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图书馆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及路径

图书馆服务三农的重要性及路径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具有非常丰富的农业特色文献资源,馆藏文献总量已达近250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52.05万册,电子图书近100万册;中、外文期刊(含电子版)3.5万余种,农业及生物类优秀博、硕士论文6.0万余篇,各类中外文数据库30多个,形成了以农业、生物科学为主,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现代化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同时,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建成了图书馆业务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和信息检索网络系统,并建设完成了“小麦专题特色数据库”、“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和“鸡研究特色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资源等。

人力资源优势的特点,提高了服务“三农”的品味。为了加强图书馆的建设,近年来,各高等农业院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检索方面的专门人才,特别是信息化检索方面的人才,从而为检索针对“三农”需要的信息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优势,并结合农业院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所获得的科研成果,根据“三农”的需要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将会为“三农”更好地服务。

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1.通过“三农”服务,促进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发展。早期的高等院校图书馆主要着眼于收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仅服务于本校教职工和学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但是在信息化社会的潮流下,农业院校图书馆在服务本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加大了服务理念、方式、功能方面的创新,特别是在逐步建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馆藏资源、符合本馆的特色服务、开展自动化和网络化服务的服务创新工作。但是,农业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农业院校最主要的职责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需要把馆内收集的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和农业科学技术转化农业生产力,服务“三农”,才能扩大图书馆的知名度,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因此,农业院校图书馆需改变传统服务思想,打破传统的服务领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以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服务的创新点,把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延伸到广大的农村,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

2.农民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解决“三农”问题之首,也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综合素质不高,从而限制了“三农”的发展,而推动农业、农村事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因此,全社会需要下大力气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技术技能、管理能力等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才能保证“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需要根据自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信息资源密集的特点[2],更加关注农民素质的综合提升,满足他们需求娱乐、健身、求知、交流等方面的渴求[3],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速“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3.通过“三农”服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据报道,我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大约在30%~40%左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加快成果转化,使科研成果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应,造福社会。同时在加快农村、农业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快速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是保存、收集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场所,因此需要农业院校图书馆积极介绍、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生产技术和新产品,把它落实到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力,并配合科技推广人员进行成果转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收集与更新科技推广资料。尤其重视“三农”发展中需求量较大的优质高产良种及应用技术、高产高效生产模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牧水产高产优质配套养殖等重大技术。(2)重视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结合专家,开展短期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使农村技术骨干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技术,回到工作岗位后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而加速成果转化。(3)配合科技推广人员,加强农村、农民科技示范宣传。选择合适时机,如农闲时节或生产重要环节时段,在科技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科技宣传,使科技理念扎根农村,从而间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4,5]。

发挥专业技术,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1.发挥图书馆情报收集管理职能,深入开展科研成果转化。要求图书馆发挥收集、管理科技文献职能,并进行精确分类整理,结合专家教授服务农业生产之际,走入农村进行科技宣传,为读者提供更多实用性强的科技信息,使科技兴农落到实处[6]。

2.培养农村中坚科技带头人,务必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对相对落后的农村发展而言,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所在[7],尤其是思想觉悟高、有一定知识层次、掌握一定实用技术的乡村精英和基层干部,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力度,图书馆需要精心挑选藏书,编制专题书目,并通过与带头人或农村社区信息员的沟通与联系,进行分类施教,对不同领域、不同专长的实用人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8],并结合专家教授进行跟踪指导,使他们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3.利用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农村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可以和地方政府结合,在农村示范点建立远程信息指导平台,通过远程信息指导平台和当地搜索引擎农业信息,或结合当地政府建立农村科技图书馆,并结合信息传输平台,在田间地头设立信息平台,如触摸屏电脑、滚动数字屏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准确、快速地农业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9]。

总之,农业院校图书馆需要以农业信息为平台,走出校园,走入广大农村,将丰富的馆藏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灌输到农村大地,通过信息化技术和培训、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把农民朋友想要的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提高成果转化率,为“三农”服务,为小康社会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作者:李静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