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孔子人格塑造哲学

孔子人格塑造哲学

一、何谓“智”

《论语》全书提及“知”一词高达约一百一十六次。[7]其中约有九十一次的“知”(读阴平),约有二十五次的“知”(读去声)。“知”(读阴平)是指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知识之意,属于知识论的基本范畴。“知”(读去声)可与“智”相通,意为才智、智慧。由学到知,由知到智,再到仁智统一。这是由知识到智慧的上升过程,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雍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论语·公治长》)“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也,虽百世可知也。’”(《论语·为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论语·宪问》)“由,知德者鲜矣。”(《论语·卫灵公》)“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以上读阴平)这是由学而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以上读去声)这是由“知”到“智”。在孔子看来,人是靠学、问、思而得知的;从伦理道德价值定位而言,有了知识,才可以将知识上升为智慧,即“知识产生美德”逐步实现个体的理想人格。无知而愚昧的人是不能达到真正的仁的,孔子所谓“知者不惑”(《论语·子罕》),“智者利仁”,“知者乐水”(《论语·雍也》),“知者不失人”(《论语·卫灵公》)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的。由学而知,由知而智,仁智结合,可谓圣矣。

在“樊迟问仁”一章中,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论语·颜渊》)。接着把“知”解释为“知人”。指人所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认识能力,即认识人之为人的道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这实际上就是对仁的理性自觉,他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在孔子看来“仁”作为君子的品格,是认识的成果,“知”是为了行“仁”,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有了这种认识就利于行仁,没有正确的认识,就不可能有自觉的仁德。所以“知”是从属于“仁”的。显然他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智育放在第二位。但反过来说,没有“智”,也没有“仁”。

二、何谓“仁”

孔子贵“仁”。(《吕氏春秋·不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是孔子的人道观(伦理思想)的核心。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毕竟是指什么?孔子对“仁”作了多种解释。他的弟子常常去问他,据孔子的回答和解释,“仁”有下述内容:“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里,孔子将“仁”首先规定为“爱人”。仁的本质,即“爱人”。“仁的根本在于爱别人。”[1]P30“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2]P31。“孝”是君子的仁德品性,“孝”是子女奉养父母的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将爱人从爱自己家人扩展到爱别人、爱别人的家人。进而能够达到如孟子所述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3]P218,正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综观孔子对仁的种种表述,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仁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是人的合社会伦理而动的行为,是人的处世原则及方法、伦理信条和规范。他自己也说:仁者,人之德也。但所有的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爱人”。“仁是我思想的核心,而‘爱人’又是我所规定的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其它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扩充、放大和引申。”[4]总之,“爱人”是为仁之本,“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者,人也”。[2]P31

孔子不仅用“爱人”来解释“仁”,而且提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孔子曾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5]P16。所谓忠恕之道,就是推己及人:“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说的“仁之方”,就是用“推己及人”的方式实行仁。“忠恕之道”着重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利他、惠他精神。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忠恕之道”,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必须有善良的本性,有“爱人”之心。因此,仁的要害是“爱人”,只有具备了“爱人”之心,才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贯彻“忠恕之道”,将心比心,在社会互动中体谅和理解对方,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忠恕”是行为准则,“爱人”则是这个行为准则的道德基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仁的核心,紧密统一于仁的范畴之中。

“爱人”是为仁之本,“忠恕之道”是为人之方,更进一步而言,“仁”是人的理想人格化,“仁者,人也”。“总之,孔子的‘仁’是‘情’(爱心,同情心)和‘理’(理性的要求)的统一,是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统一。这是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人道观的最本质的东西。把握了这点,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孔子常常把‘仁’‘知’并提了。”[6]P89

三、“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论语》一书中,孔子有多处是将“仁”与“智”(知)并举。“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知者不惑,仁者无忧。”(《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对此儒家学派用“仁且智”来称道孔子的人格。孟子说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亦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说:“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德与周公齐,名誉与三王并。”(《荀子·解蔽》)由此可以说明,孔子的仁智统一学说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爱人”主要强调人们要用爱心对待别人,这可以说是“仁”的实质内容,也是其精髓所在。而“知人”主要强调要善于鉴别人,即人所具有的道德理性和认识能力,更确切地说就是对“仁”的理性自觉。孔子认为,一个仁人必然是具备了高度的理性自觉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深刻把握人之为人的道理,才有可能将“仁”提到“爱人”的层面去自觉地尊重和关心人,“爱人”必须“知人”,“知人”才能做到“爱人”。因此,“爱人”与“知人”是统一的,即“仁智统一”,“仁且智”即为君子也,“仁智统一”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所以“仁”、“智”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即君子人格的形成。

孔子的目的是要以“知”(智)辅“仁”,以“知”(智)利“仁”。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外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也就是说,他的目的不在“知”(智)本身,而在于促进与彰显“仁”。换句话说,孔子是要让“仁”与“知”并举,以知(智)利仁,培养一种“仁智”双修的理想人格。

正如冯契所说孔子提出“仁智统一”学说,就是要在社会伦理关系中来培养理想人格。仁智统一,意味着人道(仁爱)原则和理性原则的统一,伦理学和认识论的统一。孔子讲认识论主要是讲伦理学(“知人”),而讲伦理学也是着重从认识论角度来考虑(“未知,焉得仁?”)。这里也包括着这样的意思:人的道德规范是根据理性原则来的,真正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而这种自觉性来源于理性认识,正是根据这一点,人可以通过教导和修养而成为有道德的人。

四、怎样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

作为一个教导家,孔子把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作为教导的目标,他自己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品德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而不厌可谓智也,诲人不倦可谓仁也。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一是靠教导靠别人的帮助,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孔子从未承认过古今人物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是生而知之者,而他自己也明确声明:“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既然现实中没有生而知之者,那就只有通过学习———受教导。因此,孔子注重师友的帮助,“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选择居住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孔子诲人不倦很善于启发学生动脑筋,并进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这确实有利于人的理想人格的培养。

“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培养,除了靠集体的帮助外,还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因此,孔子很强调立志:“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一个人只要有崇高的志向,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不移地努力,那就一定可以做一个仁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一个人始终不渝地志于仁,从事于仁,不断提高认识和觉悟,就可以达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的思想境界,在必作出牺牲时可以杀身成仁。[6]P93这种保持原则,勇于为理想而斗争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子文化大典[M].中国书店,2009.

[2]黄朴民.白话四书·中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3]黄朴民.白话四书·孟子[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4]郭志坤.孔子答客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2009.

孔子对先秦哲学论争的中央问题———“天人”之辩,既主张传统的天命论,又着重考察了人道,提出了仁智统一的新学说。在孔子看来,“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主要特征。“仁”是核心,“智”是实现仁的前提,仁是智的结果,二者相互依赖,在孔子理想人格———仁人或君子的塑造过程中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