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表明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对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校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表现形式,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院在工作实践中,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落实,注重学校文化的塑造,加强学校精神的挖掘,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下面,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一谈对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功能,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与自然的作用及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则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文化总体上分三个层次。表层是人的衣食住行,也就是蕴涵了一定精神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形式;中层是借助物质以体现精神的风俗、礼仪、艺术、宗教、政治、法律、制度等;底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三个层次是相对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统一体。

校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广义上指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娱乐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狭义上仅指精神文化,包括学校全体成员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知识和能力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

校园文化从其内部结构来分析,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校园的物质文化,它是校园文化水平的外在标志,主要包括各种教学、科研、物质资料以及校园环境;第二个层次是校园制度文化,它既是文化活动的准则,本身又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的模式,群体行为的规范、习俗等;第三个层次是校园行为文化,它是校园的“活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晴雨表,它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学风;第四个层次是校园精神文化,它包括校园文化观念、历史传统,为校园大多数主体认可、遵循的共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生活信念等内容,它是校园文化韵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

校园文化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心理、行为、意识等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功能,第一,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它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校园文化能够创造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以校风、教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与其观念体系相适应的优美、整洁、有序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环境,又对生活其中的每个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c作为校园文化内核的校园精神与校园价值体系,是学校凝聚力、向心力所在,具有凝聚功能。校园文化具有把师生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到正确方向上的导向功能。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第二,社会功能。校园文化的深入发展可以使校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谋求达成平衡和协调,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及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功能,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对社会文化起示范和“导航”作用。第三,情感功能。校园文化可以激起人的情感世界的变化,可以通过人的情感作用产生较大的影。向,具体包括,激励、娱乐、审美三个方面。

我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无论在硬件建设、制度建设方面,还是在学院精神的挖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效果。

二、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我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构成了学院校园文化的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学院积极营造优美和谐的硬件环境,同时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环境,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院占地面积小,办学空间受到限制,为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院近年来不断增加基础建设的投入,努力创造优美的育人环境。2003年以来,学院对原有的实验实训室进行了改造和装修,并新建10个实验实训室,所有实验室和系办公室在楼道一侧都设置了大的透明玻璃窗,配上优美大方的蓝颜色,显得十分高雅。2002至2004年,学院投资新建了综合楼,与原有建筑风格一致,色调统一,全为白色墙壁绿色楼沿的中式建筑。新建了漂亮的塑胶操场,对锅炉房、教学楼、外事公寓、培训楼、图书馆进行了装修、扩建和改造。对学院的整体环境进行了改造,校园普遍铺设了大理石地面,重新种植了草坪。对学院的宣传橱窗进行了重新设置和整理,每逢重大节日,都在校园显著位置悬挂标语.把学校的校训悬挂在显著位置,让每名师生员工铭记。注意改善学院食堂就餐环境,增设了名人警句,对师生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对校园内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重新进行了改造,取得了比较好的收视收听效果。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创造健康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2003年初,学院提出:“理顺关系、打好基础、深化改单、实现跨跃式发展”的近期工作思路。学院把修订和完善制度做为工作人手点,全面规范学院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并把此项工作做为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环竹农抓。去年以来,几乎每次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都讨论通过一部分管理制度;今年又集中制定和修订—大批管理制度,包括:“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等科研管理、“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等学生管理、“教职工定岗定编及考评办法”等人事管理、“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等财务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资产管理、“校园绿化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后勤管理、“党的支部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务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规范文件百余个。一套完整统一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即将出台。在此期间,学院狠抓了规章制度落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学院的管理活动,约束了广大师生的教、学行为,为创造健康和谐的工作学习氛围,发挥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3.约束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努力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学院高度重视和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对于保证和促进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学院形成好的校风起到示范作用。近两年来,学院党政班子成员能够团结一心,密切配合,开拓进取、勤政廉政,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院党委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原则,把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广大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引导师生提高精神境界。近年来,学院积极面向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进一步重申每周三为教师到校日,明确各党支部每半个月组织一次教职工学习活动。通过马列课、德育课和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业余党校建设,每学期都开办初级和高级班党课,接受培训学生达90%以上。

学院注意提高教师技能、加强师德教育,组织教师教案评比、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开展师德建设征文、组织教师参加礼仪知识讲座等活动强化教师的教风。注意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奖学金发放标准,扩大发放比例,创造“专升本”机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具体环节人手加强学风建设,比如:抓早自习晚自习考勤、抓上课迟到情况检查等。还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学生的英语、计算机水平。同时,注意提高学生单项实践的技能。

学院每年都举行“红五月歌唱节”和贯穿十二月份的“12·9”文化节、体育节,每年都组织教工参加春游和秋游活动,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人文环境,创造充满青春朝气的育人条件,为培养有学院特色的人才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4.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近年来,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师生员工开展了三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特别是自2003年上半年启动的第三次大讨论,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怎样建设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主题,动员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共同思考学院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03年初到2004年暑假前,整个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历时一年半。在此期间第一步,广泛动员、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理论,充分运用院报、校园广播、电视、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宣传媒体广泛进行宣传,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氛围,基本作到了广大师生人人参与。第二步,对系部及专业设置进行研讨,对学院办学思路及采取的措施进行研讨,对教学系部和专业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第三步,对学院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奋斗目标进一步进行研讨,对学院精神进行挖掘,对校园文化进行整理和包装。

通过大讨论,全院上下对学院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学院精神、发展战略等形成了共识。学院把发展定位确定为:“坚持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的方向。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公共管理人才、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努力把学院办成政治特色鲜明、具有共青团特色、职业技术教育优势突出的新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提出了“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体办学思路,同时在全院师生中要进一步树立“质量第一、人才强校、依法治校、创新发展”四种办学理念。总结出了“政治、青年、国际化、科研”四个办学特色。提炼出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三种学院精神。明确了到2010年要把学院建成“两个一流”和“四个基地”的奋斗目标,即:建设北京市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和全国一流的团校,使我院成为有首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首都共青团干部和社会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首都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研究基地和首都青年提高职业技能的教育基地。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了一批校园文化产品。校训——“勤学善思、立德践行”,代校歌——《心念》和洋溢着学院特色的校标。完成了包括礼品袋、名片、信纸、信封、标牌等在内的一整套CI设计方案。

三、关干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1.高度重视校固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促进学院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民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互相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特别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寸: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高等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是创造新文化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一批批地走上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学术方法的演进和自由探索的气氛,将由大学扩散至全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高校对社会的服务包括培养人才服务、科技创新服务.还应包括引导社会风气、倡风气之先的内容。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高校的任务比过去更繁重,需要更充分地发挥功能。

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出来的—切物质和精神产品,是学校发展历史的一种积淀和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风、学风、教风,同时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意志、行为、心理、道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营造健康、和谐、向上的工作学习氛围,有助于学校功能的发挥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学中无处不再,它是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的外在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特色,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中.逐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建设。

2.注意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努力培育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抓好校园文化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的原则。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必然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各个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具共性。由于学校类型不同,学科和专业发展方向不同,发展历史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校园文化的内部规划和建设内容又有各自的特性。这种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具体体现在既要把握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第二,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原则。学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淀,都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都要互动互变,第三、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阅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第四,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对外界的一切不健康的文化有意识地排斥,对社会文化包括世界一切先进文化的精华有意识地吸取。

建设校园文化必须明确学院发展定位,强化办学特色,因为发展定位是任何一所高校在竞争中独立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办学特色是任何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的标志。发展定位不清,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学生就会失去就业市场,进而失去学校发展的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区别,没有区别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建设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确定好学院发展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教学特色,最终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3.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科学规划,扎实推进。重点从以下方面入手:

(1)立足发展,抓好硬件建设,创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基础,离开了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就失去了物质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硬件建设,规划好校园建筑,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无论整体布局,还是建筑风格、色调等都要反映学校办学理念,要高雅宜人,尤其新建筑,要与原有建筑协调。雕塑和壁画在校园中起画龙点睛作用,必须有艺术和人文价值,使广大师生有赏心悦目的感觉。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布局良好的校园绿化本身就是—本教材、就是一张名片,一定会对师生的行为和观念产生影响。校阅广播等传播媒体为校园物质文化增添了灵气,是—种活的文化载体。当然,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运动场等都属物质文化范畴,都是师生每天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都要对其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要进行整体包装。

(2)加强制度建设,创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制度即规范,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的基本规则,体现着学校管理的价值观,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就管理文化而官,制度是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的“定型器”。要制定好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激励制度,比如:考核、评价、奖励制度等,要科学合理,真正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要制定好规范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制度,比如,教学、科研、学生等管理工作制度,各类事项的议事制度等;要制定好创造和谐工作环境的管理制度,比如,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师生与管理者对话制度等;要制定好对违纪师生的惩戒制度。比如,各种处分条例、规定等。通过长期规范的制度约束和管理,使师生习惯成自然,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优良的制度,可以成就优秀的校园文化品位;

(3)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育严谨的行为文化.行为是指在一定社会中,人在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结果的客观活动。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树立良好校风、教风、学风,首先,要把领导班子建设好,要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要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要展现博大开阔的胸怀,通过领导班子带动和领导,形成团结、协作、严谨的校风。其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要加强师德建设,把教师塑造成教书育人的楷模,要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要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治学严谨,追求真理,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第三,要把学生队伍建设好,要强化学生的“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要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要搞好社会实践。

(4)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内在的,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同样处于核心地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引导师生形成团结向上的价值取向,培育积极进步主导价值观。要进一步挖掘学院精神,把历史凝练成的精神,赋予时代意义,将其作为一面旗帜.统领学院文化,:教育感召广大师生员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奋斗目标,以此来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最终转化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大张旗鼓的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宏扬正气,既要给予精神鼓励,又要给予必要的物质鼓励,形成团结向上的工作局面。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冬,充分发挥师生员工首创精神,特别要尊重学有专长的人才、关心生活困难的青年、理解每个人的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要进行必要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包装,形成反映学院精神风貌的精神文化产品,包括:校训、校歌、校标、名片以及相应文化标志。要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宏扬主旋律,展示精神风貌,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