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和移动化,互联网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需要适应当前科技发展,利用好互联网优势,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方式,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本文分析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种途径:网络心理测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线下心理咨询的网络预约、网络心理咨询,探讨其优缺点,为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互联网;心理咨询

一、前言

21世纪的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也在迅速发展。随着移动网络网速更快、资费更便宜和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互联网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应对“互联网+”带来机遇和挑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当前,各高校对“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还不够充分,例如,很多网站不适应用手机浏览,没有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网上预约等。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网络心理测评。网络心理测评或心理筛查是当前各高校非常普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网络心理测评普遍采取的模式是在新生入学以后,高校应用一个独立的心理测评系统对学生进行筛查,然后对筛查出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进行重点关注或面谈。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设计是把网络心理测评既作为一次筛查,又作为建立学校心理健康资源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方式,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得“客户”(学生)的重要手段。学校要建立信息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学生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进入测评系统,在指导学生进入测评系统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网站的宣传。

(二)网络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当前,各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普遍设有网站,并在网站中有心理健康普及的栏目。但高校这些网站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目普遍存在内容少、更新慢、不贴近学生、不利于手机查阅等缺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除利用网站外,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以大学生广泛使用的网络途径,将心理健康知识、信息、资源和方法传播给学生。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加深学生对于心理咨询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少负性心理的产生,在心理危机发生时也能查询到求助的热线等资源。

(三)线下心理咨询的网络预约。面对面的心理咨询特别是一对一个体咨询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一个重点。各高校普遍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以达到缓解学生情绪、完善人格、减少危机事件的目的。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心理咨询还存在偏见和误解,例如认为接受心理咨询是性格软弱、接受心理咨询都是有“精神病”的人或者害怕自己的个人隐私被泄露,从而没有勇气走进心理咨询的大门进行预约。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可探索通过手机进行网络预约,例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可直接用手机网上预约。通过事先编程,可在手机上填写咨询时间、咨询主题、咨询老师、本人手机号,完成预约过程,从而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增加了学生到咨询室进行咨询的可能性。另外,还可探索在预约过程中进行人工咨询,通过培训一批学生干部,对学生预约中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例如如何选择心理咨询师,隐私能不能得到保障,让学生预约过程中感到更温暖、更可靠。

(四)网络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互联网,运用心理学专业理论和技能,帮助来访者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网络咨询依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包括很多形式,例如:电子邮件、即时聊天软件、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网络咨询具有方便快捷、保密性强的特点,但其局限也不容忽视。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局限在于信息不全面和咨访关系不稳定。网络咨询是一种间接的人际互动,即使网络心理咨询中信息包括最全面的的视频通话,身体动作和姿势也不能完整看到,双方沟通中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就缺失了。心理咨询需要建立咨询师和来访者彼此信任的咨访关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双方共同探讨,咨询师和来访者互相信任。在网络心理咨询中,这种信任比较难以建立。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对“互联网+”时代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建议: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从而形成一个统一形象设计、统一入口,多平台浏览的心理健康网络教育网站,特别是设计要适合手机的使用。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的机会将心理健康网站推广到学生,学生可通过网站获得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咨询预约。心理健康网站要及时更新信息、丰富内容,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网上心理咨询师或朋辈辅导者与学生的互动应集中资源在解除学生顾虑,吸引学生到学校咨询中心进行面对面咨询上,而不应开展效率低下的网络心理咨询。如果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线下资源整合,形成合力,那么必将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丽丽,胡树祥.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5(3):32-34.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杨爽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