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低碳经济下内河水路运输发展探析

低碳经济下内河水路运输发展探析

【摘要】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带来了新机遇,本文在介绍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嘉兴市为例进行探讨,分析在发展内河航运的基础上如何反哺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低碳经济下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河水路运输;经济

一、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内河水路运输特点

水路运输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具备高水平的环保性,同时也具备极强的经济性,通过与陆路在运输成本上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知水路运输所需要的成本较低,大概成本只占公路运输的10%,并且水运运载量也能够更大量、更长距离地进行运输。水路运输方式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打造“碳达峰”示范工程,其节能减排的成效也将位列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前列。所以,大力发展水路运输能够缓解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问题,践行我国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理念,是运输方式适应低碳经济的改革方式之一[1]。

(二)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途径

要进一步推动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重点是解决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以嘉兴市内河航运经济发展为例,其完善手段分为以下几种:

1.推动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加速形成。根据其自身“前海后河”优势,借着浙江省内河水路复兴的东风,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不断完善海河联运网络布局,进一步扩大嘉兴港经济腹地。截至目前,与嘉兴港对接的内河码头共计19个,覆盖浙北、浙中、浙西,并拓展至苏南、皖中等地区,大大提升了嘉兴港海河联运枢纽地位。

2.提升内河港口结构优化程度。在港口周边进行综合环境整治,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整体城市货物吞吐量。

3.推进绿色化、标准化、专业化船舶运输业发展。发展专业船舶公司,大力发展LNG、集装箱、化学品运输等专业化船舶和封闭式散货船舶,增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船舶比例,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达标排放。

4.加强科技力量保障。推动电子航道图、船舶过闸调度、港航基础设施运养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构建多资源要素融合的港口经济生态圈。

二、低碳经济下内河水路运输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内河水路运输业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推进内河水路运输业就是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可以大力提高内河航运能力,推广水路运输方式,尤其是可以在我国一些沿海城市推进内河航运建设,提升水路运输的占比。在内河航运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与自然资源、水利等等各部门进行相互协调,建立分工协调机制,保证能够对内河航运更完善地进行开发,明确共同发展目标,加强对于城市经济多方面的辐射作用,政府对于一些河海联运的重要港口进行重点资金扶持,并引入民间资本,为相应港口建设提供重要的税费关照以及优惠政策,给予一些内河航运企业优惠政策来促进相关市场发展。

(二)加强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提升高质量发展局面

想要真正促进内河航运的发展,首先应该根据沿海城市前海后河的资源性对其进行河海联运建设,对于一些内陆城市可以进行重点水运打造。要推动交通经济的发展,先要打通对外通道,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面尽可能大的拓展沿线水路运输通道,拓展自身经济辐射范围。在建设过程中了解水路运输附近的特色产业,推动相关地区经济交互发展,以水路运输通道加强各地经济联系。在一些沿海城市,可以构建出大型的河海联运片区,提升港口货物吞吐量,积极发展河海联运,并且要结合公路、管道等运输方式,为水内河航运沿线各地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运输服务,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构建国家高等级航道以及省级骨干航道。推进内河港码头建设,提升整体河海联运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内河水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在完善硬件基础设施构建的同时,需要加强相应信息化建设,将我国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引入到水路运输行业,与互联网与水路运输进一步联动,完善水路运输货物信息化系统,提升整体货物运输效率。

(三)强化示范引领,建立内河水路运输市场的品牌

在我国沿河沿海各城市发展自身内河水路运输的时候,要依据自身水路运输特点,建立水路运输市场品牌,提升整体水路运输竞争能力。以嘉兴市为例,该市占据前海后河的强大优势,加快了海河联运的经济发展,以市为中心向四周进行经济辐射,以水路运输为主要经济渠道,沟通周围水系,提升自身经济辐射能力,促进各个产业链的更好完成与建设,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的浙江省海河联运中心”品牌,力争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打造海河联运专业团队,按照“全程物流平台化、车船衔接一体化、操作保障信息化”的策略,培育“水上公交”运行模式,培养专业的团队,打造海河联运综合服务营运商,成为具备物流集散、船代、货代、报关、报检、仓储、配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海河联运业务平台,延伸海河联运业务链。与此同时,需要注重物流业的进一步协同发展,促进多式联运货运枢纽的建设,以及整体物流能力的提升,构建大型的内核临港物流园区,改善以往物流运输零、散、小的现象,建设现代化的大型物流园区,便捷货物运输,对今后水路运输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挥优质的水路运输品牌效应,依据自身本地水运特征,结合运输沿线特殊产业进行打造。通过大型的水路运输网来带动相应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沟通各个区域经济模块,进一步促进我国内河水路运输市场品牌的建设。

(四)加强区域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水路运输不可能是单一城市的独自发展,需要区域协作,形成整体发展合力。以水路运输为经济沟通基础,建立健全区域联动协作模式,形成整体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构建完善现代化服务体系以及相应的物流园区,促进整体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红.低碳经济下水路运输经济发展优势探讨[J].中国储运,2021(06):78-79.

作者:周戴飞 单位: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