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创新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创新方法

摘要:学校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优良素质的摇篮,德育作为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规范行为习惯、优良传统美德、健康心理素养的基石,随着人们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逐渐重视,学校需加强对小学生传统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为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德育教育;创新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和法律教育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根本,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对学生的评价不在拘泥于成绩、分数,逐渐加强了对学生品德和素质的关注。小学教育是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个受教育场所,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对小学生良好行为品格、优良素质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教育意义,为促进小学生日后遵纪守法、健康发展起到一个根源作用。下面本文就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创新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1.1小学教育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现在我国教育体制虽进行了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很多学校也打响了口号,但实际教育中仍然忽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大多还以学习成绩、分数为主。而且,某些城市将中学分为了普通中学和重点中学,无形中增加了小学生家长及学校对分数的看重。学校教育仍偏倚应试教育,考什么、学什么,目的以送小学生进重点中学为主,学生家长则以小学生进重点为荣,完全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忽视了小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学校及家长均不重视学生除成绩以外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和教育,不考虑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在德育教育被忽视的环境中成为了学习工具,不仅加重了小学生学习的压力,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自由,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2德育教育单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衔接:

传统的德育教育只是采取说教,不予以实际行动,学校疏于对德育教育的关注,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学生根本不能感受到德育教育对其道德素质、思想品格形成等的正能量影响。而且,学校由于不重视德育教育,对学生在校的一些行为表现又不能及时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学生家长也没有较强的教育意识,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提供给学校,导致学校与家庭教育出现无法衔接的状况,而且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将学生送至学校教育,以后孩子的教育情况都是学校负责,也会增加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困难性,进而造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断档情况,对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严重造成影响。

2小学德育教育创新方法

2.1加强学校领导、教师传统教育观念的改变:

要想在小学教育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普及和培训,提高领导与教师的重视度,同时设立有针对性的教育目标,通过切实落实德育教育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只有具备德育、才干双修的人才是社会的栋梁,才是真正的人才。同时学校应加强校领导、全体教师德育教育观念的正确理解,德育教育不是一个人的工作,不只是需要班主任教师或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对全体教师德育教育正确思想的指导,在各科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均需适当对学生行为进行道德引导,促使学校形成一种优良的德育教育环境,进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2.2加强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改变传统说教方式:

小学生处于人格逐渐形成时期,由于其未完全形成健全的道德思想,并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榜样心理,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小学生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小学生没有完全形成错对意识,对好与不好的行为都可能进行模仿,因此,教师与其空洞的教育学生,如不可以学坏、不可以乱丢垃圾、不可以随地吐痰等,莫不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加强对自己行为规范的约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为小学生树立榜样作用,通过自身说法来感染学生的行为,屏气传统说教方式,一味空洞的传教不如做一件实际有意义的事,其影响效果更大。或者请一位能够找到本人并乐于言传身教,做过好人好事的模范人物,到班级对学生讲述其事迹,让学生真实感受道德榜样的作用。

2.3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德育教育的衔接:

小学生德育教育需要在整个小学教育过程中实施,是一项时间比较漫长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在校及在家的综合表现,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效率,学校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和了解,增进学校与家庭的关系,除了留有学生家长联系方式,通过不定期沟通来增进两者间的联系,学校还需要定期开设家长会,教师借助家长会机会对每个学生在家的表现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将学生在校情况反馈给家长,双方在各自环境中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纠正,综合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2.4学校要增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德育教育最终目的是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学校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理论教育的同时,需加强对学生实践的教育,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体会。学校可根据不同节日设置一些大型实践活动,如植树节,学校可开展集体植树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植树过程中,体会大自然给人们生活环境带来的益处,真正了解什么是爱护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对树木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或者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开展感恩活动,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通过设计的游戏来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合作关系,进而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同时让学生用心体会父母的爱,从而真正了解什么是感恩。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合芹.小议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23).

[2]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3]路生泉,尤秀玲.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功(教育).2009(08).

[4]梅瑰.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5]勾华.对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些思考[J].才智.2013(14).

作者:王艳 单位:四平市平东路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