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文化建设实施困境及转化

高校文化建设实施困境及转化

摘要:

高校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和价值理念的重要体现,它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的自身形象。而如今的大学文化建设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发展困境,对于高校文化自身来说,它存在着大众化、混沌化、空泛化之不足;对于高校文化外部来说,它受到中小学文化、外国文化、社会转型期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面对这些困境,大学自身应做出努力,从做好自我定位与规划、坚守高校本体功能与文化属性、把握中小学与大学文化共融、加强高校自身文化底蕴五个方面着手,打造出优质、特色、包容、创新的高校文化。

关键词:

高校文化;困境;转化

高校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场所,因而高校文化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价值取向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对社会文化有导向作用。而如今的高校虽在数量上有所增多,但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远远不及我国近代的大学。现代的许多学校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丧失了以往的自由思想、特色个性、人文情怀、力量凝聚等品性,可见,高校文化建设已然陷入了困境,因此,本文从高校文化内外两个方面探析其建设困境,从而梳理其转化路径。

一、校园自身文化之不足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文化建设应首先从自身发现问题。我国许多高校文化内部就存在着大众化、混沌化、空泛化之不足。第一,高校文化之大众化。首先,高校丧失办学特色。当今社会迅速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变化,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从表面上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更多的青年都能得到高层次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本是无可非议,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幌子下,我国的许多高校冲出自身的特色学科,将单科院校改变为综合性大学。而这些高校中的绝大多数只顾着增加专业课程,争取生源,却忽略了配备相应教师与相关设备配置,匆忙上阵,纷纷扩招。由此带来的恶果却是:学校失去了办学特色,丧失了学科及专业独特性。其次,校训缺乏独特个性。大学校训是彰显该校价值追求的文化符号,更是体现自身文化特色的首要元素,并代表着该校的教育理念。然而,我国高校的校训却失去了特有的个性。根据一项2003年我国高校校训的调查显示,229所大学校训使用的689个词组中,有435个词组为重复使用,且重复词的比例为63%[1]。校训的独特个性是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独特性的彰显,从一个看似简单却并不简单的校训中,可以发现校园文化个性和独立的办学理念的严重缺失。第二,高校功能与属性之混沌化。首先,高校本体功能与衍生功能失衡。高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高校是这种文化的载体,它的本体功能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建设四化的高端人才。而随着社会的变革,中国许多高校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许多高校对自身的发展感到困惑,出现自身主体功能不明,而又衍生出一些新的功能,如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于是如今的绝大多数高校,办学形式既存在正规学术性教育,又存在对外培训班教育;办学层级既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也包括专科生甚至中小学教育;办学理念既包括专研高深学问,也包括其他对外服务[2]。当然,这也无可厚非。真正值得非议的是高校不能分清主次,造成高校功能的失衡,从而导致大学发展理念的混沌。大学发展理念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大学发展理念的模糊也必然导致高校文化的混沌不清。其次,高等教育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失衡。高校最本质的属性是文化,同时它又具有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大学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即育人。但当前社会,人们把它当作行政单位,甚至政府部门参与,政府在进行高校管理中,存在着“主要看重其政治属性而忽略其文化属性的问题。”[3]导致高等教育文化属性的缺位,而政府官员对高等教育的过度干预,使大学丧失独立法人资格以及办学自主权。这就会造成高校对自身文化定位不清:是甘于服从还是独立自主,是墨守成规还是改革创新,是听从命令还是自我发展。这样的模棱两可文化环境既不利于高校的自主发展,也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将会严重影响高校的学术自由、教学自由以及学习自由。第三,高校文化之空泛化。高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育人环境和精神家园。学生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之一,因此,大学文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而主体性的发挥又主要表现为学生们自觉的实践活动。然而,大学校园中,学生们开展的实践活动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学生活动盲动性。大学校园开展的学生活动具有诸多意义,如:端正人生态度,培养集体意识、责任意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许多高校也开展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但并非是为了文化建设而活动,而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就忽视了校园文化与实践活动、教育意义与实践活动之间的契合。其次,学生活动形式化。如今有些高校开展的学生活动,表面上丰富,实际却内容空泛。例如有的活动只重视参与的广泛性、形式的新颖性、言辞的鼓动性等[4]。这样流于形式的活动,不仅丧失了教育意义,而且容易把学生引入活动误区,不少学生参加活动积极踊跃,而从中受到的教育启发微乎其微,既不符合大学文化建设,也不利于营造切实的文化氛围。

二、高校外在文化之影响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因而,还应了解高校文化之外的文化对其影响,才能更好地进行自身文化建设。目前,我国的高校文化主要受中小学校园文化、外国文化、社会转型期文化、网络文化的影响。第一,中小学校园文化之弥留。首先,中小学文化具有相对保守性。我国绝大多数大学是对外开放的,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出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几乎不对除家长以外的社会人员开放。从空间环境方面看,中小学比大学更为保守。另外,“中小学校园文化对外界形势的变化反应比较迟钝,而且反应也是有限的。”[5]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小学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事风格与大学的大师们相比,他们更缺乏张扬的个性与开放的观念,也因为中小学的学生不像大学生,能够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基础上,进行自我思考与批判,对于外界的能动性更强。因而,从思维与行为方面看,中小学的文化也是相对保守的。其次,应试教育主宰中小学文化。虽然我国从1985年就提出了素质教育,2016年9月还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但是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并未真正地或完全地从应试教育转换到素质教育甚至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许多中小学校依旧以紧抓智育、提高升学率为导向,于是学校人文教育“先天不足”,校园文化中人文情怀更是缺失。面临巨大升学压力与繁重课业的中小学生,不仅得缩减独立思考与发展的时间,更失去了灵性的思维,而这将影响他们和谐地融入极具开放性与活跃性的大学文化。第二,外国文化之冲击。首先,外国文化极具新奇性。与大学生们习以为常的本国文化相比,外国文化更加新颖而奇特,因此更能激发大学生们的好奇心,更具有吸引力。因而外国文化被他们不加分类或不加选择地推崇为具有“现代性”的文化,而那些不愿追捧外国文化之人便被嗤之以“保守”、“落伍”、“陈腐”之名号。大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理解,但不加批判地吸收却并非好事。其次,部分高校文化底蕴薄弱,不足以“抗衡”外国文化。高校的文化底蕴是在大学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沉淀与人文积累而形成的,随着大学的扩招,修建了许多新的大学分校校区,有些新校确实非常现代化,但忽视了对老校区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传承。例如老校区斑驳的墙面、葱郁的森林、悠久的教学楼以及曾经的人或事,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厚重的年代感,这让老校区别有一番文化的韵味;而新校区的建筑是新建的,校园的时空中也缺少了人与物之间的动人故事,这就减弱了新校区底蕴。正因为有些高校文化底蕴根基薄弱,因此有时难以抵抗外国文化的冲击,而丧失高校自我文化之灵魂。第三,社会转型期文化之熏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了市场经济,在搞活市场的同时,也诱发了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而这样的价值取向也不知不觉的浸染了大学校园。首先,功利主义的影响。经济生活中的趋利性蔓延至高校文化之中,于是不仅是高校的教职工,而且高校的学生也以追求经济物质利益为导向。在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也无形中奉行着一种“等价交换”的原则,即有价值的事物才能激发师生们的行动力,且追求回报等价于付出。这就导致高校中教职工以及学生在校园活动中过分关注自身利益,从而逐渐形成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其次,实用主义的影响。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也提出更苛刻的门槛,如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中共党员、学生会干部等等。于是在校大学生的“考证”激情高涨,争做学生干部也越发积极,因为这些能实实在在地增加找工作的筹码。这使得高校中的人文精神被实用主义价值观笼罩着、包裹着。第四,网络文化之侵蚀。首先,网络文化带来多元价值取向。大学生是最先接触网络文化的群体之一,而他们的身心已经成熟到有自己的是非观和判断力,他们能够自主的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取向。而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当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网络文化影响时,其行为模式、道德取向、政治倾向、人生观等也呈现出开放与多元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他们所持有的价值取向会严重影响整个校园的风气进而影响高校校园文化,这就存在着网络文化中负面的价值取向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可能性。其次,虚拟网络导致人际交往受阻、学生道德失范。随着网络聊天工具的盛行,面对面的交往逐渐转化为“人机对话式”交往,冷冰冰的聊天工具可能会疏远师-师、师-生、生-生间的距离,使校园中缺乏实实在在的温情,从而影响高校人际文化的氛围。此外,虚拟网络具有匿名性与隐蔽性的特点,这使得有些行为不端、思想越轨的学生借机在网站中,甚至是校园网上散布谣言、不良信息、攻击性语言等不利于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而这也是高校学生道德失范之表现。

三、高校文化建设困境之转化路径

正所谓内因才是事物运动的源泉和动力,它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此部分的路径转换也是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提出相关的解决路径。第一,做好“一流大学”或“特色大学”的自我定位与规划。本文中的一流大学和特色大学是相对的、没有交集的概念,其中一流大学是指我国纳入国家“211工程”或“958工程”建设的名牌大学,而特色大学是指那些虽然未能进入“211工程”或“958工程”计划,但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高水平大学。[6]我国有千余所高校,如若每所高校都去争创一流大学,即使都成了一流大学,那也意味着每一所高校又回归到相对的普通,这既是对国家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各所高校的长期发展,因此各个高校应首先做好自我定位。我国的名牌大学已经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学科发展史,也几乎不存在自我定位的问题,因此下文主要探讨特色大学的定位与规划。首先是定位。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急需一大批有专业技术和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要以“立足中国大地办学”的宗旨,办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其次,作好规划。尤其是一些创办不久的地方性大学(这里包括合并或升级的大学以及新创建的大学),虽然创办历史短、社会知名度低,但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创办有特色的学科,为社会特定的行业培养特有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特色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最后强调,具有学科特色还远远不够,还应确立独具个性的校训与校风、办学目标与培养模式等与之呼应,才能真正全方位打造独具个性与魅力的特色高校。第二,坚守高校本体功能与文化属性。大学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变迁,经历了从“人才培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再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程。但无论其外界如何演变,大学的主业从未改变过,那就是培训学生以及保持学习、探究的传统[7]。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大学的衍生功能如何扩充,高校都必须坚守其本体功能,即将人才培养视为自身的根本任务。此外,当今的高校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如政府和社会部门的投资意向,学校内部的高强度竞争以及物质激励政策等,这使得我国的高校更难以坚守独立、自主与批判精神[8]。这也意味着高校文化属性的缺失。因此,高校不要丢失自己本质的属性,应引导学校的师生,特备是学术群体,坚守那一份平和、恬淡的学术心态,保持那一份严谨、冷静的学术态度,避免高校的文化属性被权威或利益所左右。第三,优化高校学生实践活动。大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是师生们感受与传承高校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在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一些学生,特别是入学不久的新生,对实践活动的作用与定位还很模糊,在策划与开展活动时虽然充满激情,但却偏离了活动的真正价值与意义,进而陷入了活动的盲动性。因此,高校应对不同类型的校园活动加以正确引导,为他们提供经验丰富或专业的指导教师,在保证学生自主决策的情况下,带动活动组织者共同讨论与策划,协助他们明确活动意义、制定活动目标、充实活动内容、做好分工协调、发觉不足之处,最终开展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第四,中小学与大学文化共融。中小学与大学文化确实存在着差异,在促进中小学与大学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必须承认两种文化各自的价值,承认各自的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的新路子和方法,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以及教师的发展。其一,融合中实现对中小学文化的超越。在学生刚进入大学,从高中生转换成大学生的关键阶段,着手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并提供获取新知识的,使新生们冲破以往的保守,勇于尝试、探索和发现,走进学术前沿、寻觅创新。其二,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应试教育偏重于以智育为导向,而大学文化中,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标准,例如不仅仅以学业分数,还以情感发展、实践能力、沟通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此为导向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天赋,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人文情怀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总之,中小学与大学文化共融的路子很宽,只要积极探究,就能推动中小学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协调发展。第五,加强高校自身文化底蕴。当今的大学文化的确受着多方面文化的冲击,加强高校核心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学校的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核心,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打造自身的文化,只有加深自身文化的厚重,才经得住其他文化的冲击,只有的文化灵魂永驻,才能吸纳各种文化的精华。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学文化应如同大海一样,既有深刻而厚重的积淀,又能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广纳博识;其他文化,如外国文化、社会转型期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等,便如同奔流入海的河流,但无论多少河流的汇入,大海依旧能保持它的幽蓝。而高校的核心文化便犹如“定海神针”,无论何方文化的冲击,它终将以深厚的底蕴与从容的姿态广纳百川、兼容并包并推陈出新。因而,高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应该打造自身特有的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1]李翚.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1):82-86.

[2]任燕红.大学功能的整体性及其重建[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2.

[3]王飞.大学校长主体性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13.

[4]肖谦.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67.

[5]胡静.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汪泓.改革与创新创建特色大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

[7]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著.大学的兴起[M].梅义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16.

[8]梁明伟.中国大学学术管理研究:基于组织、制度和文化的视角[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188.

作者:夏小书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