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和对策浅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和对策浅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前教育教学问题和对策浅析

幼儿园教育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其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素质,提升幼儿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重视幼儿的身心健康,才能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需认识到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施以针对性解决对策,关注幼儿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等五大领域的发展,遵循幼儿的认知特点,避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使家庭、社区及社会参与幼儿教育。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展开对学前教育中常见问题与对策的探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孩子各技能领域间的渗透,以便实现幼儿综合能力全面而协调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认识到虽然学前教育所面对的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身体协调性等发展阶段,其生活经验有限、社会阅历较少,但作为独立的个体,幼儿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育教学开展应是循序渐进的,教师既需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也需重视量体裁衣,避免揠苗助长和一概而论。

一、简析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中,家长对孩子教育投入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幼儿园教育问题主要可总结为以下三点:(1)面对幼小衔接问题时,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屡禁不止,很多教师还是主要以知识灌溉的方式教孩子各领域的知识,如拼音、书写、数字等。(2)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游戏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开展户外、混龄游戏时,要么将幼儿置于被动参与的位置,要么则缺乏对游戏的有效指导,导致幼儿只是以自己的方法无目的地玩,难以发挥游戏的独特教育价值。(3)忽视家长的参与,导致其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不理解、不支持,无形中便在家长与幼儿园间构筑起难以跨越的鸿沟。

二、化解学前教育常见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教学活动

为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社会、科学的良好意识,具有艺术表现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幼儿园一方面应重视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促进优质教育经验的共享,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其了解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通过积极引导、组织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例如,可在区域活动中开展角色联动游戏,模仿社会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以增强其规则意识,并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在幼儿园开发自然资源,如组织幼儿开展种植活动,并让中小班幼儿进行植物的养护与观察,使幼儿接触动植物、认识大自然。

(二)重视对游戏教学的引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为使幼儿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教师需适时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指导,促进其交流能力、沟通意识、协作精神、创新思维等的发展,使幼儿遵守规则,具有助人能力。例如,在户外混龄游戏中,教师可事先制订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游戏规则,并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让大班幼儿作为小组长,进行组间比拼。在正式比赛前,给幼儿自主练习的机会,使其互帮互助进行游戏练习。同时,对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团结协作的小组给予奖励。教师应依据组间特点,对幼儿进行相应的游戏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构建家园共育体系

当幼儿步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自理能力将不断提升。学前教育并非只是教师、幼儿园的事,还应引入多方关注。例如,邀请心理学家、幼儿园教育专家到园中指导工作,提升幼小衔接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社区开展联合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活动体验;构建家园共育体系,使家长成为幼儿生活习惯养成、学习习惯形成的促进者和合作者。譬如,当幼儿园举办绘本阅读活动时,可邀请家长参与,或者教师可通过微信群与家长取得联系,开展家长绘本推荐活动,让家长每天带领幼儿阅读,让每个幼儿家庭互相学习交流,把任务式的学习变成参与性、有意义的家园合作活动,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幼儿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综上所述,针对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教师需要具有教学总结与反思意识,升级教育理念,创新幼儿教育方式,进而以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化解教育问题,形成园本特色,实现家园共育,让学前教育教学更具实效性、适宜性与创新性,用爱和关怀悉心陪伴幼儿健康成长,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更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意识,以便未来能够较为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作者:韦笑 单位:淮安市洪泽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