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美术教育浅谈(3篇)

幼儿美术教育浅谈(3篇)

摘要:秉持全实践理念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教学。总体设计包括:授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实践教学内容在设计与实施中都需要整合与提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延伸。“全实践”理念贯穿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环节包括:课前10分钟学生美术教学技能展示,教师示范组织幼儿园美术活动,学生组织幼儿园美术活动,学生自评并自我反思结合教师评价。

关键词:全实践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教学

第一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推动作用。钟武媚提出,拓展实践课程教学,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技能及科研能力[1]。高建宏提到要通过完善学前教育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2]。全实践教学理念有助于实践教学在学前课程中的贯彻实施。徐燕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可分为:课程教学模块、模拟训练模块、幼儿园实践模块、课外活动模块、技能训练与竞赛模块与科研训练模块[3]。李桂英提出,“五位一体、五环交互”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的、原则、内涵与实施及实施保障[4]。已有研究肯定了在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中必须贯彻“全实践”理念。实践教学中,课程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已有研究,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的教授为例,秉承实践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改革。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在教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贯彻“全实践”理念,以上课班级进行课程改革和行动研究。首先,对学前教育实践类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总体设计,以彰显全实践教学的六个特点。其次,每一节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依据幼儿园实践及学前教育本科生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进行改革。始终以“全实践”为核心指导理念,先设计课程实施方案,然后实施课程方案(方案修改主要通过访谈教授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和幼儿园教师),最后修改方案。

三、研究结果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总体设计

所谓“全实践”,就是在学前教育实践型课程教学全程中进行实践,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定位、统筹安排。秦金亮认为,全实践教学特点包括:实践共同体的支撑与引领;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的延伸和贯通;实践方式在空间上的拓展;实践内容在实施中的整合与提升;实践理念在课程中的全息浸透;实践平台在课程体系中的统整效应[5]。首先,授课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满足个体发展为愿景、以协作为主要互动方式、以获得和发展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6]。孙元涛认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包括:改变心态与立场;保护教师独立思考的权利;跨界学习与多重资源引入[7]。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首先,教师要调整心态并转变立场。授课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学生,需要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希望学到什么内容,我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我希望怎么考评。其次,应当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组织活动的权利。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成年人学习以自我体验和自我学习为主要方式。摒弃一味以老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中尝试相互协作及配合的互动方式。再次,围绕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整合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各种资源。例如,未来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五大领域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能力及游戏组织与指导能力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中可以整合绘画技能、手工技能和幼儿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整合教师与学生在幼儿园见习中的所见所闻等实践经验及反思。其次,实践教学内容在设计与实施中都需要整合与提升。需要授课教师将课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本研究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中的内容,按照幼儿园经常开展的美术活动类型,分成了两大板块:即幼儿绘画教学(命题画与创意画;蜡笔画,棉签画等等);幼儿手工教学(包括折纸、剪纸、泥塑及废旧玩具的制作等);幼儿美术欣赏教学。并且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小、中、大班幼儿在艺术领域关于美术的要求,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为目标。将幼儿园美术两大类活动与幼儿年龄特点整合起来,并且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整合起来,将老师幼儿园美术示范活动与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活动整合起来。最后,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时间上延伸。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中的理论部分讲解与实践部分操作按照3:7的比例分配。首先,18周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中,理论部分的引入和讲解占约5周,其余13周就是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主要讲解幼儿美术教育目标与任务;幼儿园美术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幼儿园美术活动评价等内容。实践部分主要是按照幼儿绘画教学、幼儿手工教学与幼儿美术欣赏教学进行的。理论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与教师结合具体实例互动;实践部分则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示范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类型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板块与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各年龄段及各个主题的幼儿美术教学并进行反思与点评,后者占较大比例。

(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实施环节及分析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的依据基于已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操作技能薄弱,以及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成人学习者学习既需要模仿,又需要提供自主学习机会。第一个环节是课前10分钟学生美术教学技能展示。这给学生提供了表现与反思的机会,授课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表现发现其观念及实践操作能力的有待完善之处。从学生展示某一美术作品的过程来看,主要聚焦在优化幼儿美术技能展示与表现,较为欠缺考虑将幼儿美术知识与技能通过游戏、讲故事、做体操等丰富多彩的组织形式。第二个环节是教师示范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授课教师以幼儿教师身份自居,同学们扮演幼儿并配合老师。为确保此环节顺利进行及与下一环节有效衔接,授课老师需要将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与相关理论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不断建构并优化,并将优化后的幼儿园美术活动在幼儿园付诸实践,再调整,再优化,整个过程是实践———调整———优化———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因此,这一环节对授课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理论分析及反思能力都是极大挑战。第三个环节是学生组织幼儿园美术活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由“学生”转换到“幼儿教师”,这一环节具有重要作用。在此环节,学生在借鉴和学习授课老师组织美术活动的基础上,亲身经历美术活动设计、组织与评价。学生组织教学能力的时候普遍模仿教师授课模式,即引导幼儿欣赏作品—美术技能示范—组织幼儿以小组形式动手作画—请幼儿分享并欣赏各组的美术作品。但在教学语言的使用、师幼互动的技巧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都显得较为刻板,普遍缺乏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第四个环节是学生的自我反思结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反思随意性较大,逻辑性不强,反思涉及不全面。如在反思内容方面,学生主要聚焦幼儿美术技能传授过程中的问题,而缺乏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导入、组织及结束部分教学方法使用是否有效的反思。授课教师的评价涉及学生在组织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优点与不足,仍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如何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及评价他人的教学活动能力。从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总体设计及每节课程的规划进行了改革,所教授学生都对该门课程的满意度极高,主要表现在认为课程内容贴近幼儿园美术活动,课程形式多样且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长远效果还体现在到幼儿园见习和实习,有利于学生顺利组织各类幼儿园美术活动,受到指导教师的好评。

参考文献:

[1]钟武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现状与培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06-107.

[2]高建宏.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53-56.

[3]徐燕.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8):101-102.

[4]李桂英.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科学,2012(6):38-42.

[5]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9):31-34.

[6]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7]孙元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原则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22):52-57.

作者:刘桂宏 单位:伊犁师范学院

第二篇:电教媒体幼儿美术教育浅谈

摘要:电化教学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融入教学的,它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文章从优化教师的教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这三个方面论述电化教学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优化作用。

关键词:电化教学电教媒体幼儿美术教学

电化教学就是指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电化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电化类、影视类、电脑类。这三类的作用各有不同,其中,电脑类可以容纳前两类的所有功能且具备数据信息搜索查找功能,使教学内容得到扩充,可以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电化教学的作用有:一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三是可以拓宽教学视野,四是可以扩大教学规模。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电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使美术课堂教学脱离了以往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以掌握学生的情感、兴趣、态度为基础完成课堂教学,而且电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电化教学的可视性与可听性可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受,也契合了美术丰富多彩的学科特性,是对美术教学方式的完善与突破。

一、优化教师的教法

以往的美术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包办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开始就直奔主题,讲述本节课的画法与技巧,待讲完必要的理论后,在黑板上画出本节课作业的示范图,然后让学生参照示范图完成作业,或者是让学生直接画一幅完全一样的图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没有给予学生符合其认知规律的引导,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上课时容易心不在焉,对于教学作业只是想着快速完成,失去对美术的热忱和兴趣。尤其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继续采用固有的教学方式,会使幼儿美术教育变成一种形式,没有实际作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幼儿主要是通过观察与模仿的形式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重视幼儿的学习特性和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美术教学。在教幼儿绘画某一物体或形状时,首先应该让幼儿充分观察和感知这个物体或形状,也就是说,教师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使幼儿能够具有表现物体或形状的能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时,应该注重制订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活动计划,制作或选用生动直观、活泼形象的课堂教学软件,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目光,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让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之后,对所教内容进行逐步深入的展示,使幼儿跟随电化教学媒体的展示进行观察与感知,并及时与幼儿交流,加强引导,为幼儿的创作做好铺垫,这样,幼儿的作品会表现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童真,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人们做一件事情,会因为对这件事情的兴趣,而决定这件事情的完成效率。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就必须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阶段是感知、认知的发展阶段,幼儿往往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没有进行意义记忆的能力,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进行直观的判断与记忆。在应用电化教学媒体时,可以通过图像与声音的展示为幼儿带来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这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升幼儿的美术学习效果。如,在《美丽的沙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幼儿通过触觉感知沙子,然后再通过视频展示简单的沙画画法,可以从画小鸟、大树、小花和房子开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幼儿会被沙画的神奇所吸引,对于用沙子作画的兴趣会有极大的提升,会忍不住用沙子绘制自己想画的东西,这就使整节课的教学气氛高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提升幼儿美术素养

以往的幼儿美术教学只是通过绘画课本、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实物展示等方式进行,很难在对造型、色彩与画幅的表现上达到欣赏水平。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如果涉及各种美的形态与法则,并且让幼儿体会到多种艺术风格的美术作品,会使幼儿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极大的扩充与丰富。而电教媒体在这一点上就有着极大的优势,它可以把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以很好地揭示美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符合幼儿认知结构的作品制作成课件,让幼儿欣赏,如画家齐白石的《虾》等。这些作品构成简单、表现生动,可以使幼儿很好地理解与感受。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演示,使原本单调、枯燥的美术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让幼儿可以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精神和情感都得到放松,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体会到了造型与构图的奥妙,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促进幼儿对美术进行更深入的追求。结语电化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合理利用电教媒体,不断优化美术教育,使幼儿的美术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汪靠斌.教育技术整合多元智力式教学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春来.中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张晓蕾 单位: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

第二篇:幼儿自主创作美术教育活动

美术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它能够发展和完善人的身心,能够提高幼儿的审美、丰富幼儿的想象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通过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艺术领域,发现在平时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需要进一步的研讨和推进。

1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误区研讨

1:这是一次教师们在谈论如何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片段。教师A:平时大家是如何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教师B:在活动前,会先准备好美术活动中需要的绘画范例,让幼儿欣赏绘画范例,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幼儿是根据范例在绘画。教师C:根据范例绘画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为了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有时候教师还会再将画画的步骤一一分解让幼儿知道如何画。教师A:如果不提供范例,幼儿会有怎样的表现?教师C:不提供范例很多幼儿无从下手,会听到幼儿说:“老师,我不会画。”教师A:在美术活动中,是如何提供材料的呢?教师B:提供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一些必须的材料,如笔、纸、蜡笔之类的材料,偶尔会提供再多点的材料。教师C:在材料的提供上有时候会比较矛盾,材料提供的多,幼儿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材料上,对画的本身缺少关注。通过上述片段发现教师常常会出示范例,让幼儿照着画或者教幼儿如何去画范例中的画,觉得这种方法是让幼儿在积累绘画的经验和技巧。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们也常常偏向于简便、常见的材料,这些是在传统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误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该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通过范画临摹积累的形象素材,永远不可能幼儿想要表现的形象,当幼儿学会了范例中的画法就定型成为一种模式,无法画出感知印象中的形象。投放材料时多样化的材料会刺激幼儿操作欲望,让幼儿对不同材料的性质、用途、用法等有了感性认识,使幼儿从事艺术活动。

2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观念调整研讨

2: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后,对美术活动新的认识的思想碰撞。教师A:现在的美术教育活动中,不提供范例,而是让幼儿欣赏作品,不拘泥于形式和要求,让幼儿去创造作品。教师B:恩,欣赏作品是重要的,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们自己去创作,幼儿会更有兴趣、更投入。另外,提供的材料种类越丰富,幼儿的作品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C:是的,要让让幼儿自己去创作,使其自由想象,不再用“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的作品,不让范例、过多的规矩阻碍幼儿们的创造。从教师思想碰撞的交流中可以看出,在组织开展美术教育活动时,对于怎么画、如何画之类的技能不再手把手的教,且将重心转移到幼儿在欣赏作品后让幼儿自由创作和想象,用放手和倾听来传达对幼儿作品的尊重。所以,尊重幼儿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创作,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倡导幼儿用自己创造的作品来表达思想感情,深入了解幼儿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肯定、接纳幼儿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与表现方式。

3美术教育活动中的启示

1提供范例少小朋友们手拉着手在海边捡贝壳。

2幼儿自主创作多贝壳家族大聚会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号作品提供范例、投放材料少,幼儿想象力不够丰富,画的贝壳形状类似,只是颜色不同,在创作时思想受到了局限,创作中临摹成分较多,美术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不高。2号作品而未提供范例、投放材料多,幼儿自由创作的各种不同的贝壳充满了创作力和想象力,对于美术活动中的创作表现出极高的兴趣。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得到以下启示:

(1)创设适宜环境,提高艺术审美体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以作品欣赏拉开帷幕,让幼儿发现作品的美,引导幼儿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也可有意识让幼儿投入到大自然与周围的环境中、参观博物馆、参加民俗特色的活动,幼儿看到的东西越多,丰富的审美情境体验有助于幼儿艺术创作的发挥。

(2)丰富材料环境,进行自主艺术创作。提供多种材料,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打破固定的模式和限制,让幼儿能够随心所欲操作、大胆想象、自主完成自己的每一个创作。不用标准的模式来限定幼儿的行为,留充足的空白任凭幼儿自由发展,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尊重幼儿的表达表现。每一个幼儿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要,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作品,用幼儿的眼光去欣赏作品,不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幼儿的作品。肯定和接纳幼儿的各种表现形式、不同视角的审美情趣,分享幼儿们作品,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以审美体验和自由创作为目标,让幼儿大胆尝试、开拓其艺术创作的思路,对儿童的作品以倾听与欣赏的方式传递尊重,使幼儿在想象力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以及对美术的兴趣的的提升拆除了羁绊,呵护幼儿最纯真的天性。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左志宏著,《美国儿童美术教育课堂点滴及其启示》上海托幼,2013年3月版

作者:吴睿蓉 单位:吕巷幼儿园