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生态学下基础教导发展

生态学下基础教导发展

一、基础教导研究的生态适切性

基础教导是写作论文有机的整体,是个动态系统。这符合生态学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导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自然、社会和教导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学的地位与作用也日渐加强。可以说,当生态学上升到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已经具有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已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具有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1]。基础教导的生态适切性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1.整体性

生态学打破了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挑战和突破了传统思维所设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基础教导不是一座孤岛,它是整个教导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一个节点。从纵向结构看,基础教导与高等教导是一个系统,基础教导改革需要研究高等教导的发展状况。当高等教导在招生、就业、课程、教学和治理等方面都发生变革的时候,基础教导应该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具有规划人生的能力。当优质高等教导资源需求的纳什均衡形成时,这种均衡将层层向下传递,最终形成人们对优质基础教导资源追求的纳什均衡[2];从横向结构看,基础教导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导结构和社会结构相互联系。我们开展素质教导,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素质结构能够跟社会结构合拍,而不是脱节。

2.动态平衡性

生态教导是一个不断运动和生成的过程,不能把基础教导均衡理解成一个静止的文本。雷尼尔(robertReginer)批判了教导上的形而上学和缺少对整体相互联系的重视,提出“神圣循环"的方法,它象征着和谐以及对生命形成于一系列的循环运动中的信念[3]。在生态系统里,所有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依赖,在连续的循环中交换物质流和能量流,这些生态的循环犹如回馈的环线。基础教导系统中,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之外,还包括信息流和价值流,这些生态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换和相互影响,保证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它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

3.开放性

基础教导生态系统必须海纳百川,要有包容的心态,跟系统外的环境保持密切的联系,并借助一些平台,及时争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同时,系统也应该敞开大门,让社会能共享优秀的教导资源和成果。就教导系统内部来说,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不能固化在一个部门,需要构筑一个能让它们自由流动的渠道,这样才能使它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4.自组织性

自组织性就是指系统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的过程。自然界中的组织不应也不能通过中央治理得以维持,秩序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维持。影响基础教导均衡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策、治理和社会等,但是当基础教导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些因素作为外因所产生的影响效应会逐步递减,渐渐让位于系统内部的生态因子。这些内部的生态因子整合在一起就是教导结构。因此,自组织性就是让教导结构充分的优化,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期实现教导的优质均衡。

二、基础教导生态系统失衡分析

1.基础教导供给和需求失衡

为了维系基础教导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特定的、充足而持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就是教导资源的输入。它是基础教导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交换的基本内容。基础教导生态系统在相对不变的“输入—输出”比的作用下才能建立“稳定态”[4]。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导飞速扩张,广大群众对基础教导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较为强烈,但是国家对基础教导的投入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2009年至2009年,我国财政性教导经费占GDP的比例开始由2.5%增至3.41%,可是这仍没有实现《教导法》规定的至2009年末达到4%的目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三级学校生均教导经费与人均GDP的比例为0.05、0.15、1.93,同其他国家相比,是所有国家中相差最悬殊的[5]。教导质量是靠教导资源来保障的,而教导经费不足已经成为加剧我国基础教导规模与教导质量之间矛盾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2.教导资源配置失衡

现在,基础教导生态系统面临两个突出问题,其一,教导投资总量不足;其二,投资结构不合理。所谓结构是生态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合理的结构有利于基础教导系统功能的发挥。有限的教导资源怎样在区域、城乡、学校和群体之间进行配置,成为了影响教导均衡的最主要的因素。这其中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就教导经费而言,根据《2009年全国教导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09年全国普通小学生人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129.11元,其中城镇1244.00元,农村1013.80元,农村比城镇少230.20元,是城镇的81.49%;而东部小学生人均2262元,中部小学生人均1049元,西部小学生人均1142元,东部比中部和西部分别高出1213元和1120元[6]。

3.教导质量失衡

生态理论认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因子的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数量是质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质量无从谈起;质量是要害,没有质量,再多的数量也没有任何意义。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基础教导的发展也已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正逐步从外延式向内含式发展转变。其详细表现,就是从追求教导机会和权利的均等到追求教导过程和教导结构均等的转变,这是生态系统内部的质量均衡使然。可是从一线教导教学实践来看,与实现这个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宏观来讲,由于政策和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优质教导资源已经被优势群体和优势学校所垄断,弱势群体和薄弱学校陷入了恶性循环发展的怪圈,更谈不上创办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了;就微观来讲,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被埋没,变成一个个只会学习、不会思索、缺乏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读书机器,素质教导最终沦为让应试教导大行其道的盾牌。这是基础教导生态系统中教导质量最深层次的失衡。

三、基础教导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对策

1.运用耐度定律,加强薄弱学校建造

谢尔福德(She1ford)认为,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胜利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各种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达不到或超过“度",就会产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响[7]。就基础教导的发展来说,也要符合耐度定律。当前,我国基础教导在各个地区和各个学校之间的发展明显存在着失衡的现象。有的学校非常豪华,堪比贵族学校,而有的学校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适当地调动教育资源配置,让教导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给予它们适度的补偿,使它们的办学条件能从“不及”向“适度”提升,获得基本的生态承载力。当然,这种生态均衡并不是“削峰填谷”,人为地遏制优势学校的发展,而应是“造峰扬谷”式地发展,要千方百计把薄弱学校扶上去。

2.运用限制因子定律,改变学校的限制因子

所谓限制因子定律,又称木桶理论,指限制因子决定着生物的存在和发展,即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木桶的容量[8]。这个定律经过拓展和完善应用到基础教导领域,就形成了教育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定律。在教导的生态环境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如经费、师资、教导结构和政策等。当前,对基础教导研究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影响本地区学校发展的限制因子,对症下药,尽量消除它们的限制作用和影响,变限制因子为非限制因子。

3.运用自组织原理,对教导结构进行调动优化

基础教导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并不仅仅是低层次的数量和种类的均衡,而是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就是要实现内含发展,这是教导均衡发展的新趋向。内含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组织的过程。自组织原理强调的不是依赖外部力量,而是依赖自身的力量达到某种均衡状态。其中,教导结构自身的优化调动是自组织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调动教导结构跟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基础教导能反映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要求,紧跟时代步伐,保证系统内外信息畅通;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就是要调动基础教导生态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类别学校的前后和上下的衔接,让所有的生态因素都能发挥作用,形成整体的合力。

4.运用输入和输出定律,加强教师队伍和网络建造

教导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系统外的生态环境需要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也就是经过“输入一输出",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就基础教导来讲,我们觉得可以从人力资源(教师)和网络资源入手去探究生态的输入和输出平衡。在目前情况下,要建立教师自由流动机制,使教师不再是“单位人",而是要成为“系统人"和“部门人"。从当前我国教师流动治理的现状看,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可分为短期交流、柔性流动和刚性流动三种模式[9]。通过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使优质的教师资源能在区域和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这是促进教导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大教导网络资源建造,充分整合优秀的师资资源,使优秀教师能在网络上成为一个地区所有学生的教师,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是实现教导均衡发展的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刘贵华.试论生态学对教导研究的适切性[J].教导研究,2009(7).

[2]杜东东.义务教导均衡发展问题研究[J].江西教导科研,2009(9).

[3]汪霞.课程研究:现代与后现代[M].上海:上海科技教导出版社,2009.

[4]何绍福.论生态学视角下我国高等教导系统的生态平衡[J].教导科学,2009(5).

[5]杨兆山.标准化学校:教导均衡视角下农村义务教导发展路径[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6]中央教导科学研究所教导政策研究中央.义务教导均衡发展是实现教导公平的基石[J].教导研究,2009(2).

[7]吴鼎福.教导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导出版社,2009.

[8]段仁霞.生态学限制因子定律在高等教导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9,(20).

[9]楼世洲.构建城乡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机制的政策研究[J].教导发展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