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

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析

0引言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既包含经济学的知识,又包含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具备解释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进行建模并通过计量软件对模型求解,然后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现实中存在的经济问题。《计量经济学》课程于20世纪80年引入中国,成为经济管理专业类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虽然,通过国内学者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努力,《计量经济学》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笔者以新疆工程学院《计量经济学》为例,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教学现状

《计量经济学》是新疆工程学院针对能源经济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总学时是48学时,包含38学时的理论课程和10学时的实验课程。本课程以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为研究主体,以经济理论与经济数据为研究依据,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计量模型,研究经济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论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并学会运用经济知识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实践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计量软件进行经济计量分析,例如曲线拟合、普通最小二乘(OLS)估计、系统广义矩(SGMM)估计等。《计量经济学》课程主要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导论,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厘清《计量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内容体系、基本概念等、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建模步骤。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OLS估计的数学推导过程,掌握参数估计、拟合优度的度量、估计系数的假设检验等,并且通过计量分析理解计量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第三章多重线性回归模型,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区间估计、模型预测等,让学生能够针对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解释经济模型背后的经济意义。第四章多重共线性,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的后果、识别并检验估计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并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第五章异方差,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异方差、异方差的后果、识别并检验估计模型中的异方差问题,并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第六章自相关。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相关、自相关的后果、识别并检验估计模型中的自相关问题,并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对策

2.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新疆工程学院属于工科类二本院校,部分学生功底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于理论推导部分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排斥理论推导。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学习功底,更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计量软件,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目前,《计量经济学》方面的相关软件比较多,每种软件的优缺点各异。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类计量工具软件。比如,编程能力弱的学生建议使用Stata,Eviews等软件;编程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掌握R、Python、Matlab等软件。很多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时,不懂为什么,只懂怎么做,对里面涵盖的纯理论知识完全不懂,导致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出现偏误。2.1.2师资力量匮乏。首先,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能够教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比较少。授课教师自身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掌握有限,基本上按着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对数理推导的部分掌握得不够,不能灵活对公式进行推导。其次,授课教师对计量软件的掌握不够熟练。目前,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比较迅猛,软件的更新速度也比较快。学校的师资团队固化,不能及时的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改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能随机的给学生讲解一些计量经济方面的编程知识。教授课程的老师知识陈旧,实践操作能力薄弱,导致授课效果不好,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1.3课程安排不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不协调。教学过程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匮乏。《计量经济学》属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授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尽量按着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进行纯理论的讲解,没有多余的时间带领学生完成课程以外的实际经济问题探索。2.1.4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考核实行百分制,课堂表现占10%,阶段测试占10%,课后习题占10%,上机实践占20%,期末综合占50%。虽然,这种考核方式较于之前的考核方式已经做了较大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课时安排较满,课堂表现10%的成绩基本是上按着学生的考勤打分,并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10%的成绩也同样存在此问题,并不能从作业中看出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习题的内容。上机实践部分相对可以帮助感兴趣的学生掌握计量软件的真实用途。期末闭卷考试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多数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成绩合格就行,这就造成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且在遇到实际的经济学问题时不能进行很好的解释。因此,如何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其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2.2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2.2.1教材选择方面,因材施教。针对二本院校学生推导能力较差的情况,应该选择计量推导比较简单易懂的教材,侧重于实践教学。应选择数学推导简单,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对于较难的特别是数学公式推导比较繁杂的教材,建议学生作为课外辅助教材使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计量经济学知识。计量经济学方面的教材比较多,有李子奈、潘文卿编著的《计量经济学》,赵国庆编著的《计量经济学》、孙敬水编著的《计量经济学》等。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授课学生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将书本知识进行融合,尽量以简单易懂的形式教授给学生。2.2.2教学模式的转变。近两年来,受肺炎疫情的影响,新疆工程学院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基于这一教学形式的转变,授课老师可以在计量经济学的授课方面进行长期的推广。比如,教师在线下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可以在线上为学生讲解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知识的深入了解。或者开设一些与《计量经济学》相关的选修课程,帮助有学习意愿的学生更加深入、系统的学好此门课程。2.2.3督促授课老师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计量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发展较快,多数教师的授课任务比较繁重,从而忽略了自身对计量经济学新知识的掌握。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应该多聘请专家到我院进行前沿知识的普及,同时积极动员老师走出去,多参与各地区高校《计量经济学》方面的培训课程,从而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线上教学和培训的开展,为大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通道。比如,通过线上平台,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如何利用工具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案例分析等,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充分补充自身的不足。同时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与名校导师进行交流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网络。2.2.4考核方式的转变。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不能全面考查出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应该采用期末成绩和小论文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闭卷答卷,考查了学生理论、系统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不能考查出学生对工具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际经济学问题分析解答的能力。而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虽然可以考查学生软件实际操作的能力,但是却忽略了对考生计量知识体系的考查。因此,采用闭卷考试和小论文相结合的形式,不仅能够考查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收集数据、掌握计量软件的能力,为后期的学业深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子元.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应用计量经济学教学设计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6):158-159+168.

[2]范成.面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计量经济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36):46-47.

[3]赵明.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时代经贸,2021,18(01):118-120.

[4]张瑜.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刍议[J].长治学院学报,2020,37(05):105-108.

[5]王红蕾,吴英珏.基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21,20(01):52-54.

作者:郝晓 单位:新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