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管窥

高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管窥

一、作业个性化

长期以来,我们意识中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革课堂模式,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课程改革不仅仅在改革课堂授课模式,而且对于备课环节,作业布置环节等都有了一个科学的要求,拿作业布置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一个学生的程度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如果我们再去拿统一的作业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完成,这便是无效之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是我们有意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我们是要鉴于事实情况,给学生对症下药,施以良方,以求每个学生在作业环节都能够有所突破,有所收获。譬如笔者在讲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时,在布置作业环节,笔者就要求差等生明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了解人与环境处于同一关系,人地和谐发展这些内容就可以了,也就是笔者针对这一基本知识在选择作业,优化问题。而对于中等生的要求就要高一些,就要求他们明白随着人口的压力增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最求经济增长等因素所带来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某种程度上人与环境已经处于了对立关系这一社会现实。最后对于优等生我们要求的视野更为开阔,领域更为博大,我们要求他们答出面对当前的人地环境现实,你我都能做些什么,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理想如果实现,在那个工作岗位上我们将怎样优化人地关系?这些问题抛出,更加锻炼这些优等生的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于他们知识与情操的双步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故事法

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喜欢听故事,有些故事会涉及具体的地理知识,在讲到这样的地理知识的时候,我们如果能够有效结合故事教学,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得密度流的时候,我便讲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故事,说的是战中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次数多了,盟军也多了个心眼,派出战舰守住直布罗陀海峡,计划一听到战舰马达的响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但监听了多日,竟然一无所获,但又多次遭到德军袭击,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底层海水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这种地理现象就叫做密度流,这种地理知识可以在本节课的知识中加以讲授。这个故事一经讲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不但给了学生一个密度流的直观认知,而且对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调动他们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与好奇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效益优先

在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开展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而且,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最深刻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进课堂,使得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当然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着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讲授教学。总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作者:李会贤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