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育论文

中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育论文

1研究目的

中学阶段是人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年龄处于12-18岁之间,身体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心理波动也较大,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令人堪忧,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较少,导致中学生身心发展受阻。如2000年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存在体能素质和肺活量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近视眼犯病率居高不下,心理承受力低下的现象,青少年运动时间普遍减少,每天只有半小时,并且几乎没有学生进行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训练,我国3370万网民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就占了24%.孩子缺少体育锻炼,造成许多心理问题。”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已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2006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广泛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文件》(即中央7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立即对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为了贯彻教育部号召,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对体育训练与竞赛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作出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对相关内容进行查阅,通过杂志、互联网等形式,广泛收集体育学、教育学、社会学中相关方面的资料。

2.2调查法

对某中学进行实地调查,以了解相关内容。

2.3访谈法

对相关问题找本方面的专家,以更详细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3结论与分类

3.1相关概念的释义

3.1.1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概述

学校体育训练是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有一定体育运动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培养竞技能力,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为培养学生运动员在其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专门教育。课余体育训练与其他教育活动同属学校教育范畴,在具体目标、方法手段、教育内容、科学依据方面具有特殊性。

运动竞赛是各种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的总称。运动竞赛是以比赛项目为内容、以运动规则为尺度,以夺标为目的两个人以上的竞争活动。其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促进人、竞技、社会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代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

3.1.2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

人的成长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指的是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体的增长,即技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指的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认知的发展(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等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如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个体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心理的发展离不开身体的发展,因为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心理的发展也影响身体的发展。

3.2.运动训练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3.2.1有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在校中学生,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正常发展,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既有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成长,使之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也可以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从事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

3.2.2有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运动训练是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的,在身体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负荷强度;另外,一些体育项目中有许多不对称的动作和较复杂的上下肢配合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力度、幅度都有一定要求,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尤其是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有氧健身操,需要克服生理极限,磨炼学生克服疲劳的意志力和耐力,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并且体育训练过程既苦又累,运动员要经常不分时节,不分冷暖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培养了学生敢于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

3.2.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中学生成长中重要的方面,体育训练作为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学生在训练中对教练的讲解,同伴的配合,器械的运用要做到快速的理解,准确的感知,已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保证动作的我完成。通过这种过程,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同功能;另外,通过对某些腾空动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对空间、时间的感知力,使高度觉、触觉、重力觉、速度觉等更为精确,改善学生大脑皮层系统均衡性与准确性,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让大脑思维更具有协调性、灵活性,以及反应速度得到改善。其次,体育训练方法本身具有科学性,对它在知识与技能上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如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观察力等,这些东西是构成智力的主要要素,而作为一种训练活动过程,他在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学习,技能形成的过程中,这几种要素始终发挥着作用,只不过,体育训练是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在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

3.2.4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与感觉的总和,自我概念是相对稳定的,他在塑造学生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起很大作用。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由于训练的内容、难度和达到目标以及与其他运动个体的接触,就不自觉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作出自我评价,并做出对比,反馈于以后的行为。研究表明,通过体育训练后运动者的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这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养成克服困难、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其选择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和能力进行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其运动的内容,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运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实力。

3.2.5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体育训练是一种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活动,所以它能够培养人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独立性就是个性,它把依赖性的态度与行为转换成自主的态度与行为,它有遗传倾向性很强的气质特征,能在社会条件与教育环境影响下形成一个人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它具体表现在才能、兴趣、性格、气质等方面。体育训练同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塑造人的个性有很大的作用。调查发现:进行体育训练的人,性格开朗、兴趣广泛、豁达大方,有良好的个性气质。另外,体育训练有很多的人际交往,通过训练中的合作与配合,使得互相之间达到认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疑发展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

3.2.6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

情绪是心理健康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学生处于心理的起伏期,会对很多事情产生困惑,导致产生不良心态变化。而体育训练会有一定的强度,让学生压抑的心情可以得到发泄,能使不良情绪得到调节,并使学生从体验到乐趣,达到振奋精神、陶冶情操的目的。另外,通过训练,使烦恼、寂寞、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得到转移,而使学生产生自信、自尊、自强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心理健康。如:“麦格曼等人(1993年)对体育训练后的人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他们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而在精力与愉快程度上却显著提高。拜巴沙也认为,体育训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运动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心理韧性。”

3.3体育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3.3.1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是一种学习体验,它具有教育的价值。首先,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来讲,参与不同的体育竞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体验的方式,在体育竞赛中身心得到发展,参与体育竞赛等于给中学生一个受公众关注的机会,在这种竞赛环境中,参赛者的行为得到人们审视,得到公众对学生认可的评价愿望,成为约束参赛者行为的主导思想。参赛者关注公众的审视与评价的意识,也说明参赛者重视个体所在公共环境的各种非自我因素,而他人因素的关注程度能有效促使参赛者公共道德规范的养成。因此,在这种公共关注环境中有利于中学生良好行为品质的养成。其次,学生参与体育竞赛时,其意识形态与道德意识通过在体育竞赛过程表现出来,它反映了在日常体育运动中获得的运动道德信息。可以说,学生参加体育竞赛,在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反映其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养成的道德行为规范与。而这种在公众审视下的行为表现,促使学生严格要求对日常道德、伦理行为的规范,从总体上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3.3.2有助于对团队、集体精神的培养

体育竞赛一般都会表现出激烈、缓和雀跃、紧张刺激的场面。在这种场面下,为了赢得比赛,对于团体项目的参赛者之间,或者参赛者与非参赛者之间都会表现出高度的团结精神,即使平常有点小摩擦,在这中比赛的场面下,也会忽略不计,通过体育比赛达到了教育目标所需要的团结感。另外,学校体育竞赛一般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以学校为单位,而在这种在体育比赛中,参赛者会有为团队争光,取得优异成绩强烈集体荣誉感,这是体育比赛所具有的特殊气氛造成的,因此,通过这种比赛,达到了培养学生团队感、集体感的目的。

3.3.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胜心理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求胜心是一种品质,是上进心的一种表现。体育运动竞赛的本质特点就在于“竞争”,就是在于实现个人的卓越性。在体育竞赛中,个人与个人、集体与集体的竞争等,都使得体育运动竞赛与竞争具有极其亲密的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多人之间靠规则提供对等条件以进行竞争,在竞争中,每个人都想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成绩每个人会尽全力去争取,取得成功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回报,反过来又会刺激学生对求胜的渴望。因此,通过体育竞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求胜心理。

3.3.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加过运动会的学生都知道,在比赛前一刻,会有很大的紧张感,特别是对于短跑项目,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甚至会有四肢无力,心跳大幅度加速的赛前紧张症状。这一般是首次参加体育比赛的人会出现的症状,而经过多次体育比赛的磨练后,就会适应这种状况,使心理素质变强,即使参加别的活动,也会显得从容不迫。

4结论与建议

素质教育是当今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的训练与竞赛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和多种功能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为此,学校教育应该变传统的学校体育中忽视身心发展作用的观念和做法,采取有效措施,重视体育训练与竞赛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开展合理的体育训练与竞赛,为当代中学生培养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