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前教育教学探讨(6篇)

学前教育教学探讨(6篇)

第一篇: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幼儿园活动实践策略探讨

摘要:幼儿园活动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近些年在大部分幼儿园推广开来。幼儿园活动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重要作用,重视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指南;幼儿园活动区;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幼儿的个人学习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幼儿学习生活的需要。

一、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重视活动区的活动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性,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园活动区的设置尚处于初步试用阶段,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幼儿园活动区并未能真正发挥其应当具有的积极作用,未能在幼儿的教学与学习中起到推动作用。幼儿园活动区未能发挥其真正意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普遍偏低,教学水平普遍不高

。幼儿园的教师学历大多偏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是专科学校毕业,甚至是更低的学历,这就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不高,教师专业素养较低,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有限。幼儿园的教师在年龄极小的幼儿的成长起步阶段具有重要的教导与指引意义。然而,幼儿园教师由于受到自身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限制,并未能真正认识到幼儿活动区活动实践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忽视了其积极作用的正常发挥,阻碍了幼儿园活动区对幼儿成长过程中积极作用的正确发挥。其次,幼儿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幼儿教师的幼儿教学专业素养偏低,直接制约着幼儿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幼儿教学理念的更新,部分幼儿教师认识不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同时,由于幼儿园活动区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与文化水平较低的幼儿教师并未能真正认识到其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正确应用方式与应用意义,阻碍着其积极效果的正常发挥。在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中,部分幼儿教师忽略了对幼儿的指引,让幼儿自由活动、自由发挥,教师只要保障幼儿的安全就好;另外有一部分幼儿教师在活动区的活动实践中,过分注重活动区的整洁有序,并未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到活动实践中来,打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操作的积极性,阻碍了活动区活动实践重要意义的真正发挥。

二、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策略

1.顺利开展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需要提高幼儿教师的执业能力在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充分发挥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的积极作用,最基本的要求是提高幼儿教师的执业能力,即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与基本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由于幼儿园入学幼儿的平均年龄偏小,幼儿尚处于对世界进行认知的过程,因而,幼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幼儿的指点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与专业素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与今后的个人发展。在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顺利开展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需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执业能力,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教学理念与方向。该《指南》对于三到六岁之间的儿童每个阶段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做出了细致规定,符合各年龄儿童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的发展。《指南》的出台,对于幼儿教师提高自身执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幼儿教学更好地顺利开展。例如,在《指南》试行期间,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对该《指南》进行学习与讨论,尤其是新入职的幼儿教师,更是要认真学习与领会该指南的精神内涵,使幼儿教师能真正将该《指南》的精神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与其他学校教师交流学习等方式,开阔幼儿教师的视野,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使幼儿教师更好地在幼儿教学中运用幼儿园活动区,充分发挥其在幼儿园教育中应有的重要作用。

2.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适时更新活动区材料在学前教育改革指南视角下,充分发挥幼儿园活动区活动实践的积极作用,要求幼儿教师定期适时更新幼儿园活动区的材料。例如,在组织幼儿园活动区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材料,组织幼儿共同努力,积极拓展材料的收集渠道,使幼儿园的活动区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活动区的主要活动实践,是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对幼儿开展游戏、运动等集体性活动。然而,儿童的兴趣点是经常变化的,并且,不同年代的儿童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感兴趣的事物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即使是同龄人,但是由于生活年代不同,直接导致了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存在差异。幼儿园的活动区应当定期清理,保证活动区的干净整洁,保证幼儿在参与活动实践时的安全与卫生。另外,随着活动区的时常更新,更能使幼儿对活动区充满新鲜与好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课堂的教学效果。例如,由于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幼儿教师应仔细学习

《指南》的重要精神,认真研究学习不同年龄的儿童的心理特征与年龄特征,根据年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幼儿园活动区材料,使幼儿园活动区最大化地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更好地发挥其活动实践作用。《指南》是一种较新的教学理念,对于幼儿园幼儿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该《指南》的精神内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将《指南》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幼儿教师还应适时更新活动区材料,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保证活动区活动实践意义的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华爱华.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看幼儿园活动区活动[J].幼儿教育,2012(Z4).

[2]韩莉.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创设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作者:傅静华 单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幼儿园

第二篇: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对策

摘要:研究调查了民勤县15个乡镇的农村幼儿园,对农村学前教育服务需求和供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民勤县学前教育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民勤县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园;办学条件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幼儿教育倍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因此,探讨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区域性发展迫在眉睫。笔者对民勤县乡村幼儿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今后农村幼儿的教育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一、民勤县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现状

(一)学生在校上课时间得不到保障

由于民勤县地广人稀,村庄分布比较零散,一个乡镇一般只有一两所幼儿园,这样给幼儿上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经过调查发现,校车接送幼儿上学最远的要一个小时,这样就很难保证幼儿在校的学习时间。

(二)条件简陋

笔者通过走访发现,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条件普遍很差,教室比较简陋,幼儿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小,很多设施都比较陈旧、落后,而且规模也较小,教师和学生也比较少。在很多农村幼儿园当中,既没有教具,也没有开启幼儿智力的游戏场所和设备。这样的幼儿教育环境,远远不能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幼儿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近几年,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比较重视,很多农村幼儿园也在逐步的修建和翻新中,所需要的幼儿教师也随之增多。为了弥补幼儿教师数量上的不足,新招聘了很多幼儿教师,都是从音、体、美等高校毕业,对于幼儿教育可以说一窍不通,根本无法进行幼儿教育。再者,由于县城的幼儿园不断扩建,通过考试等方式,将农村优秀的幼儿园教师调到县城,导致农村的幼儿园教学陷入绝境。虽然国家对幼儿教育比较重视,但让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还比较少,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是县城的幼儿教师优先,农村的幼儿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培训。

(四)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

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幼儿园在管理方面比较松懈。特别是部分幼儿园在保育、安全、后勤等方面管理较差,有的幼儿园甚至只能算得上是一个把幼儿集中起来玩耍的场所,至于幼儿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五)农村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使得幼儿教育向小学化倾向在农村的很多幼儿园当中,教师教育观念滞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幼儿教育不是特别重视,也没有领悟到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民到大城市打工,很多幼儿的监护人为爷爷奶奶,他们对和幼儿接受教育的意识薄弱。此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倾向严重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模式,打击了幼儿上学的积极性,容易使幼儿从小就产生厌学心理。

二、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要改变农村幼儿园的教学现状,首先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出发。一是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享受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的职称问题等。二是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对于一些培训成绩优秀的教师,进行物质奖励,并把培训结果与教师职称挂钩,让更多的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培训当中,为自己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资金投入

有关部门要加大农村幼儿园建设资金的投入,每一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如场地、房屋、设备、设施等。农村幼儿园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地方比较宽敞,如果部分幼儿园有条件,可以对幼儿园进行绿化,让幼儿园变成花园式的学校,为幼儿创造一个舒心、愉悦的游乐场所,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乐园、学园、家园。

(三)对幼儿教师要进行科学的评价

对教师的科学评价,可以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实现幼儿高效率课堂。幼儿教师和幼儿是一样的,赞美对于教师来说是对教师辛勤劳动和付出的肯定。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就要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态度、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综合、科学的评价,并与年度考核以及相应的工资待遇挂钩,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语

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幼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农村幼儿园在前进的道路上十分坎坷,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笔者坚信,在广大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幼儿教育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帼眉.生活知识的学习最重要[J].幼儿教育,2003(10):4-5.

[2]王红霞.当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9):32-33.

作者:王华,张艳琴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夹河乡中心幼儿园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课教学研究

摘要:一般认为,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和业余的舞蹈训练不同,同时和舞蹈院系开设的专业课也有着显著差别。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舞蹈课教学,旨在教授学生专业的幼儿舞蹈知识,培养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表演以及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巧来实施幼儿美育教育。接下来,本文将对高招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课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招;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幼儿舞蹈

一、引言

幼儿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其艺术性较高,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那么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高招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何上好幼儿舞蹈课,胜任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呢?

二、舞蹈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是所有学习舞蹈的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高招三年制学前教育学生也不例外。但是,就当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甚至有部分学生误以为只要具备了良好的舞蹈感觉就可以学好舞蹈。因此,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加强基本功练习,而且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真学习基本功,以至于舞蹈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普遍存在。但实际上,一味注重舞蹈感觉,而缺乏专业、系统的基本功练习,往往是很难学好舞蹈的。通常,要练好舞蹈基本功需要学生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疼,不怕枯燥乏味。但是,高招学生练习舞蹈年龄较大,客观上存在一定的身体局限性,如果训练的难度较大,极易出现畏难情绪,甚至就此放弃。但是,事情发展都是先有量的积累,才能慢慢地促成质的转变,舞蹈技能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升自身舞蹈素质和幼儿舞蹈教学水平,高招学生应当树立坚定的信念,坚持进行基本功训练,加强把上、把下等练习,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软开度,以进一步改善舞姿。与此同时,教师有必要在教授学生舞蹈基本功的同时,积极敦促学生加强舞蹈基本功的练习。为此,教师可以在每次基本功课堂教学结束后,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并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和练习方式。同时,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练习上堂课教授的基本功动作和练习方法,并将此作为一项日常考核内容,以促使学生在课后主动加强练习。

三、舞蹈身韵练习

就身韵方面来说,呼吸的气、韵以及形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有效运用、调节气息来改变舞蹈动作和节奏是有一定讲究的,而且会对幼儿舞蹈产生极大影响。有人说,呼吸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象征,只要还具备呼吸的能力,生命就具备了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对幼儿舞蹈来说,呼吸也是如此重要的存在。只要在舞蹈中合理运用、调整好了呼吸,幼儿舞蹈的独特韵味将更加明显。但是,很多高招学生在舞蹈时,动作非常僵硬,舞姿不够优雅、自然。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很好地运用身韵中的呼吸,亦或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将呼吸融入舞蹈当中,因而无法借助呼吸来增添舞蹈的美感。任何一个舞蹈动作的呈现都与呼吸的有效运用紧密相关,幼儿舞蹈自然也不例外。适当、巧妙而又顺畅地运用呼吸,可以较好地表现幼儿舞蹈的动作、情感以及技巧。也就是说,借助呼吸来展示舞蹈,既能够增强舞蹈的力度和线条美,同时也可以使人通过这种唯美的肢体语言来体会舞蹈者要传递的思想情感。如此一来,舞蹈者便可以通过自身精神和身韵来感动自己、感动观众。为了充分发挥身韵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招学生的舞蹈美感,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比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会学生身韵练习的方法和技巧以后,让学生分组来展示其身韵练习效果,同时将学生在小组练习中的表现纳入平时成绩,以便学生可以主动加强身韵练习,不断提升自我。

四、幼儿舞蹈素材的选择

幼儿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它作为学前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有着很强的实践意义和实用价值。儿童舞蹈创编要具有时代性及幼儿特点,因此,在创作幼儿舞蹈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儿童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以创造出既迎合儿童个性发展规律的全新的舞蹈风格形式,又满足儿童学习需求的全新的舞蹈题材。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作品才能够充分体现幼儿的思想情感,才可能被幼儿所接受、喜爱。创编幼儿舞蹈应做到主题鲜明准确,表现的内容简单不复杂,易于孩子理解和接收,舞蹈形式应多采用科学幻想、童话故事、儿童游戏等。在创编舞蹈中要利用短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去创造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如作品《天天》表现了小朋友们在当今雾霾环境下渴望拥有一片蓝天的美好愿望;作品《光荣宝宝》展现了幼儿园小朋友爱劳动、讲团结的美好画面。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招起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课教学,需要当前教育者静下心来,潜心研究,不断探索,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客观条件。怎样把她们培养成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较好地胜任幼儿舞蹈教学工作,当前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娟莉.强化幼儿舞蹈能力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02:114-116.

[2]蔡霞.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106-107.

[3]王兰兰.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296.

作者:王艳玲 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农村学前教育办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农村教育条件不断得以改善和发展,特别是一直处于发展低潮的农村学前教育不断被重视和激发。一时间,农村学前教育办学如火如荼,甚为壮观。然而,由于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正在面临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本文旨在结合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情况,通过对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改进和完善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问题;对策

陶行知先生曾强调:“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准备阶段,是孩子迈出家庭温室的第一步,对培养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认识基本事物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和优化国民素质的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不同经济发展能力的地域之间的学前教育依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最为突出的东西部差异以及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异,本文以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为例进行分析。基于南涧县的地理区位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在云南农村学前教育办学现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2012年,在国务院和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文件后,南润县人民政府印发了《南润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指出了南涧县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办园分布不均、师资缺乏、办学质量不高等问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山村幼儿园教育”计划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希望找出一些更加有效的策略促进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分布不均

一是数量不足。首先,南涧县目前的学前幼儿园数量还无法满足幼儿入学需求,在全县的8个乡镇中共有80个村委会上千个自然村,有公办独立幼儿园2所,小学附属幼儿园46所,民办幼儿园21所,但是目前可以统计的学前幼儿园不足70家,难以达到每个村委会一间幼儿园的配置,更不用说分配到自然村了,因此南涧县学前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二是区域分配不平衡。在南涧县现有的学前幼儿园中,大部分分布在人口数量居多且村民收入较为丰厚的村委会。同时,一些质量相对较好,规模稍大的学前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县城及周边村庄,而相对偏远的村庄则没有幼儿园或者只有小规模、质量落后的幼儿园,因此导致整个县儿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不均衡。

2.师资力量缺乏

南涧县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缺乏,使得学前教育教师不足,师资质量欠缺。具体表现为,公办独立幼儿园教师68人,小学附属46所,公办临聘教师104人,民办幼儿教师149人。幼儿教师的数量少且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其中,以女性教师居多,多数幼儿教师为临聘教师,很多具有专业幼师资格的幼儿教师都不愿来到农村地区从教,缺乏专业的幼儿教师,对于美术、绘画、音乐等艺术课程知之甚少,无法实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另外,在幼儿教师编制上也缺乏保障。在当前国家开发二孩政策的形式下,多数已婚女教师比较向往二胎,于是出现一大批女性幼儿教师请假的问题,更是加重了师资力量不足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3.管理存在疏漏

其一,南涧县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依然存在。因受多年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许多小学把学前班教学小学化,加重孩子负担,结果却适得其反。其二,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科学规划。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政府部门的疏漏,导致对学前教育办学缺乏有力监管,管理松懈、执法不严,造成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的无序发展,孩子学前教育未取得实效。此外,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还存在规模较小,发展难度大,难以适应农村社会的发展等问题。

二、改进南涧县农村学前教育办学问题的对策

1.构建多元模式,均衡地域分配

南涧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儿童学前教育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全县农村地区主要是以山区为主,村庄分散,高山陡峭,交通困难。因此,在南涧县农村地区普及学前教育的难度很大,如果一味采取与城镇地区相同的方式进行学前教育办学模式,则不适宜该地区实际全科,只有按照分步实施、逐步普及、因地制宜的步伐构建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才能实现南涧县学前教育资源的地域分配均衡,从而提高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的有效性。

2.强化师资建设,完善教师编制

一方面,要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根据南涧县学前教育教师配备的具体需求,配足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专业教师,也可以对本有的中小学富余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择优录取,为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发展注入更多专业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完善学前教师编制。对于优势的准入制度要进行严格控制,建立学前教师工资保障制度,为学前教师提供具有公职身份的教师资格保障,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加入到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发展事业中,促进南涧县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3.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

首先,明确和落实政府责任。从南润县农村幼儿教育看,推进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关键保障是县乡两级首先明确自身职责,明确自身的职责内容才能清楚的执行相关政策。其次,要加强对幼儿园负责人、保育员和教师培训,建立县内学前教育发展的考评机制。最后,要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加强有关部门分工合作。此外,在强化南涧县学前教育办学过程中,还应突破公办和纯民办观念,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三、结语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人格及学习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后期的学习非常不利,也容易造成后期教育中学困生的大量存在。因此,要办好学前教育,首先要端正学前教育办学思想,树立终身教育观,构建多元化办学模式,强财政投入,完善管理体系,强调幼儿教师编制问题,优化和丰富幼儿师资,尊重儿童教育和成长规律,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明春.浅析推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2]彭宏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研究:盘点与梳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作者:曹世丽 单位: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宝华镇人民政府

第五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不等同于普通的音乐教学,学生毕业后教学对象不同,因此,教学重点有所倾向。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的声乐教学模式,即集体课与个别课相互交替的教学模式。两种课型相结合,增加了教学中的点和面的结合,使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研究

声乐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声乐课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其培养目标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及针对性,这样就直接决定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方法,其针对的内容跟一般音乐系的声乐课是不一样的。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实际教学实践工作,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集思广益,寻求最佳的提升措施。

一、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从出生到六岁前的儿童。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实际年龄和接受能力、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不能生搬硬套。在现阶段声乐授课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一对一授课,另一种是集体课,还有一种是小组授课。主要体现在:

1.一对一教学: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学生声乐技巧的训练上,这种训练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相对较难。由于入学时声乐水平较浅,乐理知识掌握得较少,甚至有的学生不会识谱。这不仅给声乐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而且使许多学生产生对声乐课的恐惧,更谈不上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2.集体课教学:声乐是一门较抽象的艺术,它看不见、摸不到,只能靠教师讲解理论基础知识,还要进行范唱,再加上教师形象的体态语,才会使学生对声乐有初步较感性的认识,而对于正确歌唱状态的确立,还需要反复、长期地训练。每位学生的发声条件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在声乐教学时,教师应给每位学生指出其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集体课时间短,人数多,有部分学生在上课时得不到教师的指导,从而导致有较好声乐条件和音乐素养的同学有种“吃不饱”的感觉。3.小组课教学:小组教学的内容比较笼统,对个别判断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很难分清自己需要什么,达不到教师所要的理想教学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所达到的演唱水平有所改变,已经不是局限于会唱几首作品、会一些基础知识就行。所以急需积极创新和构建一种高效、完善和适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具有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由于以上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使我感觉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模式应有所改变。根据多年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我有以下构想:

1.在声乐授课形式上,采取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课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将学生集中起来,由一位教师讲解,传授声乐的理论技巧等各方面知识。一方面节约师资力量,保证理论技巧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另一方面缓和学生单独学习声乐技巧难度较大的恐惧心理。在入学前学生声乐水平不一,有的学生不识谱。所以单独上课压力较大,学歌较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对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学任务和难度。集体课教学正是考虑到学生存在参差不齐的声乐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层次与个性特点的不同,从而为学生提供学生与学生间相互观察、交流、学习的机会,开阔视野,使学生在积极向上的声乐学习氛围中锻炼其多观察、多思考、多体验的能力,使学生在边学习、边讨论、边观察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声乐水平,改变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2.集体课教学集中、综合,有其优势,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考虑得更全面,使学习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所以在集体课进行到一个阶段(约一个月)时,再加入一节个别课给予学生细致的辅导。声乐个别课就是针对学生在集体课教学中学到的知识给予细致、完整地归纳,找出其不足的地方,给予科学的指导,其中包括教师的歌唱示范、体态语、表情表演等各个方面,使学生直观、形象地聆听到专业教师的高水平演唱,其声音和情感的表达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激发其学习兴趣。

3.在声乐授课的内容上,分别科学地制定集体课和个别课的内容,两种类型的课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集体课具体内容的设置应遵循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渐进性原则。个别课重点在学生声乐基础训练、发声技巧、演唱方法、作品处理这些方面。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改革性的变化,学生的水平与所学的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4.在授课的方法上,融多门音乐相关学科为一体,采用“融合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指将朗诵、视唱、乐理、舞蹈、即兴伴奏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讲解。如:学唱一首歌,首先学会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它不同于一般地念课文,而是有气息支持、有高位置地,在歌唱状态下的朗诵,然后唱谱(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识谱视唱能力),分析歌曲(包括歌词的含义、表达的情感、曲式、创作特点等),讲解歌曲中涉及的乐理知识(复习巩固所学的乐理知识),最后设计出肢体语言(训练其动作协调性、舞蹈动作编排能力、创造力等)与歌曲结合表演、歌唱出来。一首歌曲的完成包含词曲作者的整个创作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技能又发挥其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主要应用在集体课教学中。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的构建,在新教育环境下,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学改革。因为在这种集体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中,添加了教学的点与面的结合,拓宽了声乐教学的范围与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创新的具有能动性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它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路,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更科学、规范、有效。

参考文献:

[1]张玉财.谈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中的分组教学[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93+120.

[2]魏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231-232

作者:杨智鸿 单位:福建省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第六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初级阶段教学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摘要】声乐初级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接下来科学发声法的学习,正确歌唱状态的巩固和歌唱声音的综合表现力的提高做准备。初级阶段的教学重点主要放在科学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喉咙状态、声部的科学化分以及自然松弛的中声区打造,只有解决了歌唱时的呼吸问题,才能有“气吸于底声发于顶”的自然、通畅、松弛的歌唱效果。

【关键词】声乐初级教学;基础;声搭气发

声法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初级阶段的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嗓音今后的发展,因此是很关键的,声乐教师在初级阶段教学中应该保持客观的态度,冷静的头脑,在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同时,强调基础的重要性,为今后学生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一个牢固、科学的基础,而不应该盲目求高、求快追求进度而忽视基础。初级阶段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歌唱发声方面建立科学的状态和良好的习惯,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声乐学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要客观、科学地确定声部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条件和发声器官在构造上的差异,致使每个人的嗓音也各不相同。声部的划分是由歌唱者的发生器官和其他生理结构等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在正式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条件(音色、音域、换声点、声带的长短、共鸣腔的大小、身材的高矮、胖瘦等)对学生的声部做出较为科学、客观的判定;然后才能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确定发展的方向,并在训练中不断地检验、修正对学生声部的判断直到没有疑误为止。

(一)音色为主要参照条件

声部的划分是一个非常细致和复杂的问题,如果判断失误,将严重影响学唱者的前途,所以,声乐教师在为初学声乐的学生确定声部时,一定要通过仔细、认真的分析后才能判定学生的声部,有的教师仅仅凭着某几个音能否唱上去或唱下来就判定学生的声部,这是不可取的。在初级阶段教学中应如何判定学生的声部呢?一般来说确定歌者的声部主要是根据歌唱者的音色、音域、有效音域、换声点及其它生理条件等综合情况来确定,就是说在确定歌者声部时,一方面要看他(她)的音域(即高音能唱多高,低音能唱多低);另一方面还要听他(她)的音色,起决定作用的是音色而不是音域。在音色方面各声部的特点是比较鲜明的:一般高音声部的音色明亮、具有金属感、音质纯净、清脆、声音刚劲有力,低音部则深沉浑厚、宽阔丰满,中声部介于二者之间,音色浑厚洪亮、铿锵有力,具有柔和而坚实等特点。根据以上特点一般歌唱者的声部是比较容易判断的。对有些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获问题较严重的歌唱者,教师确定声部的时候一定不能急躁,要有耐心,待把方法理顺以后再定声部。

(二)声区发展换声点综合参考

如果遇到某些男女高音声音宽厚,音色与中音相似,而有些男女中音也能唱到男女高音的同样高度的歌者,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通过中声区的扩展训练,观察其常用音域及其在上下两个方向扩展音域时,向哪一端发展更为容易,换声点出现在哪个音上等等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如:同属男女高音声部,大嗓的换声点往往较小嗓要提前一二个音出现等。总之,确定歌唱者的声部是需要细致研究、慎重从事,一旦声部定错,就会损害嗓音,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声乐初级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慎重地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来确定歌唱者的声部是正确的、可取的。

二、要科学、有序地打牢基础

学生的声部初步判定后,就可以对学生的声音进行正规训练了,在声音训练的初级阶段尤其要关注各方面基础的扎实性。

(一)通过练气放松喉咙

首先应以学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为主要任务,多做一些长音练习和无声的呼吸练习,这时教师的着重点应放在如何“向下吸”与如何“向远唱”两个方面;要提示学生不能只想着从外向里“吸”,关键是腰腹部位要先有扩展的感觉,腰腹间通过扩展有了空间,气息便自然“流”入并“沉”至腹部;气息柔和地吸入并沉于腹部后,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声搭气发声法”,这种方法要求歌唱者的声音“搭靠”在气息上唱出来,要“气出声响,声气同步”,有了声音“搭”在气上的感觉就意味着掌握了正确的呼吸,呼吸方法对头了,喉部没有多余力量干扰,喉咙就容易放松了,松开喉咙是科学歌唱发声的基础。

(二)自然声区重点打磨

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喉咙打开了之后,就要对歌唱者的自然声区及中声区做科学认真的训练。所谓自然声区是指喉头稳定、声音流畅、音色明亮、不费力就能唱出来的,接近于说话高度的音区,也就是人声最自然的音区,一般不超过一个八度。自然声区的声音是人声中最自如,最富于自然色彩的声音,因此训练中声区要以自然声区为基础,从自然声区开始,向高、低两个方向逐渐延伸,从而巩固中声区。有的教师认为自然声区是自然存在的不用训练,故一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虚(假)声训练,最终使学生的声音变成了没有色彩的、单调的空声,这都是忽视基础训练的结果。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牢固。对于声乐教师来说,对打基础的工作要格外重视,切不可因中声区的发声似乎并不困难而掉以轻心,基础尚未打牢就急于使学生唱的高、唱的响、唱学生不能胜任的作品,这样违反教学规律,是不科学的。

(三)做好声音规划

中声区的训练,音量不宜过大,以中等强度为好,发声时要强调哈欠状态与张嘴;张嘴要从大牙处开始,要后面大、前面小,歌唱发声时气息要送的均匀,要始终保持膈肌和两肋的张力,使每个音都落在气上,要感觉一个比一个音更远地向前方抛出;身体要保持稳定、挺拔、松弛的状态,要耐心地反复练习,直到在中声区范围内喉头基本稳定、喉咙打开,气息有支点,声音流畅、运用自如,打基础的工作才算合格。缺乏经验的教师,每节课都拿学成后的那种理想的效果直接要求学生,一会儿责怪他气浅,一会儿又说喉音太重,刚才说嘴没张开,现在又说没有共鸣,这种复杂的要求令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哪个是重点,等到下次课又是如此,结果效率很低,这实际是教学缺乏整体计划的表现。在进行初级阶段的教学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声音发展做一个长期的开发计划,一个时期或阶段突出一两个问题,把存在的问题分阶段进行突破,使学生的嗓音问题得到逐步克服和改正。

(四)要注意学生表现力的培养

在初级教学中还有一个方面容易被教师忽视,那就是学生的舞台表现力(眼神、表情、形体动作),有的教师认为声乐课主要是以声音为主,表现力等声音练好了以后自然就会有了;我们知道,歌唱技巧是为表现作品服务的,声音不是唯一的,如果一个演员在舞台上面无表情或哭丧着脸,就算有漂亮的嗓音又怎能感动和吸引观众呢?因此,从我们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起,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表演欲望,做发声练习时不能呆呆地在那里干巴巴地唱,要有想象、有表现的唱;唱上行音阶要激动、向前,下行音阶要深情、亲切,连音要柔和、内在,跳音要明朗、活泼。练唱歌曲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讲解作者、词义、基本风格、情感情绪等等,在作品的演唱中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是唱音乐而不是唱音量,要用内心去表现作品的内涵,做到音乐顺畅,风格准确,精力集中,台风朴素,这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结语

声乐初级阶段的教学是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基础,而基础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所以有的教师认为:基础阶段没有什么技术,也不需要技术,基础是自然就有的,根本不需要下功夫练习,嗓音的发展主要在于高音的解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任何高大的建筑都必须有一个坚实牢固的基础,如果不把基础打牢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声音训练一样如此,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何来日后的进步与成功,教师应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认真对待声乐初级阶段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日后的发展与成功打下科学、牢固的基础,做一名合格的嗓音塑造者。

参考文献

[1]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2]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

作者:葛剑,高俊敏 单位:山东省青岛滨海学院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