、财力、机械的消耗也各不相同。因此,采用单价法来预算这些有个性的水利工程时,会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大为消减,其优质优价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严重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2加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对策

2.1使工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向专业化、社会化迈进

这一过程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只履行对行业的调控、规划及监督职责;而把规则制度的制定及制度的实施权下放给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通力协作,促使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改制,使之与政府相脱钩,通过资格认证尽快地向专业化、社会化方向迈进,为市场经济发展实行依法服务。

2.2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

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进行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大力提升这些人才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可采取以下形式来进行:一是采用培训班形式进行造价管理人才的知识更新;二是采用持证上岗制(取得水利造价工程师或省级水利造价员),从根本上提升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2.3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针对我国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况,要大力构建和编制适合各省市当前状况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软件和系统,使我国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能跟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提升科学管理工程投资的效率和水平。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来构建和完善:一是构建资料数据库,主要通过分析、整理、存储已完工的工程资料来进行;二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水平,为招投标价格的确立提供事前预算服务,对能够反映市场价格的信息进行定期的;三是构建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要涵盖中介机构和施工单位的信息,为建设业主需要决策信息服务时及时提供服务;四是提供宣传窗口和交流的平台,对相关的造价法规、制度进行宣传,促进造价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使我国的造价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2.4工程预算造价积极推行实物量法

针对我国工程预算造价通常采用单价法的弊端,提倡推行实物量法进行工程预算造价。根据个性施工规划和条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来进行造价预算。这一方法在西方发达国家编制工程造价时普遍采用,在国际上也被一贯采用。这一方法改变了以往共性工程的工程造价编制,更加强调个性工程造价编制,能够真正地编制出与实际相吻合的施工规划。而且这一方法是对施工单位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的最真实体现,能够最大程度把企业优势呈现出来,对企业的创优意识培养、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及工程质量的提升都大为有利,能够有效实现工程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结语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涵盖微观、宏观管理的各方各面,相互影响程度很大。工程造价管理的出现离不开商品经济发展及工程建设的需要。现阶段,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会日趋完善,为经济发展、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祖林 单位: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第五篇: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分析

水利工程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利工程在改善水资源利用、防治水旱灾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社会的进步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保证水利工程的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居民的用水问题。水利工程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水利工程的管理也逐渐完善,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正逐步成为水利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对项目研发可行性缺乏重视

一个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需要各相关部门进行具体分析予以确定的。只有确定项目是可行的,投资者才能决定是否进行投资,据以作出具体的投资计划。对于项目研发的可行性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很多投资者并不重视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投资时抱有盲目的心态,只重利益,不重实效,结果往往造成投资不当,不利于地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同时也给投资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管理人才紧缺

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内已逐渐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相关项目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并不是很完善,不论在工程的管理上还是施工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紧缺,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要想进行完善的管理就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国家应不断加大力度,加强对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力度,壮大水利工程建设队伍。

1.3相关法规还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法制法规还在不断发展,有关水利工程的相关文件也有一定的建树,但在这些体系中,对于项目管理方面的实质性法律还是有所欠缺的,难以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执行时也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

2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2.1建立法人责任制

对于项目中实行的法人责任制,既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法人责任制是项目管理模式逐渐走向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措施,更是对水利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保护措施。完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现阶段我国正在努力的一个方向。水利项目有很多都是非盈利性质的,这就导致政府在管理时要处理好市场和建设管理的关系,通过建立法人责任制的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在建设时的质量,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2.2完善监督工作

监督的目的就是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开性,这样可以强化市场上各方面的平衡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监管可以有效保证工程的正常施工,让投资方的利益有所保障,同时要保证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合理配合,确保工程可以正常完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投资方应负担起大部分的责任,投资方进行的投资项目,从施工到结束都是由他们进行规划,对于工程的质量也是需要他们的保证,这样在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找到责任人,防止出现踢皮球的现象,确保工程可以顺利进行,以便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完善的监管体制,逐步实现高效运行的模式。

2.3完善工程管理机制

工程管理制度是员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的一种制度。这样可以有效规范员工的行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大多数工程项目都有属于自己的工程管理机制,但制度并不完善,工程在运作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想要实现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就要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标准,要求员工根据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检测,符合制度的才可以继续进行。目前,水利工程精细化在执行上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职能分工、岗位说明等方面的说明情况,只有这样员工在工作时才能做到有规可守,保证整个水利工程体系的运作。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可以保证员工在执行上的安全性,确保工程质量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2.4细化工程责任

落实工程建设责任制度可以有效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个人都会觉得出了事情是别人扛着,这样就会造成一种这件事不是我负责的错觉,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员工之间就会互相推责任,最后导致工程无法继续进行。而细化工程责任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员工在明确自己的责任之后,会对这个项目格外重视,因为他清楚如果在这里出现问题,负责人就是他自己,这样可以督促员工对自己实施监督。把责任细致化,可以让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然后领导再把责任进行细致化,同时领导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一个好榜样,一旦出事,可以有效找到源头并进行解决。将工程责任细化,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准确进行判断处理。对于犯错的员工要给予处罚,而对于那些及时发现错误的员工要进行相应的奖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结语

对水利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推动水利工程的进步,也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完成质量。水利工程和居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在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时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要勇于突破传统观念,在管理上也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明确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同时,要加强节约用水的观念,带动我国群众对水资源的保护观念,确保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艳书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管理局

第六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要点研析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可行性分析,做好招投标管理

首先,加强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做好投资决策管理,明确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序,并办理好相关的审批手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做好工程项目的选址工作,在保证满足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量。再次,对工程总投资进行估算,保证工程实际的总投资不能突破工程概算总投资,因此,在对工程总投资进行估算时要保证其相对比较宽裕,将工程总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最后,对水利工程的建后管理进行规划,达成统一的意见,为了方便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可以让管理部门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将一些不利于管理的工程建设进行尽早的修改,以提高工程建后管理的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要做好招投标管理工作,坚持“三公”的原则,对参与竞标的施工单位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参建人员和投标时所报的人员是否一致、经济实力、市场声誉等,从而选择最佳的施工单位,以保证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需要严格要求监理单位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提高责任意识,保证水利工程保质保量地完成。

2加强设计环节的管理,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

首先,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一定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等条件,以便更好地对工程施工的难度进行把握。其次,建设单位可以实行项目经理制度,组建工程管理部门,并明确具体的负责人,为工程项目管理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再次,拿到设计图纸之后,要组织相关的单位以及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于设计图纸中出现的不合理的地方以及和实际建设不相符合的地方一定要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修改,直到符合标准之后才可以确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以减少施工中设计变更的情况,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另外,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以及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和经济性分析,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以指导工程建设。最后,不断细化工程投资概算,并且要聘请专业的概算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以提高工程投资概算的准确性。

3加强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质量管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质量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在对设计图纸审核之后,一定要组织有关的技术人员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经监理部门审核之后,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防止出现更改施工方案的情况发生,以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符合要求。其次,加强对原材料和施工机械的质量管理。原材料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严格要求监理人员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对于施工机械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保养管理,保障所有的机械设备都可以正常使用。最后,加强对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建设单位要严格要求监理人员做好对工程建设的监理工作,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则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返工,对于一些隐蔽工程要特别注意。另外,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施工的质量。

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建设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在工程建设当中逐渐受到重视,做好安全管理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障水利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有利于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首先,所有的建设单位都要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树立安全管理的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同时,建设单位还要做好相关的文书工作,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其次,建设单位要设立一定的安全资金,作为安全管理之用,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再次,要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的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5加强投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加强投资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强投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投资决策阶段一定要聘请专业的人员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查,并制定最高限价,为开展招投标活动提供依据。其次,为了防止施工单位提高工程结算额而弄虚作假,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的管理,考察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和真实性,从而决定是否同意进行变更。对于涉及资金较多的设计变更情况,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向政府申请,获得同意之后,才能进行工程结算。另外,还要加强预算管理,保障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保障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最后,在对工程进行结算时,要求施工单位准备好所有的相关材料和签证,保障结算活动顺利进行。

6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属于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提高对建设管理发展的重视程度,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可行性分析,提高设计管理的质量,同时还要加强质量、安全以及投资管理,做好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建设完成,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作者:黄锦勤 单位:鹤山市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所

第七篇: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近几年,水利工程经济市场快速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不断改革和完善,如水利的保养维修、水库加固,更是加强了防洪除险的意识,对于一些特殊的地方也进行工程改造,解决了群众安全用水、灌溉庄稼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市场能稳定发展。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就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部位和薄弱的环节作重点管理。水利工程施工前,承包方应按照相关的施工质量管理要求,列出相应的管理清单,在监理工程师作审批之后,针对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定制质量预防控制的方案。

1.1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施工质量的管理流程,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对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如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和现场调配的材料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施工前一定要与施工人员签订有关技术方面的合同,审查承包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

1.2施工过程中管理

为了让工程施工能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对工序质量管理要进一步去提高与完善,保证施工所用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规范与标准对工程展开验收工作。保证后的工程质量,拟定保修合同,并按照合同的条约,履行保修的责任。

2水利工程施工时的质量问题

2.1费用较紧

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都是靠国家的补助和当地的自筹,所以费用比较张紧,施工资金周转困难,人力不足,资质不够,试验设备简陋,造成检测无法达到有效的作用,单凭经验和个人判断来进行检测。

2.2分包与转包

水利工程施工需要按照相关的管理规定,对于主体工程是不可以分包与转包,但是这类现象还是频频发生,并且这些现象要比大型水利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第一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混凝土质量控制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接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会漏浆和渗漏水。

3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切实把遵守法律的意识落实到工作中去。完善质量管理可以让水利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并且也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利用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调整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合理安排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工程施工时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照项目特性与工程关键部位的控制重点来完善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把质量管理的工作有效落实。明确质量管理目的,实施质量控制。对于分包要严格进行资质审查,并且主体工程严禁分包。有预见性地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施工过程因各种因素造成的质量与安全隐患进行预防和控制。

3.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能顺利展开离不开领导的重视,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对于各种建筑材料要按严格的要求去储存,如有些材料要防潮、防水防、防晒,避免因自然环境和气候而影响材料的质量。施工现场严禁自配材料制品,如一些浆料一定要承包单位进行调配试验,如果达到标准方可投入。同时,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及时对设备进行检查,排除设备存在发生故障的隐患。

3.4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责任制、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施工日记等制度。一是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二是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三是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四是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五是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六是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七是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八是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为了避免隐蔽工程存在的质量隐患,验收工作要逐步进行,如检查完一项合格才能进行下个阶段的施工工作。同时,也给工程施工的质量带来了保障。

3.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安全质量意识,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的质量离不开施工人员强硬的技术水平,必须针对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加强技术培训的工作,特别是操作人员,其技术的高低影响工程施工工艺与质量。工程施工企业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在招聘时对应聘人员的各方面技能与素质严格考核。并且加强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利用培训工作提高其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作者:王伟 单位:临泽县新华水利管理所

第八篇: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

1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意义

灰色模糊评价实质上是数学模型理论的具体应用,能够有效的区分边界不清、定义不明的应用理论,进而对具体的研究项进行定量分析,从更加深入的层次对问题进行剖析,确定所有的能够对分析结构造成影响的因素,充分发挥灰色模糊评价综合性的特点。绩效评价体系作为一种量化的评价指标,是监管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理论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实现要求的功能,要想进一步提高灰色理论的实际应用性能,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就要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的测评,以便于及时发现工程建设的问题,调整工程建设方案,继而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对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执行力,还能提升工程建设评价效果的准确性,为水利工程后续建设提供数据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意义。

2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我国相关学者以灰色模糊评价理论为基础,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①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水平的显著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起步比较晚,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保证顾及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所有细节,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针对这个问题,在我国现有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之上进行了创新,弥补了传统绩效体系的不足,改变了后评价的评价方式,优化了水利工程绩效评价流程。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我国政府对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体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②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以模糊数学计算法为基本,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模糊数学应用模型,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点进行了有效的定量分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了外部信息给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排除了人们主观上的惯性评价理论,从最基本的层面入手,确保了绩效评价体系实际应用的科学有效性,进而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的实用性效果。③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的全面性。早期的水利工程绩效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后评价阶段,忽视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绩效评价项目内容片面,缺少专业性的数据支持和参考,所以不能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加强了对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各项目的管理评价,考虑了多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模糊数学模型项目整合因素和项目评价因素,同时结合分层分析法,根据绩效评价的具体结果,划分了工程效果等级,进而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反映了水利工程建设的状态。

3提高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研究效果策略

3.1明确绩效评价的目的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效果的准确性,就应该充分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多级分治管理的特点,在绩效评价体系参与建设活动初期阶段,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整体性的分析,限定子系统范围,明确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的目的,然后围绕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目的展开后续工作。首先制定工程建设绩效评价具体指标,在保证绩效评价指标符合既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周期,确定定期评价的时间规律,其次将绩效评价体系与水利工程建设各子系统联系起来,加强对水利工程假设实际情况的监督与审查,收集整合工程建设费用与进度数据,并与财务预算的具体数值进行比较,在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情况下,对项目建设进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从全局角度重新审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划分出工程项目建设的薄弱点,通过绩效评价,得出阶段性的工程建设评价效果,为后续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方案的适用性。

3.2发挥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特点

从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管理状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大多采用多级分治的方式,细化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以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内容的重要性为依据,合理配置管理级别劳动力,并制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施计划,以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优先级,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和全面性。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要想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结果的说服力,在进行水利工程绩效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绩效评价项目的重要性级别,还要注重工程子系统建设绩效评价结果的比较,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划分不同影响因素和模糊条件之间的界限,确定所评价项目的实际属性级别,充分发挥灰色模糊评价法实用性强,绩效评价重点突出的特点。

3.3遵循绩效评价的应用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信息数据比较多,再加上绩效管理体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更加注重工程建设效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推进基于灰色模糊评价的水利工程管理绩效评价的应用,提高绩效评价的实际效果,就应该遵循绩效评价的应用原则,围绕水利工程施工目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注重工程子系统项目建设信息的收集,实时把握工程建设的信息和进度情况,致力于不断发现问题,并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调整工程建设计划方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方案内容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让水利工程建设更加接近工程功能目标,继而保证整个工程能够顺利稳定的发展。

3.4保证绩效评价方法应用的合理性

一般情况下,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都是由政府投资开展的,这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建设内容比较广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功能要求多,在短时间内无法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绩效评价活动时,不能一次性判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内在应用价值,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计划,对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长期的检测和评价,从全面的角度判断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以防洪水利工程项目为例,以防洪水利工程为对象开展绩效评价工作,首先要对当地的洪汛情况进行调查,收集相应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数据信息,然后对防洪水利工程的调节功能进行研究,掌握水利工程减灾面积,减少的洪涝灾害经济损失的具体数值,并从客观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最后确定防洪水利工程的实际效益指标。

3.5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性

灰色模糊评价法能够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定量分析,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有效的区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界限,容易出现水利工程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与定性评价指标混淆的现象,大大增加了绩效评价的难度。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就应该避免分析大量量化指标现象的发生,对绩效评价指标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性,并且以具体的要求为依据,按照规定的标准或原则,对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注重对项目工程施工环境,以及项目工程产生社会效益的评价,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绩效评价的针对性,增加社会效益指标的影响力度,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

作者:陈茜 单位: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

第九篇:水利工程管理中要点分析

水利事业的发展是水利工程越来越受瞩目的直接因素。水利工程主要指的是通过相关工程设施对周边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使区域经济发展的更加迅猛。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要点主要包括监管制度、招标制度和法人责任制。通过对水利工程现状的分析和改善,可以使水利工程项目更加完善。本文就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其要点展开探析。

一.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

(一)水利工程的质量未达到标准

由于有些水利工程建筑的材料标准较低,导致其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所以水利工程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水利工程建筑的作用主要指的是防洪兴利。如果水利工程的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堤基渗透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发生后,会导致周边人们经济遭受损失。水利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的收益。所以,在工程施工时,要对施工的原材料和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筛选。如果施工材料不达标的话,会导致工程质量基础不符合要求,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如果施工人员素质不足的话,可能会出现技术性错误,导致工程整体质量下降。总之,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主要是由施工原材料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决定的。所以,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及其施工材料的严格控制是项目工程质量保证的前提。

(二)建设和管理之间关系不协调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重建轻管”现象的普及程度愈来愈高。重建轻管主要指的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过于强调工程建设,没有对项目建设后期管理和修护进行完整的规划,使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间的关系显现出不协调的状况。由于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相对落后,导致工程建设未得到相应的修护进而出现年久失修的现象。这使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期限大大降低,导致其经济效益蒙受损失。水利工程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在洪水来临时不能展现其功能,使周边人民遭受损失。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若两者发展不协调,会使水利项目工程无法开展。

(三)无法与社会发展相接轨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已发展的逐渐完善,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还未能与社会发展速度相匹配。现代化的开发理念还未真正运用到水利工程的管理当中去。比如,有些地区对水利资源的开发受限,当地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这就导致人们不能最大程度的利用水资源。有些地区降水量相对较少,这也会影响地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只有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水利工程设计更符合实际,使工程设备更加完善。如果水利工程建设无法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就会使水利工程项目的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周边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要点分析

(一)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必要条件之一。项目法人是整个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核心。它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正常实施的前提。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落实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借鉴相关法律法规,使水利工程项目投资多元化、建设科技化,根据项目中不同类型的工作种类进行划分,对每个项目都设计对应的项目法人,使其各自的管理更加细化。二是对法人的组建和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错误制度的实施,项目法人的审核需要严格制度的规范。严格的审查制度是合格项目法人建立的基础和前提。三是为项目法人制度配备充足的人才队伍。只有齐全的人才配置才能为项目法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推力。通常情况下,项目法人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管理、高专业的人才提供支持。

(二)加大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

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力度与工程项目的发展息息相关。完善的监督制度是强化监督力度的前提。如果想要加大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首先,要有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体系主要由监督制度和监督人员构成。其次,要通过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建立科学的监督制度,因为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是监督人员正常工作的保证。对于监督人员的培训要有专业的机构,通过合理科学的培训机制使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增强。最后,通过监督制度和监督人员的有效配合,使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制度化进行。

(三)构建科学的监督与招标制度

监督和招标制度保证水利工程科学性的基础。水利工程的监督制度主要指的是通过专业人员对其实际情况的考察,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监管制度。强化工程管理中的监督力度,可以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监管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监管力度的大小。对于监管人员素质的提升,可通过专业人员开展相应的培训或讲座增加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使水利工程的运行环节更加规范。水利工程中的招标制度主要指的是通过严谨科学的招标过程,使企业的投资更加透明化。对于招标制度来讲,要尽可能的选用公开招标的方式,使实力较强的企业中标。这样可以促进水利工程长期持续发展。对于招标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要给予严格的处分。从薪酬和刑事责任两方面对其进行惩处,这样可以有效减免违规现象的发生,使企业实力与水利工程相互协调发展。

三.小结

本文主要简述了关于水利工程中要点分析方面的相关问题。首先,说明了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通过对水利工程质量、水利工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之间的联系三方面简述了水利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其次说明了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要点分析。其主要通过完善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法人制度三方面简述了改进水利工程问题的方法。由于个人经历的有限性,不能使所讨论的问题面面俱到,希望广大读者可以多多提出自己的宝贵建议。

作者:刘月 单位: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