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术教学中民族艺术资源的应用

美术教学中民族艺术资源的应用

【内容摘要】民族艺术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了民俗艺术、区域艺术资源等,属于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民俗活动和生活环境为题材所创造出的另类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将民族艺术资源应用到美术教学课堂中,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的内涵,并抒发自身的情感与陶冶情操,丰富美术教育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文从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价值入手,探究如何将民族艺术资源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在现代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发扬,切实开发出优良的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资源。

【关键词】民族艺术资源;美术教学;传统文化

美术教育在现代化发展下,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亟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以摒除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思想的影响,将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育模式引入其中。因此,民族艺术资源融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既要发挥民族艺术的教育价值,同时需要不断促进美术教育革新,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各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艺术资源上开发地方美术特色课程,能促进民族艺术与美术教育的相互依存及发展,让美术教育成为民族艺术资源传承与发展的平台,现代美术教育也在民族艺术资源的加持下逐步丰富及完善。

一、民族艺术资源概念及分类

民族艺术资源,顾名思义,指的是各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自身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俗活动为题材所创作出的艺术资源,这些艺术包含了民族特色文化。无论是年画、剪纸还是春联、窗花等,还是少数民族民俗节日的服饰,都是民族艺术资源,常见的有民族工艺品,例如蒙古族是皮革工艺、汉族有剪纸等,不同民族的艺术资源所展现出的文化特色不同。从民俗学角度来看,民族艺术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岁时节令、人生礼仪以及工具用具、文化娱乐等七个类型,不同类型的艺术资源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功能不同。基于艺术形态主要可以分为绘画、雕塑以及建筑等,按照造型可以分为平面造型以及综合造型、立体造型等,这两种分类更加适合教学。民族艺术资源中所蕴含的文化、风俗等,在美术教学课堂中的渗透,能让学生在接触艺术资源的同时,了解民族文化,以便于更好地学习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多民族集聚区中,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成为当下美术教育发展新土壤,通过民族艺术资源中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地域特色,有利于引导学生接受更多的艺术形式,结合日常生活进行美术创造和情感抒发,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能有利于促进美术特色课程的开发,挖掘民族艺术资源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意义,促进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多元化、民族化发展。

二、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美术课程的结构都十分单调,主要对单一针对绘画等内容展开教学,课程体系的单一、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着艺术教育效果。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代教育体系逐步完善,美术教育应该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特色化教学,合理运用民族艺术资源开发符合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达到学生艺术素质以及审美修养的培育目标,并为艺术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加快艺术教育的发展速度。

(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艺术资源进入美术教育体系,需开发本土民族艺术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美术教育模式,将民族艺术资源作为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将民族文化内涵以及传统审美精神渗透于美术教学过程中,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对于多民族聚集地而言,挖掘民族艺术资源,将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融入到美术教育体系中,还能发挥地域优势,实现民族艺术的挖掘、整理以及传承和创新,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深厚感情。

(三)优化人才素质培养。对于现代人才培养而言,美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为了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优化,加强对学生审美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内涵修养的培育。将民族艺术资源融入到美术教育体系中,要将凝结民族地区群众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等,与现代进行艺术修养培育的美术课程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对民族艺术资源的保护与传承。丰富的艺术资源,能为美术教学发展提供充足的素材支持,在各种民族艺术资源协助下,美术教育能更好地走向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道路。教育是艺术保护和传承的必然途径,民族文化内涵则是加强美术教育的发展动力,促使美术教育走向生活化和民族化,以革新传统的美术教育形式。

三、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实现显隐性教育的融合。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从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个渠道入手,通过教材的编制以及活动实施等,实现民族艺术资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渗透。1.为树立民族艺术文化的主体意识,要在美术教材中增添地方美术资源章节知识。美术教材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载体,直接在美术教材中增加地方艺术资源的内容,介绍少数民族艺术品以及各种艺术活动等,切实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更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族艺术内容。在教材中增加地方艺术资源的介绍章节,在日常学习中了解我国民族艺术的内涵,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弥补现阶段学生民族文化意识存在的不足问题,切实让学生承担起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责。2.实现美术课程的规范化发展。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还要求美术课程规范化、多元化发展,才能容纳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有效地开发本土民族艺术资源。例在广西美术课程中,可将壮族艺术资源作为载体,引领学生认识壮族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认识民族历史变迁以及文化沉淀所产生的各种艺术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明确突出美术课程的思想政治与德育功能,保证课程教学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科学地开展民族美术资源教学。3.深入挖掘民族艺术资源,以创新为驱动力,丰富美术教学形式。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也是一种创新,应该将课程教学与教育活动作为主要依托,在艺术课、理论课以及实践课中设置民族美术内容,例如壮族可以将铜鼓艺术、花山岩画、壮锦艺术、石刻艺术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内容安排以及课程设置中实现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的革新,并在美术教育中构建民族艺术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各种教学成果的推广及应用。

(二)开发新的民族美术课程资源。现代化背景下民族艺术资源的融入,应该将美术教学目标定位在传统美术的艺术审美上,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俗等与美术教材内容结合,注重于开发民族美术的内涵与教育形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进一步促进民族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长远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持续性地挖掘新的美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土民族美术资源,筛选出适合地域特色的美术形式,将这些资源转变为美术教学素材,促进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实际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在互联网或者新媒体的支持下,实施翻转课堂或微课教学等。教师在课前将知识要点和对艺术的感悟制作成微课视频并上传到微信群中,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兴趣选择视频,课堂教学中再从(“以”?)特定的美术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以实现美术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民族艺术资源应用到美术教育中,可通过民族艺术资源所涵盖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以及美育功能等,丰富和拓展美术教育内容,更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与文化认同感等,促使美术课程履行自身的素质教育职责,培育出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应用民族艺术资源,既是时展下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美术教育民族化、生活化以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现代美术教育而言,民族艺术资源这种艺术形态,不仅寄托了传统民族的精神向往,还承载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变迁,具有丰厚的民间美术魅力,也具有自身独特的韵味。民族艺术资源具有丰富的美术造型语言以及表现手段,比对美术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各种民族工艺品更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术造型的魅力和表现特色。

【参考文献】

[1]吴剑.赣傩艺术形态在本地区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的应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6

[2]李学奇,胡元佳.桂西南民族高师美术教育融入本土壮族美术资源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19

[3].试论传统民间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J].上海艺术家,2011,6:98~99

作者:耿旺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