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比较成本论在中国经贸的作用

比较成本论在中国经贸的作用

一、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论

(一)比较成本论内容

李嘉图认为,对于这样在两种商品上都是绝对劣势的国家,同样有国际贸易的可能,国际贸易是生产率相对优势的结果。由于资本和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支配一国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不能支配国际商品的交换,故通过自由贸易各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并出口有利取重或不利取轻的商品,这样可以增加产品总量,节约劳动和资本,形成互利的国际贸易的格局。

(二)比较成本论简评

1·比较成本论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和合理的科学成分

一方面,比较成本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论武器,而自由贸易政策又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这个理论的影响下,英国的“谷物法”废除了,此后数十年间是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成为“世界工厂”,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均占首位。

另一方面,比较成本论的科学性在于它揭示了比较成本定律这一规律。比较成本论证的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决定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就是说,无论生产力高还是生产力低的国家,只要按照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获得实际利益。这也是国际贸易广泛进行的基础。该理论为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说明。

2·比较成本论也存在许多缺陷,错误和历史的局限性

一是比较成本论把国际分工看作是生产方式制约的自然的永恒范畴。现存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李嘉图等人认为,现存的社会制度是当然合理的,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且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也是自然永恒现象,是“自然的使命”,因而也是超历史的现象。

二是比较成本论美化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中,得益的是生产力发达的国家。李嘉图认为的通过自由贸易,实现对各国有利的国际分工,实质是按照资本家要求自由剥削的分工。

三是比较成本论基于静态均衡的观点,忽略了动态分析。比较成本论是建立在一系列静止的假设条件之上的,这些假定忽略了社会经济的自然垄断和生产部门中的技术垄断。

二、从国际分工来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李嘉图比较成本利益的理论,参与国际分工的各国,应专门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输入比较成本劣势的商品,在各自生产投入并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出数量,通过国际贸易使双方均能获利。

(一)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中国的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

1·中国人力资源不仅充足、成本低廉,而且整体基础教育水平逐步提高以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必将继续提升其“人力资本”的等级。

2·自然资源总量大的优势。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三位。在世界资源产品贸易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3·中国地理位置优越,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对农业养殖业的发展十分有利。海岸线长达14000千米,且多邻国,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人力、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虽不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无疑是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中国这些方面还不能够形成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而只是提供了中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的可能性,而要使资源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还需要做出许多努力。

第一,加强人力资源提升与管理。中国虽然劳动力丰富,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精通国际贸易语言的人才却极度匮乏。培养和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水平,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第二,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强化资源加工环节,提高资源附加价值,进而增强我国资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国际贸易。发展边境贸易,加强与东亚、南亚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突出中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作用。

(二)不断提高中国自身创新能力,提高国际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匮乏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不能依靠原材料出口创汇,而要依靠科技创新,必须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科技、经济实力,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三、比较成本论对中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启示

根据比较成本论,造成比较成本优势的是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为标志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要从根本上实现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就要建立以科技为核心的国家经济发展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外贸易层次和水平。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然面对着要素条件、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中央各部门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各地方党委政府把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作为当地经济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走出一条中央和地方联动共建的发展道路。为了健康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创新能力、应对全球化挑战,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一种重要战略举措和保障,已成为21世纪中国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也成为“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动态性的系统工程。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集中力量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高技术在传统支柱产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从“加工中心”向“制造中心”转移,迅速扩大高技术产业规模,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品附加价值。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坚持以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目标培育企业,建设以企业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坚持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以改革的思路抓好技术创新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法律环境;坚持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二)促进创新主体间的联合互动,推动集群式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迅速,但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1994-2005年,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营业总收入累计57120亿元,年均增长60%,净利润累计3311亿元,年均增长52%,上缴税额累计2808亿元,年均增长61·6%。到2005年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2·8万家企业,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1569家,过亿元的企业201家,过100亿元的企业15家,新增加的增加值已占到全国工业增加值新增部分的20%。

促进国家高新区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的孵化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集群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科技企业孵化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是国家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重要公共政策平台,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技部集成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等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建立有利于高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有机结合。高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技术、价值实现的社会过程。从当前任务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第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机制;第二,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促进高技术成果转化;第三,加大中国高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的授权量,提高高技术成果转化率等等。

(三)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之间并不一定是相互替代、相互排斥的,而可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要自己开发新技术,用新的方法对已有技术的集成提高使用效率或开拓新的应用,同样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改进,直至实现自主创新,这是后进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普遍经验,韩国、芬兰、爱尔兰、印度等国和中国台湾的发展走的就是改进性和集成性创新的道路。

正确处理开放与自主关系,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对于那些新兴的、具有较大潜在经济和社会收益,并且存在“机遇窗口”和跨越可能的高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应当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增加国际合作的筹码。对于那些在现阶段既难以引进,又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瓶颈的关键技术(如航空航天技术),强调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战略性产业和支柱产业核心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但对大多数产业而言,技术引进仍然是中国产业起步阶段的重要技术来源之一,积极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合作创新,鼓励从引进设备向引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转变,目标是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建立起自主开发所需的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