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山区林业经济发展措施

山区林业经济发展措施

在林分质量方面:林分结构普遍较差,树种相对单一,林分质量普遍较低,中低产林面积大(达13.686万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4.3%。林权方面:村组集体拥有林地所有权的林地资源比重大,占99.35%,国有林仅为2000.00hm2,集体林为30.67万hm2。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到户率高,在全市30.03万hm2应确权的集体林中,确权到户的为25.968万hm2,其中自留山7.75万hm2,责任山18.22万hm2,集体林均山到户率为86.47%。五是发展不平衡。中部、西部、南部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森林物质储量较大,北部、东北部森林资源偏少,覆盖率偏低,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达67.88%,最低的乡镇仅为14.1%。总之,宣威市区位特殊、林农交错、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结构典型、发展不平衡等特点限制了宣威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和林业效益的发挥。只有针对上述特点,抓住实质性问题,找准林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才能找到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路子,才能在发展壮大林业经济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和壮大林产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鉴于宣威市公益林面积比重大、林农交错等特点,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土地、林地资源,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在培育好已建的逾4.67万hm2核桃的基础上,每年栽植4000hm2核桃,建成规模达6.67万hm2的核桃特色产业,力争每户农民拥有0.2hm2以上核桃,10年后确保户均核桃产值达1.8万元;着力发展以光皮桦、柳杉和杉木、滇杨等为主的人工用材林基地;管理和培育好现有云南松、华山松等用材林;构建“林农+基地+企业”的林产业体系,提高林地生产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1]。

实施项目拉动是增加林业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大力实施天保、退耕、森林抚育、公益林建设等项目,建议逐年加大项目投入,提高公益林补助,继续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期限,并且每年下达一定数量的退耕地建设指标,稳步推进坡耕地绿化进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以满足山区林农业县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要加大中低产林改造力度,加大改造投入,提高改造质量。就宣威市而言,每年改造中低产林0.33万hm2,进一步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分质量,从而提高森林总体功能。三是启动实施碳汇项目,消减工矿企业等排放的二氧化碳,有效改善气候环境。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物和土壤中,碳汇功能强大,宣威市有林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共29.31万hm2,每天至少可吸收二氧化碳产林改造区块产油量分别为90、165、210kg/hm2,改造后的第2年就取得了明显的增长,到第3年产量分别达到285、330、360kg/hm2,与改造前相比,增产率分别达到216.67%、100.00%和71.43%,增产效果明显。技术改造的第3年比第2年产量要高,表明持续的低产林改造技术的实施,会不断地提高低产林分的油茶产量。此次油茶低产林技术改造,虽然最终结果与国家油茶丰产林的标准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于盘活舒城县乃至全省的大面积油茶低产林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作者:尹富鸿单位:云南省宣威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