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教师资源

1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

1.1学校规模小且分散:由于我县的地理形状是山高沟深,交通不便以及经济比较落后,人口比较分散,我县大部分学校都在边远山区,山区农村小学中主要有不完全小学和教学点,教学点存在学校规模小,而且比较学校分散一般有一至三年级,各学校教室比较少,有的只有一至两间教室,各年级学生人数偏少,一般15人以下,教师分配比较少,好多学校让个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进行复试教学,给教师上课带来困难,影响教学质量。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落后,当地政府与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教育关心不够和投入的资金很少,农村小学教学设备非常短缺,好多教学点没有音美题材,教学点面积比较小,让学生无法开展体育锻炼,这就边远山区小学教育音体美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农村教学点学校布局混乱,需要进行对农村小学规模和布局做调整。随着边远山区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有所提高,在国家大力支持教育,各地区实施了完全免费的教育政策。家长的觉悟有所提高,宁愿自己再苦,也要把孩子送去较远的城镇小学。山区农村小学的小学生数目逐渐减少,学校不得不缩班级。也一些山区农村小学进行就近的学校进行合并。即使学校进行合并,但学校面积没有扩大,教室没有增加,那么对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教师不得不采取包班制教学,教学质量依次有所下降。成了家长更加不信任学校理由。1.2粗放的教学管理模式:边远山区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学校条件差,教学设备短缺,学校的内部管理跟不上现代化,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大部分学校仍采用了粗放式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原来的起跑线上。没有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对小学长远发展的方向思路考虑,严重制约农村边远山区小学发展。农村边远山区学校是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程度;社会各阶层人士是否关注程度;学生家长对是否学校支持教育的观念;以及学管理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校长学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这四个原因直接成为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对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增加投入,但是,边远山区农村小学跟城镇小学对比,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的设施跟不上城镇中心小学的设施。长期的发展,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和城镇中心小学的差距越来越大。1.3师资力量薄弱: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各种原因,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和城市学校师资力量相比。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以中老年教师为主,城市学校师资力比较雄厚,年轻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死板和教学方法比较传统,现在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有一段差距。边远山区农村小学缺少年轻教师,教师中老年教师为主,加上中老年教师大多数以高中文凭,有些中老年教师文凭虽说大专和本科,也是函授文凭。在加上从好多边远山区农村小学中调走教师,没有及时新分配的教师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短缺,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力量更加薄弱。1.4工作环境差,教师积极性不高:边远山区农村小学交通不便,教师生活上带来了许多困难,很多教师不愿意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安心教学,一心想着往城镇小学调入。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和工作不热情。

2解决边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困难的对策

2.1整合教育资源,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比较分散且条件差和教学质量低下是当今边远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如何保证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接受平等教育义务,如何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大众、家长、以及教师需要关心思考和解决的问题。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一个好的教师影响学生一身,使学生终身收益。边远山区农村教师严格进行合理的编排和整合。2.3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随着边远山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现代化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是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必然趋势。2.4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想留住更多的年轻化教师,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师和城市学校教师应该工资待遇有差异,加大边远山区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如基层补助、生活补助、车补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对教师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那也只能是舍本逐末的效果。只有实质性改变对教师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才能很多年轻教师愿意到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学,才能改变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否则,边远山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改变只是一个设想?

参考文献

[1]湖南教育网,正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2]中国青年报,2008年12月17日,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正视农村教育困境。

[3]学术期刊网,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4]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时树菁。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第2篇

他以自己的工作业绩、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对山区农民的朴素真情,在三湾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

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是罗霄山脉中段的一个边远小山村,因为上个世纪20年代率秋收起义部队在这里的一次“改编”,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政治建军的基础,从此使这个小山村名扬天下。

2009年,这个山村迎来了一位大学生村官——邢镭,一个连本地方言都听不懂的外乡人,他一头扎进三湾村,勇敢探索,乐于为民,干出了一番事业,实现了一个年轻共产党员的人生梦想。今年,他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代表。

让青春与边远山区结缘

1986年出生的邢镭,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邢镭从井冈山大学毕业了,那正是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的七月,在此人生抉择的关口,邢镭心中也腾腾燃烧着赤诚火热的心。经过一番考虑,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条件优越的城市工作岗位,响应党的号召,报考了江西省大学生村官。通过层层选拔,邢镭在当年八月被江西省委组织部正式录用,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分配到大山深处的永新县三湾村。

选择了农村,就意味着奉献;选择了山区,就要让青春在红土地上闪光。从校门一步跨进边远山村,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考验是多方面的,无论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困难重重。然而,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严格要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融入基层、融入群众。没有多久,邢镭完成了从一名“天之骄子”到一个合格的农村干部的角色转变,赢得了同事和群众的信任与认可。2010年5月当选为三湾村党支部书记。

三湾村地处偏僻、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村民生活并不富裕,加之语言不通,给邢镭的村官之路平添了道道难关。

邢镭制定了合理的工作计划。首先是走访农民、深入农户调查摸底,建立了农户户情电子档案,掌握了农村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抗旱防汛、病虫害防治,到挨门逐户上门发放宣传资料、登记填表、危房普查、开展文艺活动等,邢镭都抢在先头,逐项登记造册,分类建档。不长时间内,他与全村401户共达1500多人逐个进行了访谈交流,大大加深了对三湾村史、村情、民风、民俗、民情的了解和把握,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正式担任村支书之前,邢镭的第一份工作是村里远程教育基站的管理员。邢镭利用这个平台解决了村民许多种养技术难题。他经常邀请村民观摩远程教育的科学种养技术,建起了农家书屋,组织村民参观学习养殖示范基地,提高了村民对科学种养重要性的认识,普及了科学种养的知识,三湾村群众科技致富的热潮开始涌动。

任职两年多,邢镭始终如一地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利用所学之长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种养项目,帮助村民发展规模化养殖增收致富。村民们认可了他,也赢得了上级党组织对他的信任。

2011年7月,邢镭的2年村官期满。他又一次面临人生的选择。虽然山区农村的条件是艰苦的,个人发展的机会和舞台很少,但邢镭割舍不了山区农民的深情厚谊,忘不了山区农民的期盼眼神,放弃不了初成未竞的富民事业,他选择了继续留在三湾村,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让贫穷与山民挥别

山区农民最朴实,山区农民也最现实。谁为他们服务,他们就记谁的情,念谁的好。

何洪林是三湾村大湾组的村民,他自家鱼塘饲养的鱼突然生病,却找不到医治方法。病急乱投医,情急中误信邻村一个人的土方,差点把鱼毒死了。正好邢镭下村获悉此事,他赶紧一边打电话向县鱼种公司咨询,一边利用远程教育学到的养鱼技术对症下药,终于让鱼起死回生,很快又活蹦乱跳了。何洪林既钦佩又高兴地说:“小邢,你可真行呀!”。

村民何中剑想发展竹老鼠养殖项目,但缺乏技术,邢镭主动把自己从福建一家养殖场学习时候带回来的竹老鼠养殖资料送给他,手把手地教他。同时,邢镭还从网上为何中剑联系了赣州市和万安县的正规竹老鼠养殖场,预定种鼠苗。现在何中剑的养殖场地饲养了20多对种鼠,竹鼠养殖搞得红红火火。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农民看。”邢镭深知这个道理。三湾是部级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优良。野鸡、凤凰鸡、野猪、竹老鼠等野生动物与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相生相伴,因地制宜地发展特种养殖产业是适合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为了带领农民发展特种养殖,探索特种养殖致富道路,邢镭几乎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时间,远到福建龙岩、湖南醴陵,近到吉安周边县市考察特种养殖项目,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他将投入成本少、饲养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市场风险小、技术简单易学的野鸡养殖作为自己的“示范”创业项目,联合其他两户村民共同创业,投入资金10万元,创办了特种养殖示范基地。到年底,基地养殖的3000多只野山鸡被销售一空,3个合伙人每人纯收入达2万元。

为鼓起村集体和村民两个“腰包”,在邢镭的引导下,大家集思广益制定了三湾村花麻州种养示范园五年发展规划,此举让农户的竞争和合作得到了有序引导,种养品种得到了优化组合,又拓宽了销售的渠道,村民认为致富增收有盼头了。

村民刘文新(残疾人)承包了100亩的板栗林,非常想提高山场的单位产值,在邢镭指导下,他看了一个林下养殖增产增效的节目后,萌发了林下养殖的想法,2010年底他联合其他5名村民共同投资200万发展林下土猪养殖,使年出栏量达2500多头,创造就业岗位10个。如今,三湾村相继建起了畜禽养殖、杨梅、板栗、油茶、井冈蜜柚等多个种养示范基地,成立了畜禽养殖、桑蚕种养、竹制品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杨梅、板栗、油茶等林果1000余亩,毛竹林3000余亩,直接或间接为群众带来经济收入达300多万元。

让人生与红舞

一个村官,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得到村民的信任。

村里的弱势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是邢镭的牵挂,他总是身体力行尽其可能地去帮助困难群众。2010年底,永新县新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始在三湾村试点,一些老年人为办理证照的资料照片而发愁。细心的邢镭发现了这个问题,立马就挨家上门,为全村共145位60岁以上老人拍摄照片,手把手帮助老人办理参保手续,领取新农保证件。以至到后来,村里的老人需刷卡领取新农保的费用时,都指名要让邢镭帮忙签字代领。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第3篇

作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创者,门头沟自2007年确定以108、109国道为走廊打造18条重点沟域起,某种程度上,门头沟的一举一动便成了北京山区经济转型发展的风向标。2008年,北京市更是将门头沟发展沟域经济的探索上升为全市山区发展新模式,并于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正式提出。

从2007年到2013年,门头沟沟域经济运行到了第七个年头,种种迹象表明,沟域经济在上升为全市山区意志并出现短期的空前繁荣之后,全市沟域经济发展的热度正逐年衰减,到近两年全市山区已鲜有类似妙峰山玫瑰谷、千家店百里画廊、密云古北口等重点特色沟域的出现,沟域经济似乎已处于辉煌与衰退周期转换的十字路口。

于全市而言,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沟域经济开创者门头沟实践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可复制性,而要验证其有效性,必须从门头沟寻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沟域经济对山区转型有何意义、能否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当前的沟域经济推行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局、如何破解?

转型之必然选择

门头沟区是首都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轴线的重要节点,辖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有北京最长的河、最高的山、最古老的寺庙和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古道,北京第一长河永定河流经境内100多公里,有京都第一寺之称的潭柘寺,天下第一坛的戒台寺,北京地区的56个古村落中有33个在门头沟区,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3个即爨底下、灵水、琉璃渠村位于门头沟,北京市的9个中国传统村中门头沟区独占六席。门城新城距天安门仅25公里,阜石路、莲石路等多条城市快速路直通市中心,是北京交通最为便捷的新城之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把门头沟区确定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和西部综合服务区。为落实区域生态涵养的功能定位,门头沟区主动关闭了区内绝大部分矿山企业,率先启动了关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及产业结构调整,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也自此开始。

2007年,经过综合考虑区域功能定位、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发展前景等资源禀赋,门头沟区确定了以108、109国道为走廊,以全区18条重点沟域为载体,集生态治理、村镇建设、种植养殖业、休闲旅游业、观光农业发展为一体的山区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门头沟将沟域经济发展确立为以山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特色农业为基础,坚持走农业与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并明确以108、109国道为这一地区产业发展的主动脉,带动整个地区经济转型,将与国道相连的18条特色沟域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呈放射状向周边辐射,带动沟域内环境、村庄、产业、文化协调发展。

其实,提出发展沟域经济的设想,与门头沟山区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无关系。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全区总面积1448.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8.5%,平原占1.5%。历史上的门头沟区是传统矿区,改革开放以来,急于脱贫致富的山区群众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开采,在快速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地处北京上风上水的门头沟区生态环境。

和所有的北京山区一样,北京赋予门头沟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其首要任务便是保护首都大气和水源不受污染。从 2001年开始,门头沟陆续关闭了全部的煤矿和非煤矿山,煤炭等资源开采业全面退出。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多数镇村不仅工业收入减少、运输餐饮业萧条,的环境还限制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地区转型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

在农民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巨大压力下,门头沟区开始反思,如何针对自身问题和外部困难,发挥山区优势,走出一条替代矿山的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道路,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的就业和增收找到一条出路。

在充分调研本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怀柔雁栖不夜谷、夜渤海等地区的先进经验,门头沟区编制了《门头沟区休闲观光农业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五到十年的时间,打造以108、109国道沿线为走廊,以山区18条重点沟域为单元的差异化发展区域,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进行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不同、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

在具体的实践中,门头沟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围绕“一带、两线、四点、多组团”的空间布局,提出将山区打造成全域景区化百里画廊上美丽特色小镇的要求,致力于建设“多彩沟域”,在沟域构建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并先后建成妙峰山玫瑰谷、清水达摩沟域、雁翅镇田庄清溢香谷画廊三条市级重点沟域,以及斋堂、潭柘寺、军庄、王平等特色沟域。各沟域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初步实现了山区快速发展,潭柘寺镇农民安置房全面开工,斋堂镇推进了14个旅游项目建设,军庄镇整体规划获批,王平镇生态养老园和韭园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正式开工,门头沟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呈现出强大活力。

实际上,发展沟域经济已成为改善山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确立了生态立区的战略,注重生态涵养的基本功能,强化生态涵养和水源地保护的特殊职责以及循环农业的循环功能,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同时,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着力发展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区生态类型和物种资源的多样性,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并且坚持规划先行、依法推进,统一规划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有序推进。

近几年,门头沟区利用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理工程110万亩、小流域治理325平方公里,国家生态镇达到6个,市级生态村达到134个,并积极开展碳汇造林试点。

休闲观光走廊的规划建设既是生态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沟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在沟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门头沟区十分注重连接沟域的108、109国道沿线走廊的建设,通过走廊带沟域的建设思路,迅速有效提升了全区生态环境的水平。自2009年以来,门头沟区门城地区 “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不断完善,定都阁、永定楼、园博园周边门头沟入口处景观、永定河龙泉湾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不仅丰富了门头沟观光休闲走廊及沟域经济发展带的内容,提升了品质,也有效改善了地区的生态环境。在2013年全市第二季度环境综合考评中门头沟区位居生态涵养区首位,空气质量在西南五区排名第一。

山区已现巨变

就现在我们看到的门头沟对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其实已经对北京市赋予沟域经济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双重目标作出了不错的解答,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山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保证。

据了解,在发展沟域经济同时,门头沟通过重点工程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山区农民的持续稳定增收,为处于转型阶段的山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保证。比如,2010年关闭的煤矿地区清水达摩沟域,作为门头沟区最后一个煤矿关闭区域,通过及时有效的规划和重点建设,2011年和2012年期间,各级政府、社会资本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实施了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培育,拉动当地农民就业,不仅迅速有效地改善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业转型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小,而且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使清水达摩沟域的西宝惠民型煤有限公司升级转型,使其结合自身优势,在关闭的矿山上建设型煤加工厂,为全区农民配送型煤,三年配送型煤6.8万吨,既解决了农民就业增收问题,也解决了全区污染物排放问题。

此外,妙峰山玫瑰谷、斋堂镇爨柏沟域等重点沟域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有效解决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在此带动之下,近几年,门头沟区旅游收入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处在全市前列,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 2012年门头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5元,同比增长12%,年实现旅游收入16.8亿元,同比增长15%。低收入帮扶工作成效明显,2013年上半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4443元,半数以上低收入户年内可实现脱贫。

沟域经济的发展对门头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还不止这些,在旅游产业辐射效应的带动下,各条沟域内的相关产业自发进行合理配置,村庄布局也相应进行了科学调整,农业与旅游业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与融合,丰富的农副产品已变身为旅游文化消费品,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山区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生活观念也更趋于城市化。

从某种程度上讲,沟域经济的发展有效带动了门头沟的产业转型和城市建设,促进地区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使门头沟彻底告别了以往以“黑、白、灰”资源型产业为代表的地区形象和破旧落后的面貌。

更重要的是,通过近七年的沟域经济发展实践,门头沟已将具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的都市型现代山区农业和休闲旅游业长期确立为产业调整的重要方向。

发展遭遇“两难”

门头沟沟域经济的发展是首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而在实践了7年之后,门头沟自身也陷入了一些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之中,需要重新打量并破解在深化沟域经济发展中的种种挑战,继续为全市山区的转型发展先行探路。

从表面看,当前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基础设施的匮乏。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区域,门头沟如同北京山区的一个缩影,由于区域经济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税源不稳固、棚户区改造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的区财政资金、市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设施资金主要用于了棚户区改造,这使得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所能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十分有限,原本就处于落后的山区因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更加制约了沟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北京广袤的山区大多为农村地区,其自身存在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各级政府将基础设施向山区倾斜布局的顾虑。由于近年来北京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山区产业转型普遍导致的农村地区产业支柱缺失,类似门头沟区的北京山区农村人口已经越来越少,与城里上班人群相比收入也逐年减少,只剩下生态环境的山区对于青年已经基本丧失了吸引力,导致在农村的年轻人愈发稀少,能够并且愿意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农村人口更极为稀缺,直接使得山区农民投入经济建设的能力逐年降低。目前,据统计,门头沟区共有低收入村64个、低收入农户1.2万户,均分布于山区,其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投入能力根本无法适应沟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影响农民投入及社会资本进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农村改革进程的滞后。和京郊其他区县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独大、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门头沟区农村经济发展,近几年尽管中央及北京市支农资金明显增加,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村改革的不彻底,许多农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土地没有真正落实分包到户,加上政策透明度低,集体经济独大导致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是愈发明显。

当前,山区大多数村的农民只能靠村里引进项目后的务工得到收入,而真正依靠土地获得的收益已难以维系生存。多数村在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里,从未能够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给农户分红,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村民参与沟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这也使得山区在实际的项目引入中,出于山区农村条件较差的历史原因,对社会资本,特别是实业资本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据分析,进入到山区的投资者95%的目的是租地,并以建设红酒庄园、大棚、旅游景区、养老设施的名义大量兴建房屋,之后便是卖房走人,导致沟域经济发展的项目变相成了房地产项目,这种追求短平快的投资方式在近几年的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而引入这些投资山区经济虽能在短期有较大改观,但却难以帮助山区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可倘若不引入这些投资,则又会进一步加剧山区沟域基础设施匮乏、农民收入减少的死循环。

“死循环”何解?

在当前中国正致力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背景下,门头沟的沟域经济也正闪现出一个改革再发展的“时间窗口”,这一次的沟域经济发展,显然已不可能再四处开花,而是强调集聚力量寻求某一点上的集中突破,切实体现其示范带动效应,这对于已经具有较好基础的门头沟而言,其实仍有较大机会继续引领全市山区经济快速转型。

若寻求某一点的突破,包括门头沟在内的北京山区必须整合现有支持建设发展的政策资源,加快提升重点沟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并按照政策集成、资金聚焦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一定成长价值的重点沟域,切实提升沟域关键节点的品质,加强主要道沿线走廊的产业培育和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沟域的整体招商引资,将一条沟域交由一家投资商进行整体打造。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第4篇

在射洪县城的西片区,美丽的凉帽山下,有一个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春风中诞生的新村——太和镇紫云街道办事处凉帽山村,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们一提起党支部书记何继新同志,不禁伸出大拇指说:何书记才是真正“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何继新同志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十一年,他深知群众心里想什么。在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何继新同志努力学习,认真体会“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领会上级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核心是“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为自已“充电”。他深有体会地说:“三个代表讲到我们心里去了,是我们农村基层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要用“三个代表”严格要求自已,更好是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县城西片区建设是我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沱牌大道贯穿南北,天龙园高楼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西片区所占土地90%都是凉帽山村的土地。在建设之初,征用土地刚开始时,群众的认识很不一致,思想严重不统一。有的人高兴,认为以后可以当城市居民了,每月有钱分,可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劳作了。而大多数村民则认为:农民就是靠土地维生,这辈人把土地卖了,将来儿孙们吃什么?每月靠少得可怜的土地款利息,怎么生活?不同意征地。何继新同志了解这些情况后十分着急,召开了各种会议动员,挨家挨户说服群众,他说:“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是我们的责任。”在他和大家的努力下,西片区征地工作顺利开展。

土地被征用后,群众最关心的是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和部份土地补偿费的分配问题。如何管好土地款让群众放心?凉帽山村成立了村、社财务民主监督管理小组。根据太和镇紫云办事处的有关文件,土地征用费由村统管,分社立户,权利属社,监管属村。各社开支在1000元以上,必须经合作社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讨论,报村审核,村委会签字盖章后由办事处书记审批方能在银行取款。房屋拆迁费及土地附着物、青苗补偿费由农户自已领取保管。这样一来,群众放心了。村上每季度还在村务分开中进行了公开,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是部份土地补偿费的分配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在上级的支持下,何继新同志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是对群众进行了教育,让群众明白了土地补偿费只能用于发展生产,劳动力就业安置补贴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不能分光吃光。再者就是让群众明白了分配原则:集体资产不能流失、经济要发展社会要稳定,群众人人有饭吃。第三就是采取自下而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的有关政策,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各社群众的反复讨论和村委会的反复讨论、研究,制订出了《凉帽山村关于部份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解决了全村10个生产合作社606户2022人的分配问题,无一人到办事处以上的部门闹事。

何继新同志在任县人大代表期间,多次就西片区建设存在子女入学、广播电视、居民小区建设、不安全隐患、居民用水、用电等问题提出议案,协助西片区解决了居民子女的就近入学、用水、用电、看电视等问题,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发展。

何继新同志常说,共产党员的责任就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人民群众越富,党的威信就越高,社会就更加安定。

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何继新同志于1998年创办的原段家祠村机砖厂,年总产值达235.2万元,利税19.1万元,解决本村138人就业。固定资产达85.8万元。2002年西片区要征用该砖厂,为了支持国家建设,何继新同志二话不说,动员砖厂和县城市投资公司签订了补偿协议,并作好了善后工作。

凉帽山村土地大部份被西片区征用后,祖祖辈辈靠种田过日子的村民一下子闲下来,无事可做了,一部份人满足于吃点基本生活费,打打小麻将。何继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办?通过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形成了共识:凉帽山村人不能仅靠国家发的少量土地款利息费生活,党支部的职责是必须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带领村民致富。在何继新的多方奔走、动员、协调下,一批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共产党员文衍丰已年过6旬,带头搞起了大型花卉生产基地,租用土地50亩,栽培名贵花木170余种,6万多株,实现总产值270余万元。凉帽山二社青年党员杨培军,在县城搞起了“杨氏摩托公司”,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人所共知的大型农家乐“悠然山庄”、“正豪园”以优质服务享誉洪城。凉帽山7社青年尹得富办起了大型养猪场……目前,全村有个体工商户37家,私营企业12家,经营出租车6户,大型货车5台,小四轮45台。

在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何继新同志决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大做文章。村上和县粮油集团签订种植高芥油菜200亩,优质水稻200亩,初步尝试了订单农业的甜头。退耕还林287.2亩,种植名优水果7442株,大部份今年已经挂果。

今日的凉帽山村,东边是日新月异的西片区,西边是果香、花香、稻香的农业生态园。凉帽山人富了,2002年人均收入达3600元,达到户户有余粮,家家有存款。

凉帽山的人爱说的一句话是:何书记心里装着的是咱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已。

2002年6月9日晚12时许,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看望完本村一户五保老人的何继新同志刚回到家门,想起一社的76户拆迁户有37户人搭建的临时住房地势低洼,可能要遭到水淹,就急着要赶到1社,老伴心疼他有关节炎叫他不要去。何继新说“灾情就是命令!”老伴中好给他一件雨衣,找来一只手电筒,含泪送他出门。何继新同志来到一社,组织疏散完屋内已经进水的村民时,天边已经出现了曙光。

共产党员向成绪,老年病多,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何继新同志为了支持向成绪发展经济,拿出自已的积蓄为向成绪买了300只鸭子,并动员全村党员捐款一千多元给向成绪送去饲料和扶持其它2名贫困党员。

原檬子店村的人民渠文云支渠年久失修,多处垮塌,早已不能通水灌溉了。合村后为了更好的发展农业生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何继新动员全村人民今年春节前上渠修复文云支渠,全村共投工5000多个,修复文云支渠1500m,村上投资1万余元,解决了灌溉面积912.9亩和370户农户的人畜饮水。

山区农村如何发展范文第5篇

一、龙岗镇狮溪村发展现状分析

狮溪村地处临安西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两次村庄行政归属调整,原归属于上溪乡,2003年归属于大峡谷镇;2010年行政归属于龙岗镇。全村共有130多户,430多人口,2010年,村农民纯收入为9128元。村民主要收入70%以上来源于山核桃。通过对狮溪村100多农户的走访调研,我们对狮溪村当前发展状况作如下分析:

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表现为:生产工具和手段落后,农业机械的拥有率、使用率比较低,一家一户“豆腐块”式的土地种植模式广为盛行;能源及设施落后,村民一直沿袭着“砍柴烧饭,烧炭取暖”的习俗;基础建设落后,村庄绿化、硬化、亮化工程滞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设施明显不足;劳动力缺乏,优质劳动力转移外流现象严重,一批有知识、有文化、富有创新思想的青年通过读书、经商、外出打工等形式离开了村庄,在城市就业,从而出现了土地、经济林由老人小孩种植经营的情况。

二是村级组织功能不强。长期以来,村两委组织处于瘫痪状态,村级组织功能和作用不强,全村共有党员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党员18人,30-50岁的党员6人,文化水平都在初中以下;2008年前,村里干部没人竞选,村干部都以老年人为主,对村级工作缺乏热情和精力,加上缺乏对政策和市场的了解,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创业富民的能力比较弱,“不闻村事,不为民想”的思想比较普遍。

三是村民科学发展意识淡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民“分包到户”至今,狮溪村村民过着“自耕自给”的生活,由于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村民科学发展意识淡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赖式发展思想强烈,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知识,信息相对闭塞,虽有迫切的致富愿望,但却缺少致富的路子,基于眼前利益,砍伐森林及盲目种植的情况严重。

二、龙岗镇狮溪村发展环境要素分析

(一)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狮溪村地处崇山峻岭中,自然土地、林地资源较为丰富,耕地面积1000余亩,水田600余亩,旱地500余亩;山林面积15443亩,其中山核桃林面积有2376亩,还有浙江最大的华东黄杉保护群300多亩。旅游资源:狮溪村蕴藏着大量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如有昌化古道、百丈岭、马啸岭、纤岭、高庵里、五渡坑等景点;有始建于道光年间,至今约200多年历史的三座石拱桥一狮溪桥,双溪桥,蛟岭脚桥等历史古迹。

(二)村庄文化要素。由于狮溪村地处徽杭古道昌化段的中心,在千百年古道经济推动下,此地徽派文化和浙江文化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明显、底蕴深厚的文化形式。一是崇学,狮溪村村民自古崇尚读书,尊师重教勤学之风盛行;二是家谱流传盛行,狮溪村历史有文献记载部分可以追溯到明朝,距今约600多年历史,狮溪村的历史以家谱的形式记载下来;三是传统节日颇具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节日,代代相传。

(三)产业要素。从产业看,该村目前最大的产业是山核桃,还有鸡血石产业(狮溪村有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从事鸡血石采矿及雕刻行业)。近年来,随着山核桃产业市场进一步拓宽以及价格的稳步上升,村民基于眼前利益,大量种植山核桃林,导致林木品种单一,耕地面积大量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从其他种植业看,狮溪村山林土壤属于弱酸性,除适合种植高山蔬菜外,还适合种植高山药材、蓝莓、香榧、高山花卉等,从成林时间以及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看,高山药材、蓝莓,香榧,高山花卉的种植要远远优于山核桃林的种植。

三、立足实际,探索村庄发展新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狮溪村系一古村,有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颇具特色的生活习俗,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立足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一)旅游带动,以“昌化古道”为主线,发展驿站经济。狮溪村北与安徽小九华接壤,南靠大明山,东接清凉峰,西延太子尖,昌化古道贯穿其中,近年来,随着国内自助游的发展,这里常有“驴友”光顾。2010年,到狮溪村自助游的游客有3万多人次。因此,借助昌化古道,挖掘旅游资源,带动农家乐发展是狮溪村发展的路径之一。

(二)文化驱使,以“家谱文化”为脉络,打造文化名村。文化是一个村庄的内涵与灵魂,对于狮溪村而言,家谱文化是其最具特色的内容,围绕“家谱”文化,以古村落梅姓祠堂为中心,挖掘、收集整理古村落的古宅、古道、古风俗习惯,唐昌梅氏在狮溪的发展历程,以及狮溪村历史上众多民间传说,打造文化名村。

(三)产业转型,以“观光农园”为核心,打造度假胜地。狮溪村海拔900余米,高山气候,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所含硒元素适中,光、热、水、土、气等自然条件都很优越,适宜于绝大多数中草药材繁衍生长,是发展天然名优富硒中药材的理想基地。此外,狮溪村具有开发野生弥猴桃“休闲观光园”、蓝莓种植基地等自然条件;借助丰富的河流、水利资源围河造库,开发泠水鱼养殖产业,沿溪挖池,放养石斑鱼,发展“观光农园”很有前景。

(四)健全组织,以“科学发展”为理念,培养新型农民。从狮溪村发展现状看,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组织领导示范作用,提升农民科学发展理念。一是要加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建设;二是要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作用;三是要培育新型农民。

四、个体村庄研究对推动临安西北山区发展的意义借鉴

研究个体,在于促进群体发展。本文研究的个体对于临安西北山村而言,具有一定的共性: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优势不足;文化特色明显,徽文化发展繁荣;资源环境相似,山多地少,产业单一,先天发展条件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相似,生活习俗相近。因此,本文提出的狮溪村以“古道经济为主线、旅游带动、文化驱使、产业支撑”的发展思路,对于临安西北山区57个行政村的发展以及推动临安城乡统筹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线引入,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找到新的旅游驱动点。临安西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清凉峰、大明山、浙西大峡谷等景点,三大景区相对独立,但相距不远。徽杭古道贯穿临安西北,引入“古道旅游”概念,可以把三大景区穿成线,形成以古道为主脉络的环形旅游圈,同时依托古道,对古道沿途的百丈岭、纤岭、马啸岭、太子尖、童公山等景点逐步进行开发,为临安西北山区的旅游找到新内函和驱动点,从而推动临安西北区域经济发展。

以点带面,为临安西北部山区“一村一品”提供新的文化内涵。临安作为吴越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除钱王文化和天目文化外,徽文化、“种文化”也非常繁荣,特别在两昌地区,绝大数村庄,历史都非常悠久。几百年来,在徽杭古道的带动下,徽派文化和浙江文化不断交融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在形式上已经构成临安西北山区面上的文化古村落群。2009年,临安市提出建设“绿色家园、富丽山村”设想,提出打造临安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对于临安西北山区来说,最大的“品”就是文化。本文提出文化古村落群的概念,为临安西北部山村的“一村一品”建设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当下,正在进行临安精神表述语征集,我们以为,临安精神中,崇文崇学、尚文重教是非常突出的,“一品一村”建设与临安精神的倡导也是不谋而合的。

“高”“低”兼顾,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高”指高氧经济,“低”为低碳林汇。临安西北山区森林覆盖率97%以上,是浙西北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和城市附近的大氧吧。城市生活追求高氧和低碳为临安西北山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几点启示

通过调研,关于临安城乡统筹发展,我们有如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城乡统筹,应切实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由于受资金、环境等因素影响,在促进农村发展层面,政府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培养优势村庄”,走“单兵突破”路线。在挖掘村落特色、项目开发引进等方面还缺少相应措施。而对于大多数村庄而言,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对政策信息的不了解,即便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也无从下手,有的村庄甚至出现了“捧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

启示二:城乡统筹,应更加注重文化引领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站在历史的今天,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无论是城市、乡镇还是村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外在表现,文化发展是内涵和灵魂。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没有文化的发展也不等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抛弃原来那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理念,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研究、保护传承,切实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