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育资源库建设观念交流

教育资源库建设观念交流

一、教育资源建设概况

物质资源、能源资源和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的三大支柱性资源。教育信息资源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Internet技术向宽带、高速、多媒体方向的发展,它以更具人性化的应用方式推动着教育的信息化的飞速前进。已悄然登上教改舞台的网络教育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把获取信息的途径由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扩展到因特网所覆盖的任何场所。然而,网络只是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资源的汲取和共享才是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所在。要发挥网络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优势,就必须有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支持。因此,在教育领域,发展网络教育的核心是网络化教学信息资源库的建设[1]。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只是简单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建设,更应是软硬件的协同作用,缺少软件的支持,硬件只能是简单的摆设,不可能发挥出其对教学的强大支持作用。因此,为教学科研和开发等提供保障的信息资源库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注点之一,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矛盾。

当前,我国四大骨干网的建成和连通,为我国开展基于Internet的教育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和条件,为教育系统提供了一个高质量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通信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都在大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的建立,尤其是推进校园网的建立。除国家投资支持的2000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外,许多民办学校,利用其资金充足的优势,也率先投资建设校园网,积极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

在“路”初步修通之后,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把“路”充分利用起来,以解决“有路无车”的问题。软件建设主要包括网上信息资源平台的建设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即“车”与“货”的问题。

“有车无货”是目前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对于教育领域的应用来说,网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是指建立基于Internet的教育资源库,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和网上辅助教学与学习。目前,国家及各个地方都在积极进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同时存在重复建设、数量庞杂、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现在,市场上的基础教育资源可谓是五花八门、品种众多。不仅国家出资、出力建设基础教育资源,而且,从事于此的企事业单位也不胜枚举。但是,一片繁华的表象却无法掩饰我国教育资源开发和建设错乱无序的现状。

我们有必要针对当前的情况,提出更加合理的观念与方法,以指导不同规模教育资源库的具体建设工作。

二、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观念

1.需求观

建设教育资源库的目的是要为教育服务,因而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育的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具有可利用性。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反需求分析,即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

2.系统观

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作为一项国家事业,要综合政策法规、硬件配置、人力统筹等来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决定了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不仅要处理信息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只有真正实现了这种协调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才能被高效地利用起来,这是避免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必要因素。

3.规范观

教育资源的建设必须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学科、年级、资源种类、文件格式等进行定义时要根据统一的规范标准,符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教育水平发展不一致,因而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只有制定统一的资源标准,才能使国家在进行资源统筹、各地区在进行资源交流与共享时具有可行性,并能与世界接轨。

4.开放观

知识经济是世界一体化的经济,资源的开放观是从地区到全球,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在不同层次上都要确立的一种基本观点。我国地区差别大,资源组合错位,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动态交流的必然性[2]。从经济行为的角度,信息的获取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因而资源的开放并不是完全的免费开放,要采取必要的商业流通手段,实现一种公平的开放,当然教育信息也不例外,这是我国教育产业化的必要途径。目前出现的电子商务,为教育信息的商业流通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5.动态平衡观

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三、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的主要方法

基于以上观念,基础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不应局限于硬件或软件的技术实现上,而应从系统方法的角度,对方案的设计、实施采取宏观的调控,确定各个步骤的标准化规范,保证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和通用性。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资源建设标准的开发,网络信息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教育资源的收集与建设。在资源内容与资源功能都具备后,可以实现“车”与“货”的有机结合。

1.教育资源标准的开发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标准化(学术)组织都正在致力于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标准化的研究,并起草了一些相应规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IMS的LearningResourceMetadata(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IEEELTSC(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的LOM(LearningObjectMetadata:学习对象元数据模型)、OCLE(OnlineComputerLibraryCenter)DublinCore的DublinCore元数据标准等。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踏上正轨,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已组织专家拟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为建设国家级、地区级和单位级的教育资源库提供了最基本的参考标准。承担教育资源建设的各类主管部门应成立资源建设专家组,在国家颁布的标准化规范基础上,保留原有的核心集,并根据资源库建设的规模、适用范围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开发出各自的扩展规范集。

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对各种术语的定义,各类资源属性的标注,总体分布参数的规定,资源质量与技术上的最低要求,资源库系统的功能标准和基本数据说明等。技术规范是所有后续工作的准绳,也是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的前提,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教育资源的建设只有按照规范化要求操作,才能最终实现二者的整合。

2.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教育资源库管理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资源管理(媒体素材库的管理、题库管理、案例库的管理、课件库管理、文献库管理、网络课程的管理等);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网络性能管理、计费管理、故障管理等)。这两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教师、学生、管理员)提供资源检索、资源、资源审核、权限管理及计费等多个方面的服务。整个系统的模块化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教育资源库管理系统模块结构示意图

网上的教育资源库系统的实现可采用B/S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在浏览器中实现信息的存储与输出,为保障系统安全性能,也可采用利用COM组件实现的"表现层/事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三层体系结构[3],具体原理请参考有关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功能模块,一个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教育资源库系统,特别是可以连入Internet,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其一般结构如下:

图2教育资源库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应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资源管理模块

资源管理模块的操作对象是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在进行操作时要保证内容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²资源上载:各地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浏览器中单个上载资源,系统管理员可通过应用程序实现资源的批量上载。

²资源预览:欲定购资源的用户可以在网上使用浏览器远程预览该资源的在线样例。

²资源下载:用户可以下载免费的资源,或通过电子银行购买资源。

²资源审核:具有审核权限的管理员根据资源评审标准对教师上载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该资源。

²资源查询:用户根据查询条件,输入特定关键字以查询相应的资源。

²资源定制:在资源库中无法获得所需资源时,可在系统中信息,待其它用户上载后,系统可自动通知用户。

²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²资源使用率的统计分析:对各种资源浏览和下载次数的统计。

²资源收藏:用户可以将自己需要和偏爱的资源放入个性化文件夹实现,以便快捷地找到。

(2)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这个系统的维护工作,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及对并发访问的支持。应具备的功能有:

²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属性、参数数据入库

²访问控制:对访问本资源库系统的用户数量的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指定IP范围的方法。

²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²功能扩展接口:为实现系统的自身完善和功能升级,提供可扩展的接口。

(3)用户管理模块

教育资源库有其特定的用户群,其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一般可以包括: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普通注册用户)和一般用户(未正式注册的浏览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他们具有的权限如下:

²系统管理员应对数据库系统有完整的控制权,允许他以浏览器方式通过Internet实施管理和维护,掌握所有用户的情况,并具有初始化资源库系统和审核注册用户的权限。

²资源审核员:根据管理员分配的权限,主要负责对相应学科下的资源进行审核和管理。

²教师:主要负责对某一特定学科的资源进行管理,包括浏览、查询、使用和上载和审核该学科的资源。

²学生:可以浏览、查询、上载和下载信息库中的资源。

²一般用户:可以浏览、查询和上载资源。

(4)电子商务模块

电子商务子系统用于实现部分资源的网上销售,如:课件、录像带、录音带等大数据量资源。电子商务子系统允许有购买需求的用户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远程定购,用户选定所要购买的资源后填写包含个人信息的定购单,提交表单,定购信息将提交到由专门负责电子商务工作人员的定购信息管理系统。由于目前我国的信用卡结算方式还不普及,货款仍需要通过邮寄或转账方式进行。电子商务模块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

²用户入帐:用户可以预先存入一定的费用作为资源购买的资金。

²资源定购:用户可以在网上购买资源,也可通过邮寄方式购买。

²计费管理:主要包括计费方式管理、计费政策管理、费用查询与统计、透支管理、计费政策、资源定价调整等。

²销售情况统计:定期提供销售的各方面统计信息。

3.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1)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分类

在各种规模的教育资源库建设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有所扩展。

(2)资源库建设工程的四个环节

国家级高质量资源库建设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工作是对资源的征集与开发,但决不仅仅是对资源的征集与开发,而应同时注意四个环节:研究、开发、应用和评价。

研究——不注意对资源建设内容、开发方法、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的研究,资源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就不能保证内容的高层次、高质量,就不能保证资源库建设的高水平、高标准,就难以跟踪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就无法保证资源库建设的权威性。

开发——包括资源开发和技术开发两个方面,资源开发包括对国内外各种教学资源的收集、审查、筛选、优化、整合等工作;技术开发则包括对资源内容进行管理和整合的技术支持以及将部分资源转化为产品(如:CD盘或VCD、DVD)的开发工作。

应用——不适用的资源是毫无价值的,资源库的开发者绝对不能只管开发,不管应用,开发出的资源一定要有试用过程和使用调查。

评价——对试用过程和使用调查的结果要组织有关专家(最好是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进行评价,以便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与完善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

(3)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步骤

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主力部队是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教师,他们了解教育中最迫切的需要,因而应由他们来完成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为防止各校教师对资源的重复建设,以及造成教师任务负担过重的现象,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将资源的具体内容划分给教师,并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步骤如下:

(a)内容规划:确定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确定教育信息的学科范围、按教学大纲和课程目录的顺序划分各学科要建设的资源的详细内容。

(b)确定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确定资源建设的标准,必须细化到对资源每个属性的具体要求,以便于操作。

(c)编制评价指标:编制资源的评价指标主要是作为后期“资源建设专家组”和“各学科工作小组”对征集上来的资源进行审查、分类的依据。此外,明确评价标准有利于保证资源的质量。

(d)资源建设培训:对资源建设有关人员(如老师、技术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各部分人员掌握工作的技术细节,明确资源建设项目的目的、任务和整体实施计划等。

(e)资源征集:分配资源征集任务,并向各个部门下发。在任务分配时要考虑到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和任课教师的长处与特色,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保证资源征集的完善与成功。

(f)资源审核:由资源建设领导小组组织资源建设专家组及各学科工作小组、技术小组按照已定的“资源评价指标”对征集到的资源进行审核、筛选、优化、整合并确定资源的等级和价格。

(g)资源入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批量或单个将资源存入数据库中,在入库时要对资源的所有属性进行预校验,确保资源库中数据的精确性。

四、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有待解决的问题

1.资源的评价与审核标准的研究目前还比较缺乏。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属于上层的技术规范,必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通用性,因而只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最低技术要求和核心标准,但在实施教育资源建设时,需要根据这一规范制定更加具体的资源评价标准。而目前这种标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特别是关于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方面还未具备比较完善的评价指标,这需要有关人员参考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评价方案,根据本国国情,完成本土化的工作。

2.教育资源价值的实现。

教育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必然要通过它所发挥的作用而实现价值的增值与滚动发展,只依靠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免费贡献是不可行的,必须采取有效的机制使参与建设的学校和教师获取一定的效益。如资源的按比例互换,即根据所贡献资源的信息量按一定互换比例免费提供给他成倍的其它资源。但这些方案目前只停留在设想阶段,真正顺利的实施还需要更加完善与可行的系统规划。

五、小结

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一种信息活动,对提高中国的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信息的价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中国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按照一定的原则加以配置,形成一个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资源支持系统,实现其教育价值和自身的滚动发展,教育资源才能真正谈得上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