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健康职业心理在电力生产的价值

健康职业心理在电力生产的价值

安全生产管理者必须重视企业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从心理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因此,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并为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提供依据。实施以下几项措施,可以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水平,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

根据员工的人格特征,进行点对点关注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人格特征是一个人比较稳定并影响个人行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以下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产生误差,存在着潜在的影响安全生产的心理机制。

1.外控型人格外控型是指容易受外在事件的控制和影响,特别是当工作环境压力增加和人际关系紧张时,更容易导致工作紧张,进而容易产生情绪障碍,分散工作注意力,产生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的不良行为。

2.消极思维方式这类人具有以偏概全、绝对化、糟糕之极的思维模式等特点,职业过程中常不能正确估计困境,相信宿命论,容易在工作中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的思想,不善于主动解决问题,对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常常不予理会、不加重视,或者认为与自己无关。

3.神经症特质具有焦虑、敌对、抑郁、责任意识和情绪不稳定等类似神经质特征的个体。这类人群不善于释放和自我宣泄,且情绪不稳定、不成熟,常常带有冲动行为,容易情绪失控,不计后果,故而在工作中容易发生突发危机事件,在重大责任事件中容易产生失控状态,也可能把生活中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从而影响个体在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甚至影响到整个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

4.性格内向因为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善于人际交往,不擅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烦恼,自信心不足,甚至是自卑。因此,导致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应对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易产生挫折感和沮丧感,容易将不良情绪带入到工作场所,且情绪周期较长,常常隐藏真正的情感需求,难以真正实现自己的内心愿望,会在工作中转换注意力,从而思维涣散,导致危险行为的发生。作为企业管理者或班组成员,如果能有效区分团队成员中的以上特质人群,并能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及时的帮助,使其在情绪不稳定或遭遇挫折和困难时能获得积极的团队支持,完善其自我提升的能力,不断改善其应对突发、不良事件的能力,或根据岗位职责匹配不同特质员工,便能降低其在安全生产中的操作隐患和危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安全管理。而对特质人群的关注,也在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企业管理者的人文管理思想,是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在工作实际中的良好呈现。

针对员工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和周期,进行有效的心理防御和干预

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员工普遍感到岗位职责越来越多,岗位责任越来越重,工作压力也就随之增加,由此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产生职业倦怠,使其在心态、行为、身体上都表现出缺乏自信感、价值感,丧失力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度,对本职工作充满了厌倦感,甚至产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这种工作主动性的缺乏,必然导致员工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责任感降低,从而意味着安全生产的隐患随时都会产生,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体来说,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身体不适,如疼痛、疲乏、肌肉紧张、心慌、出汗、食欲下降等。第二,心理失调,如精力缺乏、心理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敏锐性降低、情绪焦虑或抑郁、容易发脾气等。第三,行为异常,如物质成瘾、工作能力改变等。对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者而言,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由于职业倦怠而引发的员工注意力的改变。由于注意力参与所有的心理活动,因此注意力的不集中或改变将影响到员工众多的行为。职业倦怠者的注意范围可能变得狭窄,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能注意某些细节而不能总揽全局,或注意力转移困难,即很难将注意力从一个事物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更多的职业倦怠者则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的刺激转移注意,因此其注意力不能持久,经常转化注意对象,导致不能持续地谈论一个话题或从事某一活动,工作效率无法保证,严重妨碍了实际操作工作的顺利完成。需要企业管理者重视的是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和辐射性。当个别员工情绪不佳时,很容易将牢骚和不良情绪传染给周围的人,而工作中的人际矛盾也会影响和辐射到其他员工的工作情绪,造成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稳定性的降低。基于以上原因和情况,企业管理者要认识到职业倦怠对企业转型期的员工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及对企业安全生产带来的隐患。因此,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认真落实员工的带薪休假政策,并且可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分期分批完成带薪休假任务,以确保员工从身心角度享受自己的权利,并获得更好的心理调适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职业倦怠对安全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可以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企业文化活动,让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寻找职业倦怠的意义,并用实际行动化解职业倦怠对自身和工作及企业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

通过培训和正面引导让员工获得更多不良情绪的疏导技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情绪反应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影响,持久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人们开阔思路、周密思考、激发潜能去完成某些工作,从而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低沉、抑郁的情绪,则阻塞思路、延迟行为,降低学习、工作效率。同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一个情绪健康的人基本上能达到80%的心理健康标准。可见,保持情绪健康十分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可以采取很多方式来提高员工的情绪健康管理水平。比较常用的方法是集中培训、价值观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心理行为训练等。无论是哪一种方式,目标都是用有效的途径让员工获得简单易行的、操作性强的方法来缓解情绪带来的压力,如自我激励法、宣泄法、暗示法、认知改变法等。在改善情绪的方法中,有治标也有治本的方法,但无论是治标还是治本都有其必要性。当一个人的不良情绪来袭时,原则上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因此先用治标的方法稳定情绪,再用治本的方法调整认知和情绪将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疏导不良情绪的方案。同时无论哪种情绪都可以从中寻找到积极的意义。为此,从认知的层面,要抛除对负面情绪的恐惧感,即允许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作为企业员工或管理者,如果能认识到自己和班组成员的情绪周期与情绪状态,并通过相关的方法使其得到重视或改善,那么情绪对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建立完善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支持系统

当员工受到紧张压力的侵害,被职业困扰得痛苦不堪,陷入工作情绪低落而不能自拔时,如果周围的人,特别是企业管理者能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关怀,当事人的精神负担和情绪状态往往可以获得很大的缓解,在很大程度上阻断员工不良情绪的延续,同时也意味着去除了员工因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其他影响工作效率和职业稳定性、企业安全生产的潜在危险因素。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看,人人都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他人产生人际关系,而职业生活领域中互惠性支持系统的来源,主要是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家人、朋友、师长等。具体的支持方式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情感性的支持。即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通过共感、爱护、信任等感情方面的支持,使其能感受到情绪方面的慰藉。二是直接性的支持。即从身体、工作、物质、金钱等方面,以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给予援助。三是知识性的支持。即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相关的知识,帮助其解决问题及矛盾。四是评价性的支持。即给予适当的鼓励性的评价支持,提升当事人的工作自信度。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建立完善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支持系统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建立必要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关注平台和职业心理健康培育系统。在管理越来越优质化的电力企业中,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开始或已经进行了有效的员工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南方电网公司、东北电网公司等很多企业已经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EAP)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电力企业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电力生产事故率的作用。当然,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矛盾会呈现,对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提升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改变工作思路同时又坚定不移地以人为本,才能在根本上保持员工与管理者的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起到保障作用。

作者:徐红王英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