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2篇

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2篇

第一篇

一、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县、乡、村与农户的关系问题。在计划体制时期,我国产生了很多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即忽略农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很明显,忽略了农民的利益,就打击了农民们的积极性,对农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这一点仍然还没有得到改善,还是由县、乡、村干部的行为方式,来对农业的发展进行管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将土地还给农民,让农民们对土地保有自主权,不随意回收或是调动,这样才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民能够热衷于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业的发展。在经过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型之后,政府不应当参与对农业经济的直接计划指令以及调节工作,这样的人为管理反而会使得农业生产资源出现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应当是让市场来配置农业生产资源。针对县、乡、村与农户的关系问题,解决方式就是要让农民能够获得自主支配其农业生产资源的权力。那么就要从削弱县、乡、村干部的直接调节权力,使得农民们能够不听从县、乡、村干部的干预,将权力制衡关系调整好,保障农户的自主支配权,保障其最基本的权益。

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

1.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合理选择农村金融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基本的金融体系,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还应该强化自身的金融支持,谋求更大的发展。按照目前国际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发展微小型的金融机构,并且着重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富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是费用必要的,可以健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也可以以更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脚步,提升其发展水平。

2.解决农村生产和土地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安全发展

为了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使得国家在世界上能够立足,很多国家都更加看重工业产业,这其中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可否认,工业的发展的确可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且速度很快,但是每一个国家也应该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急于追求经济效益,征用了很多农民的土地,建造工业园区发展工业。一方面,农业的发展被削弱,各行业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农民们的土地被征用,并且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会大大削弱农民们耕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3.做好区域经济规划,突出重点领域发展

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的发展依然不是解决温饱问题了,而是进入了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也就是我国农业加大了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总量经济中,我国农业的比重在逐渐地下降,目前居于GDP的10%左右,并且农村人口也在随之下降,目前为我国人口的1/3左右。在我国城市,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可以让很多农村公民工作,这些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趋于集约化提供了机会。农村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背景下,首先就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才能够真正得到发展。对于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建设新农村,更新旧的发展观念。其二,改善以县和乡为基础的农村公共服务。其三,大力修复农村生态环境,对污染进行治理,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4.解决农村现实问题,维护农民整体利益

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从而他们有足够的积极性进行耕作。所以只有做到维护好农民的整体利益,并且切实解决农村中的问题,农民们才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展农业,使得我国的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

三、农村社会结构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县、镇政府和村两委会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一类关系,即县、镇政府和村两委会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这类关系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当这三者的关系处理得当时,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的效果,对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管理也非常有利。但是一旦这三者的关系处理不当,将会适得其反,将会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在于,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主体不是县、镇政府,而是各农户。县、镇政府可以在整体的发展中起到引导的作用,但绝不是主导力量。而农户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源时,才是真正做到了“主导”。只有农户在这三者中处于主导地位时,此三者的关系才是较好的状态。一旦农户的权力被县、镇政府所剥夺和替代,其自主权变少,那么三者的关系将较差。

2.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关系,即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示范基地以及农户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发展为新型农村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发展的关系。当公司和农户以及公司、基地和农户订单农业的出现,以及多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方式依次出现,反映了农户们的新期许,即农户们希望可以共同面对市场压力。

3.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关系,即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农户在生产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农业技术的支持。而很多农业技术人员目前仍然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转行。与此同时,却有很多农户在迫切等待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这种状况就会使得技术资源被浪费,同时农户却由于缺乏专业技术而无法提升农业生产力,最终导致农户种植结构不能合理地调整,并且所种植的产品产量不高。而这一切最终将会影响到农户的收入。由此可见,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会导致社会冲突。所以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首先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其次是农业技术的投入。当然,政府加大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并没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让农户与农业技术人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三种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得知,在一个区域中,农村社会结构的状况会影响到此区域中的农业经济资源的配置,即对土地、资金、人力和技术的配置。同时,对农业生产也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最终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以上三种关系都可以达到“好”的状态,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资源配置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也有利于规模化、产业化的形成,有利于健康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周丽单位:沛县安国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第二篇

一、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机理及重要表现

首先,农村信息化可以对农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具有引导的作用。众所周知,农业的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从农产品市场的具体需求出发的,因此,调整正确与否的关键其实就在于是否及时、准确的掌握了相关市场的信息。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可以对所有市场信息进行反反馈,有效避免盲目生产,提高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一致性,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其次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技术匮乏的问题进行缓解。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天灾人祸,由此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农业技术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信息来源,农民多数依靠自身经验进行管理,风险较为巨大,缺乏正确指导的条件下,极有可能错过最佳管理时期,导致产量的减少。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可以将农业专家专业的指导意见反馈给农产品生产者们,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与管理办法,从而缓解农业生产技术缺乏的尴尬局面;此外,农业信息化的实现还可最大限度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传播方式,缓解“卖难”问题。近年来,受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但是由于大量生产,农产品开始出现“价跌”等问题。产品生产出来了,但是卖出去就难了。农村信息化的实现,能对产品生产的信息进行整合,并且对各地产品的供需信息进行分散和传播,从而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产品的远销,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全面增长。

二、农村信息化实现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1.加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步入正轨,如通讯设备、光纤等网络设施等。但是农村信息化的有效实现,除了这些配置外,离不开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撑。鉴于这一现状,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农村网络基础设置覆盖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落实县、乡、村网络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信息网络基础的软硬件配置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保证信息交换的畅通。

2.搭建标准的技术平台

除了基础网络覆盖的加强之外,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现,还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在农村信息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市场信息以及农产品的生产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要想保证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大量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筛选和评断,一旦某一技术环节出现问题,建议应加大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的投入,利用一些现有的平台,如中国农业信息网等,增强凝聚力,将分散在信息领域的技术平台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完整的链条,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提高信息的有效性。

3.增强媒体宣传力度

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增强媒体的宣传力度,培养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对信息平台进行实时关注,养成通过信息平台收集信息、组织生产的习惯;与此同时,还应将当地媒体与信息化建设联系起来,使得各个视听媒体也成为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像的推广,扩大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深度。

三、总结

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可以对农业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多渠道扩散,为农产品的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通过多方面作用综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经济的最优发展。结合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建议可以从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技术平台、增强媒体传播等三个方面入手,对农村网络基础设置覆盖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落实县、乡、村网络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加大农村信息技术人才的投入,利用一些现有的平台,将分散在信息领域的技术平台整合在一起,形成有机完整的链条,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作者:吴德斌单位:南充市嘉陵区里坝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