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第1篇

一、创新教育背景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价值内涵

人们通常喜欢引用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一段著名论述来说明他所倡导的启发式教学法,这就是他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段话里,孔子第一次提出了“启”和“发”二字,也是第一次由他把“启发”二字引用到教学中来。

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十分注意贯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论语 为政篇》有一段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即孟懿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做孝,孔子答以“无违”(不违背礼节)。孟懿子没有再往下问,孔子也就不再往下讲了。因为孟懿子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更多的要求。这就是“不愤不启”。当孔子有意识地把他和孟懿子的谈话告诉樊迟,希望引起樊迟的求知欲时,樊果然主动提出问题:“何谓也?”于是孔子便详细地告诉他“无违”的内容。认为只有当学生的见识达到一定程度,才可往纵深方向引导。否则,宁可闭口不言,也不强行灌输其暂时无法接受的知识。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尤为重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可以看作是“开发和培养人的创新性的方法论保障”。孔子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显然,相比其它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在很多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只习惯于按课前写好的教案机械地组织教学,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课思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只准教师讲,不准学生说,没有得到教师的许可,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创见,提出的不同看法和质疑,都可能被判为谬误。在这种对学生创造力漠不关心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求新意识就会受到压抑而逐渐枯萎。在《论语 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撼。’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这里就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非常放松,能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想法,从而在师生互动中培养了创造力。

2.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 创造活动的主体是人,是人按照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主动地、积极地、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论语 公冶长》中关于子路颜渊“各言尔志”的记载也同样可以论证孔子在教学中注意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孔子让子路和颜渊自由谈论自己的志向,不管他们的志向是否符合孔子心中的标准,他都不加评论。而是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发展机会,恢复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怀疑精神。 怀疑是求新的前提,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创造。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正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学生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使学生揭示新东西的机会,如《论语 雍也》中记载到: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对孔子关于桑伯子的评价产生了怀疑,而孔子不但不发怒,而且还给出了肯定的评价:“雍之言然。”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论语 公冶长》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张问到:“令尹子文多次做令尹,不见他有高兴的神色;多次被罢官,也不见他有怨恨的神色。每次卸任,一定将任上原有的政事全部都告诉新上任的令尹,由此看来子文这个人怎么样?”)子曰:“忠矣。”(孔子说:“可算是忠于职守了。”)曰:“仁矣乎?”(子张又问:“可算有仁德吧?”)曰:“未知,焉得仁?”(孔子说:“不知道,这样才算有仁德呢?”)对于“仁德”,孔子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但他不把一己之见强加于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在思考某一问题时不但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的个性。

三、结论与对策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学思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38-01

在孔丘(公元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为继承、发展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的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2、启发式诱导、循序渐进

“启发”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所创造的。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其内涵丰富、极为深刻。

下面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却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的正确处理方法。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教育工作之中。

施行因材施教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1、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在孔子的教学论中,他非常重视“学”和“思”的重要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其中“疑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只要认真的独立思考,必然生疑,疑则生问,问则求解,通过不同的形式解问答疑,学生不仅增长知识,还养成了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de 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3、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

孔子作为一位终生奋斗不息的教育家,不仅培养了大批人才,而且创立了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如何更好地研究他,吸收它,并将它发扬光大,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任务,也是孔子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必须继承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方面,让其在新世纪再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 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3] 秦玉洁.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新课程理念[J].教育革新,2009,(7).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第3篇

㈠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描述

孔子的社会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之中,需要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理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是孔子对教育作用的理论概括: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对于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不分年龄长幼,不论出身贵贱,不管华夏与狄夷,他主张人人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孔子对教育对象的论断中所包含的民主因素和公平意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孔子围绕既定的育人目标确定了被称为“六艺”的教学内容: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二者都应归入基本技能的范畴;“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天文地理阴阳历法。作为教学内容的“六艺”,涵盖了道德修炼、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三部分,且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习得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的教学活动曾起到过重大的影响。

孔子在教学方法领域的创造更是闻名中外成就辉煌。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著名论断千古流传,至今仍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活动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为“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的教材。

孔子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乃至教材建设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具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

㈡孔子教育思想的理论透析

特色鲜明的道德教育

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

一是德育的针对性,突出德育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关于德育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思想,指出,要作一个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孟子关于人格内涵的论述虽有诸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人格标准,却堪称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观照今天的教育现实,倍显孔子德育思想的真理光辉熠熠夺目。

二是德育的有效性,重视德育的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突出根本,有明确的德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提出了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容易做到,起码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维度逐步扩展: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拓展为对师长的敬爱,对国家的忠诚,对子女的慈爱,对兄弟左右的关爱(“悌”)和对朋友的诚实守信,在此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奉献给整个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

“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从易到难,符合情理,便于学生躬行践履,避免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

关注和重视教育心理。

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心理科学尚未问世,人们对心理现象的认知水平低下,孔子能够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在中外教育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个主要方面,来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心理学意义。

重视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具有内在的驱动力。

放大兴趣效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

捕捉情感契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这正是教师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时机。

关注心理差异——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之分,人的性格有鲁、雅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潜质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丰富高超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艺术的精湛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西方学者多以为是苏格拉底的贡献。" 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倡导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名称本身也是孔子的首创。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是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此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教学论专家在阐释苏格拉底启发式对话法教学理论时,常引用一段苏格拉底与一位青年的经典对话。

从那一段生动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启发诱导,层层分析,步步深入,最后导出正确的结论。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通达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结论尚未成熟,思路尚未明晰,处于意欲陈述而又难以准确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里理清思路,选择恰当而准确的语言予以表达,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的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二者处理思维矛盾的方法则完全不同: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的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悱”的心理状态,启发的契机出现,教师适时点拨,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和被支配的地位,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受到制约,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求异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的作用只是在于指导促进。与苏格拉底的谈话法相比较,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凸显,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因材施教”的理论,体现了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教学内容,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一的回答,既切合教学对象的思想实际,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影响深远的教学思想

近、现代的教学思想可谓流派纷呈,种类繁多,但是若从本质上区分,不外乎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思想的代表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其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不难看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思想和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何等相似。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级各内学校的教学领域中占据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这一理论要求教师能够在当前所教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即学生大脑中长期形成的知识与经验系统)之间帮助学生建立起某种联系。如果能够建立这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式学习”(即教师的“讲解式”或“传递式”教学)就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囫囵吞枣)。换句话说,能否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达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也是奥苏贝尔理论的核心。事实上这个“核心”在孔子的教学思想中也早有体现,《论语》中有两段话可以为证:

一是“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告诉你过去可以推知未来。这里的“往”表示过去的知识、经历,即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来者”指未来的事物也包括尚未了解的事物,也就是“新”知。这句话旨在阐明“新”知与“旧”知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掌握“新”知也就必须将它和“旧”知联系起来。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第4篇

孔子比老子小了大约20岁,算是和老子同时代的人,但我们所知道的孔子拜见老子,虚心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基本上是老子的传人庄子的记载,所以这个记载的可信度值得怀疑。孔子到底有没有见过老子,那是历史悬案,姑且不说,但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看得出孔子虚怀若谷的品质。

比如,孔子两次拜见老子,得到他由牙齿与舌头比较而得出来的关于为人做事的软与硬以及刚与柔的教导后,无限追崇,把他比作见首不见尾的、变幻莫测的龙,还说自己永远也无法与之相比。这和苏格拉底的“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学习知识,如同在地上画一个零,这个零画得越大,你越会感觉到自己的无知。真是觉得干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自己的不足。似乎一切尽在把握,但似乎一切又是触不可及。

事实上,孔子的谦虚,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当之无愧的祖师爷的地位。只是这几十年来,我们越来越推崇西方教育,而和孔子最初倡导的教育理念渐行渐远了。

关于教育的主体、内容、对象、方法等,孔老夫子能让人心服口服的大道理那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学而习之,学而知之,知行合一等,一句话,那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有关教育的观点,简直是多了去了。孔子倡导的核心,很多内容和西方教育的核心都有不谋而合之处。

孔子喜欢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众弟子散步聊天吃饭下棋奏乐等多种方式,通过言行举止观察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的智商、情商和个性。比如他在《侍坐》章里就看出子路的坦诚、鲁莽、直率,曾皙的懂礼、洒脱与卓尔不群,冉有的谦虚谨慎、言行有度,公西华的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孔子常对学生讲的话是:“你们随便说说吧。”这种“随便说说”在教学中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无拘无束、可以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的氛围,所以上他的课,学生是轻松自由、思维活跃的。这样的上课方式,何尝不是西方教育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典型形式?

了解学生后,孔子非常重视因材施教。这里有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子路匆匆走来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冉有也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就奇了怪了,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瞧,这就叫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这一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有了如今的因性施教即根据男女性别差异予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因龄施教即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施以不同教育。因为每个个体是千差万别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于是,在教学方法上,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只是,无论他多么反对填鸭式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依然是我们课堂教育的主要形式。

宋学家朱熹曾解释过孔子的不愤不悱:“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把孔夫子的意思说明白了,就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

愤与悱是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教育者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发现学生的思考状况并予以有效地启发。这样,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最行之有效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才会是效果最佳的。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相传清代名将年羹尧,幼时非常顽劣,他父亲前后为他请了好几个老师,都被他打跑了。后来没有人敢去教他,最后有一个老师是隐士,自愿来任教,唯一的条件是给他一个大花园,不要设门,而且围墙要加高。年羹尧最初还想将这位老师也打跑,不料老先生武功很高,打又打他不着。平时,老师却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就运用轻功,一跃出了围墙,在外逍遥半天,才飘然跳回来。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吹笛是可以养气的,年羹尧听了要求学吹,于是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开始慢慢教他。其他的知识、武功也一样,年羹尧自己想学,老师才教,这样,他学得有兴趣,学的速度又快,老师还教得轻松。

年羹尧后来文武双全,功成名就,这与他老师的精心教导是分不开的。他的这位老师,可谓启发式教育的成功实践者。

能稳坐杏林讲坛,侃侃而谈,教化了三千弟子,培育出七十二位贤人,这足以看出,孔子在教学方式上那刷子真是一把又一把的!作为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还认为,当老师的要诲人不倦,要以德服人,要学而不厌,要无常师,不一而足。

孔子启发式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孔子 思想 高校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2-0029-02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私人开坛讲学的第一人,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影响至深,堪称“大圣人”。孔子在世,提出有教无类,广收学生,把教育对象扩大到社会每一阶层,把文化知识传播到社会每个角落,这在世界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纵观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学作风对当今的高校教育有很大的启示,其很多教育理念值得高校教育借鉴。

一 孔子“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与当前普及大学教育的思想一致

孔子办学,提倡有教无类,每个人不论身份和社会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这在当时还处于奴隶社会的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相传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此外,孔子还有众多的编外学生,而在这些学生当中有些社会地位是极其卑微的。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与我国普及高校教育、推行大学大众化教育无疑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也有时代的局限性,比如孔子是不收女学生的,孔子歧视女性的思想是要批判的。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时至今日,在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让女儿读书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让更多的平民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对传承中华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当代教育思想提供了指导方针。

二 孔子“文,行,忠,信”的教育内容值得当今高校继承和发扬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育属于人文学科,他并不是什么都教。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教育学生,学问、行为、忠恕、信义。以诗、书、礼、乐作为教材教授学生,并严格要求学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不要揣测,不要武断,不要固执,不要自以为是。孔子教学,反对学商、学农,这是孔子教学的局限性。有一次,孔子的学生樊迟对孔子说自己想学农,孔子大怒道:小人哉,樊须也。但孔子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思想是应当受到我们当今高校教育的重视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出现了道德危机,人们的道德理念正在被悄然侵蚀,新时代的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自负。拯救人类的灵魂已是迫在眉睫,重塑国人的道德观念任重而道远。有人说,未来能拯救人类的思想武器唯有儒家思想,这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孔子的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教学教材中,从小学抓起,在潜移默化中重塑国人的道德观。正所谓,观其行,听其言,信其道,这种道德规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孔子对学生的要求,不武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今天依然是不变的真理,是为人处世之本。作为今天的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和发展孔子重德育德的教育理念,儒家精华不可抛弃而要继承和大力发展。

孔子教育之“文”,作为大学教育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国学教育,掌握必要的国学精华,弘扬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美德是当今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一个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孔子教育之“行”,当今高校教育应该推行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的教育。而“忠”、“信”不仅是道德素质的教育,更是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急需培养的优良品质,对于社会和学生的终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倡导国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优秀的中国传统美德。

三 孔子“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应该在高校推广

孔子教学并不照本宣科,而是采用谈话式的启发教育,循循善诱,在谈话中敲打启发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不到他弄不懂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引导他;告诉他一,他不能想到三(也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没必要重复告诉他了。孔子在教学中就是这样举一反三,启发学生学习的。例如,一次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人们说的孝,是指赡养父母。其实就连狗马也能得到人们的饲养。如果没有孝敬之心,赡养父母和饲养畜生是没有区别的。什么是孝,在孔子这里没有定义,只能自己去领悟。而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则曰:色难,有事弟子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父母面前始终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能可贵,有事情晚辈出力,有酒菜长辈先享用,这难道就是孝了吗?对同一问题,孔子给出的回答并不一致。如果现在的老师来教授这一问题,必然是先给出定义,然后再举例说明,学生做笔记、背诵、做练习做作业,最后再来个期末考试。前后两种教学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关注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脊梁,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就七十二人,试问当今大学生百万,贤者

总之,孔子办学以公平、平等受教育为宗旨;以道德修养为教学内容,使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一体;以启发、引导为教育手段;以好学、乐学、勤问、博闻、善思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为中国教育做出巨大贡献,其教育理念值得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深思。作为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研究和认识目前的形式,审时度势,把孔子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当代教育中,修身治学和谐建设新中华,作为高等教育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