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市公司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财富中坚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更严峻的风险与挑战。财务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各种经营活动产生的风险最终都将表现为财务风险。如果不及时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诊断,将会严重阻碍和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在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从而找出强化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上市公司抵御风险,使其得到更快速高效的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防范策略

一、引言

上市公司作为优秀企业的代表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上市公司逐步成为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不仅降低了企业发展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和金融风险,其直接融资更大大提高了同期国民经济和相应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力,为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上市公司在其发展中需要面临各种类型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是上市公司的有效保障,是企业财务活动稳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的保护伞,也是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增值的保障,提高了企业决策的效益性和科学性,是企业运行和经营决策中的数据库和信息库。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上市公司应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对风险进行预测、识别、控制和处理,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类型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决策理论学家将其定义为损失的不确定性,这是风险的狭义定义。而广义的定义是以日本学者龟井利明为代表,风险不仅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并且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这种观点认为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它既可能给活动主体带来威胁,也可能带来机会。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却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所以,上市公司通过改变经营策略来降低和防范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负债经营就是现代企业所重视且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通过负债经营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还可以用借贷资金来实现盈利,能有效的降低和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主要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是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这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这两种风险类型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目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投入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导致对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产生严重后果的风险。上市公司的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并且根据法律规定,股东拥有25%以上的股权就应该视其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两种。股票投资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形式;债券投资则被投资企业的财务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在固定期限收取固定的利息,需要面临被投资者无力偿还债务,投资企业无法收回本金的风险。投资风险又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也叫营业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经营活动环节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造成产生企业价值变动的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采购风险、存货变现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等[5]。采购风险主要是由于原材料市场供应商的变动而产生的供应不足的风险可能,以及信用条件与付款方式的变动而导致实际付款期限与平均付款期的偏离所产生的风险;存货变现风险主要是由产品市场变动而导致产品销售受阻造成的风险;应收账款变现风险是由于赊销业务过多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增大的风险,以及由于赊销政策的改变导致实际回收期与预期回收的偏离等。我们主要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个层次分析,结合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筹资风险等方面综合分析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现存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举施。

(一)上市公司的系统风险

1.社会的因素给上市公司的投资带来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任何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是存在风险的,而且,市场经济日益激烈,使上市公司的筹资风险大大地上升。同时,政治因素也会对上市公司的筹资带来一定的风险。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而且上市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问题出现变动不利于其发展。国家相关的政策也会对上市公司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国家的汇率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上市公司的资金受到损失[1]。2.社会的宏观因素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经济学忽略了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在发展理论中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的融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善和内部管理机制的健全向利于上市公司的方面转变,而市场的供求变化具有不确定性,这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上市公司在投资的过程中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经济政策的制约,很多政策都是在变化的,这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是不可避免并且需要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重视起来。

(二)上市公司的非系统风险

在上市公司的投资活动中会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公司的投资项目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造成了亏损损失,因而影响了公司盈利水平以及公司偿债能力所导致的非系统风险。

三、上市公司当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原始凭证数据的丢失和篡改

原始凭证数据的丢失和篡改是当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麻烦。有些上市公司对原始凭证数据的填写不仅不规范而且还肆意篡改凭证内容。具体表现为:填写的内容与实际不相符、故意漏写凭证内容、利用过期的凭证单(发票)来向上报销取得私人利益等。在会计审核方面,同时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的不同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会造成了假账和赖账的出现。这些违规行为的出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应当出账的明目没有挂在往账下,而是肆意的冲淡预期经费,给国家资产带来损失的同时肥了自己的腰包。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的低下。

(二)对固定资产的界定和分类存在模棱两可的地步

固定基金、固定资产、专用基金等是当前上市公司明确规定出可以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科目。但是这些科目由于分科太大,且多出交叉不能涵盖整个财务经济活动中的全部而造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日常活动中的漏洞。对旧固有资产的折现处理成为了财务风险管理中的灰色地带。这样一来,上报的支出总额就不能真实表现出固有资产的总计[3]。更有甚者的是,某些上市公司并不按照规定对应以折旧记现的固有资产进行申报,而是从修购基金中抽取一部分进行修补维护继续使用,而在向上回报过程中却按折旧申报,中间的利益差便被个人所占有。

(三)存在收支不平衡的现状

这种状况并不是正常经济活动中的不可抗力原因所导致的。这一现象的根源大多出现在报销这一环节,即未将应纳入单位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统一纳入单位预算,并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说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就是无视国家相关法律办法的中饱私囊的行为。在支出方面,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巧立名目,增加津贴的标准都是之前管理混乱留下的后果。

(四)对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中监督力度的放松

在当前的财务工作管理中,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大多是由上市公司内部来执行的,没有一个第三方介入的形式,就非常容易造成在监督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财务处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的局面。并且其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大量的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这就需要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非常健全,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是科学管理财务风险的有力保障。而在实践中,在发现存在财务危机隐患甚至已经出现危机时,很多公司管理松散,监督不力,不能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寻找警源并执行相应预案和监督财务危机控制效果。这种状况不仅会造成监管力度的降低,更为冲淡国家资金,中饱私囊的恶劣行为提供了温床。

四、上市公司当前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的理财活动与外部经济宏观环境不适应

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必然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之中,并受这些社会经济政策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政策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整体的态势及行业形式,国家信贷政策以及外汇等方面政策的调整、通货膨胀程度、银行利率及汇率的波动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是造成企业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外因,这些因素客观存在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自身财务活动的影响,这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活动,比如利率的变动必然会产生利率风险。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

上市公司内部财务关系混乱也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中国,由于上市公司起步较晚,成长速度较快,财务系统庞大而冗杂,这就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下级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造成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三)内部财务监控机制不健全

内部财务监督管控机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充分的体系,为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上市公司不仅应该设置独立的监督机构,更应该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学习国外企业的经验教训,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强有力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才能保证企业内部财务监控系统的高速有效的运行。而中国的大多上市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并且执行力度不够,特别是有的企业管理与监督合而为一,缺乏针对资产损失的有效责任追究制度,对财经法律置若罔闻,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

(四)企业理财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任何系统的运行,人都是非常重要且基础的条件,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更是上市公司预测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理财人员受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和受专业程度的限制,其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都需要更大程度的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方法和职业判断能力,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所以这也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增加。

五、我国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要不断加强财务的管理理念

上市公司的领导层应该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认识,提高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效性,通过对观念的深入认识,能够让上市公司在实践中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并且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监管制度。同时,要提高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准入原则,细化财务报销过程中的科目,在经济项目上报之前就要进行考证项目的可行性,并具体规划环节的负责单位,让监督的力量贯穿到整个经济活动中去。

(二)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要建设出一支业务过硬,职业素养较高的管理队伍。毕竟,人是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很多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对财务风险管理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抓紧人员的会计基础的培训,也要加大对思想上的教育,要让工作人员树立起廉洁奉公、踏实努力的观念。同时还要注意增设相关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投入到日常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提供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市公司应该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素质,而且也要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防止他们以权谋私的可能性,让他们能够本着真实的原则,对财务进行准确地核算,以免给上市公司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对市场的分析,让他们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从而能够应对逐渐复杂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财务人员可以学习计算机知识,实现自动化的管理,而且可以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准确性[4]。

(三)要制定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上市公司应该通过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对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规范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行为。完善的公司制度是一个公司能否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它可以使公司的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和监督的关系,将公司的权利平均分配,使责任和权利法律化,更加正确的处理包括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在内的公司内部关系,以及公司外部关系,也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一个更有效和更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四)要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上市公司具备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不仅要在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上要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与企业现实情况相匹配的财务风险内控机制,让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机制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2]。上市公司还应该按规定设置公司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步骤有以下几个:深入分析公司的生存环境并据此设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目标,通过科学的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去分析和鉴别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用以解决的对策。在实践中要严格利用以上方法监控影响公司生存发展的财务风险,及时的应对各种财务资金问题。

(五)要加强对原始凭据的保护和管理

当前财务风险管理中票务数据失真的根本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只能进行“事后监督”。所以,财务的管理人员可以尝试着介入到日常经济活动的流程中去,这样一来,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违规票据的入账,让原先的“事后监督”变成“事前监督”,让财会人员能够切实的落实到基层中调查经济活动,防止违法活动于未然,为政府和国家减少经济上的损失[5]。

(六)要运用信息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指的是由人力、计算机技术、强大的数据系统共同组成的一项财务处理技术,其不仅仅具有精确地核算功能,而且也能对数据进行管理,具有高度的智能化特点,所以,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系统不仅仅是对人工财务工作的重复。财务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使上市公司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时候能够更加精细,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与管理上的缺陷,提高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实现了财务风险管理的高效性与自动化。

作者:温小琳 王大伟 单位: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学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2):20-21.

[2]郑茂.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13,(10):38-42.

[3]赵帅帅.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2013,(08):13-14.

[4]张曾莲.企业财务风险管理.2014,(05)

[5]聂雪艳.关于完善现代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