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中的问题

风险导向在内部审计中的问题

对那些控制点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并观察这些控制点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并从这些薄弱环节出发,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优化内部审查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可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科学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对关键控制点进行测试,判断该控制点能否发挥正常的控制作用与制约作用,进而评价其在实际业务中是否能起到一定的管理效果。通过内部审计的科学性测试,能够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试,判断其是否发挥了作用,并检验其实际的效果。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之间能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1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对企业整体风险管理进行审核风险伴随着任何一个企业,从它的初始形成到影响的结果,能够看出风险对于企业内部具有一定的影响。一个部门如果忽视了对风险管理的控制,很有可能对整个企业形成致命的打击。譬如,在采购部门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了材料的质量,这种潜藏的风险很有可能在钢铁加工中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失,并导致企业陷入舆论的漩涡之中。由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通常是不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中,而是独立在业务管理部门当中,因此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可以根据企业的整体风险进行审核,从而将风险评估意见直接报告给企业管理层,让他们对个别存在风险的经营环节加大重视,从而提高运营的安全性。

内部审计可以引导企业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可以制定出合适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内部控制的评估重点进行风险的再次评估,并细化风险管理活动。在内部控制时,如果超过了限度会导致效率大大降低,但如果低于限度,则很容易导致徇私舞弊的现象产生。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处于企业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一个特殊平台,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能够通过风险评估以及对全局的把控,对长短期计划进行适当的调节,从而引导企业制定出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

2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风险导向审计已经通过了《审计准则》的修订并予以了确认,同时也通过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但是,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方法,依旧需要各企业、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与改善才能将其运用在实务当中。就目前来看,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与实际效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也很难完全按照审计理论进行操作,而这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形式大于内容由于近年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变化较大,虽然我国出台相关政策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依旧免不了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融入到了《审计准则》当中。但在传统审计模式当中,内部审计通常采用的是制度导向审计,由于新的准则与实务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风险的评估,甚至只凭借主观因素对被审计的部门进行评估,从而导致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流于形式。

2.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受传统审计模式影响现阶段,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和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依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两大组成部分,虽然这样的模式同样强调风险控制,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在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中,对审计风险通常定义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的综合体,但在实务中,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往往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具体分辨。另外,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只依靠内部控制测试的相关结果来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在这个基础上对重大错误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往往会因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视野范围不够开阔,对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很好的掌控,进而导致审计失败。而新定义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型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的综合体,这样的定义就决定了审计工作的重点从审计测试转移到了对风险的评估上,并对风险的评估从控制风险转移到了重大错报风险上,另外对审计的取证重点也进行了外部转移。但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以及实际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很难适应这种新的模式,并且,新模式的审计成本过高,相应的数据信息也不够健全,导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2.3内部控制制度不能适应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否则,随着新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不断改善,会使内部控制制度成为内部审计的制约条件。另外,如果内部控制出现了较为薄弱的层面,领导人超越了内部控制的范畴,内部审计人员就很难对实质性审计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把握,反而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复合型控制测试。这样一来,内部审计人员就不能对企业的整体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实际效果也就大大降低了。

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应用

3.1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为了让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要求企业自身能够建立出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在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管理结构中,内部审计组织的模式是董事会下设立专门的内外部会计事务委员会,而审计委员会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公司中的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发挥作用的效力。根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规定,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必须下设审计委员会,并明确要求“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是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之一。因此,企业必须不断优化管理结构,确保审计委员会能够利用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3.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只有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管理部门要对内部控制进行具体的监督与设计运营,并对相应的评价环节进行改进。要明确公司各个职能部门的层级职责,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要相互检查,相互监督,严格执行企业的监督机制。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内部控制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加上外部共同考核的机制,能够将内部审核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3.3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融入到实务当中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风险导向审计已经在《审计准则》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但还有待于企业加强对风险导向审计理念的重视,强调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并将风险理念应用到内部审计的工作当中。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才能将理论完全应用到实务工作当中,从而在内部审计当中发挥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3.4完善内部审计资源,加强运用能力通过完善内部审计的相关数据信息,从各方渠道掌握到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才能在风险导向审计的过程中提升风险评估的水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在整合审计资源的过程中,就牵涉到运行成本的增加以及调配资源时产生制约的情况。企业必须要求审计部门做出相应的财务报表来预测运作的基本资金,并将这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优化的组合,从而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促进了内部审计模式的运行,并为今后的内部审计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最终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完美地整合在一起,加强了运用内部审计模式的能力。

3.5提高内部审计团队的素质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各成员拥有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要拥有能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进行有效分析的综合能力。但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大多都是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弱,相应的管理知识较为缺乏。因此,在提高内部审计团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要专门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对经营管理、工程、法律等诸多领域都有一定的了解。要注意引进高精尖人才,提高内部审计的整体水平,从而才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加强企业的生存能力,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

4结语

总而言之,钢铁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风险的客观存在就需要企业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视。但企业不能一味地惧怕风险,要敢于在风险之中抓住机遇,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视作日常经营的重要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到外地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风险意识,加强企业在风险环境当中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

作者:李春阳单位: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