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范文精选

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1篇

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无疑是深受西方图书馆学理论的影响。但西方理论传入中国后,如何与传统的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相结合,这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图书馆学学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学的发展固然需要大力引入西方的理论,但这些来自西方的理论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改造,则很难为中国所用。正如1921年从菲律宾大学毕业回国的杜定友所言:“没有一所外国的图书馆学校能够养成完全的图书馆学者,以应中国图书之用。”在徐家麟看来,由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与西方图书馆学的巨大差别,中国图书馆学的近代转型必须与中国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紧密结合。梁启超在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上,也提出了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的艰巨使命。如何将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与传统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构建出“中国的图书馆学”,当时图书馆学家们普遍感到困惑。在他们看来,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有着太多的格格不入之处。其中,最先感到棘手的问题便是图书的编目与分类。1929年1月,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在南京召开,徐家麟本人并未出席此次年会,但向会议主办方提交了两篇论文,即《<中国编目论略>之论略》和《关于图书分类法之图解与中籍分类法及表之编制的研究发展》,由他的好友毛坤在会上代为宣读。前者后来被刊载在《图书馆学季刊》第三卷第一、二期合刊上(1929年6月),题目改为《中文编目论略之论略》。徐家麟在文中首先指出,尽管我国图书馆学中文编目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先后曾见到查修、黄维廉、杜定友诸氏之论文或专书,但考其内容,惜多只得其偏而不能得其全。大概于西洋编目之义例,或详或略,均尝逐类及之,求其能适应中文之一切书之编目需要,则容有未及顾到者”。在他看来,“今欲发达中文编目学,一方面固须破除纯粹西洋式编目学之迷信与盲从,一方面亦须得自固有之目录学版本学之桎梏中求解脱,以见于事之所至,理有固然。学无古今中外,胥择其善者而从之,倘学不同科,自亦可分道扬镳,各事所事”。徐家麟此处所指出的“各事所事”,当指在中文编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西方编目的传统,而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如何“择其善者而从之”,徐家麟的同窗好友毛坤在1936年发表的《图书馆的中国化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与徐家麟相类似的观点。毛坤认为,西方图书馆学理论“因是外国输入进来的,所以它的意义和方法同我们固有的思想方法和情况都有些不同,其间已经融会贯通的固然也有,生吞活剥的地方不能说全无”。毛坤为此批评了当时图书馆学界存在的“生吞活剥”的态度,认为要“洋为中用”,也就是中国化的问题,他说:“我们所谓化,应该要以适用为原则或以能达到我们的高尚广在的目的为原则。”笔者在查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图书馆学人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相关论述时,不难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对诸如编目与分类等图书馆业务操作层面的探讨相当之多,而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本土化的探讨则少有人问津,徐家麟早年也是走同样的道路。不过与其他图书馆学人不同的是,他在探讨图书馆学本土化过程中,涉及理论层面的探讨更多一些,同时他的困惑也更多一些。正如他在论述编目如何本土化时所言:“图书馆编目原多本诸欧美现代图书馆之学术与事业,以为研讨进行之根据。但统观西方各国现有的编目学书,皆详办法而不及理论,详其然而不详所以然,是岂此种学术本身之原若何学理的根据耶?抑有之,然以其不关重要,或过于艰深,因而忽略之,避免之耶?”他也曾经试图对之进行一番探讨,但“稍有所玩索,结果似尚不无有若干近是之揣测者”。

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图书馆学理论的洗礼后,徐家麟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要建构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的梦想。徐家麟认为:“我国图书馆学术落后也是当然的事,也是无可讳言的事。愚以为我图书馆界学人,当急起协力研讨图书馆学术。为目前需要说,应尽量创制并实施可以供应我国图书馆界需要的种种制度与技术方法。欧美的图书馆学术事业,可以借镜,但不可以拘泥。”徐家麟认为:“我们自身问题的解决,全有赖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并应有创制一种适合我国需要与事实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的企图。”他此处所言的“适合我国需要与事实的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无疑是指中国图书馆学的学术体系必须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他并未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只是粗略地列出了他对图书馆学学术体系的大致构想:“一本完善的图书馆法规,一种适用的图书馆课程,一本详实的中国印刷史,以及其他许多研究成果。我们样样都需要,我们自身问题的解决,全有赖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徐家麟并未对中国图书馆学术事业体系做出详细的阐述,但难能可贵的是,当同时代的其他学人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的思考大多局限于编目与分类等具体的业务层面时,徐家麟已经提出了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的理想。与同时代的图书馆学人们相比,他大概是第一位提出应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之人。因此就这个层面而言,他无疑是那个时代的图书馆学学人中对追求图书馆学本土化看得最为深远的一位。

2对图书馆学科学化的思考

中国图书馆学界在引入国外图书馆学理论时,对图书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等问题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有了一些深入探讨。1934年,刘国钧的《图书馆学要旨》一书出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刘国钧提出了图书馆学的“四要素说”,即图书、人员、设备与方法,并将其称之为广义的图书馆学;而狭义的图书馆学则是“研究图书馆管理方法”,也就是“新图书馆运动”之后图书馆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不过从刘国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图书馆学的理解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图书馆自身层面,而对与图书馆有关的其他层面则少有论及。1935年,李景新发表的《图书馆学能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吗》一文,是图书馆学学人有关图书馆学理论探讨的一个新成果。李景新认为:“现在图书馆的任务,日益扩大,图书馆的意义也不仅是一种活的教育机关。所以从今日的立场说图书馆学的意义,是包括人类知识学问的记载关于人类的历史和精神文化及物质文化两方面的一切事项。”可以看出,李景新的最大贡献,是已经看到了图书馆学的社会功能,看到了“图书馆学是人类学问中的一部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李景新已经意识到图书馆学“是以有系统的科学方法,专研究人类知识学问及一切动态的记载产生,保存,与应用;使它成为教育化,学术化,社会化,科学化的一种科学”。就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进行艰难探索时,美国图书馆学芝加哥学派的出现,给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从上文徐家麟对巴特勒理论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芝加哥学派所思考的问题,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图书馆学人一直在思考的一个命题,即如何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来加以研究,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徐家麟在1933年发表的《论图书馆作业之学术化与事业化》一文中,着重谈到了他对图书馆学科学化路径的思考。他说:“窃以为若即美国如火如荼之图书馆事业,及在彼已经着手研究之图书馆学术,吾人对之,似仍未能遂认为满足,更未可以自绥、自限、自暴、自弃。不尽其在我,就我中国之图书馆作业,对此学术事业不谋有所贡献;意以为对图书馆本身求进益,即对我国图书馆学术事业求改进,一举固可以两得也。”至于如何使图书馆作业学术化,徐家麟提出了两条途径:“一则曰,自图书馆自身已有之学术予以整理、累积、实验、发挥之工作;一则曰,自图书馆学术以外相关之学术,予以沟通、印证、引用之工作。”徐家麟还提出,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应用图书馆治学方法外,更须尽量应用科学方法及各科独具有效的方法,通过相互借鉴,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颇具意味的是,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人前往美国留学主要是进入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与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东部地区的学校。在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的图书馆学理论占据主流的时代,中国的图书馆学人很少有人关注芝加哥学派。与中国其他图书馆学人一样,徐家麟前往美国留学的也是哥伦比亚大学,但为何他对芝加哥学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笔者在追溯徐家麟学术思想的源流时,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在前往美国之前,也就是巴特勒的理论尚在酝酿之时,就已经隐约地提出了与之相类似的构想。正如范并思所言,从一开始他就与芝加哥学派有着天然的相似性。徐家麟于1945年发表的宏文距巴特勒的著作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而他在该文开篇就表达了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不畅的忧虑。他说:“此书(指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一书)的出版,足足十年有余,虽说图书馆专题研究的著作,已有好些种类,似白氏的书,却仍无之。图书馆学研究的进步,诚然并算不得很快。”正如他所言:“在本年上月,文华图书馆学专校,承美国图书馆协会赠送几册新出版的图书馆学书刊,托由华莱士副总统携带来华。其中一册,是该协会在去年刊行图书馆学之辞书,笔者有机会得快先睹,自感到欣慰。因个人向来对于图书馆学问题考虑的兴趣,仍不时有之,所以检阅这书的时候,首先便是看它对于图书馆学有何定义,可是结果是难令我满意的。”徐家麟只看到了“图书馆业”与“图书馆学”两条,而如“图书馆服务”与“图书馆工作”等字样,大概是因为美国图书馆界认为其并无任何特殊专门的意义,所以均未收入。徐家麟认为,美国最新出版的《图书馆学辞书》将图书馆业定义为“适用书的知识及某一些原则、理论、技术,于图书馆中书籍及其他资料收藏,设置,保藏,组织,与运用各方面,暨图书馆服务之推广”;而对图书馆学的定义,则仅仅描述为“辨识,收集,组织,应用,印刷的或乎手写的文件之知识与技能”。

在徐家麟看来,图书馆学的定义决不当平庸至此,但美国图书馆学界对之的定义,也决不会是胡乱写下来的。从这短短的词句中,徐家麟看到的是美国图书馆界全体,特别那占绝大多数的普通图书馆员们,对图书馆学并未深入接受与研讨,这也是他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展不畅表示忧虑的一大主因。从以上论述可知,与同时代的中国图书馆学家相比,徐家麟可谓是站在世界图书馆学理论最前沿的一位代表。他看到了美国图书馆学界与图书馆从事具体业务的人们之间的矛盾。在美国一般的图书馆从业者看来,图书馆学研究是图书馆学者的事情,而且也还算不上是什么博大精深的学问;大多数从事具体业务的普通图书馆员们对图书馆学理论相当陌生,因此距离二者打成一片的程度还相距甚远。美国图书馆学界的情况如此,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面对中外图书馆学界共同的局面,徐家麟在对中国图书馆学界的期许中说:“设若在图书馆学研究方面,能迎头赶上外人。我们同时却也需承认,能从(中)学习的也尽多。这也是我们应努力的事。”徐家麟随后指出,中国图书馆学界当前最根本的任务,是在自尊本业与业界中人的图书馆精神影响下,去做好图书馆服务之事,他说:“愚以为我图书馆界人士,当勿忘所经营的是图书馆,当以图书馆本行的种种专为急务,当有图书馆精神,自尊本业与本界中人;凡图书馆界能将自身业务办好,是为解决本界困难,并取得外界信任的最好办法。此业务为何?不用说,最根本的仍是图书馆服务一事。”

3结语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2篇

1入学考试环节

入学考试有许多理论和方法,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环节,由于报考学生专业来源较杂,必须统一标准。报考第四军医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的考生,主要专业来源包括图书馆学、医学、计算机应用、外语等。这些不同专业背景来源的考生,其专业背景知识均有与医学图书馆工作相契合的部分,因而也均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源。面对这样的生源情况,对信息管理综合、图书馆学基础两门课程,在制定考题方面制定了如下的设计思路:“信息管理综合”课程所要考核的是最基本的学科知识,经过反复比较,最终选定马费成的《信息管理学基础》为基本考试内容;专业基础的要求与专业综合类似,最终选定吴慰慈的《图书馆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主要用书。入学考试基本教材的选定,体现的是教材权威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的统一。在考试出题思路上,既不将考试范围划得过宽过大,又要涵盖学科最核心的内容,体现的是学生来源较杂、学科背景不同的一种应对策略。

2专业相关课程的选定环节在入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选定专业相关课程,主要针对如下几类课程采取不同的对策。

2.1公共必修课

我校公共必修课包括5门课程:英语、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在如何学习公共必修课方面,要求学生在全面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直接应用性内容的重视。如英语的专业英语部分、医学统计学的Meta分析部分、循证医学的文献检索部分等。

2.2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包括:医学文献检索、计算机综合应用技术、管理学基础、健康知识等。在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方面,要求在知识体系上比较全面,包括医学图书情报、计算机、管理、医学等各大门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

2.3图书馆专业课

开设2门专业课程:信息咨询和情报检索语言,是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选定的两个应用面较宽的专业课程。

3图书馆实践环节研究生

在第一学年基本课程学习完成后,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到图书馆参加实践。在这个环节上,核心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的实践工作与图书馆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在完成实践任务的同时,深入钻研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开展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

4.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要面对专家组正式作开题报告,阐述进行课题研究的框架、预期的研究结果等。开题是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一些学者专门论述过研究生开题问题。开题草率是许多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包括文献检索、阅读不充分、研究没有数据支持、技术路线不明确、预期结果不清晰等,均是常见的问题。开题过于繁琐是另一种倾向。有些研究生开题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繁杂,主客观条件不具备,使得课题研究也难以完成。在开题过程中应该避免上述的两种倾向,应在科学性和实用性上下大功夫。开题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准备研究什么课题、4要素(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设想是什么、研究的创新性如何、研究工作量是否适当、实用性如何等。在时间轴上要制定研究进度表,包括确定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分阶段开展研究、形成研究成果等主要环节的时间节点。

4.2课题研究第1阶段

在开题后一直到中期检查,大约相隔1年左右,为课题研究第1阶段。在第1阶段中,主要是技术路线的探索。多数情况下技术路线都不是唯一的,如建设一个数据库就有多种软件可选择,数据库结构可以设计成多种样子。确定出正确的技术路线,就可以在这一阶段得到初步的研究结果。

4.3中期检查

在研究生的第三学年开始阶段,要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开题以来的研究进展是否顺利,原定的研究目标是否能顺利地完成。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研究的技术路线是否正确;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整个研究的节奏是否平顺;原定的研究内容是否需要调整。对于研究进展缓慢或根本没有进展的学生,要明确提出需要延期毕业或不能毕业的处理意见。

4.4课题研究

第2阶段从中期检查到毕业论文撰写的这一期间为课题研究第2阶段,时间大约为10个月。在第2阶段,不能在研究技术路线上左右不定,要在第1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制作精细的研究计划,形成最终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要区别对待。回答“为什么”这样的理论问题,要有坚实的、公认的理论基础,争取有所突破,但不能是空中楼阁。对于“有什么用”、“怎么做”的实践问题,要充分展示其实用的价值。

4.5完成毕业论文

课题研究全部完成后,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研究形成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精炼,形成最终的毕业论文。研究生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前期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需要在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概括、提炼、转化,最终形成确定的研究结果,并围绕关键问题、主要结果展开讨论。要在论文中形成明确的研究结果,不能让论文变成虚拟化论文、老生常谈式论文。

5在完成学位

论文的过程中,要对其中的主要研究结果撰写成数千字的期刊论文正式发表。在方面,导师组需加强指导,严格把关,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这项硬指标。我们培养的每个研究生均发表了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或核心期刊论文1~3篇。

6教师与教学环节

导师组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与关键。图书馆的导师组由3~5名专家组成,专家素质与责任心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图书馆的导师组始终坚持以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培养富有独创见解的能力作为重要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动机。在教学风格方面,建设学科网站,制作精良课件,重视上机实习,调动各种教学手段,不拘泥于原定的程序,进行交互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导师的责任非常重大,除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身心健康等一般情况的了解与引导外,核心的任务是保证学生学业的完成。首要强调的核心环节是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硕士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学生的培养,不能等同于一般性科学研究,要督促学生在创新这个环节花大力气,见到成效。导师必须定期和研究生见面,不能任其自由生长。在本文上面论述到的开题等一系列的环节中,导师均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既宏观又微观,指导学术论文写作更要抱有极大的耐心。

二结语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3篇

1.1信息收集传统情报收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专职人员的个人喜好以及部门专家的意见都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图书馆每天产生大量历史信息数据,传统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对数据的分析与评价十分模糊。信息融合技术将极大克服这一困难,能够较清晰地进行分析与评价。如,通过各种检索请求,对各种资源进行信息融合,从而有效管理文献,将无价值或已过时的文献剔除出去。对互联网上无序信息进行分类、规整,从而使馆藏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和科学。

1.2优化数字图书馆信息数据数字图书馆是一种具有馆藏资源数字化、信息组织与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的数据信息系统。数字图书馆内容虽然丰富,但充斥着大量无用或低效率的资源,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可以分析、过滤一些信息,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信息,特定用户可以通过融合模型,快速搜索到所需信息资源,从而大大提高信息使用效率。实现这种信息服务的主要步骤有:搜索特定目标的相关信息;利用融合模型形成信息集合;整合后产生新知识方案,从而得到隐藏数据中的真正信息,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信息服务。

1.3为图书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现代图书馆正朝着网络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所以它要处理和提供的信息较以往更多、更广、更复杂。为了剔除冗余信息,必须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用户喜好或访问历史等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主动向用户提供推送服务。另外,信息融合技术还可以分析和均衡图书馆有限的文献购置费,从而使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2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

2.1建立完善的特色数据库网络技术的高容量存储及快速推送功能,极大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方式及内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了极大拓展,除了建立跟踪档案、搜索各种科研信息、搜集各种学术论文之外,还会关注研究机构、电子出版物网站的最新动态,并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出特色数据库,以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2.2提高检索、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里,面对与日俱增的海量信息,图书馆情报人员要有比一般读者更敏锐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与情报信息工作人员的眼光、文化底蕴、知识基础等有很大关系,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脚步,以自身独到的眼光去洞察行业领域动态,提高知识信息生产率。如何更好、更快地在短时间内对情报信息做出正确判断,获得隐藏在深处的有价值信息,也是情报信息工作人员自我竞争力的表现。

2.3广泛搜集各类信息源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主要是为了获得对手的情报,以供高校读者使用。在信息的获取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处理工具,搜集一切与高校发展的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通过高效、科学的整合模型,将这些信息源进一步整体形成竞争情报集,以简报形式供读者使用。

2.4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竞争情报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竞争情报服务发生了新变化,竞争情报工作的出色完成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持。所以除利用传统手段外,还要辅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竞争情报的获取、分析和反馈服务。利用检索工具、网页、商情数据库等可获得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如其他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信息、学术动态、人才资源等,这些都是十分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网页搜索能够获取对手一些竞争情报,而通过主页上一些链接还可以发现更多情报,进而形成对竞争对手的更深入的了解,把握竞争对手的动向,准确定位自己,为制定战略决策而服务。目前,信息技术应用有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竞争情报系统等,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将形成一个竞争情报服务体系,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率。

3信息技术在图书情报工作中应用的反思

3.1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技术不是万能的,先进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其它工作,主要表现为:①技术不能代替文献信息。图书馆不会因为建立了先进的管理系统而吸引广大读者,他们不会因为这一点而争先恐后地使用图书馆馆藏。②技术不能改善图书馆管理状况。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发展而来,没有好的管理就谈不上技术的更新,技术也无法达到理想的实施效果。③技术必须服务于某项业务。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服务于某项业务来体现自身价值,技术与图书馆核心业务的配合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④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对图书馆业务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可以发现管理漏洞;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资源,如信息共享、馆员信息分享等。

3.2以技术为主的系统发展的一般过程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诸如文化、理念等的差异,会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各种阻力,进而影响到图书馆信息化发展。一般来讲,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经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再到一体化系统过程。技术应用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高操作层的效率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员工劳动强度,这一层一般不会与文化或观念产生碰撞,其最大的阻力在于员工是否能够驾驭计算机信息系统,这就需要时间和培训来完善。另一个是辅助决策系统,它主要是为图书馆的管理者服务的。辅助决策系统是专门为图书馆管理者服务的,每一位管理者都希望了解图书馆的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但决策需要各部门提供数据,而数据来源却存在较大障碍。首先,人们会从现在使用的管理系统中获取数据,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待商榷。其次,图书馆管理者希望由新的管理系统来解决数据问题,但各部分如果出现新问题,就需要更改业务流程,而此时就要更新管理系统来实施。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在界定图书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国际通用的组织文化模型与工具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进行一般性研究,并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将图书馆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各划分为4种类型,指出现代图书馆应着力构建学习文化一创新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智慧文化,以增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组织文化

图书馆本身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载体、形态和现象,它是人类文明集结、保存和传承的基地。同时,图书馆又是一种具备特定组织目标、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化的行为规范的开放的社会组织系统。因此,图书馆文化应涵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承载的人类思想精神和知识资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思想认知、精神风貌、道德准则、服务与管理规范、组织结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图书馆建筑风格、管理与服务设施等等。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积存于图书馆中的社会文明、图书馆管理运营与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两个方面。前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后者是图书馆人自身努力创造、争取与奉献的结果。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包括价值理念、使命愿景、思想认知、行为模式、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建筑、服饰等在内的文化现象。它是图书馆自身的文化,既有民族、区域、行业文化的共性,又有图书馆各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

根据美国著名组织文化专家Schein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我们可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物理行为、显性价值和隐性认知三个层次。其中物理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表层文化,包括图书馆建筑、装饰、标志、设备、员工服饰、行为结构与流程等;显性价值是组织表述和崇尚的价值观念、愿景使命、战略目标、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隐性认知是内化和潜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头脑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真理真实、人类本性、人类活动以及人际关系本质的基本假设、认知、思想、信仰等,由于它们大部分处于一种无意识的或者隐秘的状态,所以很难被观察和描述。隐性认知是图书馆组织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它与图书馆显性价值一起引导、激励、约束着图书馆人的各种行为。

2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类型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组织文化类型或特质的模型与工具,它们从多个角度对组织文化进行分析与分类。除了美国著名组织文化专家Schein关于组织文化层次的划分外,英国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CharlesHandy提出了权力文化、角色文化、任务文化、个性文化四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并用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来对应他所描绘的四种基本的组织文化模式:宙斯(Zeus)代表权力,阿波罗(Apollo)代表角色,雅典娜(Athena)代表任务,狄俄尼索斯(Dionysus)代表个性。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母斯·核斯克特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础总结出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企业文化类型。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Denison教授提出文化特质模型,从一致性、适应性、参与度、使命等方面考察组织文化。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Quinn教授提出了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从外部一内部、灵活一控制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划分为支持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和规则导向四种,等等。这些文化类型或模型都可以用于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考察。

另外,基于图书馆组织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经济人文化、社会人文化、自我实现人(文化人)文化;根据图书馆所在国家、民族文化特征,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美国文化、日本文化、中国文化等;根据图书馆所在系统,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分为公共文化、学校文化、科研文化、专业文化;根据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容方面,可以将其分为图书馆管理文化、图书馆服务文化、图书馆技术文化、图书馆建筑文化。

3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上述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都是将一般性的组织文化理论应用于图书馆。为找到更能体现图书馆特色的组织文化工具,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

3·l图书馆组织文化与知识管理和服务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它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以解决用户闯题方案为直接目标,通过对用户知识的需求和问题环境的分析,向用户提供经过智能化处理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和服务与组织文化在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多的相似与相关性,它们都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优化人的思想认知来促进组织和个人问题的解决,相互之间存在着映衬、衔接与通融的关系。

现代图书馆从来就是提供文献、信息与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事业单位,肩负着保管和提供社会公共知识,传播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社会服务职责。同时,图书馆作为知识型社会组织,在自身人员与机构管理中也面临着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组织能力的课题。这些功能的实现和问题的解决都可以而且必要通过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特别是图书馆显性价值、隐性认知文化的管理来引导和支撑;同样,图书馆知识管理和服务的实施也直接意味着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由于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及图书馆自身都处在持续变革发展过程中,当我们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的视角来考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时,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图书馆在履行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及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的方式和程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都反映出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与发展态势的不同。

3-2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为反映图书馆履行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职能及自身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的水平和模式,本文试以馆员和客户(包括图书、信息、知识与咨询服务的用户)为横轴的两端,以图书文献和思想智慧为纵轴的两端,以知识和信息为同心圆的核心,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如图1所示。

3.3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在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中,纵轴的左边为图书馆管理文化。依据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手段、条件和水平,即根据图书馆实行信息公开、知识共享、人本管理、学习促进和知识刨新的情况,而将图书馆管理文化由下往上分为科层文化、人本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四种。

其中,科层文化强调等级秩序,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职位描述和垂直沟通,形成上下级的命令与服从、指挥和控制关系。它是一种传统和基础的图书馆管理文化,适应图书馆业务运行及资产、人事、行政计划等稳定、有序管理的需要。图书馆馆员的行为趋向和相互关系既遵循严格的等级与规章制度,又受到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图书馆管理信息主要是自上往下的流动,馆员对知识信息的占有和贡献与其职务和地位成正相关关系

人本文化视图书馆馆员为管理的第一要素素,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把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认识人、理解人、感化人、发展人、培养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管理方法与管理艺术贯通于图书馆管理实践,作用于图书馆管理过程。按需设岗,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岗取酬,劳酬挂钩;对奖金的发放、荣誉的授予、职称的评定都以业务水平和岗位实绩为依据。实行管理信息公开,使每个馆员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能

学习文化通过鼓励图书馆馆员自我学习并提供岗位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馆员业务素质与工作技能。在图书馆内部建立知识积累与共享的机制、制度和平台,奖励和尊重那些专业技能突出、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型馆员。图书馆馆员广泛学习图书馆业务知识及其他各学科专业知识,成为具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知识管理团队,从而为图书馆开展专业化知识服务提供良好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保障。

创新文化是在上述文化基础上的提升。图书馆依靠馆员的力量和各种社会资源,切实开展方法、技术、知识与思想体系的创新。根据时展推进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变革。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与社会地位。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民主气氛浓厚,知识技能更为卓越,具备开展知识创新的管理运营能力和面向客户需求提供高端咨询服务的谋略智慧。

3·4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在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中,纵轴的右边为图书馆服务文化,依据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内容、方式、理念、条件,即根据图书馆集成性信息平台、集成知识平台建设以及开展文献、信息、知识、决策咨询服务的情况,而将图书馆服务文化由下往上分为图书文化、信息文化、知识文化、智慧文化四种。

其中,图书文化是图书馆基本的和传统的服务文化,图书馆主要提供图书、报刊等文献的收藏、整理、检索、阅览服务。客户(主要是读者)把图书馆当作查询、借阅图书文献进行自我学习和研究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场所。

信息文化是在录音、录像、数字、网络媒体发展起来以后,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新发展。信息载体和媒介的多元化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媒体的发展不断挤占印刷型图书文献的生存空间,网络数据库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重要甚至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网站、桌面工具等手段将自身的数字信息资源嵌入用户环境,满足用户宽泛或专业的信息需求。

知识文化是指图书馆主要提供面向知识内容的针对性集成性的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这里的知识服务主要还是显性公共知识与机构知识及其平台的服务。

智慧文化是指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利用自身及社会的知识智力资源,直接为客户提供面向解决方案的决策咨询服务特别注重利用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掘图书馆及社会专家团队隐性知识与思想智慧,为集团和个人用户提供面向课题与决策的客观的评估报告和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策略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开发和产出高附加值的知识与文化产品,使图书馆成为文化整理、文明传播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在分析图书馆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指出图书馆知识转移具有情境嵌入性,并对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六个情境雏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然而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商业领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获得企业价值。在图书馆中研究知识的转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公众获取。并且,通过对图书馆内部知识转移的研究,促进图书馆员工的知识转移建设,从而真正把图书馆建设成知识转移的枢纽。

1图书馆知识转移

知识转移是知识创造的基础。自1977年Teece提出知识转移的思想之后,知识转移的相关研究逐步开展起来。设立图书馆的目的就在于组织、存储和传播知识。因此,图书馆作为知识存贮的重要机构,其本身就是知识转移的重要场所。结合图书馆自身发展,图书馆界中不少人对图书馆知识转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邓文红指出:图书馆知识转移,就是指图书馆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图书馆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发现、挖掘、选择、整合、存储、输出等工作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把读者所需要的图书馆知识转移一部分给读者,以提高读者获取、共享和创新图书馆知识资源的能力的过程。

徐洪升认为:所谓图书馆知识转移,是指图书馆采用国内外先进管理理论和技术,通过对图书馆内外各种知识资源进行挖掘、选择、整合,使知识在个体、群体、组织之间流动和转化并形成良性循环,从而缩小知识差距、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知识增值的过程。

贺巷超利用信息场的概念来研究图书馆的知识转移,他提出:高势能的信息源是图书馆知识转移的基础。

颜先卓着重从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来研究图书馆知识转移,他认为图书馆知识转移功能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已有的知识;二是支持知识创新。

图书馆自建立以来,就一直承担着知识传播的重大使命。从古代的藏书楼发展到当今的现代化图书馆,图书馆的建筑和设备不断地发展变化,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也在不断地前进。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应该将自己立足于知识服务的重要机构,通过本身凝聚的知识资本,促进并带动知识的转移,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传递和创新。

2图书馆知识转移要素

知识转移反映的是知识的流动过程。知识转移的过程,涉及到知识转移的主体、转移方式,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根据信息传播学的理论,我们可以将图书馆的知识转移过程大致地看成是一个从知识传播者到知识接收者的传播过程。这样,图书馆知识转移,就必然要受到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知识本身,知识主体,情境。

2.1知识根据波兰尼的观点,知识从形态上来说,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就是那些能够以编码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隐性知识则是指那些只可意会却无法言传的知识。对应到图书馆的实践中,显性知识主要是指那些以各种载体形式存在的知识馆藏,包括传统的实体馆藏和各种电子馆藏。而这些资源能否成为知识馆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隐性知识则表现为图书馆员在各种业务操作中形成的经验知识,以及凝聚在图书馆战略、文化、制度上的知识。显性知识的转移是比较容易的,而隐性知识由于大量的以经验、技能、直觉,灵感等形态存在,往往是知识转移的难点和重点。

1995年,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从而构成了知识转移的理论基础。所谓的SECI模型是指知识创造的过程可以分为:社会化(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外化(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整合化(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和内化(显性知识一隐性知识)四个呈螺旋型上升的不同阶段。这四个阶段,深刻地揭示了知识在个人、群体和组织之间转移的过程,是对知识转移和创造的经典表述。

2.2主体知识转移的第二个要素是知识主体。知识主体是知识转移发生的基础。知识的转移总是从传播者向接收者流动,这个流动可能是单向的,但更多的是双向的。图书馆中的知识转移,从主体的角度分析,就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个体层面,包括广大的用户和图书馆员;群体层面,是指图书馆内的各个业务部门以及在图书馆内凝聚的各类用户兴趣团体;就组织而言,则主要是指图书馆这个整体概念。

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往往是知识主体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很难促使其进行有效地传递。长期以来,知识管理界都在研究如何设计各种机制和政策来促进隐性知识在知识主体之间的转移。有学者就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进行了思考,提出图书馆的隐性知识转移需要在激励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

2.3情境情境是一个比较容易被研究者所忽视的概念。目前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知识本身的特性以及主体对于知识转移方面的影响。然而,无论是知识本身,还是知识主体,都是存在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下的。知识要在属于不同情境的知识主体之间流动,必然就要涉及到情境对接等相关问题。因此,情境往往是知识转移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图书馆知识转移中,图书馆本身就是知识转移最大的物理情境,图书馆内的各类建筑和提供的服务是知识转移的基础,而图书馆的制度、文化等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知识的转移。以下重点分析一下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情境因素。

3图书馆知识转移中的情境分析

3.1知识转移的情境嵌入性知识转移具有情境嵌人性。GSzulanski在1996年分析在企业内部转移最佳实践的障碍中指出了情境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他指出,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分为四个阶段:a.开始阶段:进行知识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调研,识别知识传播的情境:b.实施阶段:建立起双方的接收渠道,传播方进行知识的相应调整以适用接收者需要;c.调整阶段:接收方进行知识相应调整,适用于自身情境;d.整合阶段:接收方进行知识固化,传递的知识被融人制度当中。

可以看出,Szulanski所指的情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知识传播双方所处的组织的情境,也指明了知识传递主体本身的要素。此外,Szulanski在文中还提到了组织制度等因素对于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

1998年,野中郁次郎再一次用BA(场)的概念深化了他的知识创造体系。他指出,在知识传递的四个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场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四个对应于SECI各个阶段的场分别是:a.创出场。对应于SCEI的社会化阶段,提供知识主体互相交流、共享经验的场所,促进主体之间隐性知识的转移。b对话场。对应于SECI的外化阶段,通过相应的知识引导者,建立起项目或者工作小组。知识主体间共享和改进知识,并向团队知识转移。c.系统场。对应于SECI的整合阶段,提供各种技术手段如网络、群件、数据库等来构建虚拟的环境以代替实际时空中的对话,实现新的显性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d.实践场、对应于SECI的内化阶段,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促使组织内部的员工不断自我学习,从而将组织的显性知识内化为员工的隐性知识。

所谓的场,事实上就是情境。这种情境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能是虚拟的,精神上的,或者是这几者的结合。但是,情境是必须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知识才能被吸收并进行转化。因此,应该积极地构建各种不同的场来促进知识的转移和创造。

3.2图书馆是知识转移最大的情境根据野中郁次郎的“场”的理论,作为知识组织的中介,图书馆无疑是知识转移最大的场(情境)。这里所说的图书馆,既可以是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的图书馆建筑物.更多的则是我们所说的物理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统一体。从整体输出来讲,图书馆担负着向广大终端用户进行知识传播的使命,它不仅拥有大量的知识馆藏,同时,还通过各种方式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而在图书馆内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由于各种各样的业务分工,随着工作的开展,也在不断的进行着知识的转移。

总结起来,图书馆在向社会进行知识转移方面的努力主要包括:a.组织现有知识资源,降低知识转移成本;b提供知识馆藏,弥补知识差距;c.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提供用户学习、科研支撑;d.提供能力培训讲座,提高用户知识获取能力;e.搭建知识交流平台,促进知识转移。

为了实现知识在图书馆和用户之间的知识转移,需要构建大量的知识馆藏以满足用户需求。这个过程需要借助相关的知识组织方法和技术。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则是需要建立一支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知识需求的“学科馆员”队伍,从而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服务。

4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情境构建

知识转移的情境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包含了众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要素。一般说来,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情境可以划分为以下六个维度:战略、文化、组织、制度、技术、环境。这几个要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相关实践(见图2)。

4.1战略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制定来源于图书馆领导层对于图书馆自身实力的深刻认识以及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因此,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制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图书馆战略方向的制定将从根本上影响到图书馆工作,包括图书馆知识资源的配置,技术的选择,具体业务部门的构建以及工作方式,从而极大地影响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方向以及知识转移的方式。

当前的网络发展给用户的学习和学术研究带来了极大地影响,学术交流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发展。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给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则成为图书馆制定战略发展目标的一个基点。图书馆应该重视战略方向的知识构建,形成对于自身发展的明确规划,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图书馆发展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知识传递。

例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就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定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是支撑我国科技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学文化传播的部级科技文献情报机构,主要为自然科学、交叉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支撑和科学交流与传播服务,同时通过国家科技文献平台和开展共建共享来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其他领域的信息需求”。

4.2文化作为知识组织的中介,图书馆应该建立自己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图书馆,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的图书馆。所谓学习型的图书馆,首先是指图书馆在公众头脑中的学习场所的形象,要切实使得公众把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学习的平台。而为了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对于图书馆本身而言,就是要在在图书馆内部建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馆员对于知识的不断积累,促进图书馆内部知识的交流,激发员工创造。只有形成一支不断学习的图书馆员队伍,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移,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并非朝夕可成,需要图书馆从上到下的“协作”。在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过程当中,可以参照彼得·圣吉(PeterM.Senge)的《第五项修炼》中的“共同愿景”、“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团队学习”以及“系统思考”的方法。建设学习型图书馆,领导层的参与是十分重要的,固化到组织制度中的形式化的标语、原则、手册也是必须的,但最根本的还是深植人图书馆精髓中的服务理念。

4.3组织目前,大多的图书馆采取的是金字塔式的等级组织体系,实行的是校长或者副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下面设副馆长、馆长办公室,馆长办公室下再设置诸如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期刊部、信息咨询部、技术部等具体业务部门。这种管理结构反映了图书馆格局中的等级、地位划分,层次过多。由于是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立的,显得僵硬、刻板,缺乏灵活性。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则使得业务开展中知识的及时传递受到了很大地阻碍。例如,由于上下等级的存在,使得知识传递的成本增加,时间延误。业务部门的固定化,使得部门员工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缺乏近距离的知识交流(社会化),更谈不上所谓的知识转移了。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图书馆知识转移。应该创建一个更加柔性化、扁平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图书馆内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知识交流环境。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传统的金字塔格局,撤销在馆长和具体业务部门之间的办公室机构,各个业务部门的人员可以直接向馆长或者副馆长汇报。同时,要积极的实现项目导向的工作管理,使得各个业务部门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合作和流动,从而创造更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4.4制度制度是对于要求的规范化的说明,也是对于执行的强力鞭策。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战略、文化、组织结构,都需要用制度的方式明确标识出来,从而形成对于知识转移策略的强制执行。同时,必须看到,由于知识越来越成为员工个人的核心竞争能力,使得知识的主动转移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应该设计出良好的激励乃至约束制度,促进员工的知识转移。

知识管理机制的设计,也一直是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激励机制以及约束机制的设计,充分促进知识在各知识主体之间的流动和交互。有效的知识管理制度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知识主体所处的情境以及知识主体的接受能力。适当设立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以及标杆也是促进组织知识管理的有效方法。

4.5技术知识管理的实践,技术的广泛应用功不可没。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知识服务,首先需要建立起强大的(跨库)查询系统,从而使得用户可以迅速地定位所需要的资源。同时,通过各种离线或者实时的交互(参考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进一步的深度知识服务。此外,图书馆还应该根据自身的能力,建立进一步的支持用户进行知识发现的知识导航系统。在互联网络时代,只有依托于计算机科学和网络的相关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资源从图书馆向用户的转移。而为了促进馆内员工的知识交流,则应该积极推进馆内交流系统的建设,构建起员工交流的知识平台,从而为馆内知识管理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知识转移技术平台的构建,应注重促进用户界面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同时,广泛地利用目前web2.0的相关技术(如RSS,BLOG,WIKI),尽量地采用开源软件(OSS)进行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可以更方便地实现与用户习惯的融合,从而减少知识转移的成本和障碍,促进知识更好地转移。

4.6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首先是指图书馆所面临的大环境。图书馆在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中,也要面临着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的制约。比如,图书馆在建设知识馆藏和提供知识服务的过程当中,就面临着法律授权的问题。前者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复制授权,后者则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问题。对此,图书馆应该积极地运用《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相关的条款来保护自己,合理合法地提供更多更好的知识服务。

而在图书馆内部,也存在着营造知识转移环境的问题。图书馆知识转移环境的构建,首先是图书馆物理场所的构建。阅览室、微机室、休息室等等,都要以用户的便利来进行建设,目的在于创建良好的知识交流环境。而作为一个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图书馆也应该设置专门的知识交流空间,以供到馆的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例如目前国外普遍采用的InformationCommons就是一例。

其次,图书馆知识转移环境的构建,还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网络服务提供。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广大用户对于知识获取的需求,图书馆应该为用户更好地获取知识提供良好的途径。图书馆通过提供知识平台环境,可以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传递以及深度的知识咨询。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更加注重和用户的交互,积极地促进用户知识向图书馆的转移。和传统的图书馆单向传递知识不同的是,为了促进图书馆的知识转移,只有与用户更好的进行交互,图书馆才能在提供知识服务的路上走得更远,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转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